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猫捉老鼠
实际情况比陶振宇想象的还要糟糕,就在他的部队刚刚撤离战场后不久,德国人的侦查部队就已经出动,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德国人逐渐缩小侦查范围,而双方的侦查部队在经过几次接触后,已经了解了彼此的大概方向。不过今天显然没法再打了。德国人缺乏夜视设备。而华夏虽然有,但是靠只有几百米视距,工作不稳定而且无法敌我识别的夜视设备打仗的话,这个难度可是大点!于是乎,现在的情况下是德国人一边利用剩余的时间进行部署,等待第二天发动进攻,而华夏这本则是考虑突围的方向,不过是晚上想法从对方包围网中溜出去还是白天打出去还没有确定。无论如何选择都会遇上很大的困难。在天气不好的情况下进行大规模夜间行军本身就很困难,从陶振宇因为道路情况“损失”的2成坦克就能看出有多难。而要是白天的话,一场血战之后,陶振宇真不知道自己的战斗群还能剩下多少东西! 而就在纠结的时候,无论是德国人还是陶振宇想不到,一支小部队居然偷偷的跟在德国人后面。“排长,您看前面那辆车,真想一个移动的泥团啊!”炮长透过观察孔指着远处那辆正在泥地中缓慢移动的29型坦克说道。“好了,别说了,咱们也是这德性。”孟岩颇有些郁闷的说道。自己原本指望着跟着德国侦查车辆找到自己的大部队。但是谁知自己跟着侦察部队,后面却突然出现了一大堆德国战车!幸亏对方数量多,噪音比较大。孟岩在对方发现之前把部队带到一个山坳后面躲过了一劫。而当德国大军轰隆隆的离开后。孟岩开始盘算今天晚上是否要干些什么了。 所谓的官职越大胆子越小不仅仅是说官场,战场上同样适用。陶振宇需要为上千名官兵的生死负责,他必须谨小慎微。而孟岩不一样,他的部队规模很小,可谓是船小好掉头。情况不妙直接扯呼了,自己一共才几辆车啊,想跑还不容易?所以他敢于拼一把。而今天似乎就是一个很不错的机会。对方车辆虽然多,但是卡车和运兵车却很少。换句话说他们带的步兵很少。晚上的警戒线会很稀疏。更不会有雷场这种烦人的玩意。 抱着能捞一把就走的想法,孟岩策划着今天晚上的行动。但是随后发生的一系列事情有些出乎他的意料!最终,在战斗结束的时候,孟岩曾经说过这样一句经典的话:“晚上。一切皆有可能!”伴随着夜幕将领,万物寂静,稀稀落落的小雨从空中落下,远处的不是闪动着火光。德国人虽然尽量管制灯光,但是想要彻底不用显然不可能,这一点华夏也是这样。德国人都在休整,准备应对第二天的大战。而这个时候,已经睡了4个小时觉的孟岩却精神焕发,喝了两杯咖啡后。带着同样振奋的队友开始行动。 本来他的计划很简单,两辆坦克前出,然后埋伏好。自己在靠后的位置打两炮。看能不能吸引出来一些德国坦克。如果对方出来的话,那么让前面两辆坦克打个埋伏就行了,如果对方不出来的话,那就只能扯呼了,要不还能怎么办?冲进去和德国大部队死拼?想吗呢!孟岩还想多活两天! 于是乎,孟岩开始在夜幕中展开自己的小部队。两辆坦克靠前,自己在中间。然后再留一辆坦克殿后。装备迫击炮的两辆战车和殿后坦克在一起,必要的时候开火掩护撤退,装备57mm炮的两辆装甲车作为预备队。还有两辆?好吧其中一辆用来运输伤员,另外一辆带着可以和上级联络的通讯设备和密码,这辆车还是别搅进来了。一般而言指挥坦克是没有火炮的,因为车内空间不够,在炮塔前面的那个炮管可能只是一根木棍,而这次为了保证作战车辆的数量,陶振宇宁可单独配通讯联络车,也绝对不弄专门的只会坦克,所以到现在,孟岩手中可以使用的坦克是4辆而不是3辆。