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玄幻小说 - 靖难攻略在线阅读 - 第373章 好事不断

第373章 好事不断

    “这就是你说能增产两成的东西?”

    武英殿里,当朱棣伸出手在经过处理的土化肥之中抓取的时候,朱高煦才开口道:

    “说是两成有些夸张了,不过稳定增产一成以上是没有问题的。”

    “想要制作这些东西,主要得从海上的鸟粪岛获取鸟粪石,然后经过处理后搭配一些草木灰制作,肥力比农家肥要高出许多。”

    “就太学之中的试验田来说,试验田在没有用肥料时,亩产在三百斤左右,在使用农家肥的情况下能达到三百六十斤左右,而使用了土化肥的试验田则是可以达到平均四百斤的水平。”

    朱高煦将试验田的情况给汇报了出来,并继续汇报道:“如果还要说详细些,那就是水田、水浇田的产量情况。”

    “在太学农学所中使用土化肥的试验田里,水田平均四百斤,最高四百六十二斤,水浇田平均三百四十斤,最高亩产三百八十二斤。”

    “除此之外,北方也有研究,其中选用的是吉林农学的试验田的产量。”

    “其中水田平均亩产达到一百六十七斤,最高一百八十五斤,水浇田平均亩产一百二十二斤,最高一百四十七斤”

    说完数据情况,朱高煦才继续道:

    “试验田数据来说,将化肥放在江南,能取得最大的利益,因为土化肥的产量十分有限。”

    他的话说完,整个武英殿安静了不少,朱棣原本看向土化肥的目光,从一开始听到是鸟粪的嫌弃,再到后来听到每亩增产百斤的重视。

    朱棣可不是不知民的天子,他很清楚许多江南百姓根本用不起农家肥,因此对于富户来说,土化肥的出现顶多就是增产四十斤,可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就是增产百斤。

    这样的存在,无疑可以称得上是‘国之重器’。

    “你说产量有限,那是多有限?”

    朱棣看着自己面前口袋中的土化肥,目光难以挪动开来,呼吸更是急促了起来。

    “因为要挖掘鸟粪石来制作,而一艘五千料马船顶多能采回五百吨鸟粪石,五百吨鸟粪石和草木灰一起制作后能得到一千五百吨土化肥,因此土化肥产量需要看鸟粪石产量,以及草木灰产量。”

    朱高煦解释道:“草木灰好说,东北和南洋开荒路上,要多少有多少,难点在于鸟粪石。”

    “当下国朝只有南海岛屿上有大量鸟粪石,儿臣算过,即便安排一百艘五千料马船,一年顶多跑三趟,三趟大概能带回十五万吨鸟粪石,经过制作后能得到四十五万吨土化肥。”

    “按照每亩撒五十斤来看,顶多能顾及九百万亩。”

    说完这些,朱高煦不忘补充道:“当然,这是在鸟粪石充足的情况下,要是鸟粪石不够的话……”

    后面的话他没有再说了,不过朱棣明白是什么意思。

    朱高煦口中的吨他也知道是什么单位,一吨为一千斤,一千斤土化肥能照顾二十亩地。

    “九百万亩……”

    朱棣呢喃着这个数目,只是稍微细算便明白这土化肥的好处。

    九百万亩看似不多,可九百万亩土地都增产百斤,这就是六百万石粮食了。

    “这东西,给军屯田用如何?”

    有了好东西,朱棣第一想法就是给军屯田用,毕竟大部分军屯田的产出依旧全部上交五军都督府,而这样才能实现朝廷的利益最大化。

    “儿臣的意思是,将土化肥直接分发给苏湖松三府的百姓,然后就地征税、买粮。”

    朱棣的想法朱高煦也想过,只是他认为将土化肥分摊到军屯手中实在太分散了。

    可如果要把军屯土地集中,那无疑难度更大,波及的百姓更多。

    既然如此,干脆还不如把某一地区划分出来,方便管理。

    至于这个地方,朱高煦则是选的是苏州、松江二府。

    一来这二府的水患已经被治理大半,二来则是这里距离南洋、长江、运河都足够近,三来则是这里的粮食亩产高,耕地足够广袤。

    苏州、松江二府地理上连成一片,是江南地区最富饶繁华之地,仅松江一府,岁赋京师至八十万石,是天下闻名的产米区。

    二府有百姓近三百万口,耕地一千四百万亩,同时也是亩产极高的地方,平均每亩二石。

    在如此气候、地理、人口条件下,无疑是集中使用土化肥的最佳地方。

    “你要用苏松二府,就得着手丈量耕地了……”

