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永乐十七年
“噼里啪啦——” 鞭炮作响,硝烟缭绕,随着鞭炮与硝烟出现,大明朝的百姓也跨入了永乐十七年。 在这样的日子里,百姓们自然要吃上一顿好的,以此来庆祝新年,怀安县的百姓也不例外。 自天下屯卫裁撤合并为县镇,大明的县城便多了近二百余个。 怀安县曾经只是山西北部边塞的一个卫所,如今与四方的卫所合并后,却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县城。 由于有燕然都司和开平卫庇护,曾经边塞的此地,如今却摇身一变成为了内地。 一个安稳的环境,让当地改为民户的军户们能安安心心繁衍,但繁衍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环境上的问题。 被群山环绕的怀安县,曾经还可以偶尔看到山上那稀少的树木,然而随着当地人口不断增加,柴火需求不断增加,成材的树木仿佛成为了这片土地上的稀有物种,难以寻觅。 距离怀安县最近的树林在南边四十余里外,而这样的距离,足够樵夫来往三日。 正因如此,一担百斤柴火在怀安县,完全可以卖到每担六十文的高价。 许多百姓无奈,只能冷水将米泡发来吃,亦或者煮一顿米饭,分好几日来吃。 若是米饭放久生硬了,那也没有办法,平日里只能忍忍。 在新年正旦的日子里,即便是最为贫苦的百姓,也需要吃一顿热饭,因此争抢柴火就成为了一份引人注目的戏码。 一些樵夫租借了马车,带着数百斤柴火出现,瞬间便被抢购一空。 抢不到木柴的百姓,只能硬着头皮进城购买高价煤炭。 不过让人惊讶的是,以往七十文每担的煤炭,如今居然降价了。 “掌事,你这牌子是不是写错了,煤炭怎么可能每担六十文?” “对啊,莫不是想等成交时坑害我等!” “一定是,煤炭怎么可能比木柴还便宜?” “对啊对啊……” 怀安县内的主干道上,数十名百姓的讨论声吸引了四周行人的注意力,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官营百货】的店铺上。 站在那店铺台阶上,一名四旬掌事对四周人作揖道: “官营的煤价,不存在糊弄百姓这一说。” “这煤价之所以降,据闻是南边开采的煤矿便宜了,加上朝廷有政策便宜卖煤来禁止百姓砍伐树木,因此才会有这每担六十文的煤炭。” “真的?!”听到掌事的话,原本还持有怀疑态度的百姓立马一改态度,纷纷掏出钱来购买煤炭。 由于担心煤炭过后就会涨价,因此他们能买多少便买多少。 一时间,【官营百货】店铺前人头攒动,只是半个时辰不到,便将今日运抵的二百担煤炭卖的一干二净。 没买到煤炭的百姓,纷纷询问明日煤炭什么时候运抵,价钱是否还是每担六十文。 掌事闻言,连忙说自己也不清楚,以此让许多百姓败兴离去。 至于那些抢到煤炭的百姓,他们则是高高兴兴的背着煤炭回家。 一担煤炭,足够他们烧两个月的饭菜了。 两个月不用吃冷饭,这样的事情,想想都令人忍不住发出傻笑。 类似这样的场景,普遍出现在了山西及北直隶地区,而这一切则是因为生产力的提高。 在百姓们高高兴兴过新年的时候,就连作为工业基地的房山工业城区也难得放了半个月假期。 大朝会刚刚结束,朱高煦便骑马与朱棣来到了这处大明未来的工业城区。 周长十二里的丈许矮墙将整个工业区包围起来,由于休假,因此城区内并没有什么机器的嘈杂声。 走入城区之中,占地五千亩的工业区内,大部分土地都裸露在地表,十分难看。 城区之中,为数不多的建筑是兵营和工人宿舍,以及成片的工厂。 “房山工业区目前有三座工厂,最大的工厂是制作机器零件和组装,另外两座就是抽水机和蒸汽机船两个工厂,全年能产出二十辆蒸汽机车,以及五百三十台抽水机。” 比较去年的年产五百台,工业区实际运行后,产量比起预估的要高出不少。 朱高煦带着朱棣走入工厂参观,而朱棣也着实想不到,这些钢铁巨兽在人cao作下运转起来的模样。 