好吧,计划很简单,是个人都能懂。但是情况的变化还是超出了孟岩的预料。自己的坦克还没开过去呢,怎么对面好像有东西开出来了?这是什么情况? 所有的车辆都在夜视仪的可视距离内,所谓的前出伏击的坦克距离孟岩不过300米!说句不好听的话,如果不是下雨的话,喊话对面都能听见!此时他们已经相当接近对方营盘了。伏击部队距离对方外围的警戒线不过700米左右!而从对面开出的坦克和其它车辆距离伏击部队不过400到500米的距离,这还不是最可怕的!这些家伙出来的时候是打着灯的!大瓦数灯泡啊,这东西要是万一扫过来的话,那孟岩他们不就全完了!孟岩能感觉到一滴滴冷汗从自己背上渗出来,本来刚刚在发动机上烤干的衣服现在有全湿了!孟岩几乎看着其中一辆半履带车转向自己这边,随之转过来的还有车头的两个大灯! “驾驶员帮我干掉那辆半履带车,我们打后面那辆坦克,射击完后立即倒车!”在一瞬间,孟岩下达了攻击命令,而造化就是这样弄人,还没等驾驶员将车体前部机枪瞄准目标,装填手刚刚拿起炮弹还没装填的时候,一声炮响突兀的从身后传来!“这什么情况!”孟岩做了一个停止射击的收拾,然后站起来通过炮塔顶端的车长指挥塔观察后面的情况,夜视仪只能看到前面,后面可是什么都看不到的,不过幸运的是,后面似乎有个什么东西被击毁了,残骸上的火光让他能看到周围的情况。 “队长,后面,大量坦克!”孟岩的耳机中想起了后卫坦克车长磕磕巴巴的声音!“老天爷。我就是想在晚上打个闷棍而已!至于吗?从出发您就跟我过去不!先是抛锚、然后是掉队再然后是被夹击!有完没完了!”孟岩在心中哀嚎道。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当孟岩发现对方装甲部队出来后,位于后面的4号车也发现了对手。而且似乎对方也发现了他!对方没有夜视仪,自己的夜视仪装前头,脑门后面只能靠自己看,对方的炮塔转向了4号车。而4号车的炮塔也转向了对手,托电动伺服的福,4号车抢先发现了对手,然后打出了致命一击! 沉闷的炮响和炮口爆发出的橘黄色火焰在黑夜中是那么的耀眼!突然的爆炸让战场上所有的人都震惊了!那名发现4号坦克的德国车长似乎并没有来得及通知自己的上级。在火光照耀下,孟岩可以看见距离这辆燃烧的坦克后方约500米的地方有一个长长的车队! “先打从营地中出来的。然后撤离战场!”在一瞬间,孟岩做出了自己的决定,后面的车辆貌似很多很多,而前面似乎并不多。通过夜视仪和营地的灯光以及德国车辆的大灯,孟岩判断对方的数量不会超过6辆,而且只有一辆坦克!遇上夹击的时候最正确的选择是先干掉一边,然后再管另外一边!埋伏在前方的两辆坦克迅速开火机枪的嘶吼声和火炮的轰鸣让摸不清头脑的德国人更糊涂了,这到底是什么情况?自己不过是出来奉命迎接一队友军而已,怎么刚出门就被伏击了?不是说华夏装甲部队在东北方向吗?怎么会突然从西南方向出来了?会不会是搞错了? 德国人的部署还是很严谨的,仓促之间德国人很难凑齐足够围杀一个营级装甲单位的部队(这是德国人对陶振宇战斗群的估计)所以白天时间不够用,那就只能晚上行动了。反正这是德军后方,华夏战斗群的大概位置也知道了,那么夜间行军的部队自然可以打开灯光行动。而德国前沿的部队为了防止华夏部队的夜袭。他们对任何靠近的车辆都是先排出一支小部队确认身份,然后再带入营盘。于是乎,悲催的孟岩被这两支部队夹在了中间! 前方设伏的两辆坦克在不到500米的距离上对着开着大灯的德国车队打出了一连串的子弹和炮弹。队列中唯一一辆他那颗被迅速摧毁,炮弹打穿了车体后面的发动机并且引燃了其中的柴油。而机枪使用的穿甲弹则是毫无阻碍的将那些防御薄弱的半履带车打成筛子。交火时间非常短暂,不过一分钟而已,六辆出来接应的德国战车就变成了一串废铁。而完成任务后。两辆29型坦克则立即挂倒档准备离开。
