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大明海商在线阅读 - 第三十二章 进京(一)

第三十二章 进京(一)

    晏世轮将手稿全部收好,按照职能,分给了若干幕府官员。他打发走了众人,连宁凤晨也着其回去休息,为了几日后的出发养精蓄锐。

    晏世轮的目的,是能更好的在这帮荷兰俘虏当中敲出宝贝。如果能够赶在宁凤晨出发前再增几大利器,则锦上添花也!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直到十九世纪,不变的真理是,战争需要有弹药、机械、原料如钢材、药物及食物等的补给;因此,动员后方,提供上述物资的能力,是战争成败的决定因素。为了在战争中获胜,不单需要征召大量士兵,还要动员大规模的市民为战争从事生产。同时,电报的发明,使前方战场上的消息,能迅速传回后方,使政府能较以往更有效地指挥前方作战。透过报纸,后方的市民能更快捷地了解前方的战况。“总体战”的时代亦随之到来,即全国民众与军队,总动员投入战争

    金乡军目前就是要采用“总体战”的战略思路,利用全体金乡军军民的力量,去面对一切。现在通过建立幕府,已经逐渐将军事、民事分开,唯一差的就是人才。多与外界打交道的结果就是,会获得更多的资源。

    比如,在荷兰俘虏的队伍中,又发现了一个宝贝——军事建筑专家,多勒托夫,一个俄国人,专擅于城堡、要塞修筑,还有引以为傲的“新型城防工事”,虽然在晏世轮和宁凤晨眼中,落后成渣。这个人也是特罗普在酒馆被招募的,现在便宜了晏世轮。由于黑火幺药兵器的启用,战争变得日益复杂了,加之发动战争时更多地考虑了经济和政治方面的意义,因此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的关注。在人们对战争理论重新发生兴趣的情况下,就需要对军事的各个方面加以认真的分析。在设计新型城防工事时,至关重要的一点是要计算好炮火射击的角度和火力覆盖的面积,不留任何射击的死角。在中世纪的城堡中这种死角往往使攻城部队能够在城防工事的下面找到避开城防炮火袭击的隐蔽处。当时有两位比较高明的军事理论专家都是数学家,这一点是绝非偶然的。一位专家名叫尼科洛塔尔塔利亚,他曾发表过许多有关枪炮学、弹道学和城防工事建筑学等方面的著作,另一位名叫西蒙史蒂文,他曾于十六世纪末担任摩利士的顾问,他特别重视使用城防炮火来摧毁攻城部队的防御工事。

    由于十六世纪城防工事的建筑技术落后于理论,因此,当时大多数的军事著作,包括马基雅维里的《战争艺术》一书,着重讨论的课题都是在敌人突破主要的城堡壁垒后,如何构筑临时性的内部防御工事的问题。很少有哪个城市愿意毁掉旧城,又从平地修筑一条新的城墙。人们一般只好采取这样的变通办法:将炮架在旧的城堡壁垒上(这常常需要对城墙进行加固),将原有的城楼临时改建成棱堡,另外,在一些特别关键的地段加修一些棱堡的外围简易工事和防御工事。不过,在十六世纪末之前,只有安特卫普、赫士汀、维罗纳、阿弗尔和马赛等少数城市完全按新的办法重新设计改进了防御工事。

    新型城防工事的设计还有另一个附带的但却是重要的优点,那就是敌人很难把地道挖到城墙下面,因为地道必须掘得很长,挖地道的人很难吸到新鲜空气。挖掘地道的另一个不利因素是,黑火幺药的代价昂贵。在可以挖掘地道的时候,通常采用崩坍的办法而不是爆破,这正好又回到了古代采用烧毁地道坑木使城墙倒塌的办法。

