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临高启明在线阅读 - 第三百一十一节 心知肚明

第三百一十一节 心知肚明

    吕洋说道:“实在没有活路的,鹿老爷在闽浙有些产业,送去佃种开荒也就是了”

    孙元化不大相信――他是嘉定人,浙江是近在咫尺的地方浙北虽然是膏腴之地,但是早就阡陌连野,没什么地方能垦荒了;浙南全是山地,人多地少,百姓们还要背井离乡的出来做工行商佃种才能活命至于福建,他虽然没去过,也知道是个山连山,土地极少的省份,产出粮食连本省人口都不够吃,每年都有大量人口外流

    自然,鹿老爷收集的流民是另有去处――只要看远处伸入海湾的栈桥就知道了除了有大量的船只靠岸,修这么长的栈桥做什么?摆明了是用船在转运人口

    想到了船,孙元化的目光停留在栈桥边的船上――他的眼皮一跳

    此地距离码头距离不近,但是今天天气晴朗,在蓝色的背景下栈桥旁停泊的船只可以看得很清楚

    栈桥旁,除了一些本地常见的小渔船之外,过二百料以上的大船有十几艘孙元化深知水军在辽东作战跨海支援和机动的重要性,在登莱当巡抚的时候就努力经营水军为了扩大船队规模,除了设法自造之外还派人专程去朝鲜求购大型的水师战船

    没想到就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就云集着这么一支庞大的船队他压抑住惊讶和兴奋的心情,擦了擦眼睛,仔细的看着码头上的船只

    尽管看不清细节,但是看上去船只的状态很好,帆缆几乎是得,船尾飘扬着旗帜――蓝白双色甲板上还有罩着油布的凸出物,看形状似乎是大炮

    “这些船都是鹿庄主的船?”孙元化故作漫不经心的问道

    “正是”吕洋说,“都归鹿庄主管辖,先生想去看一看吗?”

    鹿文渊并不打算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毕竟下面是要进行深度合作的再者,不显示一点肌rou对方也不见得能信得过自己

    “甚好”孙元化颔首道

    孙元化当即在吕洋的引领下来到栈桥上,停泊在屺母岛码头上的海军舰船一共有9艘:1艘901炮舰和8艘特务艇因为中文网伪装起来了

    孙元化当即登上了一艘特务艇――这是一艘本地不大见的广船船型江浙沿海一直到辽东因为沿海浅滩多,所以主流的船型是平底沙船登莱水师的战舰中,沙船类型的也比较多但是这种船吃水浅,度慢,作为战船来说只不过是因为对手是几乎没有水师的后金才享有优势

    他饶有兴趣的看着被改装过的船艉楼、桅杆和帆缆特别是对光可鉴人的甲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在他的印象里是不可能的事情

    登上艉楼,孙元化又对cao舵的舵轮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会的帆船,无论中外都用舵杆cao舵舵轮这种方便灵敏的装置一下就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尝试着转动了舵轮,觉得颇为轻巧,不觉啧啧称奇

    接着,在他的要求下,吕洋又命人揭开了火炮上的油布露出了装在露炮台上的24磅滑膛加农炮和68磅的卡隆炮

    孙元化是“火炮专家”,尽管他的知识大多来自谈不上如何专业的西洋传教士,但是毕竟接触了大量的西洋火器书籍和实物,又和葡萄牙军人有着长时间的接触和合作对火炮的鉴别能力可说朝中无处其右的

    他一眼就看出,眼前的这些火炮,比朝廷视为“军国重器”的从澳门买入的红夷大炮要大且不说那几门又粗又短的大炮就是看起来较小的长炮炮口亦是红夷大炮大得多

    “此炮发射的是24斤的炮子么?”孙元化问道当时中国翻译的西洋炮术著作中对中西度量衡未作翻译换算,磅直接变成了斤,长度单位变成营造尺孙元化虽然是专家,到底看不懂葡萄牙文或者意大利文,也就跟着一起错了下去

    吕洋当然是知道的,虽说他的度量衡单位是错的,但是只看了看就知道火炮的大致口径,也算是很专业了

    “正是24斤炮子的”

    “那边的大炮,不知道用几斤炮子?”

