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大晋孤烟之山河破碎在线阅读 - 第九章 公元311年 笔者的总结 10

第九章 公元311年 笔者的总结 10

    笔者语

    此后西方在贵族社会中发展,包括东瀛。虽然贵族生产力低下,但是贵族从农奴手中剥削的更多的财富(粮油、美酒等)。这些东西不能长期储存,从而使西方走入商业社会。当然买农奴比养农奴来的方便省钱也是产生贸易的一个主因。这样西方很早的进入了‘商业社会’。这是一个较自由(相比于小农社会)而缺少正义的社会。以奴隶贸易为主的社会当然缺少正义。

    商业社会在一千年中落后于中国的小农社会。今年刚有了科学的根据。2014年西方通过测定东西方古人的遗骨,来获得古人每日摄入的热量卡路里。到两汉时期,中国人每日摄入的热量已基本和西方同一时期的人看平,略微低一点点。到了隋唐,中国人每日所获取的卡路里明显超过西方同一时期。两宋差值达到最高。到了明后期,开始回落,后面就比人家差得远了。这科学的证明了,中国出离南北朝的三百年之后,从进入小农社会初期的隋朝开始,在随后的一千年里,大多数西方人比中国人过得穷。大多数西方人成为农奴,这个观点本身这就是毋庸置疑,只是以前拿不出科学证据。

    贵族社会,个个贵族有势力,使得战乱不断,西方社会承接了这个历史特点,除了在宗教获得绝对权力那一个极短的时间内,战争得到些许的克制,其它时间都是战乱不断。远的不说,从三十年战争算起,每隔几十年整个欧洲都有一场大战。尤其是一个重要国家的继位战,往往引起数国参战,后面又西班牙王位争夺战;帝国皇位争夺战;号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七年战争(此战役,甚至乾隆也参战了),最后引起了欧洲大革命,战争就更加残酷。

    而中国进入了农业社会的最终顶峰——小农社会。小农社会由于缺乏社会中坚力量,而走成了一种大政府,公正社会。由于农民分散,没有力量,许多大事需要官府来调动,如隋朝修运河,秦汉、明朝修长城,这在贵族社会中是不可能做得。这样中国形成一种大政府。而社会底层缺乏士族有效的管理,士族有权有力,甚至属于半官方,他们甚至对地方上形成一定的行政管理。而在小农社会下,地方上小地主和宗族长老,不管是在力量、威望和权势上,都不能和士族同日而语,这时儒家中的“义”被引入小农社会,形成极具中国特色的仁义的意识形态。孟子在隋唐之前是不文明的,从隋朝文中子开始,一级一级被人重视,到了宋元达到高峰,成为亚圣。

    孟子在宋代被竖立起来,不是他自己变得高深了,也不是人们突然读懂他了,而是社会需要他了。在贵族被中国社会彻底抛弃之后,不管是上层还是社会最底层都失去了原有的‘秩序’。这样‘义’被深刻引入社会。所以中国进入了一个比较公正而相对缺少自由流动的社会。

    农业社会并不是一直就优越于游牧社会,当铁具出现之后,农业社会一举超越了游牧社会。而当机器出现之后,商业社会成功转型,超越了农业社会。在工业时代以前,商业社会主要生产力农奴,也生产不出更多的物质,用于交换的商品非常有限,相比农业社会,就奴隶多点。而进入工业时代之后,社会物资大量复制,商业社会在生产力上一举超越农业社会。

    铁具之于农业就如同,机器之于商业。所以工业时代不独立于商业社会。

    农业被称为社会第一产业。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中的基础。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不再需要大量的人员,可以腾出更多的人力去创造人们所需的生计以外的其他‘物质’。中国的农业社会解体了。我们进入了自己的商业社会。

    要知当今世界,女王和天皇存在的最大意义,就是告诉世人---人从一出生就是不公平的。发牢sao,咱们就是输的那一个。

    中国进入了商业社会的初期。竞争是其最大特点。

    社会将进入第一次深刻转折。

    不要牢sao满腹,怨天尤人。

    修身,齐家,立业。天行健,匹夫以自强为强!

