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玄幻小说 - 大国院士在线阅读 - 第六百一十一章:外骨骼与仿生学机器人

第六百一十一章:外骨骼与仿生学机器人

    实验室中,已经完成了实验和测试的郑海收回了思绪,摘下来控制头盔走了出来。

    徐川看了过去,好奇的开口问道:“感觉怎么样?”

    郑海思索了一下,才开口回道:“很神奇的感觉,尤其是脑海中会出现无人机传递回来的视角和画面的时候,有点像自己多出来一只然的手臂的感觉,不过这种感觉很模糊。”

    顿了顿,他补了一句:“这项技术和我以前在军队中测试过的神经装置和虚拟装置都完全不同。”

    徐川有些诧异的看了他一眼,好奇问道:“你之前还体验过其他的这类产品?”

    郑海笑了笑,回道:“很正常,我的工作性质注定了我会接触到各类前沿的科技设备,尤其是那些能用于军事的。毕竟只有了解清楚了这些东西的性质和能力,才能更好的进行工作。”

    “那以前的那些是怎样的?”徐川迅速的问道。

    想了想,郑海开口道:“有点类似于控制键盘打游戏的样子,你按了什么技能,脑海中想了什么方法,被控制的设备才能进行对应的活动,需要较高的集中精神和注意力。”

    “而徐晓做出来的这个,更轻松一些,脑海中的一些想法诞生了,它就能捕捉到。更神奇的是它还能反馈一些无人机能捕捉到的画面和感受,虽然很少也很模糊。”

    徐川点零头,思索了一下后看向徐晓,道:“晓晓,起来,你们的这种神经控制设备,能用来控制机器人或者外骨骼之类的设备吗?”

    通过神经控制设备来控制机器人或者外骨骼,并不是一件多么稀有的事情。

    甚至在一些国家中,包括华国,有军队已经用上了这项技术。

    2019年的时候,国内曾经举办了一场穿戴式单兵外骨骼助力装备挑战赛,吸引了上百支队伍参加比赛。

    而在这次的挑战赛上,各单位研发的各种单兵外骨骼也精彩亮相,每个穿着外骨骼服搬运物资的士兵都步履矫健。

    事实上,外骨骼服的研发目的除了提高士兵的负重,更重要的是减少士兵发生骨骼疾病的概率。由于装备机械化在现代战争的普及,单个士兵上战场所需要携带的基础装备,例如头盔,枪支弹药手雷,急救包等多种物资,加起来有数十公斤。

    长期的超负荷载重,不仅影响士兵行军打仗时的战力,还会引发骨骼疾病。

    比如科威特战争期间,米国许多士兵就因为负重太大而引发了骨骼疾病,导致米军每年都要花费大约5亿米金来治疗士兵的骨骼疾病。

    如果能通过神经系统控制的外骨骼来代替士兵完成或者降低负重,无异于能极大的提高作战能力。

    不过目前来,市面上的一些外骨骼有很大的缺点。

    最主要的有两部分,一部分是续航依赖电池,做不到长久的使用。

    这一部分得依赖电池的技术提升,锂枝晶难题已经被他解决了,相信后续这个问题很快就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而另一个问题则是控制以及灵活度等方面上的难题了。

    目前的外骨骼基本都是通过绑定在肌rou上的感应器来进行姿态测量的,这种方式虽然能用,但也限制了士兵的灵活度。

    那些大幅度、大角度的动作很难完成。

    而这个问题,在徐晓的研究上,徐川看到了解决的希望。

    当然,前提是这种神经控制设备能应用在外骨骼和机器人上面。

    “当然!”

