第三十七章:回来了
第196章回来了 “好,只要战马的问题得到解决,我朝的军力会越加强盛。几位爱卿辛苦了。” 官家随后在宫里设宴,邀请几位大人一起用餐。 陪着官家吃了一顿饭,张伟几人便告退出宫了。 出到宫外,张伟跟两位大人见礼告辞,然后便骑马回府。 离开汴京这么久,张伟心里挺挂念自己的儿子,和家饶。 进到前院就看到了,盛如兰正气冲冲地,坐在一张椅子上挡着路,不让护院带诗涵和思琪进去后院。 张伟见状连忙上前,看着盛如兰笑着道:“娘子,我回来了。” 盛如兰看到张伟这个自己日夜思念,在家苦苦等待的官人,情不自禁地起身,跑着来到张伟跟前。 “官人,你怎么才回来啊。” “我这也没离开多久啊,满打满算也就两个月多一点。” 张伟边边拉起盛如兰的左手:“儿子呢?” “在后院。” “走,我们去看看儿子。”张伟完就拉着盛如兰一起走向后院。 来到盛如兰的院子,孩正在院子里玩耍呢,边上跟着一个嬷嬷和一个丫鬟。 “哥儿,少爷回来了。”边上侍候的丫鬟眼尖,看到了进来的张伟夫妇,于是便向着孩轻声道。 孩闻言转身,看到张伟两人后,立即迈开短腿,就往这边跑。 张伟看着儿子正向他跑来,于是蹲下身子,张开双手等待着。 谁知孩却奔向一旁的盛如兰:“娘。” 张伟有些无奈第看着自己的儿子,孩就是这样,谁陪他的时间多,他喜欢谁的几率就大些。 从盛如兰手上接过儿子,张伟陪着他在院子里玩了起来。 过了一会后,张伟的耐心就耗完了,留下儿子自己在这玩,叫过盛如兰就回了房间。 夫妻或者情侣之间,如果两人分开一段时间不见面,然后再次重逢的时候,就会感觉到很幸福,这种感觉可能比刚刚结婚的时后,还要幸福甜蜜。 狂风暴雨过后,一切都恢复了平静,只是地上东一件西一件的衣服,证明风暴肆虐过。 盛如兰浑身无力地趴在张伟胸膛,叫声责怪道:“官人,你怎么去一趟西夏,就带回来两个女人啊。” “那是西夏大王赐给我的,推辞不掉只能收下。” “哦。” “娘子,你不用担心。她们都归伱管你叫她们向东,她们不敢向西。” “那我能把她们打发走吗?” “这个不校娘子啊,你的手下多了两人,你的权力又大了一点点,这不好吗。” “我不要权力,我只要官人。” “行,我答应你,永远都是你的。” 初步安抚好盛如兰后,张伟让人安排了两个院子,给两人住了下来。 晚上,张伟在家里设宴,好好的跟家人高兴高兴。 大半个月后,礼部尚书带队去吐蕃商谈完满归来,朝廷上下的官员得知消息后都很开心。 边境贸易越发扩大,朝廷的财富收入会更多,给官员们的俸禄就不会拖拉,不定到年尾的时候,还能领到更多的物品。 事情做完了,该到论功行赏的时候了。 没过几旨意下来了,翰林院的四位参与边贸的检讨,全体升职为正七品的翰林院编修。 侍讲学士钱森身上多了一个正五品的中散大夫散官,从此之后有了上朝议政的资格。 侍读学士张伟,身上的正五品朝奉大夫的散官,被升职为正四品的正奉大夫散官。 张伟本来想着自己也就是升一级,谁知道官家对他如此厚待。 次日进宫给官家读兵书的时候,面露激动之色,再次行礼向官家表示感谢。 “陛下如此厚待臣,臣定当为陛下,尽心办差,唯命是从。” “爱卿言重了,只是一个四品的散官,不值得爱卿如此动容。” “陛下,您有所不知。臣的父亲,出身翰林,为官十八年,直到如今,也才仅仅只是官居五品的成都知府。 臣这为官六年,就已经成为正四品的正奉大夫,臣实在是打心里感激陛下。” “哈哈,爱卿只管好好为朕办差,朕是绝对不会亏待任何一位,尽心办差的臣子的。” “陛下英明神武,明察秋毫,真知灼见。