              

    其实西晋还有第三个独一无二,就是立志建立一个胡汉共荣的大同世界。使胡汉同居一地,对胡人视同子民。

    武帝《己末诏书》有:“羌胡道远,其但募取乐行,不乐勿强。”

    有人劝武帝杀刘渊时,王浑说:“我们对胡人的政策是‘诚信以待,用德政使胡人归附’。”

    东北鲜卑慕容氏经常把逮到的其他部落的俘虏卖给中原庄园主做奴隶。晋武帝得知后,下诏以国库之物赎还,命令司、冀二州,禁止买卖夫余人口。

    胡汉共荣,这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在古代,不尝试怎么知道此路不通。虽然对晋朝来讲有灭顶之灾。农耕社会和游牧社会在低下的生产力下,无法同居一地,否则矛盾丛生。是当时人们所不能理解的。不能简单地说农民在粮食交换中欺压牧民,他们也没多少盈余的粮食,自然会月越卖越高;也不能说牧民更加凶残,人家也不能瞪眼饿死。

    后来唐朝在大漠建督护府,在大漠驻军,就地管制,也不成功。因为,游牧社会是流动的,你把军队驻到那里,就等于被晾到那了。

    宋朝初期想夺回燕云十六州,结果第二代皇帝在战场受重伤,差点做了俘虏,此事就不了了之。

    到了明朝就干脆只守长城,即便有能力,也只是将他们往西北撵一撵了事。

    我这里想说的还是那句话,人们常认为的历史上的胡汉矛盾,不是********,而是农耕社会和游牧社会的矛盾。是双方争夺土地使用权的矛盾。否则你不能理解。从西周到明都有矛盾,三千年来草原上的民族换了好几茬,都和华夏族有矛盾,这讲不通。北魏在中国北方建国之后,其最主要的敌人不是南朝,而是长城外的柔然。可见胡汉矛盾,不是********,而是农耕社会和游牧社会的矛盾。

    农耕社会和游牧社会的矛盾、斗争只能看成人类竞争进化的一部分。在今天,农耕与游牧社会都已基本成为历史。我们或许更能看清这一点。

    笔者猜测,游牧民族的昌盛和‘畜马’业的发展紧密联接。畜马业质变的两个时期正好是游牧民族最鼎盛的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就是五胡乱华,这一时期草原民族被中原民族融合。五胡从中原学会了很多科学养马的技术。中原很少‘私马’,为了作战只好官方集中养马,因此养马技术反倒比草原好。很重要的如:马群公母配比;马匹的‘去势’;食物中添加豆类;中草药等。考古挖掘证明,到西晋才出现马镫。这也是骑兵的一大跨越式进步,在此之前大多数骑兵还需要下马作战。

    畜马业第二个质变时期来自辽金时期,在此之前草原民族养马很少,考古证明此之前还是‘五羊一马’。马比较刚烈,很难养,一个部族羊马比例在5比1以上。到了辽朝才出现大规模马群。马替代了羊的地位。试想元朝打到欧洲,每个蒙古骑士还要牵六只羊去,还怎么打仗(不牵羊路上吃什么)。吃马rou,喝马奶,每人牵上三匹马,去欧洲那就是一趟‘放牧’,遇上敌人这些‘食物’就便成了坦克。大规模马群的出现也加快了马匹的改良。

    可是在网上辽金的养马资料很少,笔者想查找蒙古国的养马史,却无法下载。拿不出更多证据,因此笔者才说是猜测。

    但是辽金一旦设立‘官马’就衰落是史实。人都跑到中原享福了,天生的骑士也就没了。就像八旗子弟会骑马,能让太平天国两万人打到天津吗?这才使得蒙古亲王僧格林沁竖子成名。(在英法联军的枪口下,战马又变回食品,草原民族也就此彻底衰落)

    ===============

    在随后的几年中,刘琨一直处在北方战场的第一线。我们重点表现南北社会的特点。东晋以大庄园主(大企业家)为统治核心;北朝以大政府为统治核心,谁优谁劣?

    在北朝,大企业家不执政的情况下,大企业如何发挥它的生产力优势?

    为什么进入中原越早,接受中原文化越早的胡人越早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