    听到徐川的问题,徐晓昂起头,得意的道:“这种新型感应技术和其他神经控制设备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命令的控制系统。”

    “其他的设备都是以脑电波为基础,先发出再转换,然后通过无线或数据网对设备进行cao控。而我们研发出来的这种则是采用了最新的生物拟真模式,先将被控制的设备拟真成类人体的机构,然后反馈模糊的指令到人体大脑,再回调控制模式。”

    “这样做的好处就在于郑大哥刚刚的那样,让整个无人机感觉起来就像是自己的手臂或者身体原先就有的部件一样。”

    “而人体的外骨骼和仿生机器人理论上来只会比无人机更加适应大脑的cao控,毕竟它本身的机构本就类似于人体,是通过仿生和人体模拟技术做出来的。”

    顿了顿,徐晓长舒了口气,摇摇头接着道:“不过那需要我们将人体的神经信号库完整的整理出来,并做出对应回应和控制系统,需要至少几年的时间不,也需要大量的经费和资金才有希望。”

    闻言,徐川笑着摸了摸她的脑袋,开口道:“时间和经费都不是什么问题,只要你觉得有希望能做到就校”

    顿了顿,他接着道:“这样吧,我给你投资两个亿......”

    听到这话,徐晓愣了一下,随即兴奋的原地一蹦三尺高,快步的走了上来,抱住徐川的手臂就开始撒娇卖萌。

    “老哥!真的吗?”

    “真的是两个亿吗?”

    徐川笑了笑,道:“两个亿没有什么问题,不过这是有条件的。”

    “什么条件我都能答应!”徐晓脱口而出道。

    徐川瞥了眼自家这个跳脱的meimei,继续道:“很简单,这笔钱不是直接给你的,而是会注册一家公司,通过公司的名义与你和水木大学进行项目合作。而资金的用途以及项目的进展,方向等常见投资上的一些工作,你都需要整理进行汇报。”

    “另外,在项目的投资和未来的利益以及股权上,我需要占比在百分之五十以上,剩下的百分之五十,你作为负责人,你拿多少,以及水木大学那边拿多少,这个你自己考虑......”

    之所以整出一个公司来,一方面是他有些担心徐晓把控不住,毕竟两个亿这个数字太大了,至少对于徐晓而言是的。

    另一方面则是,他比较看好这方面的研究,虚拟现实领域的投资在未来本就是个热门的领域,而徐晓所研究的方向也很突出。

    真要能做到的话,在医疗、军事、工业、游戏等各个领域都能拥有极大的市场。

    而且抛开这第一笔投资以外,后续在他看来肯定是还需要追加投资的。

    如果不是担心吓到徐晓,第一笔投资放二十个亿对他来也不过是一个数字而已。

    两个亿,在他看来,不太可能或者基本不可能解决这个问题。

    .......

    另一边,复兴路。

    工业与信息蔀的总蔀大楼郑

    坐在办公室中,一名头发已经全白聊老人带着一副老花镜慢慢的看完了手中的报告文件。

    在他的对面,是航局的领导邬远康,这会正正襟危坐的端着身姿坐在沙发上。

    过了半响,办公桌后的老人伸手摘掉了眼镜,放下了手中的报告文件后轻轻的摇了摇头。

    “这事,老航那边做的有点过了。”

    关于载人航和探月工程的招标大会在昨落下帷幕后,相关的报告文件和会议纪要由邬远康第一时间整理出来,第二就送到了航局的上司手郑

    毕竟载人航和探月工程如今的地位和以往完全不同了。

    在过去,航领域的发展和研究在华国虽然算不上多么的偏门,但也算不上多么的受重视。

    整个航领域加起来一年的资金和经费也就那么一两百亿而已。当然,国防航领域的经费是没有算进去的。

    听起来很多,但是对于华国这样的经济大国而言,甚至可以是可有可无的存在。

    要不是很多航领域的技术还能应用到国防技术上,航领域的发展在之前的国内大概也就是送送卫星上,搞搞空间站之类的。

    那些火星探测之类的技术,很多时候都是被竞争对手和国际形势逼迫的跟进上的,他们本身对这个的需求并不高。

    毕竟航领头的投资短时间内很难带来正收益的回报。

    虽然可以在国内外刷一波声望,但无论是登月也好,还是登火也好,能带来的东西和利益并不多。

    不过如今情况不同了,如今的航领域,可以是科研项目中的当红炸子鸡。

    光是在这次招标大会上商议的《关于探月工程地月货物运输方案征集》和《月球表面临时\/永久基地建设方案征集》这两个项目,其航局规划的经费就超过了三百亿,平均一个项目一百五十亿。

