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鲸吞不了,那便蚕食
禁海令是老朱建国之后便颁布的一条命令。
片板不许入海。
受限于时代,老朱的做法其实可以理解。
但朱允熞站在后世的角度去看,禁海无疑不是什么好的选择。
大航海时代即将来临,开放海禁,会给大明带来巨大的利益。
但这其中的道理,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
开放海禁,岂是易事?
牵一发而动全身。
任何一项国策,不管好还是坏,总有人从中得益。
改变它,就会侵犯既得利益者的利益,他们一定会反对。
这就是为什么,不管多好的改革,总是会引起一大片的反对,总是难以推行的原因。
更别说,这是老朱亲自下令的。
让他解除,也没有那么容易。
朱允熞脑海中念头飞转,迅速排除了在现在和老朱讲大道理,分析利弊的想法,他说道:“皇爷爷,我听说西洋有一种作物,叫甘薯。”
老朱对于收商税的问题,不置可否。
但不表态本身也是一种态度。
朱允熞便不再试图从商业角度去说服老朱,而是从农业入手。
这才是老朱最关心的。
“甘薯?”朱元璋的眉头微微一皱。
“对,甘薯。”朱允熞道:“这种东西可以作为粮食,而且方便保存和运输。”
“并且十分耐旱,对环境和土地的要求也非常低,听说产量还很高呢!”
“熞儿想,要是有这甘薯种在我大明之地,大为推广,当可养亿万百姓……”
……
他滔滔不绝的说着,详细介绍甘薯的好处。
“而这甘薯,就在海外西洋之地,要出海才能得到。”
朱元璋脸色一变,忽的一下子站起了身。
但也就是一瞬间的功夫,就又恢复如常,重新坐了回去。
他的脸上仍旧是让人看不清楚情绪的表情。
“皇爷爷,你……怎么了?”朱允熞装作害怕的样子。
“没事,没事。”朱元璋笑笑,摆了摆手。
顿了一下,又问道:“熞儿,这甘薯的事情,你是怎么知道的?”
朱允熞信口胡诌道:“熞儿几个月前和二哥在外面玩,无意之间听外面来的商客说的。”
朱元璋虽然严厉禁海,但南京临造长江,一样有码头。
也有远道悄悄来的番人商客,只是数量不多。
走私之事,有明一代,一直到隆庆开关,始终是屡禁不绝。
大明的白银越来越多,其中大部分都是产自海外,通过贸易而来。
更别说,一直到洪武二十三年,也就是两年前,朱元璋才完全禁绝番人来大明。
在此之前,一直都是严禁大明百姓出海,却不禁番人前来的。
朱元璋点了点头,像是想到了什么,又问道:“你和你二哥一同听说的?”
朱允熞心中一动,道:“对,不过二哥对这些好像没什么兴趣,也不知道他听到了没有。”
朱元璋若有所思的看了朱允熞一眼,好似在思考着什么。
“熞儿,你说的这件事,皇爷爷会认真考虑。”
“嗯。”朱允熞像是帮大人做了事的小孩子,兴奋的点了点头。
却没有继续这个话题。
开放海禁不是小事,更不可能因为一个客商的传言而做出决定,现在只能是在老朱心中埋一个念头。
后世网络小说里面,主角随便轻飘飘一句话,就让皇帝改变国策,将皇帝和满朝文武大臣都当傻子玩弄,在他看来,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朱元璋心情显然是好了不少,他伸出手来把朱允熞抱在怀里。
乐呵呵的问道:“熞儿,假如你说的那个甘薯真的存在,解决了粮食问题,又该如何平定蒙古呢?”
朱元璋始终都在笑,只是笑容中似乎别有深意。
朱允熞想了一下,说道:“皇爷爷,熞儿认为想要平定蒙古,只靠军事,是几乎不可能的。”
“哦?”朱元璋眼前一亮,愈发欣慰的看着朱允熞,道:“为什么这么说?”
朱允熞道:“皇爷爷,我觉得,军事上的胜利,永远只是暂时的。”
“我们可以将蒙古人驱逐出中原,是因为中原本就是我们的领地,不适合蒙古人作战。”
“我们可以打赢他们,但是却不能征服他们。”
朱元璋问道:“为什么不能征服?”
