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令人意外得战争
自从喀尔喀尼屠杀部族长者之后,他也发现支持他的贵族越来越少,而且衮布的攻心策略得到了实践,越来越多的部民已经离开鄂尔浑谷地附近的牧场,转而投靠衮布去了。而衮布也没有闲着,继续稳固着巴彦洪戈尔的大营。 前有衮布威胁后有合赤惕部威压,这让喀尔喀尼有些喘不上气来,他决意找几个帮手渡过此劫。然而,周边势力中居然没有一个不是他曾经的敌人,没有一个没受过他喀尔喀尼的残酷打压,想要找一个盟友谈何容易?虽然说,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可是,就算他将乌拉特牧场归还给卜失兔,他也不敢接。乌拉特草原已经成为合赤惕部囊中之物,卜失兔可不想因为这个而得罪布尔罕。 喀尔喀尼又找上车臣汗部与赛音诺颜部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可是两部的态度极为**。也是,车臣汗部遭受喀尔喀尼打压三十几年,没有落井下石也算是对他赫赫威名的照顾了,还想要得到车臣汗部的支持那无异于痴人说梦。而赛音诺言部虽然实际上从属于土谢图汗部,可是自打衮布与喀尔喀尼斗争开始,他们便以坐山观虎斗的姿态应对此事,所以赛音诺言部实际上也相当于中立。 内外部压力,迫使喀尔喀尼做出一个决定,他必先用一场绝对的胜利来挽回他的名誉,同时也是要将他的威名宣扬开来,让那些还摇摆不定人认清形势。 七月的巴彦洪戈尔大营一派繁忙的景象,衮布正指挥着工匠加固大营。巴彦洪戈尔战略位置显赫,无论是喀尔喀尼还是对于衮布都是异常重要。如果谁扼守的此地,那么他将进可攻退可守。而这里对于衮布或许更加重要,也正是因为这样,衮布才会听从哈格尔的意见,在父亲死后第一时间抢占这里,甚至布尔罕也对此地极为看重,还派遣建筑队带足水泥帮助衮布营建巴彦洪戈尔大营。 就在大营建成没多长时间,衮布就收到合赤惕部的讯息,说准噶尔部的哈喇忽剌准备攻打阿拉坦汗国,无暇东顾,这下子让衮布高兴不已,这样他就可以抽调更多军队用来对付喀尔喀尼了。而另一则消息则让衮布感到压力倍增。他们的攻心策略奏效,让喀尔喀尼不得不提前行动,目前喀尔喀尼已经集结了十万大军朝着巴彦洪戈尔而来,这也就是为什么他急着巩固大营的原因。 虽然喀尔喀尼有十万大军,而衮布在巴彦洪戈尔只有不到八万,可是这里面的质量就没法比了。本来可以调动的军队就不多,这次之所以集结如此多的兵力也是威胁周边从属部族的结果,包括从属阿鲁高的土尔扈特部凡十六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的男子都要参加,即便是这样也堪堪十万。 面对喀尔喀尼大军压境,衮布一点都不担心。他曾研究过合赤惕部吞并土尔扈特部战争中黑水城一战,当时的合赤惕部只有四千多军队,可是硬生生的拖垮脱朵的两万大军。所以,在他看来此战必胜,只要喀尔喀尼敢来,他就有把握在这巴彦洪戈尔让他碰个头破血流。 可是他的大将哈格尔不这样看。巴彦洪戈尔并非黑水城,而喀尔喀尼也不是废物脱朵可以比拟的,最主要是,他们的粮食就是他们最大的硬伤。虽然合赤惕部目前仍然为他们提供粮草,可是这也只能保证他们的日常开销,按照布尔罕的说法就是,死个死不了!活个活不成的境况。要想支持一场大战,他只能克扣那些左翼士兵以及其它部族士兵,而优先确保右翼军的物资供应。 因此,一旦战争爆发,这些左翼军以及其它部族士兵很有可能倒戈相向,大营最终被从内部攻破。这还不是哈格尔最为担心的事情,他最担心的是喀尔喀尼只围不攻,与他们对峙。反而派遣精锐绕过戈壁荒漠偷袭本查干大营。一旦本查干大营丢失,那么科布多与巴彦洪戈尔就没有意义了。虽然这看似很冒险,可是哈格尔相信喀尔喀尼一定会尝试的。 正如哈格尔所想,喀尔喀尼确实派遣了一支三万人组成的精锐,翻越茫茫戈壁。他之所以这敢做,是因为他手中有牌。那就是布尔罕的岳父,兀良哈后部的首领义若呼。 自打土谢图汗部与准噶尔部交战伊始,布尔罕就曾劝说义若呼投奔合赤惕部。可是他以故土难离为由几经推诿。布尔罕也不清楚他这么做是为了什么,这才弄得自己成为了喀尔喀尼要挟布尔罕的把柄。 布尔罕得知岳父被扣留就知道喀尔喀尼想要干什么了。他一面答应喀尔喀尼的请求为他提供粮草以及借道,一面吩咐下去,四大骑军随时准备出征。 虽然喀尔喀尼知道布尔罕不会为了他的岳父仍耐多久,可是,这段时间足够了。他也不用担心替他人做嫁衣。如果布尔罕胆敢出兵攻打土谢图汗部,那么他的十几万大军将携大胜之威,南下额济纳。布尔罕要是想让祖宗之地安宁,那就乖躁点。 很快,喀尔喀尼的大军兵锋已近,衮布最终还是答应了哈格尔的作战方针。 第一次交锋,作为前锋的原土尔扈特部阿鲁高所部,受命率先谈一谈巴彦洪戈尔大营的虚实。