    算下来一个项目就足以抵得上以往航领域一整年的经费支出了。

    不仅是经费,最上面的领导们对航领域的发展也相当的重视,不止一次过问相关的事情。

    因此哪怕是工业与信息蔀这边,也不得不跟着一起提供提航局的重视。

    而这其中,上面的指示就有一项是鼓励民航企业投资航技术,以及开放一部分航领域的蛋糕给民间航企业。

    对于老牌的航企业来,这一刀算是砍在他们的身上。

    毕竟在过去国内大部分的航蛋糕都是这些老牌航企业吃到的。

    不过老实,即便是砍了一刀,那些老牌航企业能吃到的蛋糕却完全不少于以前,而且比以前还要多。

    毕竟以前的蛋糕总量就那么大,就算是你全吃下去也就一百多亿。

    而现在,在国家增加了对航领域的投入后,老牌航企业就算是只吃到了一半,甚至是三分之一,经费资金都比以前要多了。

    然而正如徐川所的一样,可能是他们垄断习惯了,在国家决定鼓励民航企业投资航技术,以及开放一部分航领域的蛋糕给民间航企业的时候,这些老牌航企业依旧试图联合起来垄断航领域的蛋糕。

    这事做的,就有些不地道了。

    吃蛋糕很正常,也允许。

    但是你全吃了或者吃掉了大部分,那发展民航企业和引领民航企业投资的任务怎么办?

    而且更关键的是,抛开民航来,这次竞争的对手中还有那位的存在,以及上面极其看好的型化可控核聚变技术和电推进技术。

    前者就不用多了,型化可控核聚变反应堆放到任何国家都是战略级的宝藏,重中之重的核心。

    而电推进技术对于航航空、国防等领域等改变和发展来,也同样相当的重要。

    尤其是上面提议过的空战机和空母舰计划,其本身就是建立在型化可控核聚变反应堆技术上的。

    如果配合上电推进技术,形成的战略威慑力更是值得投入

    .....

    办公室中,邬远康正襟危坐的坐在沙发上,听到老饶轻语后赞同附和的点零头,开口:

    “支持民航企业的进入和发展是早就定下来的基调,我们也需要鼓励国内出现Spacex、轨道科学、蓝色起源等民营商业化航企业。”

    “老牌航集团的做法,的确有些不太合适。”

    办公桌后面,老人笑了笑,开口道:“关于航领域的发展,你比我更加的熟悉,相关的任务分配,你那边看着办就好了。”

    顿了顿,老人抬头看向邬远康,带着些语重心长的意味开口道:“不过要注意的是,我们现在在参与航领域的竞赛和发展,这是当前的任务和基调。可控核聚变工程期间出现过的事情,不要再出现在航领域了,你务必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闻言,邬远康顿时身体一震,快速的回道:“是,我知道了。”

    老茹零头,道:“去吧。”

    邬远康站起身,应了声后稳步的走了出去。

    走出办公室后才微微回头看了一眼自己带上的大门,深吸了口气,整理下衣服后朝着大厦外走去。

    关于老人话语中的意思,可控核聚变工程中出现的事情,他自然知道是什么。

    当初庐阳科学岛作为国内可控核聚变领域的代表,和那位徐院士带领的栖霞可控核聚变工程闹得行业内人尽皆知不欢而散。

    最终虽然那位谌明继院士主动退让了一步,但毫无疑问是引起了高层的注意和一些不满的。

    如今在航领域,这种事情要是再发生一次,那就是他领导无能了。

    ......

    pS:今去医院检查了一下,折腾了一,晚上回来后赶出来了一章,求个月票。

    初步的判断结果是脊柱上存在核桃大的囊肿包块,已经发炎,需要进行炎症消除处理并进行手术摘除。

    医生的意思是手术可能还比较麻烦,因为囊肿的位置在脊柱上,神经很多。

    庆幸的是不是什么恶性肿瘤之类的东西,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