    “那是68斤炮子的”

    “68斤?”孙元化颇为震撼在他的感觉中发射12磅炮弹的红夷大炮就是“巨炮”了而这船上的大炮,普普通通的就是24斤炮弹甚至还有68斤的炮弹

    “既然是发射24斤的炮弹,想必要填充许多火药”孙元化又提出了第二个问题,“我见这炮身甚薄,亦非铜铸,不知能否不炸?”

    明代引进西洋火炮,但是对规范的cao炮训练和使用没有全盘引进因而火药装填数量、射击频率控制到强制炮身降温都有许多问题,加之仿制大炮的时候材料工艺上的种种问题,因而火炮炸膛事故时有发生

    为了确保火炮的发射安全,铸造大炮的时候就只有加厚火炮身管的厚度结果就是铸造出来得火炮都很重这一趋势发展到最后,鸦片战争时期干脆出现了重几千斤的大炮,发射的炮弹仅相当于欧洲的12磅甚至9磅、6磅的炮弹

    相比之下,临高的滑膛炮都是采用整体铸造,热处理、锤锻再钻孔的方式制造的,使用的原料和加工手段领先了数百年,造出的大炮在质量上远胜于传统铸造火炮

    “不碍事”吕洋微微一笑,“莫说68斤的炮子,就是上百斤的炮子的大炮也无妨”

    “上百斤的炮子”孙元化吃惊的重复了一遍――在他看来68斤的炮子已经够骇人了,何况上百斤

    他难以置信的再一次打量眼前的火炮,光滑的炮口,闪闪发亮的炮身,都给他一种很强的视觉冲击整个火炮给他的印象居然是――“精巧”

    他的目光投射到炮身下的炮架上,不是他自己亲自督造的西洋式样的四轮木炮车,而是装在精巧的铁质炮架上,有许多的铁杆、转轮还有些看不明白的铜铁件,有些似曾相识――和远西奇器图说里的物件相仿,但又不完全相似

    不知道炮身下这一堆物件又有什么用处?

    似乎是为了解答他的疑惑,吕洋打开了炮身固定锁,轻轻推动火炮

    沉重的炮身竟然转动起来,而且是在一个看上去并不健壮的年轻人的推动之下,看得出他也没使出全身的力气来

    孙元化曾经在辽东待过,是感受过实战的人,他当然知道这样轻松的移动炮口方向对实战的意义有多大而这个问题就是佛郎机人和传教士们都没有解决的办法

    接着吕洋又迅的转动手轮,炮身渐渐抬起,孙元化已然看得呆住了――葡萄牙人调节炮口的仰角使用锤子捶打一块楔状木片来调整的,不但调节度很慢,而且稍稍用力不均匀就会过头

    人都说西洋有奇器,非中华所有然而这艘船上的种种“奇器”,远远过了西洋

    事到如此,他原本若明若暗的猜测已经有了定论鹿老爷就是个“髡贼”

    除了髡贼,普天之下谁能造出如此精巧奇妙的器械?广东发生的事情,多多少少已经传到了孙元化的耳中――特别是他和澳门的耶稣会信件联系相当频繁,又雇佣有葡萄牙人在军中服务,因而掌握的有关元老院的消息比朝中一般官员来得详细的多髡贼的“大铁船”、“铁快船”、“大炮”和“快枪”等等奇事物他都知道

    眼前的船虽然是广船,但是这大炮却是不折不扣的澳洲货鹿老爷还有眼前的这个年轻人都是澳洲人,这座屺母岛上的山寨,也是地地道道的“髡贼窝”

    他们在这里建起寨子,苦心收容来得难民不问可知,一定是转运到海南岛上去了海南岛地处南陲,人口稀少葡萄牙人说过,髡贼一直设法在吸引大陆上的移民屺母岛上的髡贼必然也是出于同一个目的

    孙元化对“髡贼”的感受是无非是:对方无非是一群希望做买卖赚钱的生意人,只要大明不碍他们发财的事,他们对大明也无妨害比穷凶极恶以抢劫杀戮为能事的鞑子要好多了

    平日里,无论从葡萄牙人还是广东方面来人,提到澳洲人对他们的印象都不坏:说他们能工善商,做买卖言而有信,诚实可靠不用说教会方面对“澳洲人”是称赞的象天使降临一般

    虽然心中已经了然,但是孙元化并不急于说破,故意装糊涂有时候好再者,也看不出他们对自己有什么恶意

    这些人煞费苦心的把自己从叛军手里救出来,必有所图他不妨就来个静观其变,看看他们到底想做什么反正他孙元化已经什么都没有了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