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4章 意外
池固伦这才故作讶异惊见,滚鞍下马朝池凤卿施了一礼,对鬼眉连连作揖道:“姑娘手下留情,切莫伤及无辜!”又转头甩了两鞭子,喝道,“那冯良工都不知道被人救出几里地去了,你们这群蠢东西堵在这里又能有何作为?!若是被人伤了殿下,莫说圣上要砍尔等脑袋,本世子第一个就不会放过你们!” 楚南明更是骂声连连,直将那一群人威逼得越手足无措,只会连呼不敢、大叫冤枉。 池固伦再回头,做出投鼠忌器之态,对鬼眉好言劝慰道:“姑娘,你手上那人与你无冤无仇的,同今日之事也全不相干,你切莫为难于他。刀剑无眼,你且先松松手,咱们有话好说!” “屁话!”鬼眉乍见池固伦做出戚戚惶恐之态,与平日贵胄洒脱模样云泥有差,心里险些笑翻了,面上却要绷着肃杀模样,喝骂道,“打量本姑娘是傻子不是?!那皇帝老子要砍人家脑袋,他这儿子又不肯放人一马,你倒来埋汰我?呸!有话好好说?我要的马呢?蘑菇到现在也不肯答应本姑娘的要求,还谈什么有话好好说?!我看,干脆抹了他的脖子正经省事!”说着,便作势紧了紧臂弯。 众人慌作一团,惊呼连连。 池凤卿立时也朝对面嚷嚷道:“别乱来!这把剑可是吹毛断的利刃!固伦,赶紧给她马,赶紧给她马!这冯良工现下也不在她手上,在此僵持作甚!莫非,你们无力追捕一个罪臣,反倒要将孤搭进去么!” “哦,马!有!有!有!”池固伦一叠声应下,转身就将自己的坐骑牵过,撂了缰绳过去,再对鬼眉假意惊慌央求道,“姑娘,我这可是日行千里的良驹,这便送与姑娘啦!还请姑娘放人吧!” 做戏要做全,鬼眉用脚勾了缰绳踢到腕上扯住,朝他冷哼道:“放人?想得美!你们,给我统统退后五丈!”然后假意点了池凤卿的xue,将他扔上马背,自己随即翻身上马,朝众人喝道,“你们若不追来,到了地方我自然会放了他。如果——,有谁敢阳奉阴违地乱来,我立刻就杀了他!”话音未落,便驾地一声打马而去。 留下池固伦等人原地糊弄兵丁,且作慌了手脚不知如何是好模样。 离了众人视线,鬼眉默然思忖前言,心思随着马蹄起落上下。奔出一段路后,又问池凤卿道:“你真舍得下这里的一切?” 池凤卿唇角带笑,从马背上翻身坐起,捉了缰绳,毋庸置疑地点头回道:“为了心里在乎的人,什么都可以舍!” 鬼眉未察自己的手已同缰绳一并握在了那温暖掌心,闻言只觉心头又是一滞,继而泛起苦涩滋味。为了在乎的人,什么都可以舍啊!可惜,自古世事难两全,便是愿意舍下自己一条命,也未必就能够只为一个在乎的人。 既然池凤卿愿意离开这里......或许,就应该借机哄了他走。至少,可以让他避开一场风雨。 “你若说的是真话,那就定在三日后吧。” 池凤卿微微蹙了一下眉,问道:“为什么现在不可以?”问完即想到,自己最好还是留下来处理一下善后事宜为妥,若能劝着父皇就此只当世上已没了冯良工此人也好。 鬼眉没好气道:“你说走就走,别人也不用准备的吗?冯大人刚在牢里挨了板子,今儿个又经历这一场,如何能经得起颠簸?再者,想要出城,也得打点一番吧!” “三日后,我去哪里找你?” 鬼眉不曾多想,回道:“三日后,我会来找你。” 三日,足够经历一场花开花落。鬼眉若是就此带着池凤卿离去,走也便就走了。可惜,一番心思,一场约定,三日后却是另一番模样。世人整日求富贵平安、心想事成,若是真的能够灵验,莫若求多一双看透世事变化无常的眼。 一日可如三秋,三日,便可以沧海桑田,恍如隔世。 ———— 闻听冯良工被人从法场劫走,熙阳帝又是滔天大怒,当即下令封城严查,必要搜出冯良工和那劫囚之人为是。并命,相关人犯一旦抓获,皆冠以作乱犯上之名,当场击毙!鹏城上下闻言无不惶恐,顿时引得人人自危色变,不知情者,皆以为果有叛国贼子城中作乱,弄得男女老少闭门躲祸,惶惶不安。 池凤卿进宫劝驾,熙阳帝却冷了脸朝他道:“听说,你当时也出现在了法场附近,果然只是路过?那劫走冯良工之人,是真的挟持你作人质,还是原本就是你们商量好了的,要假借此名好助她逃之夭夭?” “父皇息怒!不敢欺瞒父皇,儿臣确是有心救那冯良工一命,但也不敢恣意妄为。只因见父皇盛怒之下圣意不改,那冯良工顷刻间便要人头落地,儿臣心有不忍,故而想去刑场设法拖延一时三刻,好容父皇消气后心生悲悯,饶他一命。并未料到会有此等意外之事。” “哼!意外?”熙阳帝冷哼道,“朕早知你对那冯家女儿心有爱怜!否则,如何无端地去封她一个县主身份?!也是因了你,饶是冯良工大逆不道,朕也未尝迁怒于她一个女子。只想着,朕既宠着你,纵着你,犯不着在小事上头同你生了嫌隙。那冯良工不知好歹,犯下的错原是要累及家眷的。朕为了你,已然对他冯家网开一面,就是想着为那女子留条后路,不至流放千里之外,惹你牵肠挂肚。朕非是心胸狭隘之人,不过一个冯良工半路认回来的女儿,容你收她做个侍妾,朕总是默许了的。倘若,你因她生了糊涂心思,胆敢忤逆于朕,可真是白辜负了朕对你的一片期望!” 池凤卿立时跪地叩,连呼惶恐:“儿臣不敢!还请父皇明察,儿臣虽有救人之心,但也懂得父皇怜惜之意,万万不敢辜负,更不敢抗旨忤逆,扰乱朝纲。”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