工厂的主事和掌事们亲自动手,为朱棣与朱高煦展示了如何制作一根螺母。 在他们的cao作下,全金属制造的精密螺丝车床,在蒸汽机的工作下开始运转,配合车床,工业所需要的螺帽和螺栓在缓慢生产,速度很慢,但已经可以保证标准化生产。 “这些东西能自己动,全靠水和煤炭,那你这个工厂每年需要消耗多少煤炭和水?” 朱棣拿着车床制作出来的螺丝仔细打量,口中也提出了疑问。 “每天消耗四十吨煤炭,正因如此才会把工业区放在房山。” “至于水,北直隶的水资源十分丰富,不用担心。” 朱高煦解释了一番,而朱棣也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这个时代的河北虽然因为气候环境,降雨量不如后世的河北那么大,但问题在于这个时代的河北人口也不如后世那么多。 后世河北大地人口接近一亿一千万,而当下的河北仅有不足四百万。 单单说人均水资源这块,这个时代的北直隶是后世河北的近三十倍。 至于所谓的温室效应,朱高煦恨不得多来点温室效应。 如果可以,他甚至希望全球上升两度,这样他就不用担心小冰期了。 只可惜,相比较自然,人的力量着实太小了,这种事情根本无法实现。 “这东西如果拿去制作兵器,恐怕生产速度也不会慢吧?” 朱棣看到这些机器制作螺丝的场景后,第一反应就是将其用作军工。 对此,朱高煦也点头道:“军械局里面已经开始设计适合的车床,等火炮可以批量生产的时候,军校之中的弹道学也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朱高煦虽然这么说,但他并不认为军械局可以很快用上军工车床。 他们是直接弄出来了蒸汽机,可与蒸汽机相关的许多行业发明他们却没有发明出来,只能不断摸索。 另外,大明现在需要的不是让蒸汽机进入各行各业,而是要解决人口贫困问题。 西北由于降水线向东南推移,曾经汉唐时期水草丰茂的关中、河套、河西等地都变得贫瘠起来。 这些地方可以发展工业,但它们生产的商品必须要有渠道卖出去,而这条渠道就是西北铁路。 修建一条西北铁路,朱高煦仔细观察过,起码能解决沿边两百多万人的务工问题。 通过大基建来将海外金银铸造为货币发放给百姓,这是最不可能引起通货膨胀,还能让西北百姓富裕的手段。 想到这里,朱高煦对身旁的主事询问道:“每年能增加多少产量?” “大约四成”主事不假思索的回答,这让朱高煦颔首道: “倒也不错,按照这么算,等两京铁路通车的时候,差不多能有近二百辆蒸汽机车可以通行。” “按照当下的运力,二百辆车差不多能运两万四千吨货物,如果是粮食,大概就是十五六万石。” “从南京到北京,只需要跑两个月,这二百辆车就能运回三百多万石粮食,同时南下时也能将两万四千吨煤炭运往南方。” “运抵之后,除去消耗,即便每百斤煤价四十文,一趟也能为朝廷赚七八千贯,一年下来就是八十多万贯。” 朱高煦说着两京铁路通车的好处,而煤炭只是货物之中利润最便宜的货物,如果将其它利润高的货物运往南方,那价格将会更高。 按照这样的盈利速度,刨除维护成本,大概十五年左右就能回本。 “赚钱这方面我是信你的,不过两京铁路还有四年多才能通车,朝廷的钱可不一定够花四年。” 朱棣分享了自己的看法,朱高煦询问颔首: “这点父亲可以放心,只要今年银行不出问题,那钱粮的事情就好解决多了。” “不仅如此,银行如果可以搞好,日后朝廷赈灾也会方便许多。” 说到这里,朱高煦想到了报纸:“现在《大明报》每个季度都能售出二百余万份,可见百姓对于朝廷的政策还是十分关心的。” “除了《大明报》,其它报纸的销售也十分不错,各类报纸全年销售累计二千四百余万份,算上广告费,东宫这边去年光报刊的收入就净赚十九万贯。” “报纸的舆论力量,想必您也看到了,至于十九万贯的利润,儿臣届时让人送往内帑,伱好好花费便是。” 朱高煦提起报纸的盈利,朱棣闻言脸上浮出笑容: “嗯,这钱不算多,但你既然给了,那我不花倒也不是了。” “反正等我死了,这大明宫估计也是你在住,就当你自己提前出钱修建大明宫了。” 