    新型城防工事的出现,必然会刺激人们去努力改进攻城技术和方法。在进攻与防守这两个方面,围攻城堡的方法变得更加高明,组织更加周密,以便跟上新的科学的城堡防御工事的发展步伐。至少在一段时期内,这些进攻和防守的方法超过了枪炮技术的发展速度。当然,这两者的差距本来并不很大。当时必须寻找一种比较安全的办法,把进攻城堡需要的炮和轻武器尽可能送到离城防工事较近的位置上,以便充分发挥武器的火力。攻城用的老式弹盾和塔架已经不适于对付城防用的黑火幺药兵器的袭击。为此,攻城部队不得不求助挖掘壕沟的办法。在远程长炮的掩护下,攻城部队的工兵和步兵对准城堡防御工事中可能比较薄弱的地段挖掘壕沟,当挖到炮火可以打到城防工事的外崖时,便在宽而浅的壕沟前面迅速筑起一道厚厚的土墙,作为放置攻城炮的工事。然后在夜幕笼罩下,将重炮推进炮阵,向敌人发起猛烈的炮轰。在炮火的掩护下,壕沟不断向前延伸,直到炮兵和步兵联合发动进攻,制服城防工事壁垒上的防守部队。这时,攻城炮继续向前推进,集中火力轰击敌人的主城防工事。

    直到欧洲十六世纪末以前,掘壕攻城的思想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当然它比十七世纪沃邦的技术改进还是要原始一些。用来对付高度戒备的城防部队时,挖壕是一项费时、费力、费钱、还要流血牺牲甚至几乎是不忍心采用的攻城手段。十六世纪时的城堡如果有足够的食物和弹幺药储备,那末就象十三世纪时的城堡一样坚不可摧。不过到了十六世纪下半叶,围攻城堡又变成了象两个世纪前那样慢吞吞而又煞费苦心的一件事情。战争重新成了一连串的城池攻守。鉴于部队的机动技术、过分的自信或者后勤供应的压力等方面的综合因素,有时也会促使双方军队跑到野外来面对面地打上一仗。

    新的城堡防御工事以及对付它的攻城手段的进步,极大地刺激了古罗马时代以来在欧洲早就基本退化了的野战防御工事的构筑技术。不过首先还是由贡萨罗德科尔多瓦领导的颇有远见的西班牙士兵促进了野战防御工事的发展。显然是他最早认识到野战防御工事与新式轻型黑火幺药兵器相结合的潜在威力。后来,佩德罗纳瓦柔和帕尔马亚历山大也效法贡萨罗德科尔多瓦,使西班牙高超的工程技术和野战防御工事的构筑技术成了西班牙在整个十六世纪期间取得军事优势的主要因素。

    晏世轮打算采用摩利士的方法,就是对炮的口径实施了标准化,从而使杂乱的炮种分门别类井然有序。他采用集中式弹幕射击的方法来对付小段围廊式防御工事,然后在城防工事上打开突破口。他还采用很长的攻城壕沟来掩护移到攻城阵地上的火炮。虽然荷兰地区土壤潮湿,但在条件许可时他也用过挖掘地道的办法来进攻城堡。对于攻占了的城池,他并不提出苛刻的条件。他的军队纪律严明,因此大大减少了掠夺和抢劫的现象,这就促使被围军民更快地放下武器,因而他的做法常常缩短了攻城所需的时间。

    法国技师塞巴斯蒂安戴沃邦曾在攻城技术和城防工事的构筑技术的发展上作出过最为突出的贡献。由于他的努力,只配备有前装式兵器和黑火幺药的军队在城堡的攻防能力上达到了最高的水平。在路易十四的国防大臣弗朗索瓦路瓦易的指挥下,沿法国北部边界构筑了一系列城堡,充分配备并储存了军队所需的各种军用物资。这种沃邦-路易瓦的设防体系只是部分地用于防御,主要是为联合兵种提供进攻的基地——一种设防的兵站体制。沃邦总共构筑了33个新城堡,又对另外的300个旧城堡进行了改建。任何一个这样的城堡都可以作为行进中的军队基地,那里保证可以得到包括重炮武器在内的一切军需物资。而对敌人来说,要想一个接一个地攻克这些城堡则是极其棘手的事情。

    还是这个沃邦,创造了一种双管齐下的攻城体制,他把攻城作战变成了一种技巧和科学。进攻的最终目的一方面是要用攻城炮火在城墙上打开突破口,并扫金乡军攻城道路上的障碍物,以便步兵纵队顺利出击,另一方面还要使步兵能够不等炮火打开敌人城墙上的突破口,在壕沟里的炮火掩护下向城墙发起攻击。在后一种情况下,进攻前通常先用大量柴捆(细树枝或灌木柴捆)填没护城壕沟和护城河,然后攻城士兵在炮火和轻武器的掩护下越过护城河爬上城墙。

