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都市小说 - 狮城情缘在线阅读 - 第二章 初来乍到新加坡

第二章 初来乍到新加坡

    门口一辆福特轿车,驾驶员已经打开了行李箱盖,钱伟琪与乔伟光将手推车上的行李全部搬上了轿车,乔伟光与钱伟琪坐上轿车,驾驶员发动了汽车,驶上了机场外面的马路。

    开上马路轿车加快了速度,钱伟琪向车窗外望去,一股异国风情扑面而来,马路边上都是热带树木花丛,很多人都戴着面纱,还有不少印度人,穿着丽莎拎着包悠闲地走在马路上,华人皮肤都是黝黑的。很多教堂样建筑,在上海很少见到。

    乔伟光今天接到上海的同胞,心情是不一般的愉悦,乔伟光坐在副驾驶后面的位子,钱伟琪则坐在驾驶员后面的位子。

    机场的新加坡的最东面,而学校在新加坡的最西面,所以最起码轿车要开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达学校,这是钱伟琪半年学习英语的学校,也是新加坡政府为了各国来新加坡留学的学生办的一所英语学校。新加坡的主要语言有四种,分别是英语、汉语、马来语和泰米尔语。其中英语是新加坡的官方语言,华人除了使用英语及汉语外,私底下也会以福建话、广东话、海南话或潮州话交谈,对于钱伟琪来说,学习英语是第一需要,汉语自然不在话下,至于其他地方方言与外国话无异,也不在钱伟琪的学习范围之内。汉语在新加坡通用,这为钱伟琪的今后深造提供了方便。日本与韩国来的留学生就需要学习二种语言,中文对于他们二国的留学生来说,尽管他们国家也使用汉字,但是中文的四声发音是他们的死xue,当然他们可以不学习汉语,但如果学会了汉语在新加坡的生活一定会有帮助,因为新加坡上了年纪的华人英语都不好,而这些老华侨们都是商业,零售业,美食业的当家人,与这些老板们能用汉语交流,可为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尽管这些老板们的汉语发音也是三脚猫。

    乔伟光感觉到车内的气氛有点沉闷,便对着窗外的景色滔滔不绝的介绍了起来:“小钱你看,那边的尖顶建筑是圣安德烈教堂,典型的早期哥特式建筑,它的外墙是用石灰、贝壳、糖与蛋白和成泥糊再加入水椰子壳砌成的,百年来外墙始终光滑洁白。”钱伟琪听后感到不可思议,在国内见过水泥与石灰糊墙的,没有见过用石灰与蛋白糖糊墙的:“真神奇,经过百年还像新的一样。”

    “新加坡的神奇东西多了,以后你慢慢会感觉到的。”

    汽车沿着东西方向的路一直往西,渐渐路上车多起来了,速度也上不去,正好给钱伟琪看风景的机会。

    “你看前面的圆顶的建筑,那是旧高等法院,是新加坡最晚期的英国殖民建筑,青铜色的圆顶昂然耸立,彰显气派。”

    “真漂亮。”钱伟琪赞叹道。

    “乔大哥,你怎么这么懂建筑啊?”

    乔伟光不无骄傲地答道:“嘿嘿,我在南洋理工学院学的是建筑设计,所以要研究各种各样的建筑风格。”

    “乔大哥真了不起,你们学建筑设计的真好,好羡慕!”

    “没关系的,等你预科班毕业,想考什么专业都可以,主要是要过了语言这一关,在这里学好英语是必须的。”

    钱伟琪对乔大哥一句“学好英语是必须的”牢记在心。

    车子很快开进了一所学校的大门,学校花园里的奇花异草争奇斗艳,许多品种钱伟琪是第一次看到,一切是那么的新鲜神奇。教学大楼前站着二十几个人,正等待着钱伟琪的到来。

    车停在人群前面,乔伟光与钱伟琪下了车,乔伟光介绍道:“欧阳老师,这位就是上海来的钱伟琪同学。”

    欧阳老师三十多岁,穿着一条合身的淡粉红连衣裙,中等身材,面容娇小和蔼,伸出手来cao着一口闽南口音的普通话:“钱伟琪同学,欢迎来新加坡留学,这边几位都是上海来的同学们,以后你们都是一个班的同学了。”身后的同学们都友好地亲切地打着招呼。

    钱伟琪从陌生胆怯不安的状态中感到了一丝温暖、感动、甚至于有点小激动:“老师好,同学们好,以后请多关照。”其它的话一下子也说不出来,这几句话也是在上海练习过几次,熟记在心。钱伟琪在上海的时候话也不多,性格比较内向。

    “同学们去二楼接待室。”欧阳老师刚说完,同学们都冲上楼梯,向二楼接待室走去。

    今天由欧阳老师组织,在二楼接待室有个茶话会,上海来的同学们聚聚,以后同学们在学校的相处就不会生疏。

    会议桌上面摆放着许多热带水果,除了香蕉都是钱伟琪没有见过的,莲雾、山竹、火龙果、泰国龙眼、木瓜。

    欧阳老师自己掏钱买的水果,今年上海来的同学钱伟琪是最后一位,后天就正式开学了,让同学们尝尝新加坡的水果,当然这些水果没有一样是新加坡产的,新加坡的水果都是从国外进口。

    同学们都陆陆续续围着会议桌坐了下来,欧阳老师招呼钱伟琪坐在自己的身边。

    欧阳老师关切地问:“上海到新加坡的飞机飞了多少小时?”

