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玄幻小说 - 天命水浒在线阅读 - 第二百二十六章:天道元老

第二百二十六章:天道元老

    十二月初五。

    晁盖再次到账217万天命值,加上之前盈余的5万,一共222万点可用。

    花费25万购买粗粮50万石填充东京粮仓。

    花费15万购买粗粮30万石运往大名府赈济河北灾民。

    花费15万购买粗粮30万石,支援20万农垦队。

    花费5万购买粗粮10万石,安置地下沟渠搜出来的20万穷苦百姓。

    总共花费了50万点,还剩172万。

    地下沟渠的清理还在继续,每天都有军兵深入地下,将里面堆积如山的尸骨拉出城外安葬。东京汴梁的百姓一开始还有些抱怨军兵杀戮过重,但随着鬼樊楼越来越多罪恶行径披露,越来越多的人感激军兵为汴梁城清剿了这颗毒瘤。

    《晁天王剿灭鬼樊楼》的评书话本开始流传四方,巾帼营也在加紧将其排成戏剧演出。

    大相国寺主持智清大师凭着鲁智深的关系,终于见到了晁盖,并希望为拉出的尸骨诵经祈福。

    晁盖并没有立刻答应。只是答应让佛家恢复旧衣冠和称呼。

    信仰这东西是把双刃剑,如果运用的好,又飒又利;运用不好,又傻又弊。

    对于中原来说,主要信仰便是儒、释、道三家。

    儒家代表着官府权势。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读书做官,当了官什么都有了,当官便是信仰。

    释家代表着富贵安逸。佛度有元人,无元也便无缘,修佛的人少有贫穷的,他们修的就是富贵无忧之下的那份安逸。

    道家代表着清修避世。清静无为的性子注定富贵不了,甘于清贫,甘于避世。富贵的道士往往难以善终。

    三家代表的不同立场,也导致他们互相诋毁,但又逐渐融合。但总归来说,统一融合,能有效避免内耗,避免无谓的纷争。

    林灵素这几年,对佛家打压的非常严重。

    官府规定,官员和百姓一律不得拜佛和供养僧人。佛经中诋毁道、儒两教相关的书籍全部焚毁。

    佛家被纳入道家体系,佛祖被称为大觉金仙,罗汉、菩萨改称仙人、大士。僧尼皆留长发,僧称为德士,尼为女德。德士要学习道教知识。寺庙内要立老子和孔子的雕像。

    林灵素自以为代表道家出世弘扬道法,但当他享受富贵,权势滔天时,也便脱离了道家所代表的清修避世,大肆征发百姓修建道观,自己反而成了百姓的敌人,穷人恨他,富人也恨他,所以这项政策注定不能持久。

    佛家看似被压制,但只要世上还有富人,这些有钱又有闲的人想要修行,又舍不得富贵的物质生活,选择的也必然是供奉不绝的佛家,而不是深山老林的道家。

    所以,晁盖对儒(官府权势)、释(富贵安逸)、道(清修避世)三者的态度,便是在其之上加一个天道(公平公正)。

    天道之下:

    压制儒家复兴百家:儒家一家独大,固然可以统一思想,但千年独大,已经开始腐朽变质。官场被一群不通实务,只琢磨人情世故、关系网络、利益交换的腐儒控制,注定只能在自己的舒适圈子里内耗,不敢抬眼去看世界。所以现在需要复兴百家,让儒、法、工、农、兵、墨、杂、纵横、阴阳等等流派再次发生碰撞,重新焕发活力。

    控制佛家引导富人:宋朝初年在册佛籍6.74万人,宋真宗时期佛家达到顶峰,寺庙达到4.2万间,僧人39.7万人,尼姑6.2万人。佛家寺院暴富,不但占有大量土地、房产,还涉及许多其他买卖。即便经过林灵素和徽宗的打压,宋代寺庙依然繁多。所以佛家需要控制,富人需要引导。

    规范道家形成体系:道家避世清修太过清高,要想获得广大百姓的支持,还得与中华民族的祖先崇拜结合起来,将历朝历代为民族做过巨大贡献大的英雄人物封神,虽然历朝历代都在这么做,但仍然不太成体系。

    所以,晁盖也准备趁这次尸骨安葬仪式,宣布一下自己的信仰政策。

    十二月初七。

    经过一番准备,鬼樊楼受难者尸骨安葬仪式在城南天坛举行。

    晁盖和文臣武将出席,现场数千军兵维持秩序。数万百姓前来围观。

    大会邀请了大相国寺、开宝寺、天清寺、孝严寺、观音寺、宝珠寺等住持参加,并恩准他们剃掉头发,恢复佛家妆扮。

    还邀请了玉皇宫、上清宫等道观观主出席。

    “如此大事,理应举办水陆法会,举办七日才好。天王如此仓促举办,不妥,不妥。”

    开宝寺方丈摇头叹道。

    “师兄不可妄言。天王恩准我等恢复旧貌,邀请观礼已是恩德,不应再有妄念才是。”

    大相国寺智清方丈规劝道。

    众僧点头,之前他们也曾多方求见天王,皆被拒绝。如果不是智清方丈凭借鲁智深的关系求见成功,他们至今仍在穿道袍留长发呢。这个恩情一念佛祖庇佑,二念天王仁慈,三念智清出面啊。

    “阿弥陀佛!”

