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逆臣!忠臣?
诛逆事件后,只有奇皇后及皇太子,不认为皇上会有太大的改变,会有什么不同;都认为此次孛罗犯逆的事件一过,没人再禁止皇上过去乐此不疲的「演碟儿」等佛事、诸项大法,只怕又要故态复萌,朝纲败坏了。 所以便趁着扩廓护驾皇太子回京城的机会,奇皇后与皇太子极力地暗示,要扩廓带着大军入宫,藉此机会逼迫当今皇上禅位,让皇太子早日继承大统。 不过,扩廓也不是未见过世面的「有为」青年,况且父亲察罕生前,便一再地告诫,不要参与宫廷斗争,宫斗不是武将的专长,暗地被牺牲、被坑了,可能还要感激仇人! 察罕交代的武将本份,便是统领军队、训练将士,筹备军需,驻扎重地,以备不时之需。就算要介入宫斗,也要有真正地实力,与备妥的方案。 况且,仅仅是皇后与皇太子的暗示,毫无计划;相较于皇上策画的诛逆行动,展现出的明快果决,此时去逼迫皇上禅位,反倒像是自找死路? 九月,扩廓帖木儿扈从皇太子至京师,扩廓将大军驻扎在大都城外三十里处,仅带着少数的亲卫队入宫,明白地「暗示」,放弃拥立新君的机会。 而皇太子及奇皇后则是好生失望,失去了趁机逼迫皇上禅让的大好机会。 两人心中,可不只怨叹了好几回,更是私下对扩廓骂了好几回。 元帝到目前为止,还算满意,诛杀逆臣,皇太子回宫,虽然率领大军进京,但看来也没有非分之举,这个扩廓很识相,很好,不错,便下诏: 以伯撒里为太师、中书右丞相、监修国史;扩廓帖木儿为太尉、中书左丞相、录军国重事、同监修国史、知枢密院事,兼太子詹事。 而逃窜在外的逆党呢? 十月,获老的沙,伏诛;十二月,获秃坚帖木儿,伏诛。 年轻有为的孛罗帖木儿,就如此终结了自己的一生。 原本也想为大元尽一份心力的孛罗,原本想当个改变大元朝廷的忠臣,却因为一步「行差」,终究落得一场空,不仅身败名裂,还背负了史书上「逆臣」的罪名。 在大元朝的正(元)史上,只记载着两个逆臣,一个是元英宗时期的铁失,一个便是孛罗帖木儿。 臣子有忠臣、jian臣、佞臣、宠臣、叛臣、逆臣,史官、史书会特别作传传世。 像先前被孛罗所杀的右丞相搠思监,元史上就列为「jian臣」,朴不花列为「宦者」。 孛罗为什么是逆臣? 孛罗帖木儿身为大元朝宰相(中书省右丞相),却被皇上「密谋」杀害,欸!不对不对,应该是孛罗大逆不道,被皇帝「就地」处死才对。 既然「大逆不道」,当然就是逆臣了啊! 这样说也过于笼统,说孛罗背叛吗?不,孛罗是忠于大元的,不论是刚当丞相时,或是荒yin无道时,至少孛罗都是大元的丞相,并没有篡位之意,以及篡位之作为。 逆和篡,是不一样的,篡则是叛臣。 其实孛罗,就是违逆了皇上,触犯了龙麟,虽然孛罗在做这些违逆之事时,当时的皇上不一定说你大逆不道,甚至还说你为国为民,做的很好。 但实际上,皇上就是觉得你「大逆不道」,皇上要你死,只是时间上的问题,只是时机上的问题。 孛罗事件过后,元帝变得如何?从此改革图变? 错!就如奇皇后和皇太子所预期,故态复萌,恢复了原态状。 而朝廷大员,元帝也很有智慧的分派,老臣、大根脚、怯薛们占一半多,奇皇后、皇太子人马也占近一半,恢复恐怖平衡状况。 算是皇太子人马的扩廓帖木儿,政权上有右丞相、累朝旧臣的伯撒里做主,位在左丞相扩廓之上,且又升了老臣沙蓝答儿,为中书平章政事,为第一平章,牵制扩廓。 当然,元帝也升奇皇后的人马,资政院使秃鲁为御史大夫,平衡一下。 而兵权虽是扩廓最高,但元帝也任命了老臣哈剌章、五十八(另一个老臣之名)两人,知枢密院事,分享兵权,监视着扩廓在军事上的举措。 此次,元帝自认布局还是很妥适,不像孛罗那回,政权、兵权都放手给了孛罗。 当然,其中很大部份原因,是因孛罗率大军进逼京师,有些无奈地被迫「放手」所致。 不过这次,元帝没有再使出同一招,让扩廓同演「诸项大法」的戏码,因为扩廓也是年轻人,万一扩廓也来一次沉沦,京师外头,可是仍有扩廓的几万大军驻守着。
而扩廓与老臣伯撒里并为丞相?与老臣哈剌章、五十八同掌枢密院? 三人可都是大根脚,可都是老臣,亲戚、旧属们满朝廷,后台硬的很。 新进晚出的扩廓帖木儿,那被他们看在眼里,就算有兵权?有大军? 又如何!没看到孛罗帖木儿怎么死的?前车殷鉴不远啊!所以呢? 扩廓这个年轻有为的年轻人,可不像孛罗,在朝廷甚不自安,无法有所作为啊! 朝廷上被老臣们看不起,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头,也跟我们抢丞相之职。 朝廷下,奇皇后、皇太子又有一堆要求,这官位难做啊! 应该是说,「忠臣」难做啊! 没有朝廷各势力的支持,却要符合各方的要求,不要得罪人就很不错了,还能有什么作为? 要强力的施行自己想要的政策,实在是太不太可能,除非得到皇上的全力支持。 可是当今皇上,又一副你们好好干,我嘛好好玩,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 加上深记着父亲察罕的告诫,不想沾染宫斗恶习,才二个月,「朝廷」就待不下去了。 扩廓心想,再待下去,不仅「忠臣」当不成,弄得不好,背后被捅一刀,说不定反就变成「jian佞」,jian臣、佞臣了。 便向元帝自请离京,到南方视师,讨伐逆贼。 老臣们听了,事事少了这个毛头小子的干预,也乐得高兴。 皇太子听了,先前要求父皇要让自己带兵出讨叛贼,父皇一直不愿。因元帝担心兵权由皇太子掌控后,会逼自己禅位。 现由扩廓代替出征,扩廓至少支持自己,兵权还算落在自己手上,也是不错的办法。 于是,在三方面都可接受的情况下,元帝下诏,封扩廓为河南王,代皇太子亲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