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在线阅读 - 第556章 要骂当今皇帝

第556章 要骂当今皇帝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正文卷第556章要骂当今皇帝另大明律明确规定,退役军士回来,优先任一任保长,第二任可以再选。

    大保长有俸禄,非常少,每年五贯意思意思,免税一成,直系亲戚上学考试加两分。

    大保长优先由退役的低级军官中录取,同样五年一任,若无退役军官,则从二十个保长中选取。

    苏州一百多万户,大保长就有六七千人,知府衙门一年开支也不小,要两三万贯。

    当然,对于苏州府来说,这真是小钱。

    不过很多大保长家里不缺钱,也不缺这一成的税,缺的是考试的二分,非常重要。

    这个大保长,每次都竞争非常激烈。

    很多百姓为了当保长,大保长,所以愿意去当兵。

    朝廷现在每年征新兵,大明各地报名很多,有许多人就是冲着将来回来当大保长,好给家人考试加分。

    大保长之上还有村长,洪熙初先按户数来圈订,后来发现有僻远人口稀少的地方,于是又改为按地域,某相邻一片地方圈起来,就成为一个村,人口多的自然户数就多,人口少的,自然户数就少。

    像苏州这边,基本各村都是上千户左右。

    所以大明这会的大保,就相当于后世的村,而大明的村,相当于后世的镇。

    大明村长的要求就高了,首先要识字,然后上过小学,中学,大学的优先。

    很多大学毕业科举考不上的,都愿意回来当村长。

    当村长有权,像个小县官,虽然没入编,但也有俸禄。

    村长每年二十贯,也不多,苏州七县一州加起来才一千多个村长,一年开支也就几万贯。

    村长家里同样免税一成,直系亲属考试,加五分。

    在这次改制之前,很多保长,大保长,村长都在巡检司兼职,比如围捕犯人,查封路口港口时,都会被抽调参与。

    这次改制后,这些人就不参与巡检司的工作,但要配合县府一级的下乡工作。

    简单说,朝廷有什么新的命令和政策下来,县府州传到乡村,保长大保长村长等要配合推行。

    顾河现在的权相当大,捕房有七名典史,秦汉给他立了四科。

    一是治安科:办案抓捕犯人,二是巡员科:属地人员户口管理和统计,现在全部移交到他们办,但数据要报给锦衣卫,与锦衣卫联系合作,管理府中人口户籍。三是城市管理科:当地卫生城市次序,包括这次京师下水道修建都是捕房的人配合,相当于后世城管的责能,四是城卫科:看守城门。

    他要在三天内,向秦汉举荐四科科吏,分派好手中两百多人。

    顾河回到衙门后立刻召集了一批心腹吏员和杂职,说起这事。

    大家先是震惊,接着纷纷眼红,想弄点实权职位。

    其中有个心腹是以前户房典吏,姓丁,丁典吏奇怪道:“人口户籍不是户房在管吗?怎么交给咱们捕房了?”

    顾河摇头道:“知府大人说了,户房管的是大数据。”

    “。。”众人。

    顾河也不知道什么叫大数据,只能道:“这么说吧。”

    “户房管的是我们苏州有多少户,多少男人,多少女人,多少孩子,老人,每天新增多少人,死多少人。”

    “咱们管的是苏州城每天有多少外来人,有多少本地人在外面干活的。”

    “主要就是流动人员管理,以防细作和外地逃犯。”

    “再简单点,户房的人,不需要认识州城里的百姓,但是咱们的捕房巡员科的人,要熟悉州城里每家每户。”

    “以前这是锦衣卫在干,现在交到我们手上,我感觉,人手都有点不够。”

    他一共才两百多人,人口科打算放一百人左右。

    但苏州城内估计有十万户以上,即每人要认识一千户。

    丁典吏惊叫,这怎么够用?怎么看的过来?

    顾河也没办法,苦笑道:“以前锦衣卫就是这么干的,锦衣卫能干?咱们不能干?”