    钱伟琪有点羞涩地回答:“飞了五个多小时。”

    “新加坡比上海要热,这里没有四季全年温度基本一样,你慢慢会习惯的。”

    “嗯。”钱伟琪点了点头。

    “同学们,今天都是来自上海的留学生,钱伟琪同学是最后一位到的,后天就要进入紧张的学习,希望你们为了祖国也为了替你们付出学费的新加坡而努力,为国增光为新加坡增荣耀。”

    同学们热烈地鼓掌:“努力学习为国争光。”

    “你们都是这几天陆陆续续到的,对这里的情况不太了解,我在这里大至介绍一下新加坡的情况。”

    “新加坡被称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创造了无数经济奇迹,逐渐在亚洲成为四小龙中的头龙。政府长期填海造田,扩充国土面积,现在的新加坡已经是一个美丽整洁的国家。”

    下面同学们发出了一片惊叹声。

    欧阳老师接着说:“新加坡努力让自己成为世界中枢,而事实证明它真的做到了。全球各大银行汇聚在此,上千家跨国公司纷纷在新加坡设立运营总部,世界上第二大货柜港,第三大炼油中心都在新加坡,可以称为东方的瑞士。”

    同学们被欧阳老师激发出一股学习的激情,同学们万万没有想到,小小的新加坡有那样大的能量,有那样的现代化。特别被世界第几、世界第几的事实所感动,同学们感到自己的国家落后了,一定要为祖国增光,将来有机会服务于祖国。

    欧阳老师接着说:“同学们,其实我也算是中国人,我的祖爷爷是中国人,是中国福建人,祖奶奶是马来人,所以我算是华人与马来人的混血,我妈到现在烧得一手娘惹料理。”底下同学们又是一阵议论:“怪不得老师看上去不完全像我们中国人。”“不对,是中国人,因为她的祖爷爷是中国人呀!”

    “同学们,新加坡地方虽然小,但是有六大民族各领风sao,各种佛寺、教堂、兴都庙、清真寺一应俱全,相互尊重和平共处,新加坡人包容宽广的宗教胸怀一览无遗。”

    “老师啥叫兴都庙?”不知是哪位同学提问。

    欧阳老师想了想:“这位同学提得好,以后有疑问可以随时提问,我是有问必答。兴都庙是印度教居民的信仰中心。”

    “同学们,今天茶话会是为了大家从中国来新加坡留学,同学们之间有个互相了解的机会,以后再谈正事,大家吃水果,可以交交朋友,聊聊家常。”

    同学们报以热烈掌声。

    老师与一位同学为大家分发水果,每人一份,盘子上面堆着大家没有见过的水果,不一会接待室里水果的香气四溢。

    同学们吃着水果,三三二二围在一起聊着家乡话题。

    “钱伟琪你好,我叫赵伟国,是上海普陀区朝阳中学的,以后请多关照。”

    “我是长宁区长宁中学,也请你多关照。”钱伟琪礼貌地答道。

    “钱伟琪,嗯里是崇明人,与你们几个市区哥们在同班,嗯德哈话头思(崇明土话:没关系),以后有用得着学弟的地方叫一声。”钱仪伟来自上海崇明岛,崇明岛与市区交通不太发达,岛上居民主要务农,这次钱仪伟出国来新加坡留学,丑事不出门好事传千里,这崇明岛上都传开了,说是出了个状元,爸爸mama及七大爷八大姨为他办了三十桌送别酒席,如同古代考中状元一般。钱仪伟个子不高,自谦称为学弟,其实与同学们年龄都差不多,但是脾气豪爽仗义。

    “哟,崇明是个好地方,以前爷爷托人从崇明带来的土鸡特别好吃,我到现在还记得。”

    “嗯里崇明不但土鸡好吃,草鸭也好吃,还有好多好多好吃的东西,以后你们有机会去嗯里崇明白相(游玩),我叫爸爸mama做很多好吃的东西,还有崇明甜芦粟特甜。”钱仪伟如数家珍。

    沈玲玲是上海黄浦区金陵中学的,爸爸在自由市场划鳝丝,挖到了人生第一桶金,也算是万元户吧,因为每天都要与鳝丝打交道,这个身上都有一股鳝丝的腥味,沈玲玲在学校从来不说爸爸是划鳝丝的,同学们问起来总说爸爸是做农副产品贸易,原来住的是石库门里的三层阁,房子小楼梯陡,上下爬个楼梯够呛,后来爸爸mama买了二房新工房,这在当时算高档住宅了,家里条件尚可吃穿不愁,沈玲玲人也生得水灵,不太看得起班级里的穷学生,他爸爸在打点老师的问题上没有少花心思,沈玲玲在学业上倒也用功,尽管身上有不小毛病,这次来新加坡留学,一半靠自己努力,另一半则是家里给创造的机会。

    茶话会已经过去了一个半小时,欧阳老师看看时间差不多了:“同学们,今天我看就到这里吧,以后有的是时间交流,大家要注意一点,这个半年英语学习是关键的半年,如果英语不过关,你们就会前功尽弃,记住这个半年是重中之重。”老师在最后的语句上加重了发音。

    钱伟琪对学校的安排感到非常满意,整洁的寝室,亮堂的餐厅,带有异国风味的美食,一切的硬件条件是国内不能比拟的。

    不久同学们早上起床的时候,不远的cao场上传来了朗读英文的声音:“WhenyouvisitLondon,oneofthefirstthingsyouwillseeisBigBen,thefamousclockwhichcanbeheardallovertheworldontheB.B.C.”

    (当你预览伦敦时,首先看到的东西之一就是“大笨”钟,即那座从英国广播公司的广播中全世界都可以听到它的声音的著名大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