    在沃邦的攻城体制中,他创造了一种逼近敌人城堡的格式化的方法。先在离敌人城防工事600至700码的地方挖一条战壕,这条战壕跟选定的突袭点的防御工事走向平行。这样就可以防止城防部队的纵射炮火对整个战壕的袭击。战壕与城堡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它接近于当时进攻或防御火炮的最大有效射程。在挖好第一条战壕后,在它的前面再构筑一个土木工事,用来保护部署在那里的攻城炮。然后在这些炮火的掩护下,攻城工兵开始向城堡挖掘“坑道”或进攻战壕(这就是军事上“坑道兵”一字的由来)。这些坑道跟敌人的城防工事总是构成一定的角度,以“之”字形盘旋向前,其目的也是为了减少敌人纵射炮火袭击的机会。坑道兵将装满泥土的篾筐和柳条篮放在带轮子的车上,在坑道里推着走,这样可以避免敌人炮火的直接射击。

    当进军通道离敌人防线约300码时,开始挖第二条平行战壕,放置新的攻城炮。攻城炮从这里以猛烈的炮火将守城部队从壁垒上赶走,压制住敌人的炮火火力,并开始在城墙上轰击出突破口。这时如果可能,守城部队会以有限的反击力量出击,以阻止构筑第二条平行战壕,并设法毁坏或“塞住”攻城炮。(塞炮是用尖铁、钉子或刺刀塞进炮的火门,使炮不能使用,如要使用必须将塞物取走。)攻城部队必须随时准备对付守城部队的这种出击,因此在平行战壕里始终要保留一支很强的步兵来保护自己的炮和炮手。

    如果守城部队死守阵地,而攻城部队感到从第二条平行战壕发起攻击不能取胜,那末就要将坑道继续向前掘进。这时攻城部队要对付守城部队轻武器火力的威胁,但可得到自己第二条平行战壕的炮火掩护。新的坑道一直要挖到离城墙底下的护城壕沟或护城河几码远的地方。在那里修筑第三条平行战壕。当攻城步兵的火力使守城部队无法进入壁垒上的阵地时,攻城炮队便进入第三条平行战壕,向城墙进行近距离炮击。有时他们也采用改进了的坑道挖掘技术,它既利于攻倒城墙,也可使小股攻城部队进入敌人城防工事的里边,然后再跑出来投入战斗。当然守城部队往往也会利用对抗地道来对付这种地道攻城手段。

    通常从第三条平行战壕进行一、二天炮火轰击后,就可以从城墙上打开突破口,如果敌军尚未缴械投降,那末就发起攻城突击。

    后来到了十八世纪,主要作战形式是阵地战,因此,城堡象雨后春笋般地遍布整个欧洲。作战的主要对象是设防的城堡要塞、仓库和一些重要据点。攻占要塞有一套刻板的程序可依。同样,何时以及如何不失体面地投降也有固定的章程可循。从十五世纪后期发明青铜加农炮到十九世纪淘汰滑膛前装炮这段时期里,炮的设计并没有很大改进,但沃邦的防御工事构筑技术和攻城技术却一直延用到了十九世纪的中期。

    当初的“辽东事件”,曾让晏世轮非常恼怒,但是,城堡?!快看看图纸,然后结合这个图纸,晏世轮想起来,就用这种沃邦的防御工事,此刻可以在辽东,一个个钉子打下去,等八旗兵反应过来时,大罗金仙也就不了他们。然后再修建城堡。以袭扰战术,拼命sao扰后金海防,随后声东击西,找到一个合适的海岸处,兴建城堡。要建三处,成品字形排列。牢牢钉在后金身后。再在毛文龙即将出事的地点,提前布置好城堡,还有在后金征讨的必经之路上,修建城堡。由点到线,连成一片,硬生生从辽东咬下一块rou来。至于这个地点,暂时还不方便对众人说明为何要选在双岛(辽东)附近,权当是军事机密吧。

    几日后,按照当地习俗,所有金乡军民一同祭拜了妈祖。

    基隆港内,军舰、武装商船停泊的看不到边,浩浩荡荡的奔往欧洲出发了。这一次,晏世轮没有亲往,因为,朝廷的诏书来到,宣晏世轮进京面圣。晏世轮知道,前次对阵荷兰的军功,终于下来了,而且貌似楚党阵营运作的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