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震惊的家人们
“可不?县里来了个岛国人,原本是考察烧瓷厂的,但刚好碰上这西瓜,人家已经和小宁签了五年的大单。 现在,县里闹得沸沸扬扬,连刘县长都支持小宁继续培育和种植这种西瓜。对了,那臭小子没回来?” 江爱民吃了一口,发现确实好吃。不过,卖五美元一斤,是真的离谱。 杨慧敏等人瞠目结舌,难以置信。 尤其是二舅杨立富,以及表妹杨萍。他们都是看着江宁种这西瓜的,还帮忙扛到桥头那边摆摊。 谁曾想,他们才离开这么一会,便发生了如此骇人的事情。 西瓜不仅被岛国人看中,还卖出惊人的五美元一斤的价格,更是签了五年的大单。 想到江宁在村里还有那么多的西瓜,杨立富倒吸了一口凉气,随即狂喜:“姐夫,五美元一斤,这是真的?” 岂不是说,将西瓜卖掉,外甥就有好几万美元的身家? 麻了呀! 那得是多少钱?他无法想象,毕竟他们一大家子,一年都存不到五百元。 “你们以为我开玩笑?这种创汇项目,刘县长非常重视,我提前下班回来,就是想问一问小宁,了解清楚情况。” 好家伙!桌上的西瓜,杨立富都不敢吃了。 一个西瓜二十多斤,一百多美元? 刚才他只是吃了一块,就造了超过十美元,你敢信? 愣了半天,老妈杨慧敏又惊又喜。刚才二弟也跟她说了,地里少说都还有八九千斤,甚至更多。 这么说,他儿子一年就挣了四五万美元?折合人民币十多万了呀! 眼下,人民币还比较值钱,一美元能换三元人民币左右。 “小宁没回来呀!”她说道。 此时此刻,她更想看到儿子,有好多问题要问他。 话音刚落,一个身影出现在门口。 “小宁。” 江宁提着不少东西,刚从供销社出来。手里有钱,当然得孝敬、孝敬父母啦!买了不少东西,吃的、用的都有。 穿越过来好几个月,他逐渐适应了这一世的亲人。 江宁看到屋里的老江,顿时刹住脚步,牵强地喊了一声:“爸、妈!” 大家以为他还在跟家里闹矛盾,所以并不奇怪江宁现在的表情和反应。 “你这孩子,买这么多东西干什么?”杨慧敏赶紧接过儿子手里的东西。 “妈,我这不是刚挣了点钱吗?” 你那是挣一点钱? 杨立富等人都想翻个白眼了。把西瓜全卖掉,几乎就是建水县的首富了吧? “挣了钱也不能这样花,存着娶老婆。” 江宁无语:“谁家娶老婆要这么多钱?” 把东西都放好,杨慧敏觉得儿子还没吃,说道:“还没吃吧?跟你爸聊一会,妈给你做饭。” 江爱民也顺势开口:“好了,以后不跟你吵。事实证明,你是对的。说说你的计划,现在县里对西瓜种植高度重视。” 他算是跟儿子服软了。 看到老江服软,江宁一怔,很快释然。 毕竟这年头,西瓜出口便已经是惊人的事,更别说能卖五美元一斤。 江宁坐下来,跟表妹笑道:“这西瓜开了就吃呀!” 表妹杨萍连连摇头:“我们刚吃过。” 要知道这西瓜那么贵,他们说什么都不会吃的,留着卖钱不是更好? 江宁可没那么多顾虑,拿起西瓜就造起来。一边吃,一边跟老江说了些自己的想法,未来的规划。 看他一连吃了好几块,还硬要大家一起将切开的这个西瓜干掉,江爱民等人不禁抽了抽脸。 心里滴血呀! 一百多美元就这样被他们吃掉了。 江宁知道他们内心所想,这个时代的人节俭惯了,忽然这般吃法,心里舒服才怪。 他解释:“没有冰箱,开了的西瓜最好快点吃,容易坏掉。” 江爱民都懒得说话。 还冰箱?那玩意是一般人能买的吗?国内没几个家庭有冰箱。想啥呢?他倒是听说岛国等国家差不多家家户户都有。 其实,国内在五十年代的时候就开始生产电冰箱,第一台冰箱在1956年由首都雪花冰箱厂研制成功的。 只不过,电冰箱的产量极低,而且绝大部分家庭消费不起。 而电冰箱传入中国的时间,大家绝对想不到。早在清朝乾隆时期,就有电冰箱传进来了。
“接下来最要紧的事,就是把地里的西瓜处理掉,分两批交货。再次种植,那是明年的事。我准备尝试培育其他品种的水果,产品过于单一,以后会很麻烦的。 我希望,县里能帮忙,将电线拉进村。还有呀!把道路也搞一下。想要富,先修路!”江宁接着说道。 江宁最郁闷的是,外公的村子还没通电。 事实上,八十年代,没通电的村子多得去了。 想要富,先修路? 老江眼睛一亮,作为体制中的人,一下子就品出了这句口号的味道。 “你这口号有点意思。” 江宁摇头道:“这句话可不是我说的,川省的一位县长先喊出来的,但我觉得他说得好。一个地方想要发展,交通必须搞好。否则,有好东西都运不出去。” “嗯!行,我跟刘县长提一下。还有其他要求吗?” “我想买辆拖拉机,塑料膜能搞到吗?我准备建一个温室基地,专门培育种子……”江宁毫不客气地提出来。 江爱民用本子记下。 一听是培育种子的,他就不敢怠慢。要知道,现在限制黑皮西瓜大量种植的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就是种子缺乏。 他刚才也注意到,西瓜几乎是无籽的。 随后一算,惊了。儿子种瓜是很赚钱,但花钱也如流水呀!拖拉机这些大件肯定不便宜的。 “明天我到县政府讨论一下。” 住了一晚,第二天,江宁跟二舅便折返村子。跟着的,还有一位县里派遣的人员。 临走前,江宁还给老妈和表妹塞了点钱。 而且,他再次去了一趟供销社,大采购。 供销社的同志看得一愣一愣,他们很少见这么豪横的,一口气买那么多,甚至把店里的那辆自行车也买走了。 似乎还不满足,问有没有电视机。 麻了。 目送江宁他们离开,供销社的人议论起来。 “这谁呀?这么豪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