    “每天跑二十户,五十天就跑完了。”

    丁典吏道,过几天不就又忘了,不认识了。

    “所以要多跑,每人划片,每人熟悉自己地盘上的百姓和他们家里情况。”

    “跑几年后就熟悉了,以后有什么陌生面孔,大伙一眼就能认出来。”

    “咱们不用干别的事,就跑片?”有人凝惑的问。

    “对。”顾河道:“到时有专门特制的衣服,叫巡警服,还可以配刀。”

    “配弩。”

    “每两人或三人一组,在街上巡逻,走街窜户,主要就是认识自己片区的百姓。”

    “遇到有突发情况,及时处理,没有事情,就整天在街上散步,和百姓聊天。”

    “。。”众人相当无语。

    顾河看众人不能为然,估计有人已经在想,到处找个地方躲起来休息。

    他马上正色道:“陛下说这叫巡片警,一定要巡起来跑片,不能偷懒,当地锦衣卫会明查暗访,抓到偷懒的,一律革职处分。”

    “草。”大伙顿时纷纷破口大骂。

    “每年底还要考核,看看大伙熟不熟悉片区内的情况,商铺民居,地理位置,家主姓名等。”

    “这不比以前多很多事,天天跑也累啊。”有人叫苦了。

    以前哪会这么天天在街上巡逛。

    “所以你们待遇也提高了,干的好可以长官,当了官,就不用上街喽。”顾河道。

    “。。”众人齐齐眼睛一亮,好像是这个道理。

    以前大伙没指望,每天就是混日子,现在干好了可以升官,这的确振奋人心。

    但更大的关键是,陛下给大家加薪了。

    “陛下知道大伙辛苦,所以巡片警,包括我们捕房的薪水是最高的一批。”顾河报出个好消息,众人大喜。

    捕房巡片警三贯一个月,相当之高,要知道朱高煦起兵时,五钱银子,即五百文一个月就拉拢了不少军户们。

    当然,现在大明有钱,所以才会出到这么高。

    “干六天休息一天,陛下说叫单休,可以调休。”顾河又道。

    众人再次欢呼,有人直接叫起,陛下万岁,接着大伙纷纷抱拳,对着京师方向叫陛下万岁。

    顾河手下有四科,巡员科放了一百多人,治安科放了四十多人。

    看守城门的放了五十多人,苏州这会有四个门,每门只需要放四个人。

    每天十六个,三天轮一次,另多出几个人为病假休假替补。

    城卫科三天上一次班,还是很多人想去城卫科,但守城门很无聊,而且工资低,只有两贯。

    当然,这会两贯也算高工资,大明普通军人,一个月也只有这点钱。

    还有六十多人,被顾河放在城市管理科。

    主要就是巡查各市场次序,不要堵着马路,然后看看哪里不干净,需要打扫的,就要处理。

    但这么点人是不可能打扫到全苏州城的。

    所以皇帝陛下也贴心的为他们想到了一个词,叫外包。

    城市管理科在全苏州招标,以每年两万两起,负责全城卫生打扫。

    这个招标挺有意思的,大概是朱高煦的新创举,倒过来拍。

    从两万两往下降。

    结果有个姓马的当地青皮最后以一万四千两拍下。

    即苏州府每年支付他一万四千两,他要负责清理街上的垃圾,特别是菜场等最容易杂的地方。

    百姓自己家里装修的垃圾,也需要拉到指定地点,由姓马的联系处理。

    姓马的拉起五十个人的队伍,弄了几辆马车,就干了起来。

    他想的挺美的,每人每年出十五贯,五十个人才几百贯,包吃也花不了多少钱,一年血赚苏州府一万多两。

    不料苏州城比较大,到处都有垃圾,城市管理科天天在街上转,转到那有脏的就通知他来干。

    五十多个人整天忙个不停都不够。

    姓马的叫苦不迭,连连增加人手。

    一年后,他手上有将近五百多人,才勉强能干下来,但累的不行,这才知道朝廷的钱不好赚。

    总之朱高煦这次以苏州为试点,改制非常大,基本往后世发展,从经济,文明,卫生,户籍,各方面全面加强,完善。

    各衙门职能也越来越完善,分工明确。

    为防工作人员偷jian耍滑,特别有些关系户拿钱不干事,朝廷还规定了,每衙门每科到年终都要由本科的人投票。

    比如城卫科五十多人,负责人和副职都不参与,其他人员投票选出优秀,合格,不合格。

    每一百人取五个优秀,若优秀率达到四分之一,即一百个人里有二十五个投你优秀,奖励额外一个月工资,若一百人里有五十个投你优秀,奖励更多,如果有百分之七十以上投你优秀,则记功,连续三年记功,可升官吏。