    众方丈闻言双手合十念诵道。

    开宝寺方丈也感觉自己有些心急了。天王的态度明显与林灵素那厮不同,既然已经放开一些限制,将来必有佛家复兴之日,佛家最擅长的就是耐心啊。

    “阿弥陀佛!”

    开宝寺方丈念声佛号,内心自省。

    道观的几位观主则围在入云龙公孙胜的身边,态度恭敬的询问一些事情。

    “无量天尊,公孙道长,秃驴重现,大为不祥,您可要为我道家发声啊。”

    “正是啊,林道长纵有万般不是,可压制秃驴,振兴我道,也是功德无量。如今天王怕是被秃驴迷惑,让我等惴惴不安。公孙道长本领超群,位高权重,您当为道首,得为我道家向天王请命啊。”

    好不容易将宿敌压在身下,众位观主可不愿放弃这个大好优势。

    “唉......”

    公孙胜长叹一声,不作表态。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数不清的纷争,佛道之争他是不想沾染,而且天王对神权非常看重,是自己可以染指的么?

    不久,祭祀仪式开始,晁盖登上九层天坛,开始祭祀天地,之后念诵祷文为亡者祈福,最后用空包火炮鸣响十八声,众人三鞠躬结束。

    比起往年动辄数天的祭祀仪式,这次的只用了不到一个时辰,看点却是不少,严密的军阵,浩大的规模,尤其后面十八声炮响,更是把众人吓了一大跳,以为是天降雷音。

    再加上这是天王为贫穷无辜的百姓进行的祭祀,更显平易近人。

    正当众人以为仪式结束要散场时,晁盖却突然宣布了一个重要消息。

    “天庭每一百二十年进行一次轮值,如今轮换之日将近,而我已得天授权,将重开封神榜!东京汴梁城隍因接引无数冤魂重返幽冥,功德圆满,调往他处。此次封神,便从敕封东京汴梁城隍开始!”

    晁盖的一番话让众人振奋,想不到刚见识了改朝换代,竟然又能见识到封神一幕。等老去时,也有东西可以对儿孙们吹嘘了。

    祭祀城隍,始于商周,兴于两汉,正式规范于南北朝,主要职责在于保护城池,防范灾害和外来侵略,同时掌管城市的道德秩序和民生福祉。

    到了唐宋,基本已经遍布大小城池。职责也变成了主管阴司。有名有姓的城隍全国只有21位,皆由当地有名人物担任。苏州城隍春申君黄歇、和县城隍范增、谷城城隍萧何、长安城隍魏征、柳州城隍柳宗元等等。

    不知这次开封城隍将由谁担任?

    “要说开封城隍,我觉得包拯包青天就很适合!”

    “不行,不行,包拯不是我们开封本地人。我看东汉儒学大师蔡邕蔡伯喈就挺好,又是咱们开封本地人,名声还好。”

    “不妥,不妥,蔡邕虽然出身开封,但长期在洛阳和长安为官,最后也没有归葬开封,做不得我开封城隍啦”

    “为什么一定要是开封本地人,欧阳修、范仲淹、寇准这些大臣常年在开封为官,名声卓著,去世后也葬在开封,为何做不得开封城隍?”

    “要我说,王家五代公爵,其先祖也可以当一当城隍啦。”

    “那个为相十六载,导致西夏频频寇边却无作为的王家么?”

    ..........

    百姓议论纷纷,关于这种神神鬼鬼的议题,最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晁盖并没有当下定夺,而是宣布在这七天内,将由天道教推选出合适人员,自己则在七天后祷告天地,举行封神大典。

    围观的百姓心满意足的离去,晁盖则把佛、道首领留了下来。

    众人到了军营营帐,落座之后,晁盖言道:“天道教并不是严密的教派,而是一种信仰,天道至公,天道至明,天道镇压一切,无处不在。无论儒家,佛家,还是道家,甚至南方的摩尼教,北方的长生天,皆在天道羽翼之下,众位以为然否?”

    “然!”

    “善哉!”

    “无量天尊!”

    众人纷纷行礼应是。只要不干涉他们内部事务,只是头顶多了一个天道而已,以前没有天道,不还有朝廷在头顶压着么?没什么区别啦。

    “好。那我就跟大家聊一聊天道教的机构设置和权力范围。天道教以天为尊,天子代天行事乃为教首,其下由三十三位元老共同议事。诸位以为如何?”

    晁盖决定兼任教首,只是不想神权旁落,避免将来引起皇权与神权的纷争。西方因为这些纷争造成的大战可不少,所以能避免尽量避免。

    “尊天王法旨。”

    “只是,天王,这三十三元老席位,当如何分配?”

