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基隆商馆的影响力(三)
刘海清在三年前加入了金乡军水师队伍。由于此人酷爱乘船远行,所以就一直赖在护航编队不出来,久而久之,竟混到了金乡水师乙级护卫把总的职务,统领不超过三十艘商船的护送规模,战舰指挥数量最大五艘。 刘海清非常在意对舰队的掌控能力以及航行的商队忠诚度,所以,在不断的出海过程中,他的能力也是与日俱增。 这一日,刚从朝鲜护送基隆商馆的海贸队伍归来金乡时,竟然见到有人落水。立即派水手跳入海中营救。待得唤醒这名干瘦的青年,已经过去了将近半个时辰。给他灌下几口泡盛后,干瘦青年缓缓醒来。 于是,刘海清知道了此人名叫黄飞,逃难至此。晏世轮曾经命令所有金乡军军人,但凡遇到流民队伍,一不要狙杀,二不能驱逐,要尽最大的努力去接济,如果有可能,引来金乡领地内成为平民最好。刘海清一直都是严格执行。所以,此次江西逃难的三百多人,都上了刘海清的大船一艘“平倭”战船。并且,每个人都领到了一份口粮,还有一盒泡盛酒罐头。 正当刘海清打算拔锚回金乡所时,哨探来报,有敌情!刘海清命令临时停靠在近海中的四艘“平倭”主力战舰,起锚远行。 此时,从远处渐渐的露出④☆长④☆风④☆文④☆学,w▽≠x.n≧et了几个黑点,看旗号,竟然特么的是倭寇。这几年通过金乡军的冒头,倭寇已经很少活动了,但是一旦出来觅食,那就绝对是上了规模的。这些倭寇来时汹汹,竟然甘愿在海上进行决战。 显然是有备而来,因为。他们竟然利用金乡军搭救难民的机会,仓促间用几艘三角快帆的船,载满易燃物,点燃之后堵了金乡船队的出路!由于竟然有着三式艘多艘纵火小船,靠近近海附近的大火越烧越旺,那些用来当做纵火物的小船都饱含了油料。一经点燃,就像一根蜡烛一样熊熊燃烧,燃烧的大火发出的高热令人无法靠拢,紧接着,受到这番纵火的影响,正在竭力敢来的倭寇船只,继续向这边射来点火的箭支,又靠近后,向这些船只投掷油料。并用火把点燃了未燃烧完全的纵火小船。大火越烧越旺,春天正是风向变幻不定的时候,一阵狂风吹来,风卷着火焰,带着nongnong的黑烟扑上了天空。 明代的船板为了防水,都是用桐油浸泡透了,火焰燃烧起来,空气中带着刺鼻的油漆味。熏得人睁不开眼。而且此次一共护航了十六艘商船,其中有两艘。已经渐渐的开始燃气火苗,船上的人已经组织起了汲水灭火。在大火中,时不时的传来一阵阵咒骂声这个时候对于金乡军来说,真的是很窝囊,大火起的太突然,都来不及做准备。而那边却已经阻挡了火炮的射击实现,实在窝囊透顶。 不一会儿,蒸发的海水让海面雾气腾腾,加上商船上渗油的木材燃烧发出的刺鼻的浓烟,逼得金乡军立脚不住。许多人一边咳嗽一边大声咒骂那些纵火的倭寇真是卑鄙! 平倭战船经过宁凤晨的改建,已经基本上是铁皮护甲,使得所有五艘金乡战船没有火星即使偶尔有股火苗窜过来,也因为缺乏燃烧物支持,马上又熄灭了。相对于热气腾腾烈火煎烤的商船所在近海,这里已经是清凉了,一些商船为了躲避船上蹿起来的大火。纷纷弃船,弃了货物,避到了这处。 倭寇指挥者东乡业中用手势指点手下,张弓搭箭做好射击准备,等到众人准备好了,他大喊一声:“痛快的放!”随着这声令下,从四周围过来的不下五十艘倭寇战船,立刻从东南西北几个方向围过来,空气中全是弓弩发出的嘣嘣响声,利箭在空中飞舞,像下雨般倾泻出去,它们的坠落处引起一片惨叫,血花不断的涌出,点点滴滴的落在甲板上。 