    听到朱高煦要将苏松二府拿来做土化肥示范区,朱棣话里有话的提醒起了他。

    作为江东六府中除应天府外最繁荣的两个府,苏松二府在拥有大明4%人口的同时,还掌握着大明10%的田赋,因此它们不仅有繁荣的经济,还有错综复杂的关系。

    凡是朝中说得上名字的官员勋臣,几乎没有一個人是不在苏松二府购置田地、宅院的。

    也正因如此,苏松二府的耕地划分才会容易出现问题。

    二府的问题在于,耕地数量没有问题,但耕地质量问题很大,户口划分问题更大。

    要动苏松二府,就等同在动庙堂之上大部分人的蛋糕。

    “渤海出身的人,儿臣能说服。”

    朱高煦作揖躬身,朱棣闻言略皱眉头:“俺……”

    他沉吟半天没说出一句,末了看了看朱高煦后才道:“俺帮你说服他们,同时会让纪纲和陈瑛帮你的。”

    朱棣的迟疑是燕府出身的文臣武将,一旦能说服他们,其它人便无法阻碍朱棣。

    “既然如此,那便没有什么问题。”

    朱高煦回礼,朱棣却追问道:“你得先与俺说,你对二府准备如何做。”

    “是。”朱高煦知道这是朱棣心里没底的表现,所以他详细解释起了自己未来将会对苏松二府做出的改变。

    “苏松二府人口近三百万,耕地一千四百万亩,但承担了三百八十五万石田赋。”

    “儿臣认为这田赋无需削减,甚至可以略微增加到四百万石。”

    “不过在此的前提是,丈量当地田地情况,同时按照耕地情况进行收税。”

    “虽然这样有些复杂,但朝廷也只是在苏松二府如此收税,并且派遣的里长、粮长、吏员也会是寻常府县的两倍。”

    朱高煦说罢,朱棣轻声道:“四百万石……”

    他略微算了下,若是按照朱高煦的建议,那苏松二府每亩田要征收四十二斤粮食。

    “想让百姓改换农家肥为土化肥可不容易。”朱棣看着朱高煦提醒道。

    “可又有几家百姓能用得起农家肥?”朱高煦反问朱棣的同时,又开口道:

    “朝廷给出的化肥,按照每斤一文售卖,而多产粮食百斤,上交税粮后还能有三百五六十斤,比原先产量高出五六十斤,而今苏松米价每斤三文,百姓每亩可多赚百余文。”

    “况且即便是农家肥,那费用却也不便宜,每亩最少要用三车,每车三四十文,可不比化肥便宜。”

    “只要朝廷给出政策,儿臣不相信那些用不起农家肥的百姓会不用土化肥。”

    朱高煦有把握,没有人比他更懂得农民为粮食增产的渴望。

    即便面对新鲜事物时他们会变得十分保守,但只要朝廷之中的官员率先开始使用土化肥,那百姓也会争先效仿。

    “你的政策是什么?”朱棣询问,朱高煦也顺势说道:

    “民间的风向,都是以官员为主,而官员又以宫廷为主。”

    “儿臣准备说动在苏松有田的官员使用土化肥,并让他们吩咐宣传,同时在各县乡镇的官府衙门开设官店,以朝廷名义对土化肥进行摆放售卖。”

    他口中所说的“说动”,倒不如说是胁迫,毕竟相比较百姓,当下的官员们更好控制。

    苏松二府多少官员手上的田是干净的,他们比谁都清楚。

    朱高煦这次承认他们手上的田,可以说为许多人免去了牢狱之灾。

    经过这么些年治国,朱高煦也差不多看开了。

    均田地如果能均,那自然是最好的。

    如果不能均,那就加强税收和吏治管控,只要确保税能收上来,并且能合理用到百姓身上去,那反倒利于管理天下。

    田赋、杂项、商税这样的直接税征收起来过于麻烦,倒是类似盐、茶、铁这样的间接税收起来比较容易。

    如果不是当下大明的货币储量还不足以支撑征收货币税,朱高煦甚至想提前进行税收改革。

    在市场不成熟的情况下,如果提前进行货币征收,那只会适得其反。

    晚明张居正一条鞭法原本是不错的政策,可这个政策具有强烈的“泛江南”主义。

    这所谓“泛江南”主义就是以泛江南的南直隶、浙江、福建、广东、湖广、江西等中南、东南部地区经济市场来笃定全国市场。

    在大航海白银不断涌入大明的背景下,经营丝绸、瓷器、茶叶的南直隶、浙江、江西、福建等四省就好像工厂,不仅直面海洋贸易航道,也在生产加工售卖的产业链上稳步向前,故此经济繁荣。