    在中华大地君权神授几千年了,皇权与神权合一也几千年了,大家并不意外。只有席位的分配,才是这些人最关心的。

    “原则上,俗、释、道三家各十一席位。遇大事,则进行表决,少数服从多数。”

    佛家闻言暗喜,终于不用再屈居儒、道之下,至于为什么把“儒”说成“俗”,也许是天王的口误吧。

    道家也知道现在难以完全压制佛家,只能想办法将来多拉拢儒家人物,多弄点票来。

    “诸位请尽快将元老名单报送给我的秘书官,组成第一届天道教元老大会。”

    晁盖向身后的刘慧娘示意,刘慧娘上前一步,躬身一礼,算是见过面了。

    众人纷纷行礼。

    “教首并不具体参与教内事务。平时皆有元老会表决议事。主要职责,便是管理天下所有宗教事务。如教派纠纷,庙宇建设,度牒发放,人员任命,典籍出版,宗教资产等等。”

    晁盖把职责一说完,众僧道的眼睛就开始放亮光,因为这个权力实在有点大,让他们眼馋不已。天王竟然真的要把这么大的权力放权给他们?

    “但我也要说几项规则。”

    “我等洗耳恭听。”

    “第一,原则上,所有庙宇、道观,可翻修,不再新建。教首特批的例外。”

    社会繁荣之后,如果不加控制,庙宇、道观必然大肆扩张,从而侵占土地和资源,因此必须加以限制。当然,有“原则上”,那就有“原则外”,而这个特权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

    众僧道纷纷点头,本来用地就需要官府批准,这个没什么好说的。

    “第二,所有在册僧、道,只得在庙宇、道观内修行。不得外出传教。违者收回度牒。出家人就该有出家人的样子。百姓可以信佛道,也可以不信,你们不得强求,更不得外出引诱。”

    众僧道无奈点头,他们都是化外之人,斗不过官府,只能听命。

    “第三,佛道宗教典籍其他神佛不得自称创世、唯一,至高。各场所必须悬挂盘古开天图和鸿钧讲道图。”

    盘古开天讲的是奉献和牺牲,鸿钧讲道讲的公平和公正。用这两者,镇压一切教义,包含一切教义。

    “遵命!”

    儒、道两家比较恭顺,盘古和鸿钧也符合两家的精神内核。

    “尊法旨!”

    佛家如来唯我独尊就有点抗拒这个了,因为佛家有他们自己的一套创世理论。但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头,经过几轮灭佛之后幸存下来的佛家都不是迂腐之辈。

    “天道教三十三元老会成立后,我交给你们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在第七日为我选出开封城隍人选名单。你们可能做到?”

    晁盖吩咐道。

    “尊法旨!”

    众人躬身离开。离开之后,僧道双方都立刻忙碌起来。

    “天道教大行天下之势不可挡,我教必须推荐足够分量之人参与其中才能与道家对抗!”

    “我推荐我的师兄,五台山智真长老。他德高望重,弟子遍布天下。”

    “智清方丈是我们的领头人,也必须有一个位置啊。”

    “我推荐沂州半山神尼,她乃是当世神尼,有经天纬地之才,天王身边的秘书官便是她的弟子。”

    “我推荐释惠洪大师。”

    “我推荐昭觉寺佛果禅师!”

    .........

    在佛家忙碌的时候,道家也没闲着。

    “我推荐公孙先生的师傅罗真人,那人既然能教导出公孙先生这样的人才,必然不是凡人。”

    “我推荐龙虎山张天觉天师!”

    “我推荐丹鼎派紫阳真人张伯端!”

    ......

    此时,晁盖的军营内,吴用、公孙胜、宋江、魏辅梁也在商量着俗家的十一个名额。

    之所以用“俗家”而不是“儒家”,就是因为晁盖将来会逐渐稀释儒家的比例。

    “天王,天道教三十三元老的权力是否过大了?就怕将来尾大不掉。”

    吴用是个半吊子秀才,外加半吊子道人,对于过大的权力,还是有些疑虑。

    “哈哈,勿忧,天道教本就不是强力部门,佛道本身也不是强权信仰,加上席位越多,一些事情越难以决断,而且他们都不占多数,只有拉拢俗家才有可能实现目的,也给了我们上下其手的空间。”

    晁盖不以为意的笑道。

    “如此便好。”

    这种投票表决的方式,吴用他们接触的不多,所以还不太懂其中的暗规则,等琢磨透了,其实也就那么回事。再加上有晁盖这个教首在最上面压着,也不会出大事。

    “那我们这十一个俗家席位如何分配?”

    宋江询问道。

    “天道三十三元老,看似荣誉,其实并没有世俗权力,最适合养老。以后退休的丞相如果不想完全歇着,可以加入元老之中玩玩。”

    晁盖笑道。

    “说不定我将来会感兴趣。”

    吴用微微一笑。

    “如今的话,可以把那位曲阜衍圣公拉进来,算他一个元老。衍圣公长期偏居曲阜,应该很开心到京城来吧。”

    预先取之,必先予之。既然要改造儒家,复兴百家,孔圣人是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那就从当代衍圣公身上做做文章。

    “郑居中献城有功,算他一个位置。就在里面养老吧。”

    “辖区各地,可以推荐有名望的老者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