骤然爆发的冲突直接刺激来战场上所有的人,无论是躲在暗处打闷棍的孟岩还是两支准备汇合的德军!营地中正在休息的德军被在警报声中回到了自己的战位。从观测窗中观察着外面的情况。德国人的动作很快,营地中配备的大功率探照灯开始横扫整个交战区域。而一发发照明弹也被迫击炮或者掷弹筒射向空中,然后打开一个小小的降落伞晃晃悠悠的下来!相当于数万根烛光的照明弹瞬间让战场变成了白昼!不过投下的照明弹时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因为光线变化太强烈,所以正对光源的人会陷入短暂的失明中。 不过幸运的是,孟岩不在其中,因为就在2号3号坦克攻击的时候,他已经把车体扭过来了,然后炮塔对准从后面上来的对方车辆,和4号战车打出了一连串的炮弹!合理的分配火力是一名指挥官必须具备的能力,两辆坦克在几百米距离上偷袭一支以装甲车为主的车队实在是太容易,那么自己就必须和4号车一起来对付后面的家伙,两辆坦克开始交替掩护向后撤退,炮口不断向着远处的车队射出一发发致命的炮弹。虽然在夜间,但是在德国照明弹的“帮助下”两辆坦克的攻击还是卓有成效的,至少孟岩认为在不到2分钟的时间里,自己和友军击毁了至少4个目标,对方车队中还发生了一次大爆炸! “蓬蓬!”就在照明弹将战场变成白昼的时候,从阵地后方迫击炮打出的烟幕弹又重新将撕开的战争迷雾恢复!不过即使这样,德国人的反击依然让孟岩和他的部队处于生死的边缘。来的是一支战斗部队,他们拥有至少一个连以上的坦克和其它战斗车辆,密集的曳光弹形成一道火网。探照灯或者车辆大灯的光束不时的扫在了正在退却的坦克上。 已经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候,孟岩的反击也毫不留情。所有的战斗车辆一边射击一边撤退。4辆坦克和2辆步兵战车在不断向着远处的车队倾泻着火力。蹦的一声,炮弹撞击装甲的声音从旁边传来,3号坦克车体前部爆出一团火焰。随后一股浓烟涌出,看样子似乎是被击穿了!孟岩试图掩护3号坦克的人员撤离,但是可惜的是,被命中的坦克产生的大火让它成为了最好的目标,很快,这辆被击伤的坦克成为了对方集中射击的焦点。如同潮水一般的打击接踵而至,一连串的炮弹打在了这辆倒霉的坦克上。仅仅不到1分钟的时间,至少有10次以上的炮弹命中!最终伴随着一声巨响,整辆坦克被炸的四分五裂。 不过在这段时间里,孟岩和他的战友至少摧毁了对方3辆坦克,而后面的迫击炮也给车队中那些轻型目标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在火光之中可以层层叠叠的人影被纷飞的弹片命中。而燃烧的车辆则成了偷袭者最好的光源。不过即使这样孟岩和他的小组情况也变得越来越糟糕,因为此时他们的压力不仅仅来自于外面的车队,营盘中的德军也动了!坦克发动机的轰鸣声从营地中传来,而越来越多的照明弹也从营地中发射出去。 “我们该走了,再晚点肯定死定了!”孟岩在频道中喊道。而就在这时,情况再一次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