倭寇开始发难了!这是刘海请最最难以容忍的,特么的,老子大射程,高威力,特血腥的新型开花弹,还没等用呢,竟然被拿着原始兵器的倭寇压着打,所有金乡军,不管是刘海清,还是其他人,都狠狠的憋着一口气。弓箭的穿透能力并不强,箭杆所带的动能并不像影视作品上所描述的一样,一箭过去能让人一个跟头,金乡军纵横东南,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训练有素,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铠甲齐全。这通箭雨过去,射箭的虽然是倭寇军中的好手,而且他们的命中率是极高的,但金乡军在陡然遇袭之后,许多人身上都插了两三支箭却并没有丧失战斗力,甚至连痒痒都没有感觉到。在最初的混乱过后,在几名水师军官的大声吆喝下,冲压的钢制盾牌立了起来,随后,金乡军在平倭战舰甲板上的炮口慢慢的转过头来,开始一发、两发的试射。渐渐的,金乡军的反击也来了。 倭寇刚刚的一轮箭雨才过,对面的钢铁盾牌墙上突然开了几道缝,几位金乡军士兵身上插着五、六支箭杆,神情恼怒的从盾牌后露出脸来,调整好炮口角度,装填完开花弹之后,乘盾牌闪出小缝的间隙,快如闪电的点燃火幺药,只听“通通,通!”不断的火炮发声后,无数的弹片,琉璃、铁骨朵砸了过去,在不到一百码的距离内,倭寇几乎就是靶子,金乡军军官刘海清发出的命令是,采用开花弹,自由射击! 对面倭寇船上,传来阵阵惨叫声,开花弹只是打了十几炮,就已经撂倒了倭寇靠近射箭的三十多人,这样的杀伤力让刘海清和众多的金乡军是十分满意。 倭寇指挥者东乡业中也不是傻瓜,这种中等规模战斗他最在行,见到金乡军已经渐渐的有搬回局势的情况,立即一挥手:“快快撑船,咱们去打接舷战!嘿嘿,准备了三十多天,从朝鲜出来就盯上他们了。这次咱们武士联合舰队,一定要搞一场大的!” 指挥者东乡业中带出来的手下也都是聪明人,立刻开始命人撑船划桨,不一会,六七十名倭寇绕到船上盾墙后面,而此时。此时金乡军们还不知道他们的到来,他们依旧都在船的正前方,依仗盾墙掩护,有来有往的跟倭寇指挥者东乡业中的部下对射。 在金乡军的压制下,倭寇指挥者东乡业中的部下射击动作迟缓起来,他们只能先找好隐蔽,而后突然冒出来射一箭,这种反击虽然零落,但落在不熟悉原始阵仗的金乡军眼里。却觉得很头疼,感觉天上地下,处处都有打击出现盾墙后,刘海清不得不先冷静观察周围的环境,而后筹划反击行动。此刻,已经趁着浓烟,绕道战船后方的倭寇见机不可失,大吼一声:“打”听到这声号令。绕道后边的倭寇们,有弓箭的开始射击。没有弓箭的则干脆向下投掷手斧、飞刀、短棍、短枪……反正不管什么,只要身上留下一件武器,其余的东西都可以扔有的倭寇甚至把靴子都扔过去了。金乡军被这阵打击立时打懵了,刘海清立即大声下令:“快离开甲板,都到船舱去,用盾牌遮掩好两边。特么的。欺负到头上了,传我命令,回船舱后,立即全力划桨,撞死这些不要命的”金乡军动了。这是他们多年来首次临敌撤退,甲板处丢下十几具死伤者,盾牌阵不慌不忙的移动着,向船舱退去。 更多的倭寇赶到后方,开始利用自己熟悉浑水摸鱼的优势,绕路窜到金乡军后方,然后向步步后退的金乡军射击,稍后,地面上的倭寇指挥者东乡业中见到金乡军已经被压制住,他挥手招呼火铳手现身,慢悠悠的吊在金乡军后面,一发一发的点射,也一点一点的逼着金乡军步步后退这一手是倭寇指挥者东乡业中,在海战中跟郑芝龙学的。 