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世界演义在线阅读 - 第五章 河姆渡文化

第五章 河姆渡文化

    木器和骨器较多。

    木器包括:

    发现中国最早的木制饰品“木雕鱼”。

    出土许多桩柱、立柱、梁、板等建筑木构件,构件上有加工成的榫、卯(孔)、企口、销钉等,显示当时木作技术的杰出。柱子两端凸出的小方形称为榫、柱上凿出可将榫插入的孔为卯。遗址中所发现的两种木构衔接法,令人惊叹不已,至今仍为木工工艺所沿用。一是企口板,企口可将两块木板拼接在一起而不露缝隙,遗址中发现的企口板两侧各有一道企口,可与另一块侧边削薄的木板相接,如今我们的木质地板还是用这方法拼接。另一是销钉孔,带销钉孔的榫和梁柱的卯垂直相交,用销钉栓住,榫头就不会从卯口脱出了。河姆渡遗址的建筑技术,可说已为中国木结构建筑打下了基础。

    遗址中所发现的柄叶连体木桨,证明已有舟楫之便,除用于交通外,可能也在渔猎活动中乘用。

    出土纺轮、两端削有缺口的卷布棍、梭形器和机刀等,属於原始织布机附件,显示新石器时代人们已由手工编织发明了原始的机械。

    骨器包括:

    骨器有耜、鱼镖、镞、哨、匕、锥、锯形器等器物,精心磨制而成,一些有柄骨匕、骨笄上雕刻花纹或双头连体鸟纹图案,就像是精美绝伦的实用工艺品。最具代表性的农具“骨耜”即采用鹿、水牛的肩胛骨加工制成。

    骨哨:一种乐器,也是一种狩猎时模拟动物声音的狩猎工具。浙江杭州市还能看见一种用小竹管做成,发出鸟鸣声的竹哨,显然是河姆渡骨哨的遗存。

    出土了中国境内发现最早的漆器。

    陶埙也是河姆渡的出土遗物,埙身呈鸭蛋形、中空,一端有一小吹孔,也是中国一种古老的乐器,市面上观光区兜售的陶笛与此相似,只是河姆渡的陶埙只有吹孔而无音孔,可见它的原始。

    河姆渡文化的社会经济是以稻作农业为主,兼营畜牧、采集和渔猎。河姆渡文化的农具,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大量使用耒耜。遗址中还出土有许多动植物遗存,如:橡子、菱角、桃子、酸枣、葫芦、薏仁米和菌米与藻类植物遗存。

    陶盉形似酒壶,前有冲天管状嘴,后为喇吹口,中间以扁平半耳环连结。器壁内外打磨光滑,制作精细,今天看仍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多数专家认为这是一种酒器。酒器的出现显示农业收获较前丰富,才有馀粮酿酒。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原始艺术品不仅数量大,而且题材广,造型独特,内容丰富多彩。主要表现在象牙雕刻、陶器纹饰上面,尤其是一些象牙雕刻器,线条流畅,造型美观,令人叹为观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件“双鸟朝阳”纹象牙碟形器,长16.6厘米,宽5.9厘米,厚1.1厘米,上半部残缺,底端也稍残。正面中间阴刻5个大小不等的同心圆,外圆上端刻有熊熊的火焰纹,象征太阳的光芒,两侧各有一只引昂勾喙鸷鸟拥载太阳,器物边缘还锥刻羽状纹。整件器物图像布局严谨、雕刻技术娴熟、形象逼真传神、寓意耐人寻味,是河姆渡原始艺术的精品。

    陶器刻画作品。刻划于陶器口沿和腹部,内容包括太阳、月亮、花草树木、鱼鸟虫兽等,画面简洁舒展,风格朴实而又生机盎然,既反映了河姆渡先民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也折射出先民期望风调雨顺、农业丰收的内心世界。代表作品有鱼藻纹陶盆、稻穗纹陶盆、猪纹陶钵、五叶纹陶块等。这些带有刻画艺术的陶器,出土时基本完整,即使是碎片,也是原地压碎,可以拼复完整,说明河姆渡先民对它们特别珍重,应是祭祀用品,推测原始宗教意识已在先民中萌芽。

    人体装饰品有璜、管、珠、环、饼等。珠、环等饰品大多用玉和莹石制成,在阳光下闪烁着淡绿的光彩,晶莹美丽。还有一些以兽类的獠牙或犬牙、鱼类的脊椎骨制成的装饰品。

    家畜主要有猪和狗。破碎的猪骨和猪牙齿到处可见,并发现捏塑的体态肥胖的陶猪和在黑陶钵上刻划的猪图饰。有一件陶盆上同时刻划着稻穗和猪的图像,具体而生动地反映出家畜饲养依附于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许多骨耜是用水牛的肩胛骨制作的,说明水牛当时已被驯养。

    仰韶文化:黄河上中游流域的以关中豫西晋南为中心包括鄂西北、豫东、甘青接壤地带。时间:BC5000~3000年前。典型遗址: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半坡遗址、大地湾遗址二、三、四期。

    半坡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半坡居民的经济生活为农业和渔猎并重。

    半坡遗址分为居住、制陶、墓葬三个区,居住区是村落的主体。储藏东西的窑xue分布于各房子之间,形状多为口小底大圆袋状。家畜饲养圈栏两个均作长方形。

    半坡人的住房,从发掘的房屋遗迹来看有圆形的,也有方形的,有半地xue式的,也有地面上的。这些房屋均采用木骨涂泥的构筑方法,其建筑风格:门前有雨棚,恰似“堂”的雏形,再向屋内发展,形成了后进的“明间”;隔墙左右形成两个“次间”,正是“一明两暗”的形式,如若横向观察,又将隔室与室内分为前后两部分,形成“前堂后室”的格局。

    半坡村落中心,是一座约160平方米的大房子,进门后,前面是活动空间,后面则分为3个小间。前面的空间是供氏族成员聚会、议事的场所;后面3个小间,是氏族公社最受尊重的老祖母或氏族首领的住所。同时,也是老人和儿童的“集体宿舍”。古代社会中的“前朝后寝”的宫室正是源于半坡这种“前堂后室”的大房子,以大房为中心,四周围绕众多小房屋。

    半坡晚期的方形房屋,是从早期的“半地xue式”发展而来的。这种雳屋完全用椽、木板和粘土混合建筑而成。整个房子用12根木桩支撑,木柱排列3行,每行4根,形成规整的柱网,初具“间”的雏形,它是我国以间架木为单位的“墙倒屋不塌”的古典木构框架式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