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朱棣重生土木堡在线阅读 - 第五十五章:景泰元年

第五十五章:景泰元年

    屈辱的正统十四年,以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收尾。

    十一名将军就职京城内外,他们各自麾下的大批将领都因京师保卫战的战功得到升迁,可以说是皆大欢喜。

    当然,除了一个人。

    那就是身为太后的孙若微,她刚刚从大同的镇守监军郭敬那里得到消息,她的儿子,太上皇朱祁镇被也先一路带回了蒙古西部草原。

    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儿子从距离咫尺之遥,到现在的天各一方、生死难料,孙若微又急又愤。

    急的是,她不知该如何救回自己的儿子。

    愤恨的是,新皇帝竟然没有主动提过一句救回自己的儿子。

    但是无论如何,孙若微心中也知道,随着北京保卫战的全面胜利,这个本只是代替做皇帝的朱祁钰,权威已经无可置疑了。

    庆功宴结束后,朝中的口风显然变了。

    一个任用贤臣良将,挽救大厦将倾之危局的新皇帝,显然比从前那个贪玩成性、宠信权阉,被俘虏到关外的太上皇,要更得人心。

    景泰元年前的最后一天,宫中到处都在张灯结彩,庆祝新年改元,也是对未来的美好展望。

    孙若微站在仁寿宫外的阶上,看着到处忙碌的宫人们嗟然一叹,这里越是显得太平、幸福,她就越是会想到远在瓦剌的儿子。

    忽然,金英小步匆匆跑来,说道:“太后,陛下在文华殿召见阁老们,说是要加国舅为柱国,掌后军都督府事!”

    “竟有这等事?”孙若微微征:“是谁提出来的?王直吗?”

    “初听此事,奴婢也觉得该是王阁老所提。”金英上气不接下气道:“可却不然,这话是陛下敕谕内阁,亲口所说!”

    “奴婢觉得兹事体大,特来禀报娘娘。”

    孙若微闻言,面色变换不定,这新皇帝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皇帝这是要干什么?”

    金英思来想去,也未曾觉得其中有什么蹊跷,只好说道:“待到了明年,便是景泰元年了,到时司礼监要新任秉笔,内阁也要重推首辅、次辅。”

    “诸多官员,大抵要在明年进阶,陛下此举,该是在讨好娘娘,卖个人情吧?”

    孙若微冷哼一声,道:“真要如此,倒便好了,你去盯着文华殿,一旦有什么动静,随时回禀。”

    金英奴颜屈膝道:“谨遵懿旨,奴婢这就去。”

    ......

    王直满脸的吃惊。

    让这个老东西一时失神的不是别的事,就是朱棣在正统十四年这最后一天突然主动提出来,要加封孙继宗的话。

    他不确定的道:“陛下要确认如此吗?”

    起初接到乾清宫敕谕,内阁的阁老们一个个都傻了。

    这是要干什么?

    孙继宗贵为国舅,又兼掌亲军十二卫,身为外戚却手握重权,本朝开国以来前所未有,守卫北京有他什么事儿。

    如今还要加封?

    最主要的是,这特么还是皇帝亲口主动提出来的,这位爷难道不知道,后军都督府掌管全畿辅的卫所事宜吗?

    原本后军都督府是英国公张辅在掌管,后来张辅等一大批靖难勋贵死于土木堡,大部分的职位都在空缺。

    这是要把兵权拱手相让的意思?

    这皇帝是傻了还是痴了?

    就算蠢成太上皇那样儿,也知道不能放兵权的道理啊!

    朱棣自然看得出王直这话里的含义,却还是点头说道:“朕十分确定,难道王阁老对此有意见吗?”

    王直和内阁,其实是有些意见的。

    别看他们看起来是和孙氏穿一条裤子的,但是其实也就是各取所需。

    太后夺政,能给内阁、六部相应的利益和分权,内阁、六部自然也就愿意支持。

    土木堡之变造成的后果,大家都看得清楚。

    虽然五军都督府加封了十一名新勋贵,但这点人数,还根本不够补足堡宗在土木堡送的三分之一。

    也就是说,即便明天这十一个人走马上任,五军都督府的大部分职权也还是空着的,这就难免引起争夺。

    朱棣一句话,把孙继宗推到了执掌后军都督府的高位上去。

    内阁怎么办?

    兵部怎么办?

    内阁说白了还是身后六部文官及天下文人的代言人,土木堡以后武勋大权旁落,这一亩三分地谁没盯着。

    孙氏外戚权柄已重,再去加封,内阁的阁老们心里有点儿不愿意了。

    而他们也不禁在怀疑,太上皇被掳到瓦剌去,一时半会儿只怕回不来,皇帝这一手,向太后示好的意味尤其明显。

    要是他们两个穿了一条裤子,文官集团岂不又被压得死死的?

    王直听到朱棣询问,心里非常为难。

    这不是在把自己架在火上烤吗?

    作为内阁次辅,眼瞅着明天就要成为新任内阁首辅的人了,这两天贺喜的人已快把他家门槛踢平。

    这个时候,最忌讳的就是趟浑水。

    王直忽然意识到,或许孙氏一门的权势真的是太大了,不压制一下不行了。

    像是今日这种询问,无论王直说什么,似乎都已经避免不了孙继宗执掌后军都督府的结果。

    话头是皇帝提出来的,现在又是太后辅政。

    现在去拒绝,不仅毫无用处,更会给太后和眼前这个新皇帝口实,恐怕连继任首辅都成问题。

    内阁的阁臣,即便有心中拒绝的,大多也都是处于这种明哲保身的考虑。

    虽然个别人心中看得明白,但其实无法开口。

    开口避免不了结果,如果这事儿太后那边也准了,太后一党的官员就也都会群起附和,内阁也并不是铁板一块。

    到时候,只怕连内阁辅臣的地位都不稳固。

    临近改元,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王直于是说道:“臣无异议,国舅该受此封。”

    朱棣看了看他,没想到当年那个小透明,现在竟然能把事情看得这么透,答应得如此果断。

    “诸位阁老呢?”

    几名阁臣都是连连摇头,表示同意。

    朱棣随后起身,说道:“既然如此,那就照章办事吧!”

    刚刚起身,殿外便是噼里啪啦阵阵。

    朱棣走出文华殿,看着漫天的烟花,还有各处响起的爆竹声音,道:“现在是什么时候了?”

    侍候在外的兴安道:“回陛下,如今是景泰元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