我等为臣子的,自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好,朕听闻爱卿时常,要学习范文正公,既能为我朝治理地方,又能为我朝出征戍边。” “回陛下,这是臣的梦想,相信也是大多数文臣的梦想。” “嗯,那你以后就多多努力,向着这个目标奋斗。” “臣谨遵陛下教诲。” 临近年末,张涛夫妇带着家仆,一行人从成都回了汴京。 “爹,娘。您们回来啦。” “嗯,三年任期已满。新任成都知府着急忙慌地过来上任了,为父只好与他交接了手上的公务,回来汴京等着吏部的任命。” “哦,爹,娘你们一路舟车劳顿,肯定累了吧。快快回去,好好休息休息。” “不急,为父想先看看我的孙子。” 张伟闻言只好一起跟着去看儿子。 “爹‘娘。’” 盛如兰看到张涛夫妇后,连忙上前见礼。 “嗯,你为我们张家升了儿子,不错不错。” “谢谢爹夸赞。” 盛如兰随即进去房里,把正在睡觉的儿子抱了出来。 张李氏一把接过然后传给了张涛。 张涛细细端详了一番,还在沉睡的孙子,好一会才把他交还给张李氏。 张李氏和盛如兰两人,一起带着孩进去房间。 张伟和张涛父子俩来到书房聊。 “为父听你母亲,你已经升任了翰林院侍读学士,和朝奉大夫的散官。” “回父亲,孩儿在前段时间去了一趟西夏办差,如今身上不止有户部员外郎、翰林院侍读学士,还升任了正四品的正奉大夫。” 张涛听到这话有些惊讶。 张伟见状连忙出言解释,从张涛离京赴任开始一一讲起。 前面那部分张李氏已经跟张涛过了,但也不介意张伟再次述。 听到张伟在一年之内连升三级,张涛也不得不感叹:在官场,有时候运气比实力更加重要。 正四品的散官倒是不太重要,重要的是翰林院侍读学士这个官职。 既可以成为官家的嫡系,又可以整日在官家身边出现。 哪一朝堂上的位子有空缺,官家必定是率先想到经常出现在身边的人。 次日,张涛在家摆酒,邀请盛紘一家过来府上做客。 盛紘夫妇、盛长柏夫妇、盛长枫,就连盛老太太都一起过来了。 两家人坐在前厅,一起聊了起来。 直到宴席准备好了,开始上菜,才分开吃席。 足足三年不见,盛紘和张涛两个亲家,坐在一起好好地喝了几杯。 张伟、盛长柏、盛长枫几个辈在旁边陪着。 偶尔凑到一起声的聊几句。 上次会试,盛长枫又一次落榜,不过在他身上却没有看到丁点颓废之色。 相反,盛长枫在盛紘的亲自监督下,更加勤奋读书,除外应酬时分也更加有分寸,整个人算是提升了一个档次。 现在张伟看他,也觉得更加顺眼了几分。 对于他的敬酒,也是来者不拒。 张李氏则是和盛如兰,在另一边的厅里,招待盛家的女眷。 盛如兰十三岁嫁入张家,距今已经五年多,管着后院的一大摊事,也得到了一定的锻炼。 此时的她已经不复当初的懵懂和单纯了,和婆婆一起招呼客人,很是得心应手。 宴会结束,盛紘和张涛两人都喝多了。 张李氏扶着张涛回去休息。 张伟夫妇负责送盛家一行人。 看到马车在事业中消失,张伟夫妇才转身回了家里。 很快就要过年了,张伟带着几个护院,去领了俸禄之后就正式放年假了。 过年期间,张氏父子又开始了跟亲朋好友拜年的活动。 元宵过后才正式返回工作岗位。 朝廷给张涛的任命也正式下来了,授职从四品的散官太中大夫。 得到任命后,张涛很是高兴,为官近二十载,终于跨过了这道坎。 过了几日,官家让张伟带着父亲张涛一起进宫。 张涛这是第一次面圣,很是重视,足足提前了半个时辰来准备穿着打扮。 吃过午饭后,父子俩便进宫面见官家。 官家让张涛先进去,张伟在外面候着。
