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玄幻小说 - 康乾盛世,我吃定了!在线阅读 - 第三百九十七章 满汉一家

第三百九十七章 满汉一家

    第397章满汉一家

    太原。

    “丞相,皇上急召进宫,似有要事相商。”

    “本相立刻便去。”

    正在内阁办公的沈文镐闻言,也顾不上手头的事,急匆匆离开内阁,前往皇宫。

    说是皇宫,其实就是原来的巡抚衙门重修了一下。从规模上来看,甚至不如朱怡炅先前住的总督府。

    来到皇宫正殿,沈文镐才发现,不光是自己来了,还有当今大汉的太子刘恪也来了。

    看来果真是出了大事!

    沈文镐心中如此想罢,面上仍旧不动声色,先对着刘儒汉朝拜道:“微臣沈文镐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刘儒汉十分客气:“沈丞相免礼,快快请起!”

    沈文镐起身,又对着刘恪恭敬道:“臣见过太子殿下,殿下千岁!”

    刘恪点点头,随即满脸焦急道:“父皇,明国简直欺人太甚,居然背弃盟约,不宣而战。咱们应当即刻出兵,就算灭不了他们,至少也要夺回正定府!”

    夺回正定府?正定府丢了!

    什么时候的事,为何自己这个丞相不知道?

    而且,正定府被明军夺下,莫不是明国皇帝终于要对山西动手了?

    可是不可能啊!不是大明对山西是否感兴趣的问题,而是现在可是入冬了,山西地势又极为复杂,如此寒冬出兵,明国皇帝难道失心疯了?

    沈文镐不由一头雾水,没等他琢磨明白,刘儒汉却是开口怒斥道:“住口!若非你自作聪明,将正定府驻兵调离,那姓朱的如何有机会能拿下正定府!而今寒冬将至,出兵,怎么出兵?哪个将领、士卒愿意出战?”

    刘儒汉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怒骂,刘恪心有不甘,但还是只得低头,拱手说道:“父皇息怒!是孩儿想岔了。”

    沈文镐这时也差不多听明白了,原来不是明军主动出兵夺取的正定府,而是这位憨憨太子把正定府的驻军抽走了,这才导致正定府空虚。

    自刘儒汉称帝,一开始还能保持勤政,后面渐渐怠政不说,还将兵权也逐步移交到太子手里。

    而刘儒汉自己则住进深宫内院,还大肆在民间采选美人,美其名曰:充盈后宫,繁衍皇嗣。

    沈文镐听明前因后果,虽然还有个中细节不明,但也不甚重要。随即开口劝道:“皇上息怒!而今正定府为明国所得,既成定局,便是如何怪罪太子,也于事无补。当务之急,应当尽快想办法,该如何对付明国才是。明国如今既下正定府,我大汉必须防备明国大军来年会顺势西进……”

    话没说完,刘恪便忍不住说道:“明国敢来,我们便叫他们有来无回。”

    沈文镐被打断了说话,也不恼,说道:“殿下,山下虽然易守难攻,但我大汉连年征战,又逢天灾民乱,而今早已是民困兵乏,如若明国大军突然发动攻势,唯恐……难以抵挡啊!”

    刘恪还要再说,却是被刘儒汉喝止,对着沈文镐问道:“丞相所言甚是,不知眼下到底该当如何破局?”