    其次的广东、湖广二省,前者以二道贩子的身份加入海上贸易,后者则是在江南广泛种植棉花、桑树的同时继续耕种粮食,成为继江东苏松常湖等府之后的大粮仓。

    江南虽然种粮食的人比以前少了,可他们做生意赚的却多了,可以高价从湖广买粮。

    也就是说,海外流入的白银,基本都涌入了这六个省的腰包里,这六个省也是从东向西最先开始货币市场化的省份。

    对这些地方征收货币税是没有问题的,这点从晚明浙江动辄起运几十万两就能看出。

    不过相比较它们,大明的其它省份问题就比较糟糕了。

    整个北方除了山东金矿开采情况不错外,其余省份根本没有太多矿业产出,所以在一条鞭法后,北方百姓变卖粮食为钱,再用来交税成为常态。

    关键在于,北方民间的货币储量并不多,而朝廷征收货币后,也并未能将南方的货币集中投入北方发给百姓,而是分散在天下投入,并且北方投入除了军饷外,其余投入并不算高。

    如此长此以往下来,北方的货币储量自然是越来越少,钱荒也开始随之发生。

    加上官员的贪腐问题得不到解决,百姓对于税收的不满和对法律权威的质疑现象开始增加。

    这种情况下,如果合理整理吏治,适当政策倾向北方,那民意还可以挽救,不过这时大明已经进入了十七世纪。

    随着欧洲三十年战争开始,德川幕府闭关锁国这两种世界政治变化的发生,世界涌入大明的白银开始急速减少,而贸易带来的铜钱流出却在继续。

    不仅如此,东北的女真崛起,西北的天灾蔓延更是加重了原本就岌岌可危的财政问题。

    这些各种问题,都是朱高煦需要预防的问题,因此他没有一味的遵循世界经济,而是将世界经济渐渐变为国内经济。

    西南的银铜矿,吕宋和日本的金银矿,这些矿产是大明市场货币化的重要支柱。

    只要它们能稳住几十年,并不断将金银铜矿运往本土,那随着市场货币储量渐渐充足,加上货币政策偏向北方,那大明就可以开始降低直接税,增加间接税。

    大明的盐价无疑是历朝历代最低的,私盐情况也是最猖獗的。

    相比较宋代几十上百文一斤的官盐,明代官盐价格不过十余文,可即便如此还有百姓觉得贵,这是因为私盐过于便宜了。

    明初私盐还不算猖獗,不过据朱高煦了解,百姓也基本以食私盐较多,因为私盐比官盐便宜了五文。

    别看只是五文钱,但如果算下来,大明七千万百姓每人少交五文钱,朝廷就减少三十五万贯收入,更别提每个人每年最低吃盐三斤了。

    如果能断绝私盐,按照正常的官盐价格进行买卖,那大明光盐税便能稳定在三百万贯左右,并且还会随着人口增长而不断增长。

    像万历年间那种人口一亿五千万的局面,光盐税就能收到七百万贯,稍微抬高一点盐价,收税千万贯绝对没问题。

    毕竟万历年间即便是陕西西安这种西北城池,一名普通力夫每日工价都能维持在二十文,一年花费在盐上的工钱不过三日工罢了,算上全家也不过半个月。

    只要这笔上交的税收能落到民生上,那对整个天下无疑是有利的。

    想到市场货币问题,朱高煦也对朱棣开口道:

    “过去七年以来,朝廷从西南和海外收获白银、铜锭经过铸钱环节,如今已经对北方的民间通过以工代赈释放八百余万贯,对南方释放六百余万贯,府库之中尚有新钱六百余万贯。”

    “因此儿臣这次对苏松二府的新政中,还准备采用货币收取的方式来测试江南情况。”

    一条鞭法对朱高煦来说也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因此他准备以苏松二府为试点来收取货币税。

    如果这条办法可行,那日后朝廷会在江南收取货币税,再将货币通过以工代赈的方式转移给北方,缓解北方钱荒。

    同时,朝廷又可以将部分货币投入南方市场,将南方粮食运往北方,加速南方内陆省份的货币市场化。

    一旦货币市场化,那间接税就可以开始征收了。

    这是一盘大棋,即便是朱高煦自己,脑袋也不免有些乱糟糟的,更别说朱棣了。

    对于朱高煦说的这些话,朱棣只觉得头疼:“日后这种事情伱还是自己办吧,弄完了告诉俺就行。”