这次撤退的经历对于金乡军来说简直是一场噩梦,两边弥补浓烟的海面上,时不时的冒出来弓弩手和火铳手的偷袭,无论他们退向何方,身后总是有人在瞄准。到处从天而降的投掷武器以及弓箭让他们抬不起头来。随着伤亡的增加,盾牌逐渐遮挡不住两翼,金乡军一路撤退,一路上不停的因为有人伤重而倒下,这些人来不及救护,只能听凭他们躺在甲板上哀号,而后,他们多被东乡业中带领的火铳手发现,开铳射死。混战,是历来军事学家、以及古今中外名将最头痛的战斗,两军在旷野中会战,将领们可以通过比拼指挥艺术、士兵素质、训练水平等等,来拉开与对方的差距。但混战只与个人的人品和幸运指数相关。一名最优秀的士兵,也可能被角落里突然冒出的一名小童用石头砸死,即便他不被杀死,也会被持续不断的、前后左右、天上地下不断冒出的敌军,弄得精神极端紧张,乃至奔溃。背后的火焰依旧在噼里啪啦燃烧,金乡军们从清凉的铁甲附近步步后退,越往船舱方向走,浓烟水雾让金乡军们越来越辨不清方向,可是这时,来自远处的四方打击依旧持续不断,金乡军们的盾阵遮住了前方,遮不住背后,遮住了左右遮不住头顶。一路撤下去,他们一路留下伤者、留下血泊。刘海清看着眼前的惨重伤亡,还有远处隐隐传来的倭寇狞笑声,不禁气苦,他披头散发的推着一门八磅小炮,指挥众人装填,向着笑声最难听的地方射了过去!
这是复仇的炮弹,这是解恨的炮弹,这是正义的炮弹! 随着这发开花弹的出膛,远处偷袭的倭寇火铳手以及东乡业中等人,立时各个被打成了马蜂窝,身上千万个血窟窿里面,留出了汩汩的罪恶的黑血。 刚才还气势汹汹的倭寇,立时间失去了方向。而此时的金乡军众人,已经进入了船舱,靠着划桨作为动力,狠狠地撞向各个纵火小船,同时被撞翻的,还有无数的倭寇沙船。 这口恶气是金乡军所咽不下的,被人偷袭,竟然损失了这么多人死伤五十人之多!刘海请知道,自己又要关禁闭了,牺牲的十多名兄弟,自己对不住他们,他们的家小,老子替他们养了!刘海清脸上一阵抽搐,随着下眼皮的一阵阵狂跳,刘海清终于整理好了金乡军水师的阵形。五艘大船,一艘没少,而十六艘商船当中,已经有两艘渐渐的沉入了海底,特么的,刘海清这回真的动了真怒,基隆商馆的船也敢烧,金乡军的船也敢拦,老子让这帮倭寇觉得,他们亲娘生出他们来都是罪过! 于是,刘海清指挥着众金乡“平倭”战舰,左冲右突间,撞散了倭寇的几十艘小艇阵形,随后用最最高效的虎鲸战术,逐一歼灭之。没了船,倭寇的火器射的再准,弓箭射速再高也是白搭,所以,很快海面上就飘满了倭寇,有死尸,也有正在逃命的活口。 看着底下欢跳的倭寇,刘海清咬牙切齿道:“给我用炮轰,一个不留!” 在看到剩下的十四艘商船都安全远离后,金乡军平倭战舰们,开始了惨绝人寰的炮击,只是,对象是倭寇,这样的炮击让人大快人心,就连船上载的江西流民们,也是拍手称快。尤其是黄飞。这一切的一切,不过只是为了更好的打击倭寇,让他们只要想到大明,只要想到金乡军就只有害怕和忌讳。抱着这个初衷,刘海清在大获全胜后,并没有挥军追击已快要失去目标的几十个正在拼命滑水的倭寇,只是将大炮鸣的震天响,让倭寇的每次划水,都似乎要用尽全身的力气,而且,还命令火铳手,专门设计敌人的不致命地方,比如手臂、比如下身等等,这样使得倭寇们的惨嚎,远远的传出到十几里外,让刘海清听的是格外舒爽,甚至忍不住,舒舒服服的抻了好几个懒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