朱允熞道:“因为他们有他们的优势。”
“蒙古是游牧民族,善于游击,整個草原都是他们的主场。”
“打了就跑,这才是最难的地方。”
“我们大军又不能一直守在草原上,消耗不起。”
“而蒙古人也正是仗着这一点,才有恃无恐。”
“皇爷爷,熞儿说的对是不对?”
朱元璋长长的叹了一口气,疲惫道:“对,熞儿说的全都对,皇爷爷正是担心这些,才没有大举出兵!”
朱允熞歪着头,想了一下道:“皇爷爷,熞儿倒是有个想法,就是……我也不知道行不行。”
老朱笑了,轻声道:“你能有什么想法?说给咱听听吧!”
朱允熞目光微微一动,他拉着朱元璋的手,稚声稚气的说道:
“熞儿认为,想问彻底征服北元,就只有一个办法,固藩。”
“固藩?”
朱允熞感觉到,朱元璋宽大的手掌微微一震。
朱允熞点点头,说道:“就是固藩,划定牧区,让蒙古各个部落不能到处跑。”
“这样子,他们就没法游击了。”
“并且我听说,蒙古各部落本来就有仇怨,只要划定牧区,这些部落就会限制别的部落进入。”
“这样一来,他们游牧的范围就会变小。”
”只能在很小的范围内活动,等于和汉人一样定居了。”
“就算他们骁勇善战,也绝对难成气候。”
“平时爹爹会让我看兵法,熞儿自是懂得其中道理,”
“鲸吞不下,那便逐步蚕食。”
朱允熞知道,几百年后清朝统治的时期,蒙古一直不成气候,原因有很多。
有技术进步,时代的变化,亦有清朝的处事方式和精心算计。
还有些卑鄙手段,以他现在一个小孩子的身份,也不适合说。
而划定牧区,不让他们游牧,本来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适合他说。
游牧民族没有办法游牧,就像大鱼离开了深水来到浅滩。
虽然还能生存,但也不过苟且偷生。
且身在浅滩,都是渔夫的囊中之物。
虽然朱允熞对清朝没有任何好感,但是对于他们的这个做法还是十分认可的。
他们只是坏,并不是蠢。
他们本来就是从关外入主中原的部落,对怎么管治草原部落,十分有经验。
“鲸吞不了……那便逐渐蚕食……”反复咀嚼着朱允熞的话,朱元璋眼前发亮。
甚至就连神色都出现了变化。
片板不许入海。
受限于时代,老朱的做法其实可以理解。
但朱允熞站在后世的角度去看,禁海无疑不是什么好的选择。
大航海时代即将来临,开放海禁,会给大明带来巨大的利益。
但这其中的道理,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
开放海禁,岂是易事?
牵一发而动全身。
任何一项国策,不管好还是坏,总有人从中得益。
改变它,就会侵犯既得利益者的利益,他们一定会反对。
这就是为什么,不管多好的改革,总是会引起一大片的反对,总是难以推行的原因。
更别说,这是老朱亲自下令的。
让他解除,也没有那么容易。
朱允熞脑海中念头飞转,迅速排除了在现在和老朱讲大道理,分析利弊的想法,他说道:“皇爷爷,我听说西洋有一种作物,叫甘薯。”
老朱对于收商税的问题,不置可否。
但不表态本身也是一种态度。
朱允熞便不再试图从商业角度去说服老朱,而是从农业入手。
这才是老朱最关心的。
“甘薯?”朱元璋的眉头微微一皱。
“对,甘薯。”朱允熞道:“这种东西可以作为粮食,而且方便保存和运输。”
“并且十分耐旱,对环境和土地的要求也非常低,听说产量还很高呢!”
“熞儿想,要是有这甘薯种在我大明之地,大为推广,当可养亿万百姓……”
……
他滔滔不绝的说着,详细介绍甘薯的好处。
“而这甘薯,就在海外西洋之地,要出海才能得到。”
朱元璋脸色一变,忽的一下子站起了身。
但也就是一瞬间的功夫,就又恢复如常,重新坐了回去。
他的脸上仍旧是让人看不清楚情绪的表情。
“皇爷爷,你……怎么了?”朱允熞装作害怕的样子。
“没事,没事。”朱元璋笑笑,摆了摆手。
顿了一下,又问道:“熞儿,这甘薯的事情,你是怎么知道的?”