    同样不合格达到十分之一,第一次扣三个月工资,奖给优秀的,第二年再有十分之一以上,直接辞退。

    达到百分之五十的,直接辞退。

    后世一般都是直接由领导点名谁是优秀,基本也不会打不合格,除非真得罪了领导们,就算有的会投票,也都是瞎投投,甚至有时会有人打招呼,指定投谁的票。

    大明这边负责人不参与,由工作人员自己投,且同样是无记名投票。

    不用害怕得罪领导亲属,因为没人知道是你投的。

    但这会大多数人没感觉到这个投票的威胁,很多人不以为然,特别有些关系户们,根本没当回事。

    朱高煦这么搞可不是为了弄所谓的明主。

    他是搞下面想偷懒不好好干的人,因为现在很多吏员都是官员的心腹家属和亲人。

    你不这么搞,这些人都会拿着他朱高煦的工资不办事,长此以往,大明到处都是是吃空饷和不干事的人。

    谁不好好干,想吃空饷,年终投票投死他。

    洪熙十五年,苏州试点改制轰轰烈烈的开始,严小芍以大明第一位女官员身份出场,还上了大明日报,天下震动。

    但当天报纸宣传了历史上的很多女生官员,甚至女皇帝,包括国外的也有宣传,甚至东本国也有女天王。

    其实不用报纸刻意宣传,朱高煦登基十几年,国民思想启发很大,一年年的新学生进入社会,接受能力远远超过以前。

    儒家思想,正在被淘汰。

    ——

    陶小旺是礼房司吏陶江之的族侄。

    陶江之是本地人,上过中学,没考上大学,洪熙十二年进苏州府,他家里比较有钱,和当时的知府拉上关系,加上他上过学,是洪熙朝的学生,不是以前的书生,所以先当杂职,侯补了两年,于洪熙十四年补礼房典吏。

    这次改制,因为扩为十房,陶江之以前表现不错,又补为礼房司吏,和官员一样有了级别,为正九品。

    这下陶家牛逼了,家里出官了。

    陶小旺则去年进衙门,之前在巡检司当过弓兵,后来转为屯衙,这次改制,进入捕房。

    听说巡员科工钱高,又托叔叔陶江之找顾河讲情,来到巡员科。

    陶小旺以前干过青皮,做事没有耐心,吊二郎当,来到巡员科后也没当回事。

    虽然叔叔陶江之多次提醒他,年终要投票的,陶小旺认为,谁敢投我?

    我叔叔可是礼房司吏,正九品,和顾河关系也不错。

    改制从洪熙十五年二月开始,四月结束。

    四月中旬,陶小旺巡员科开会,所有人领到了新制服,巡员服,朝廷要求每人管一千户,前六十天左右,每天跑二十户,先认识了解一下自己所管的一千户,然后整理表格,统计归纳,备案知府衙门一份,捕房一份,自己一份。

    要求六月下旬前完成。

    陶小旺原本以为是个好差事,没想到上来就要跑起来,没办法,他只能和所有巡员一样,每天换上制服,一家一户跑,认识各家家主,位置,如果片区分到商铺,还要知道商铺掌柜和其他人员。

    洪熙朝之前,大伙都希望自己管的地方商铺什么越多越好,但现在不流行了,很多商铺不用给他们面子,商家按时纳税,朝廷对他们相当优待。

    所以现在商铺多可不是好事。

    好在陶小旺划分到的几乎全是民居,那任务就相对轻松。

    就这样他足足跑了七十天才全部跑完,累的半死,空闲之余,他天天骂娘,指桑骂槐,隐隐在骂当今皇帝。

    他进来是享福的,原本还想吃空饷,那知道这三贯钱这么难赚。

    但这还没完,进入七月后,朝廷又搞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