    “是。”朱高煦也有些头疼,他只觉得自己所掌握的经济知识,根本无法支撑如此庞大的一个国家。

    因此具体的政策内容,他还得和夏原吉、黄福、郭资等人商量过后才能得出结果。

    “父……”

    朱高煦正准备继续说什么,却听到这时身后传来了脚步声。

    他回头看去,便见到亦失哈拿着两份奏疏走进了武英殿,并从容作揖:“奴婢参见陛下,殿下。”

    “殿下,这是吕宋和海军都督府送来的奏疏。”

    亦失哈将奏疏递给朱高煦,朱高煦先打开了海军都督府的奏疏,看过后才松了一口气。

    “怎么了?”朱棣询问朱高煦,朱高煦也递出奏疏道:

    “朝廷需要草木灰,而从南洋、东北起运的话价格又太贵,江南又无充足山林,因此儿臣便将目光放到了小琉球上。”

    “小琉球还是一片原始,虽然面积不算大,可由于降雨充沛,岛上植被丰富,用来焚烧草木灰不仅能方便日后开拓,也方便解决草木灰问题。”

    “草木灰、木炭,这些都算是不错的资源,可以解决江南百姓的农业和薪火问题。”

    “此前儿子最为担心的就是岛上的疟疾和瘴气,不过随着第二次下西洋展开,朝廷也将会从东洲获得可以减轻疟疾症状的药材。”

    “不是说第三次下西洋才能获取吗?”朱棣皱眉询问,朱高煦却摇头道:

    “第三次下西洋是获取大批树皮,而第二次下西洋则是在抵达昆仑角后派出先遣船队,在当地学习当地人的语言,搜寻朝廷所需动植物,等待第三次下西洋抵达当地并作为中间人介绍双方。”

    朱高煦可不觉得南非地区可以支撑郑和所需的庞大补给,因此在此之前,朝廷会先向南美派出一支先遣队建立外交关系,并学会对方语言来介绍双方。

    同时,昆仑角地区也会建设宣慰司,等待第三次下西洋时为舰队提供一定补给。

    如此一来,等到第三次下西洋的时候,郑和抵达中美洲就能在当地采买物资,同时派遣陆地先遣队前往中美洲西部地区建设宣慰司。

    待郑和返回大明,下西洋就宣告结束,取而代之的将是下东洋的大明洋贸易活动。

    只需要在日本东部地区和足利幕府租借一个岛屿建立官厂,然后顺着北太平洋环流,大概四十天就能抵达北美西部,一路向南大概十天左右就能抵达第三次下西洋先遣队建设的宣慰司补给。

    等到回来时,再走中太平洋环流,算上避开台风的时间,顶多两个月就能返回大明。

    避开春季和冬季台风频繁的这两个季节,船队一年基本可以走两次。

    只要在中美、南美分别建立一个宣慰司,与当地建立外交和贸易,那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许多了。

    即便无法殖民,大明也能凭借出色的商品从美洲获取大量金银铜锭,并扶持当地政权。

    相比较大明的可选择性,欧洲的选择性就少很多了。

    欧洲无法东进,便只能南下和西进,因此他们将来注定要对美洲进行侵略,因为他们没有大明这样出色的商品,也无法和平抢占当地市场,所以只能选择使用武力。

    他们使用的武力越频繁,美洲百姓就会越倾向大明,致使欧洲陷入局势困境,只能从中非着手。

    “想的有些遥远了。”

    朱高煦将目光收回来放到了朱棣身上,朱棣也在看完小琉球军报后点头道:

    “他们说北边有一个天然的港口可以建设,这倒是个好消息,不过你准备什么时候登陆岛屿?”

    “俺没有记错的话,现在郑和还在阿里沙国吧?”

    阿里萨也就是后世的印度奥利萨邦,郑和最近几个月都在清剿当地航道的海盗,因此还缴获了不少东西。

    不过这些东西相比较舰队的维护,倒是可以说是不值一提了。

    “鸟粪石开采困难,儿臣准备先组建船队开采鸟粪石,然后等郑和带回部分树皮和树种后开始着手对小琉球的开发。”

    “不过在此之前,这小琉球也可以更名为琉球府了,暂时不派遣官员。”

    朱高煦解释完,朱棣颔首道:“这件事你自己看着办,另一份奏疏是什么内容?”

    他好奇询问那份来自吕宋的奏疏,朱高煦也将其打开看了一眼,满脸笑意的递给了朱棣。

    “这是份比刚才还要好的消息。”

    “还要好的消息?”朱棣迫不及待的接过,而后便看到了一排“金灿灿”的字句。

    【吕宋城北八百里,掘土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