朱棣捋捋大胡子,朱高煦汗颜:“您如日中天,还是少说这种不吉利的话。” “人终归要死,你爷爷那么厉害,不还是死了。” 朱棣没那么多忌讳,交代几句后,便询问说道: “这五百多台机器如果都投入矿区,煤价的波动会不会比现在更大?” “会越来越低。”朱高煦点点头,同时说道: “不过和夏原吉说的一样,即便再低,可百姓手里没钱,他们依旧买不起。” “山西与西北的钱荒您应该了解,因此修建西北铁路势在必行。” “修建铁路可以发给百姓上千万贯,而铁路修通后,百姓贩卖粮食、蔬菜也会方便许多,商人收购粮食蔬菜同理。” “交通一旦便利,百姓想贫穷都很困难。” 朱高煦还在讨论西北铁路的事情,朱棣闻言点头: “这事情你决定就做,不过还是得率先保障两京铁路。” 迁都这么久,朱棣也看出了北京的一些问题。 首先就是粮食问题,其次则是交通和政治问题。 迁都北京后,的确利于朝廷控制漠南和东北了,更使得北方终于有了一座人口大都市。 但迁都之后,北京的粮价rou眼可见的增长,迁都前北京粮价约每石四百文,如今却已经涨到四百五十文了。 不仅是北京,就连整个北直隶的粮价都增长了许多,而且北京也与边军争抢起了南粮北运的漕粮。 其次,北京的交通虽然可以,但通往西南的距离太过遥远,控制西南很不方便。 政治上,就连新政派都在迁都之后产生出了南迁的声音,可见对于迁都北京,许多官员依旧不看好。 除去这些问题,从经济和军事来看,迁都北京确实有利于朝廷控制北方,并且对于控制海洋也没有太大的阻碍。 一旦两京铁路通车,粮食和交通问题也会得到解决,所以对于两京铁路,朱棣甚至比朱高煦还要上心。 “父亲放心,我会准备好的。” 朱高煦作揖应下,朱棣瞧着他作揖,心里也有些说不清的滋味。 接下来的时间,他与朱高煦走遍了整个工业区,听他阐述未来工业区的工厂,以及这些工厂的工业产量。 直到午后,他们才翻身上马,向着宫城踏上归途。 路上,他们能看到成片的耕地,由于正值正旦,这里倒也看不到什么百姓。 不过就耕地来说,耕地间的混凝土水渠,无疑是彰显朝廷对农民的帮扶。 “这天下的人口和耕地都在你我父子手中得到提升,今年过后你好好干,以后我下去了,你爷爷问我事情,我也能挺着腰杆回答。” 朱棣捋了捋大胡子,显然又是一次对朱高煦的试探。 不过这次朱高煦没有回避,而是点了点头。 见他这模样,朱棣愣了愣,但很快反应过来,用欣慰的眼神看着他。 “稍许回宫,你让礼部诏令海内外诸藩入京朝贡,届时刚刚举行你的即位大典。” 朱棣看出了朱高煦的意思,如释重负的与他交代了起来。 朱高煦闻言点头:“儿臣知道怎么做,请父亲放心。” “你知道怎么做就行,大明宫那边我和老大去看过了,到今年年末,基本就能完工三分之二。” “届时我入住其中,有什么时候我就不进皇宫了,召你过去叙叙旧。”
朱棣谈论着他退位以后的事情,朱高煦认真听着,似乎要将所有话都记下。 父子二人骑马缓缓抵达京城西直门,换乘马车前往了武英殿。 路上,朱高煦想到了南京的姚广孝,不由询问道:“父亲不召少师来北京吗?” “已经召了,大明宫里面,我为这老和尚修了一座寺庙,等他来北京,就让他住那寺庙里。” 朱棣捋捋胡子,脑中想到了姚广孝的面孔,不由露出笑容。 父子对视一眼,尽在不言中。 不多时,他们返回了武英殿。 随着他们的理政,大明朝也在一点点的发生着变化。 进入永乐十七年,各县知县纷纷得到了户部下发的图纸,并选择临近县兵马司衙门的地方开始按照图纸修建。 时间一点点过去,伴随着时间进入二月,朱棣以洪武年间天下寺院皆已归并,近来却有不务祖风的人,仍于偏僻之处私建庵观,僧尼混处,屡犯宪章,于是命礼部榜示天下,使之恪守清规,违者必诛。 同时,礼部也派遣快马传信,分别从大古剌、东海府、哈密府等地派出使臣兵马,前往海外宣告诸国入京朝贡。 这其中,反应最快的无疑是近在咫尺的朝鲜。 从去年开始,朝鲜就加大了对昆仑洲的开发,并将昆仑洲视为练兵的最佳之地。 