朱允熞信口胡诌道:“熞儿几个月前和二哥在外面玩,无意之间听外面来的商客说的。”
朱元璋虽然严厉禁海,但南京临造长江,一样有码头。
也有远道悄悄来的番人商客,只是数量不多。
走私之事,有明一代,一直到隆庆开关,始终是屡禁不绝。
大明的白银越来越多,其中大部分都是产自海外,通过贸易而来。
更别说,一直到洪武二十三年,也就是两年前,朱元璋才完全禁绝番人来大明。
在此之前,一直都是严禁大明百姓出海,却不禁番人前来的。
朱元璋点了点头,像是想到了什么,又问道:“你和你二哥一同听说的?”
朱允熞心中一动,道:“对,不过二哥对这些好像没什么兴趣,也不知道他听到了没有。”
朱元璋若有所思的看了朱允熞一眼,好似在思考着什么。
“熞儿,你说的这件事,皇爷爷会认真考虑。”
“嗯。”朱允熞像是帮大人做了事的小孩子,兴奋的点了点头。
却没有继续这个话题。
开放海禁不是小事,更不可能因为一个客商的传言而做出决定,现在只能是在老朱心中埋一个念头。
后世网络小说里面,主角随便轻飘飘一句话,就让皇帝改变国策,将皇帝和满朝文武大臣都当傻子玩弄,在他看来,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朱元璋心情显然是好了不少,他伸出手来把朱允熞抱在怀里。
乐呵呵的问道:“熞儿,假如你说的那个甘薯真的存在,解决了粮食问题,又该如何平定蒙古呢?”
朱元璋始终都在笑,只是笑容中似乎别有深意。
朱允熞想了一下,说道:“皇爷爷,熞儿认为想要平定蒙古,只靠军事,是几乎不可能的。”
“哦?”朱元璋眼前一亮,愈发欣慰的看着朱允熞,道:“为什么这么说?”
朱允熞道:“皇爷爷,我觉得,军事上的胜利,永远只是暂时的。”
“我们可以将蒙古人驱逐出中原,是因为中原本就是我们的领地,不适合蒙古人作战。”
“我们可以打赢他们,但是却不能征服他们。”
朱元璋问道:“为什么不能征服?”
朱允熞道:“因为他们有他们的优势。”
“蒙古是游牧民族,善于游击,整個草原都是他们的主场。”
“打了就跑,这才是最难的地方。”
“我们大军又不能一直守在草原上,消耗不起。”
“而蒙古人也正是仗着这一点,才有恃无恐。”
“皇爷爷,熞儿说的对是不对?”
朱元璋长长的叹了一口气,疲惫道:“对,熞儿说的全都对,皇爷爷正是担心这些,才没有大举出兵!”
朱允熞歪着头,想了一下道:“皇爷爷,熞儿倒是有个想法,就是……我也不知道行不行。”
老朱笑了,轻声道:“你能有什么想法?说给咱听听吧!”
朱允熞目光微微一动,他拉着朱元璋的手,稚声稚气的说道:
“熞儿认为,想问彻底征服北元,就只有一个办法,固藩。”
“固藩?”
朱允熞感觉到,朱元璋宽大的手掌微微一震。
朱允熞点点头,说道:“就是固藩,划定牧区,让蒙古各个部落不能到处跑。”
“这样子,他们就没法游击了。”
“并且我听说,蒙古各部落本来就有仇怨,只要划定牧区,这些部落就会限制别的部落进入。”
“这样一来,他们游牧的范围就会变小。”
”只能在很小的范围内活动,等于和汉人一样定居了。”
“就算他们骁勇善战,也绝对难成气候。”
“平时爹爹会让我看兵法,熞儿自是懂得其中道理,”
“鲸吞不下,那便逐步蚕食。”
朱允熞知道,几百年后清朝统治的时期,蒙古一直不成气候,原因有很多。
有技术进步,时代的变化,亦有清朝的处事方式和精心算计。
还有些卑鄙手段,以他现在一个小孩子的身份,也不适合说。
而划定牧区,不让他们游牧,本来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适合他说。
游牧民族没有办法游牧,就像大鱼离开了深水来到浅滩。
虽然还能生存,但也不过苟且偷生。
且身在浅滩,都是渔夫的囊中之物。
虽然朱允熞对清朝没有任何好感,但是对于他们的这个做法还是十分认可的。
他们只是坏,并不是蠢。
他们本来就是从关外入主中原的部落,对怎么管治草原部落,十分有经验。
“鲸吞不了……那便逐渐蚕食……”反复咀嚼着朱允熞的话,朱元璋眼前发亮。
甚至就连神色都出现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