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5 裁缝 冲动
陈一鸣在图书馆附近随便找了家面馆填饱肚子,然后重新回到阅览室继续肝。 确定了电影选题,下一步就是考虑具体的呈现方式。 这似乎有些反常识,不是应该先创作剧本,然后从文字到画面吗,这怎么反过来了? 其实这并不矛盾,大部分导演都克制不住根据画面效果进行剧情剪裁的冲动,毕竟电影首先是视觉艺术,观众的第一感受永远是画面。 与其说导演根据剧本创作电影,不如说是导演根据剧本创作分镜稿,然后按照导演心目中一百分的分镜稿,在实拍中不断做减法。 区别只在于有的导演分镜稿画得精细,减法做得少些,比如徐克。 有的导演分镜稿画得粗糙,减法做得多些,偶尔灵感来了还能做个加法,比如姜文。 亦或者压根儿就不画,这一类太多不列。 反正别管分镜水准如何,导演拍得都不是剧本,而是脑子里想象出来的画面。 影评界有一句名言,一个导演的一生,都是在不断地重复他的处女作。 因为处女作直观地体现了一个导演的思考方式,不管之后他如何在技术、形式、主题等各个角度求新求变,根子里的思考方式却是根深蒂固、绝难改变的。 至于陈一鸣,他的借鉴式创作谈不上任何形而上的思考,他就是个大号裁缝。 前世哪部电影他觉得比较合适,他就直接拿过来借鉴。 他又不知道原作导演拍片时是怎么想的,他只能看到最终上映的成品。 所以当陈一鸣确定第二部电影拍半岛战争题材时,他的思考逻辑是这样的。 逐个回忆前世看过的战争电影,哪个最符合当前的需求,就选哪个作为“基底”,然后在这部电影的基础上“魔改”。 此刻,陈一鸣拿着笔在纸上胡写乱画,脑子里其实在飞速转动,给近些年他看过的战争片一一“过堂”。 《拯救大兵雷恩》,小分队历险记,内核是牺牲小我成就大我。 同样的类型,国内拍过《奇袭》,大毛拍过《星星特遣队》。 问题在于对所谓“大我”的定义,必然要上价值判断,必然存在文化隔膜。 人与人最遥远的距离,就是三观不合。 这个没戏,过! 《血战钢锯岭》,超人救护兵传记,戏眼是“这个英雄不摸枪”。 电影内核其实根源于西方宗教观,华国人理解不了这个,过! 《黑鹰坠落》,城市巷战,亮点是对为何而战的拷问。 电影给出的答案是“兄弟”,也就是战友情。 一眼看去似乎很普世,但实质与传统主旋律电影大同小异,都是二元对立的价值观。 爱的对立面就是恨嘛,越是爱护战友,越是痛恨敌人。 雷德利-斯科特当然可以引导全世界影迷一起痛恨黑叔叔,反正东非之角也没啥电影票房。 这个也不行,过! 《敦刻尔克》,三线叙事、时空交错、交叉剪辑,诺兰的时间概念电影。 敌人全都在镜头之外,是作为危机背景板出现的。 与其说是战争片,不如说是逃生片。 抛开对内核与价值观的讨论,直接上手秀技术,这条路子好像有搞头? 陈一鸣突然来了灵感,顺着这个方向继续往下延伸。 时间!时间才是战争中最宝贵、最公平的资源! 把人与人的对抗转化为人与时间的对抗,在限定的时间内克服重重困难,最终达成预定的目标。 对啊,虽然说一切战争电影都是反战电影,但是干嘛非要盯着敌人、武器、杀戮、爆炸、血腥等等元素不放呢。 类似的枪炮寥寥的战争电影还看过啥来着。 《士兵之歌》,大毛导演格-丘赫拉依的杰作,开创了战争公路片这个杂交类型,讲一个普通士兵在6天探亲假期中的所见所闻。 《1917》,不列颠导演萨姆-门德斯的作品,两个传令兵的8小时奇妙冒险,比起剧情技术上更加sao气,通过巧妙的剪辑实现了伪“一镜到底”。 诺大神的《敦刻尔克》场景太多太大,筹备时间短不了,陈一鸣肯定HOLD不住。 