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大晋孤烟之山河破碎在线阅读 - 第八章 公元310年 刘渊之死 1

第八章 公元310年 刘渊之死 1

    由于被王浚打败的石勒却意外战胜豫州裴宪,使中原门户大开。石勒、王弥在中原更无忌惮。

    刚刚进入三月,石勒就与王弥一起联合大闹中原。毁去大小城池数十个。中原的破产农民纷纷加入,二军相加竟有十万之众。

    王弥军全是晋农民,石勒军虽以五千胡骑为核心,但也是以农民为主。所以石勒、王弥的战争口号是汉族化的,什么杀贪官污吏,为民除害,替天行道之类。也因此有很多生活艰难的农民、奴隶加入。

    整个淮河以北,黄河以南几乎都成了王弥、石勒的活动区域。京师洛阳几乎被隔离出来了。

    被王弥、石勒sao扰的庄园主们,纷纷带着宗族、部曲,逃离城池,在隐蔽有水源处建立坞壁自保。

    “坞壁”,胡三省直接说就是小之又小的城。《水浒传》中有三打祝家庄,这个祝家庄就算坞壁。元末也出现大量坞壁。

    这使得中原几乎千里无人烟。西晋在人口数量多时,加胡人也不过二千四百万人左右,(八王之乱前有政府统计),还没有一个今天的上海本地人多。不算外地打工者,上海人口都比西晋多。

    坞壁在中古战乱时的自保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坞壁远离焦点地区,对作战双方基本保持中立态度。这样,大的军阀路过,一般只向坞壁要粮食,或一点壮丁,没有太多城池供他们取粮了,军阀也不能把下蛋的鸡都杀光,何况人家是中立的。坞壁不是军阀的矛盾所在,军阀的主要矛盾是其它军阀。

    而小的百人左右的土匪很难打进坞壁。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客观原因,也大大增加了坞壁的存活系数。古代中国人口总数就一到二千万人,坞壁中的人数会更少,他们找个有水源的地方藏起来,一般大军阀也找不到他们。因为坞壁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人不远走,很快也就没有了进出的路。这一点在人口少之又少的晋末很重要。

    所以陶渊明的千古绝作《桃花源记》,不是他心中的理想适社会,而是有社会现实的。只是这个“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他写的太夸张了。

    人不走,就没有路。坞壁在人烟稀少的晋末战乱时代,的确很隐蔽。

    像刘渊占领整个河东,身在河东的一等大族裴氏,把宗族迁到黄河边一个小支流上,在一个山坳中,建立“裴氏堡”。裴氏堡还在黄河之北,刘渊就找不到,他也没时间去找。

    河东薛氏也没有跑。河东薛氏的发家人原出自河北,一直跟着刘备混。到了四川开始发达。蜀国灭亡,被迁到河东。几十年后人口虽多,但外来户级别低,没有南迁。在南北朝崛起。

    两晋南北朝的战乱,使得中原千里无人烟。首先必须承认有杀戮的原因在。这里面农民起义比军阀混战杀人多。(民国军阀混战那么多年,总人口却增加了。军阀需要人)另一个原因就是现实科技下,独立在外的自耕农更无法生存,没有庄园体制外的人。人要么走了;要么藏起来了。

    有人说五胡军阀将中原人口杀光,是别有用心的。军阀还是要联合庄园主。五姓七家,关中四姓便是明证。有人说南北朝之后,隋唐的皇帝有冒充汉族之嫌。就算冒充是真的,他们怎么不冒充匈奴。这说明了汉族人口既是在北朝还是占主导地位。本书后面还会有印证。

    但是在和平时期,坞壁却容易被朝廷找到。和平了,朝廷要收他们的税赋,只要各县派人沿河道往上游找就行。

    二十年以后,暂时和平了,朝廷才发现坞壁多的惊人。大大的赋税。

    坞壁脱离西晋政权,使西晋中原力量大减,可是它客观上保存了农耕社会。五胡十六国,南北朝,兵荒马乱的整整三百年。可是人们却没有料到,这一时期,人口最多时,光北方就三千万人,人口竟大为增长。原因首先是坞壁保存了农民大众,再才是北魏生铁普及,使自耕农发展,最后是北魏“均田制”,才使人口大量增长。

    还有一点更重要,前面我们说了,由于地处草原唯一的季风气候,东北是游牧人群的主要发源地。而中原地区,黄河南北却是农耕人口的主要发祥地,就算战争使百分之九十的人口流走,一旦安定,农耕人口又会爆棚。没办法,这里的沃土就是养人。五姓七望,关中四姓证明了这里始终是农耕的天下。最后还是关中四姓中的弘农杨氏一统天下,建立隋朝。

    以河南为中心的晋朝中原地区本就几百万人,经王弥、石勒一闹,人口大多逃光了。他们下一个目标盯住了洛阳。

    王弥、石勒在河南的军事行动,是刘渊不间断,持续sao扰大晋核心地区这一战略的一部分。他们避开晋军主力,专打弱小,对大晋的破坏极大。

    历史上最在明确提出这一战略的是伍子胥。伍子胥告诫吴王“现今楚国内部不和,我军如用一部人马出击,楚军必定全军出动,等楚军出动后,我军再退回,这样经过几年后,楚军必然疲惫不堪。那个时侯,便可考虑大举伐楚。”吴王采纳了伍子胥的建议,轮番袭扰楚国达6年之久,致使楚国连年应付吴军,人力物力都被大量耗费,国内十分空虚,楚军将士疲于奔命,斗志沮丧。

              

    这一点刘琨已经看得很清楚,所以他多次催促拓跋部骑兵入关。拓跋猗卢先期派来二万骑兵,刘琨看猗卢没有失约,就上表请封猗卢为代公,进驻代郡。并宣称鲜卑为夏朝后裔,刻成石碑,流传至今。

    刘琨想把拓跋部都迁入幽州代郡有二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有三分之一的拓跋部就安置在代郡。

    拓跋部以前被大晋分为三部,拓跋猗卢是中部,他统一了三部,而东部就在代郡。所以拓跋另两部全部进入代郡,并没有增加拓跋部的地盘。安排其他的地区就等于白送拓跋部地盘,尤其重要的是,幽州代郡还在长城以北。

    第二个原因就是当年前刺史司马腾已经上报了这个方案,只是方案还未实行,司马腾在刘渊的压力下,逃出并州。而刘琨入主并州之后,不希望依靠拓跋部,所以这个方案也就没执行。

    但是拓跋部全部南迁代郡,在三年后的此时,出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提出这个方案的司马腾是东海王二弟,代郡虽属幽州,但幽州刺史王浚得好好配合。但这方案在三年后又被刘琨拿了出来,王浚便不用配合。

    要知代郡本就是拓跋部的三个根据地之一,拓跋部全迁入代郡对王浚来说,不仅没有减少一寸地盘,还增加了实力。但因为刘琨未与王浚商量,王浚面子上过不去,竟派人去代郡,不许拓跋另两部入境。结果派去的人被拓跋部驱走。

    王浚大怒,要派十万大军去驱走拓跋部。刘琨不想与王浚产生冲突,暂停拓跋部入代郡。经过考虑就安排把并州‘东北部’太行山区五县人民内迁,让拓跋部入驻。鲜卑拓跋部终于迈入长城了,一百年之后,拓跋部建立的‘魏’统一中国北方,成为第一个戎人坐稳中原的‘大朝’,建国超过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