这一次,他算是鸡蛋碰石头了,碰了个头破血流。所部将士近万人,伤亡惨重,仅仅一个交锋就丢掉了三四千人,好在他们都是其他部族的士兵,自己的六千人几乎没有什么损失。原本以为喀尔喀尼会责怪,没想到他反而很高兴。这就意味着,衮布的主力一定在这里了。那么,作为后手的那三万人就有极大可能会成功,喀尔喀尼已经开始幻想战争胜利之后的情景了。 谁知第二天的交锋,彻底打乱了他的布局。 第二天,天色变得灰暗,似乎已经能够感受到空气中即将弥漫血腥味了。这次,衮布并没有龟缩在大营中,反而是主动找上喀尔喀尼与之对决。这让喀尔喀尼倍感意外,他此番真正有一战之力的士兵不过五万,如果衮布狠下心不计伤亡,那自己也只有败退的份了。算了,不去想他,能拖几天就拖几天吧,反正偷袭才是正餐。 没有想到的事情还真多,衮布居然命令那些杂牌士兵与左翼将士分别冲击喀尔喀尼本阵。可想而知,平常待遇就不好,如今又做典型的炮灰,他们当然不愿意了。一个个冲到喀尔喀尼大军面前不是一触即溃,就是干干脆跪地投降。而那头则更加彻底,他们杀了衮布的亲信,转而倒戈相向,朝着衮布中军而来。 哈斯龙见状,怎么可能放过这样的大好时机?大手一挥,全军压上。后果可想而知,被正面击破的杂牌冲击了衮布本阵,衮布哈格尔趁此时机,大军溃败。 哈斯龙居然可以一举拿下巴彦洪戈尔大营,异常兴奋,可是喀尔喀尼感觉这一切来得太容易了,容易的不真实。 哈斯龙为了消除他的顾虑道“义父,这有什么可奇怪的?衮布大军被我们杀得人仰马翻,连巴彦洪戈尔大营都没有能力守卫,这下义父可以不用冒险偷袭衮布后路了,只要我们占据这里,衮布就是有再大的能力也翻不起浪来。”
喀尔喀尼还是有些顾虑,他至今不敢相信进展的这样顺利。哈斯龙带他进入营地,看到满地皆是动物内脏,不少已经腐烂,散发着浓郁的恶臭。一个左翼军将士上前说道: “衮布以及哈格尔对待我们这些左翼军将士极为不好,军中粮食本来就缺,还要优先满足右翼军,如果不是大人前来,我们的苦日子什么时候才能到头啊!”说着就蹲在地上哭了起来,这么好的收拢人心的机会喀尔喀尼又怎么会放弃呢?他解下大氅给士兵披上,那士兵哽咽道“谢谢大人!噢对了,这些天就连左翼军的粮食供应也减少很多,衮布等人不得已,将多余的战马都杀了,做成rou干。多好的战马啊,看得我们都心疼。” 没错,衮布杀得是他们的战马,能不心疼吗?哈格尔为了给喀尔喀尼布局,可谓是大费苦心,不过他的努力毕竟没有白费,喀尔喀尼终于打消顾及。 战后才仅仅几天,喀尔喀尼就急匆匆的离开了巴彦洪戈尔,而那偷袭的三万大军也都撤回了大本营,位于鄂尔浑河的翰耳朵。 喀尔喀尼之所以急着离开,是因为义若呼突然不见了,是的,一个大活人就那么的突然消失了。喀尔喀尼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就预示着,布尔罕这头猛兽即将出笼。 八月,在中原或许还是烈日炎炎,可是在草原上已经有些入秋的感觉了,俗话说的好,一阵秋雨一阵寒。寒冷的天气让人不愿意在晚上多呆哪怕是一会儿。这样的松懈怠慢就给了哈格尔以可趁之机。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哈格尔亲率一万人马潜入事先挖好的地洞之中,并且神不知鬼不觉的将四门打开。此时,一支响箭升起,衮布的五万准备就绪的骑兵直奔四门。战场形势可以用一边倒来形容,大多数人并非死于刀兵,而是被恐慌的人们挤压踩踏致死,就算没死的,也乖乖做了俘虏。喀尔喀尼在巴彦洪戈尔布置的八万大军就这样被哈格尔一举吃掉,若不是他提前离开,恐怕他也难以幸免。最终这八万大军仅以哈斯龙带着三千侍卫突围而去,而衮布并没有要停留的意思,他将一路东进,彻底夺回他曾经失去的东西。 衮布能够胜利并不让布尔罕惊讶,布尔罕惊叹的是,他居然胜利得这么快,这确实让人感到意外。而另一则情报则促使布尔罕不得不提早行动了。 此前就曾收到有关哈喇忽剌攻打阿拉坦汗国的消息,正如布尔罕预料的那样,哈喇忽剌失败了。可是他却用行动挽回了声誉,一扫与土谢图汗部战争中的颓废表现,在四卫拉特中树立了威望。尽管这次战争不可避免的失败了,可是他却给阿拉坦汗国以承重打击,让其不得填补土尔扈特人被吞并的势力真空,阻止了阿拉坦汗国在天山北部的扩张势头,也迫使他们签订了城下之盟,没有一个部族像合赤惕部这样爱好战争。 没有阿拉坦汗国的后顾之忧的哈喇忽剌可以放心对付衮布,收复科布多-本查干了,尤其是在衮布大部分兵力用于与喀尔喀尼的争斗之中,这种渔翁之利,来得确实容易。 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布尔罕最终决定,尽早出兵北上。他可不想让准噶尔部参和进这次饕餮盛宴之中,更不想为他人做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