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挽明在线阅读 - 第七十四章 税收问题

第七十四章 税收问题

    “哦?这人是谁?”杨鹤道。

    张凤奇笑道:“这人是舍弟凤梧妻家的亲戚,名叫范柳,在抚宁县做绸缎生意。因他跟凤梧有亲,我怕传出去多有不便,因此很少跟他来往,一时倒是忘了此人。这人做生意是好好手,去年一年赚了数百两银子。”

    杨鹤闻听不由大喜:“那就有劳张兄将他请来。”

    “这个时候请他来不大方便吧?”张凤奇道。

    杨鹤笑道:“有什么不方便的?李大哥和胡县丞也不是外人,大家一起喝一杯。”

    张凤奇点点头:“那行,我这就派人将他唤来。”

    说完,张凤奇招来下人,命他到绸缎庄将范柳请来。

    见张凤奇一个个下人安排下去,杨鹤笑道:“张兄,我看你这县太爷当得挺滋润啊,这么多下人随时听用。”

    张凤奇摇头笑道:“这些人的薪饷都要我个人负担,兄弟,我跟你说实话,靠我那点俸禄根本养不起这么多人,可是不养这些人,什么事情都要我亲自去做,根本做不过来,而且有时候还需要这些人撑场面。”

    “张兄一个月的俸禄是多少啊?”杨鹤问道。

    “一个月俸禄是七石五斗米。”张凤奇道。

    (官员的俸禄是按净米算的,缴纳赋税的时候是稻米,没脱壳的)

    杨鹤闻言皱了皱眉:“抚宁县现在的米价是多少?”

    “一两银子多一点吧。”张凤奇道。

    “就是说你一个月的俸禄差不多是八两银子。”杨鹤道。

    张凤奇摇摇头:“不是你这样算的,哪里有那么多?”

    “那是多少?”杨鹤接问道。

    张凤奇叹了口气道:“官员的俸禄有两部分,一是本色俸,一是折色俸。

    本色俸包括实支米,折银俸和折绢俸,正七品的官员一年实支米是十二石,折银俸一年是三十五石,折绢俸一年是七石,本色俸一共是五十四石,折算成银子的话是二十七两。

    折色俸包括折布俸和折钞俸,正七品官员折布俸一年是十八石米,折钞俸一年也是十八石米,一共是三十六石,折合成银钱是十八两。

    这两项加一起一共是九十石米,折算成银子的话是四十五两。

    就是说我一年的俸禄是四十五两银子,除去实支米十二石,银子只有三十九两。”

    (该数据采自万历《大明会典》)

    杨鹤闻言疑惑道:“等一下,你的俸禄好像不对啊,你的俸禄是按照一两银子两石米算的,可是你刚才说现在的米价是一石米一两银子多一点,怎么会相差这么多。”

    张凤奇苦笑道:“官员的俸禄是太祖时期定的,那时一两银子能买两石米。”

    “太祖时期制定的俸禄一直沿用到现在?”杨鹤惊呼道。

    张凤奇苦笑着点了点头。

    “一年的俸禄只有四十五两银子,你养这么多人?养得起么?”杨鹤皱眉道。

    张凤奇苦笑道:“当然养不起,所以只能想别的办法补贴。”

    杨鹤闻言默默点了点头,心道:难怪一提起明朝,都说明朝的官员贪污受贿,明朝官员的俸禄也确实太低了点。这点钱如果只养父母妻儿肯定是够了,可若是再养几个仆人,养一两个小妾,那就远远不够了。

    杨鹤不知道张凤奇有没有纳妾,但是仆人却没少养,杨鹤经常见到的就有四个人,单就养这四个人,恐怕张凤奇的俸禄都不够。

    端起茶杯,杨鹤慢慢饮了一口,然后默默思索起来。

    在张凤奇身边听用的,杨鹤经常见到的四个人,一个是书办幕僚,这个人相当于秘书,帮张凤奇书写一些文书,拟定公文什么的,作为知县,事务繁忙,配个书办是很正常的。

    马夫一人,这人相当于司机,张凤奇到城外处置公务总不能走着去,因此这个人是必须要有的。

    听差二人,相当于办事员,负责一应杂务,比如说找人,送信,传达个命令什么的。

    这时也没个手机电话,想找人必须亲自去找,像刚才找胡县丞,找范柳,张凤奇总不能自己亲自去找,只能派人前去。

    应该说,张凤奇作为知县,身边有两个听差也不算多。

    这四个人,涉及到公务的至少有三个人,可是薪饷却需要张凤奇个人负担,如果张凤奇不贪污受贿,那就只能喝西北风了。

    猛然杨鹤想起明朝有一位著名的清官:海瑞。

    有一次海瑞的母亲过生日,他上街买了几斤rou,以至于满城轰动:海瑞买rou了。

    杨鹤不知道海瑞的官职是什么,也不知道海瑞的俸禄是多少,就算海瑞跟张凤奇是同一品级,一年的俸禄也是四十五两银子,那海瑞如果只是赡养老母,供养妻儿的话,断不至于连rou都买不起。