朝鲜的两班为了昆仑洲的军功和金矿,居然难得放下了党争。 作为国王的李芳远见状,也趁机提出了废除世子李褆,改立忠宁大君李陶为世子。 虽然改立了世子,但世子依然需要大明朝的认可,所以李芳远派遣李陶率领文武官员二十余人,携带二百秀女和三百太监前往大明朝贡。 与此同时,日本、暹罗、占城等国也先后得到消息,先后派出朝贡使团。 除了海外诸国的热闹,二月份最值得庆祝的一件事,无疑就是丁酉科举的会试举行了。 入选的贡生们经过等待,随后在三月初一参加了殿试。 朱棣对这种监考的事情不在意,因此将殿试交给了朱高煦。 面对数百名考生,站在金台上的朱高煦目光扫视一圈。 “啪!” 伴随着锦衣卫的鸣鞭声,数百百官及考生纷纷朝着金台上的朱高煦跪下叩首。 在殿试开始之前,朱高煦将先对学子们进行“策试”。 策试的目的是测试考生的智力、问答题和口才,以确定他们是否有资格进入下一轮的考试。 通过策试的考生将进入下一轮,而其他考生则被淘汰。 扫视了群臣考生后,朱高煦入座,随即开口道:“帝王治天下太平必要良臣辅弼,百姓富足亦需良臣治理,而见……” 朱高煦提出问题,那就是皇帝治理天下太平需要良臣辅弼,百姓富足也需要良臣治理,那么面对如今的局面,良臣到底应该怎么帮助皇帝治理天下才能太平,又怎么做才能让百姓富足安康。 面对这个题目,入座的考生们思绪过后,最终提笔开始答题。 这一时间过得很慢,但所有人都在安静等待。 期间朱高煦还让亦失哈准备了午膳,其内容是每桌茶食五楪,果子五楪,按酒五般,点心一楪,汤二品,饭一分,菜四色,酒五钟。 这样的待遇,让许多考生感受到了朝廷对自己的重视,纷纷小心翼翼的继续回答题目。 两个时辰缓缓过去,放下笔的考生也越来越多。 随着三个时辰的时间结束,所有考生都放下了手中的毛笔。 见状,亦失哈也带着数十名太监开始收取各考生面前的卷子。 期间,亦失哈亲自下场收卷,在路过一名学子身旁的时候,他还特意瞥了一眼。 被瞥了一眼,坐在位置上的江淮不免感受到了几分压力。 任谁也想不到,一个农奴之子也能通过乡试、殿试,来到了这大明朝权力中心的地方参与殿试。 除了他,殿内还有一个比他更为传奇的人,那就是吕宋府的陆愈。 “散朝……” 随着鸿胪寺卿唱礼,群臣与考生们也纷纷作揖退出奉天殿。 一些考生如释重负的离开了宫城,还有的考生则是恋恋不舍。 能走到殿试这一步,他们之中大部分人已经没有了遗憾。 接下来他们要做的,就是等待殿试出成绩即可。 与此同时,此次殿试的受卷官夏原吉、黄福二人汇总了所有试卷,经过整理后送至弥封官郭资处进行弥封。 与乡试、会试不同,殿试的试卷无需誊录,由掌卷官直接转送至东阁读卷官处阅卷。 读卷官根据规定将试卷分为一、二、三等,优秀试卷供皇帝鉴定,确定排名。 正因不用誊录,所以考生们的书面会毫无保留的被官员及皇帝看到,不过能走到这一步的考生,虽说算不得当代书法大家,却也略有小成,不用为书面烦恼。 接下来的三天时间里,学子们十分忐忑,而朱高煦则是成为了一个毫无感情的阅卷机器。 三百多名考生中,除了少部分就读了中学,其它大部分都只是读了小学。 因此,他们对治理民生的办法,还是比较偏向于经史典籍之中的那些办法。 虽说天下没有新鲜事,历史一直在不断重演,但对于朱高煦来说,他需要新的思想和办法,而不是墨守成规。 正因如此,在三百余份试卷中,朱高煦经过翻阅,最终确定了他们的排名…… 《明太宗实录》:“十七年正旦,上召太子往房山去,敕礼部召海内诸藩入京朝贡,与六部议退位。” 《渤海纪事本末》:“十七年正旦,帝与上莅房山,巡工业区而归,路途中,帝曰:“朕不豫且老,大位当汝,若拒则逆父言。”,上闻,遂只能受。” 《祝氏野记》:“永乐间,闻帝与太子不和,太子效唐宗使帝退居大明宫,遂继位。” 《永乐遗事》:“太子性狡黠,帝常不喜,然太子拥兵重,帝不得已使帝位予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