大概过了半个时辰,官家考究张涛完毕,便让他出来,接着回了家。 张伟便随即进去,跟官家学习兵法。 几后,张涛身上又多了一个开封府丞的职务。 府丞从四品实职,乃是府尹的副手,属于协助府尹处理事务。 手上的权力大,完全取决于府尹是否信任他,是否放权给他。 张涛倒是很满足,麻溜地去上任了。 刚过完年不久,年号就改了,用帘今官家的新年号。 朝堂上的大臣们不知是自发的,还是有人在背后授意,开始在上朝的时候搞事情。 韩相公作为文官的领头羊之一,率先发言:“百善孝为先,如今陛下身居大宝。 子之尊,对于先舒王之名,也应该有一个定论了。” 官家刚坐直了身子想要发言,太后便出声了:“韩相公,你想议论何等名分啊?” 语气中略带不满。 “先舒王于先皇为兄,于陛下为父。陛下当称舒王为皇考。” 韩相公一语激起千层浪,朝堂上的重臣闻言纷纷当庭议论起来。 官家过继给先帝为嗣子,从而合法的继承了先帝的皇位。 现在皇位到手了,位子也初步坐稳了,韩相公就奏言,要官家认回自己的亲生父亲。 这道理讲不通啊。 张伟再次见识到了韩相公的cao作,怪不得韩相公能当丞相。 先帝在位时就已经是丞相,在朝堂的斗争中,斗赢了余太师,把他赶回了老家。 直到官家即为后,第一时间向官家靠拢。 出面用耍赖的手段,帮官家拿回了传国玉玺。 现在又在朝堂上提议,要官家认回自己的亲生父亲,这波saocao作,脸皮不够厚的官员,即使想到了,都做不出来。 站在第七排的张伟,刚听到这话的时候都楞了一下,满脸的不敢置信。 本来一直都是上朝凑数,只顾学习的他,不禁在心里大呼学到了。 不过他的职位是官家赏识、提拔的,连他父亲的也是,只能继续效忠官家,另外在心里同情一下太后了。 身子站得更加笔直,提起了十二分精神,准备专心聆听,接下来事情的发展。 太后有些生气了:“陛下已经过继,入嗣先帝为嗣子,从而得以继承大统,自然以先帝为父。” 韩相公不依不饶,继续道:“舒王乃是陛下生父,血脉承嗣。 如今陛下一得至尊之位,便改称他向,岂不让下人议论陛下,寡情不孝。” 太后闻言更加气愤:“看来韩相公的主意是定了,阶下的诸公,有什么话。” 右丞相出言力挺:“臣附议韩章。” 太后看到这个情况,怪之前先帝没有看清楚,左、右这两个丞相的面孔。 听信他们的谗言,答应让余太师告老还乡,驱逐出朝廷。 太后很是寒心,语气越加带着恨意:“好,好啊!两位相公看来是跟皇帝商量好,一起欺负我这个寡妇来了。” 官家闻言立马从皇位上站了起来,转身向着太后抬手行礼。 “大娘娘言重了,朕对大娘娘只有尊敬,绝无违逆之心。不如再问问,其他众位卿家的意思吧。” 就连一向正直的盛长柏,也不敢出言支持太后。 见状也忍不住凑到顾廷烨身后,想听听他的意见。 顾廷烨立马声道:“相公们都已经商量好了。” 听到这话后,盛长柏连忙徒后面,跟张伟父子和海家父子、盛紘几人做了闭口不言的动作。 胆谨慎的盛紘,立马用手上的牌子,遮了遮嘴巴示意会照做。 见到台下的臣子们不敢出声,官家点名自己的头号下属顾廷烨。 “顾侯,你是兵马所在,又通晓文书。对于此事,你有什么看法呀?” 顾廷烨闻言出列:“回陛下,臣自幼丧母,无依无靠。自然觉得什么都不如亲娘好。” 下面的臣子不敢出言得罪两位丞相,但是顾廷烨一阶武官,他们倒是不怕。 “阿谀谄上。” “对,你这是阿臾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