    就是说海瑞的身边应该也有听用之人,需要承担下人的薪饷。

    不过想来海瑞身边听用之人应该没有张凤奇这么多,不然的话,凭他如此清廉,真的只能喝风了。

    如果连海瑞这样的人身边都要有听用之人,那就说明,这些人是必不可少的。

    既然是必不可少的,那就不应该由官员个人来负担这些人的薪饷,而应该由朝廷来负担这些人的薪饷。

    朝廷不负担,官员自然不愿甘守清贫。

    应该说,大多数的官员并不想做贪官,实在是俸禄太低。

    这些人苦读多年,做官可不是为了过苦日子的。

    于是便开始贪污受贿,乃至想出种种办法盘剥百姓。

    杨鹤不相信大明的统治者们看不出这个弊病,如果谁都看不出,那不是说大明连个有识之士都没有么?

    根据杨鹤了解的情况来看,事实应该是大明的统治者们知道这个弊病,但是他们解决不了,因为国家没钱,国家拿不出钱来支付这部分人的薪饷。

    但是大明偌大的国家,为什么穷到如此地步?

    难道说大明的经济真的不发达么?

    杨鹤记得后世有历史经济学家曾说,明末,中国已经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连资本主义萌芽都出来了,这个国家的经济会不发达?

    如果经济发达,国家却没有钱,那就说明国家的制度是有问题的,至少税收制度是有问题的。

    想起张凤奇刚才说大明的田税是三十税一,也就是百分之三多一点,加上各种摊派才百分之十,很显然,这个税率是非常低的。

    正常来说,税率在百分之六七是比较合理的,加上各种摊派,把老百姓的负担控制在百分之十五以内,老百姓应该是可以接受的。

    大明现在一年的赋税总额是两千七百万石,如果增加百分之五的赋税的话,能增加近二百万石粮食。

    按照七品官员的标准,能负担一万人的俸禄。

    默默地算了一会儿,杨鹤猛然觉得不对。

    大明一年能征收两千七百万石粮食,如果税率是百分之十的话,就是说大明的土地是两亿七千万亩,大明这么大的国家,怎么会只有不到三亿亩耕地?

    凝眉思索了一会儿,杨鹤越想越觉得不对。

    抬眼看向张凤奇,杨鹤问道:“张兄,咱们大明可供耕种的土地有多少亩?”

    张凤奇闻言诧异地看了看杨鹤,一时不明白杨鹤怎么突然问出这么个问题。

    不过张凤奇还是答道:“万历年间,太岳先生下令清丈全国土地,得出的结果是七百万顷多一点(七亿亩)。”

    杨鹤皱了皱眉:“七百万顷?七百万顷土地,一年的赋税怎么只有两千七百万石?”

    张凤奇闻言笑道:“兄弟,你刚才在那思索,不会是在想这个问题吧?”

    杨鹤笑了笑道:“只是突然觉得有些不大对劲。”

    张凤奇笑道:“兄弟,你糊涂了吧?有些人可是不缴税的,那些皇亲国戚,官宦士绅是不用缴税的,还有卫所的土地也是不用缴税的。这些不用缴税的土地就占了全国土地的一半以上。”

    杨鹤闻听猛然惊醒过来,知道自己这个问题问得不大妥当。

    苦笑了一下,杨鹤道:“我倒是知道这些人不用缴纳赋税,只是没想到不用缴税的土地会有这么多。”

    张凤奇叹道:“原先我也不知道有这么多的土地不用缴纳赋税,直到前年我进京述职,跟户部的同窗闲聊才知道。”

    摇摇头,张凤奇叹了口气道:“大明共有两京十三个布政使司,除了两京,基本上每个布政使司都有藩王分封,你们山东那边算是少的,只有两位藩王,最惨的是河南和湖广这两个省,各有八位藩王,这两省的好地基本上全被这些藩王给占了。”

    顿了顿,张凤奇接道:“除了皇室宗亲,还有官宦士绅,这些人手里也掌握了大量的土地。

    由于官宦士绅可以免缴赋税,因此很多老百姓便把土地寄挂在那些官宦士绅的名下,这样一来,他们只需给那些官宦士绅缴纳少量的粮食,就可以不用缴纳赋税了。”

    说着,张凤奇忽然冷笑了一声:“大明需要缴纳赋税的田地不足一半,每年都是入不敷出,就这样东林党那些人还要减免赋税,真不知道他们安得什么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