    刘恪就是个直肠子,有点脑子,但不多,打仗让他冲锋陷阵可能还是一员悍将,可要他玩政治动脑子那就纯扯淡了。

    沈文镐说的很委婉,刘恪完全没听懂,但刘儒汉听懂了。

    说白了就是而今的山西因为连番战乱,不仅刘儒汉亲自cao练的大汉军被打的损失甚至,整个山西也被搅和的民不聊生了。

    这样的山西,怎么都拼不过明军的,就算靠地形去挡,也挡不住的。

    沈文镐实际也没有太好的法子,这刘儒汉虽然建国称帝,但其部下就是个草台班子,文官系统还好,基本继承了满清的那套官僚行政班底,又强行吸纳了一些地方上的年轻士子。

    可是武将就成一锅粥了,还是红豆绿豆粥,乱的不能再乱。

    刘儒汉虽然称帝,却并非按照正统王朝来算,反而是加入了浓厚的宗教主义色彩。

    尤其是刘儒汉的军队,更是以八卦教核心教义来练兵,还吸收了一些乱七八糟的宗教理念,现在就是个大杂烩。

    这样练出来的军队,好处就是士兵们打起仗来悍不畏死,坏处就是军队全靠宗教信仰支撑。

    而且刘儒汉靠宗教军队起家,这就导致刘儒汉麾下的宗教武将权力极大,几乎等同于绝对听命于刘儒汉的军头。

    唯一好处就是刘儒汉不用担心会有贪官了,因为他麾下的文官被宗教武将无限压制。要贪也只能是宗教武将们贪,就连刘儒汉自己都看不上这些曾是满清降官的文官。

    从某种角度来看,刘儒汉真的太像后世的洪秀全了,都是宗教起家,起家以后都迅速腐化,军队内部也是山头林立,宗教化严重。

    唯一区别就是,洪秀全好歹得到了罗马教廷认可,而且刘儒汉本事明显没人家大。

    沈文镐沉吟片刻,说道:“皇上,既然大战难免,而今也只有迎难而上了。”

    刘恪说道:“我就说嘛,那明国也没什么可怕的,他们敢来,那咱们就敢打,总不能束手就擒,让那姓朱的拿刀砍咱们的脑袋吧?”

    刘儒汉呵斥道:“住口,听丞相把话说完。”

    沈文镐说道:“殿下适才说的不错,明国大军来攻,我大汉不可能束手就擒,唯有一战。只是,就算要战,也不可我大汉独自为战。”

    刘儒汉似乎猜到:“丞相的意思?”

    沈文镐说:“皇上,而今天下时局,正如昔日三国对峙,明国皇帝便如曹魏,我大汉正如蜀汉,若要对抗强魏,需找一个、两个吴国为盟,才能共图天下大业。”

    刘儒汉有些迟疑:“丞相这是要朕与满清合兵,可若真如此,天下人会如何看朕?”

    沈文镐义正言辞:“为天下大计,些许骂名,何足挂齿?”

    刘恪这时似乎突然学聪明了,也跟着劝道:“是啊父皇,沈丞相说的没错,为了天下大计,就算与满清合作又怎样,您又不是没对满清那位鞑子小皇帝称臣过。”

    好嘛,这话说的,完全把刘儒汉的脸打的啪啪响。

    若非刘儒汉现在年纪大了,不太可能生儿子,早晚得被这儿子给气死。

    刘儒汉本就只是碍于脸面,现在沈文镐给了借口,那自然是顺坡下驴:“既如此,朕便担些骂名又何妨?只是……满清当真会如我们所想,配合出兵?”

    “皇上为大事而不惜个人声名,实令微臣佩服。”沈文镐先拍了个马屁,随后这才说道,“不过皇上也无需忧心,山西一旦落入明国手里,对他们而言便如唇亡齿寒。一如昔年蜀汉被灭,吴国根本挡不住晋军。而且,当务之急,不单是要遣使向满清请兵,还要遣使南京,与明国皇帝称臣求和。”

    刘儒汉想也没想,便点头道:“此应有之义,朕这便亲笔书信三封,遣使辽东、西安、南京。”

    沈文镐又说道:“不仅要对外遣使,内部也要即刻息兵罢战,不求立刻休养生息,也不可再让形势进一步恶化。”

    刘恪插嘴道:“可是丞相,那些地方上不听号令的军头该怎么办?”

    沈文镐说道:“那便顺势封他们为知府、知州,只要得了好处,他们便不会轻易投降明国。而我大汉敌人只有明国皇帝,这些地方上的军头都无需在意。”

    头有点疼,不会阳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