《士兵之歌》涉及场景也不少,而且建国初期的国内场景还原起来代价太大,也不大行。 所以,就《1917》比较合适。 如果以半岛战争为背景,玩儿一把“一镜到底”,有没有可能呢? 两名底层士兵,被派去前沿阵地传递“进攻取消”的命令。 好像不太符合半岛战争的特点,进入阵地拉锯战阶段之后,双方阵地都是头顶头,间隔不过几十上百米,类似《1917》里的大片无人区从来不曾出现过。 运动战阶段,倒是有坚果一方主动后撤拉长华国补给线的举动,不过华国进攻部队打惯了穿插作战,并不依赖后方上级的命令。 总之,让两个新兵去通知前线部队取消进攻,在华国军队里实在太过儿戏了。 那么换个思路,不是通知取消进攻,而是通知提前撤退呢? 似乎有门儿哎! 陈一鸣搬过《半岛战争战史全记录》,重点翻阅拉锯和相持两个阶段。 与前世差不多,本时空的半岛战争中,运动战阶段与阵地战阶段之间,同样存在一小段敌进我退的时间。 那几个月是华国军队最困难的一段时间。 N次打击之后,随着双方持续增兵,狭窄的半岛战场被塞得密不透风,战争初期华国擅长的穿插进攻作战再也打不起来。 我方受困于后勤不畅攻坚乏力,攻转守时又来不及构筑坚固的工事,战士们只能用轻武器和血rou之躯来对抗对方海量的飞机重炮和坦克。
因为战士们的英勇作战,战线整体后退幅度并不大,基本都是几公里到十几公里,围绕着连绵不绝的山头节节抵抗。 随着后勤问题逐渐解决,支援炮兵逐渐到位,坑道战术逐渐完善,我方得以扭转局势,甚至在局部地段由守转攻,此后战线再未有大的变动。 所以,在敌进我退的特定时间段,我方通信兵穿越火力封锁抵达前沿阵地,通知前线某个山头的守军提前撤退,在逻辑上是完全讲得通的。 半岛战争中,坚果一方确实习惯于发扬火力优势,对着我方阵地的增援通道没日没夜地打炮,人为制造封锁区。 这个情节在前世很多片子里,比如《上甘岭》、《李延年》、《黄继光》等都有所表现。 梳理到这里,他突然发现纸上记录的剧情梗概有些眼熟啊。 这不就是一部反向cao作的《集结号》么。 《集结号》里,主角率领的连队奉命断后阻击,结果一直没能听到团长承诺的允许他们撤退的集结号,最终连队全军覆没只有连长存活。 而在陈一鸣翻阅的半岛战史中,那段艰苦的阻击岁月,所有驻守在一个个山头上的华国战士,没有撤退的期待,只有坚持的选择。 要么坚持到后援赶到推迟牺牲的时间,要么坚持到弹尽粮绝与敌谐亡,要么坚持到敌军心志动摇另寻突破口,要么坚持到阻击意义减小上级传令撤退。 那一次次以山头名字甚至山头标高为代号的战役中,大部分是前两种结果合而为一的英勇壮烈,即便是寥寥无几的后两种结果,官兵生还率也低得惊人。 几个月的阻击战斗,面对着联合军的狂轰滥炸,一个又一个连队如同扑火的飞蛾,悉数湮没在被钢铁与火药磨成粉末的虚浮黑土里。 面对坚果的优势火力,想要减少伤亡,每个山头阵地最多只能摆上一个连,守军必须面对几倍甚至十几倍兵力的围攻。 阻击不是半天一天,而是三天五天、八天十天,因为二线阵地同样需要时间构筑工事,否则节节抵抗会直接演变成一溃千里。 这里不存在《集结号》式的欺瞒,每一支驻守在山头上的连队,都清楚地知道自己将要面对些什么。 陈一鸣在纸上记录下一个个战役、番号和姓名,这将是他按图索骥的宝贵线索。 他心底涌现出一股冲动,一定要借着这次的机会,与那些百战余生的老兵们面对面地聊一聊。 探寻一直萦绕在他内心里的一个问题。 当战友在身边一个接一个地倒下,当战斗无休无止死亡无处不在,还在坚持战斗的那些战士,究竟在想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