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三国凨在线阅读 - 第十八章 三国时期水战方式

第十八章 三国时期水战方式

    三国时期水战方式的讨论

    三国时期处于冷兵器时代,火炮、火枪之类的武器都没有发明,甚至连火箭都是后来郝昭防御陈仓时首次使用的,在此前的赤壁之战、濡须口之战中都没有出现火箭。那么三国时期的水战是以什么方式为主呢?我现在能想到的水战方式共有3种:

    1。远程弓箭互射。

    这里只包括普通的弓箭,不包括火箭。因为在公元228年之前还没有将火箭正式应用于军事。而弓箭只能射杀甲板上的敌军,对于躲在船舱里的敌军是无法用弓箭射杀的,这种作战方式是有其弊端的。

    2。船舰的舰首装上锥状的撞角,撞沉敌船。

    3。接舷战。

    今天要讨论的主要问题就是,后面这两种方式,哪一个是当时水军作战的主要模式?是撞击式为主还是接舷战为主?这个问题我是在研究我坛坛友转载的《三国征战史》的时候产生的疑惑,原文如下:

    东汉末年,水军主要舰种是艨艟。艨艟船艏有一大椎,可以椎破敌船。荆州据长江上游,顺水行舟,船速颇高,利于冲撞。扬州地处长江下游,逆水行舟,难于冲撞。但孙氏集团一向以骁勇剽悍著称,江东水军勇猛地进行接舷战。西洋古代军事史屡次证明,水战中,接舷战大大优于撞击战。所以,江东水军屡屡大破荆州水军。

    曹cao到赤壁时,周瑜之所以气壮,就是因为,荆州水军在刘表手下尚且不是江东水军的对手,新附曹cao,不肯用命,更没什么可怕的了。当然,赤壁之战,曹军拥有绝对优势,若不是公瑾雄烈,胆略兼人,就不可能击败盖世枭雄曹cao。后来,孙权与曹cao直接照面,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

    首先我们要讨论的就是艨艟这种船的作用到底是什么?是不是用来撞击对方大船的?大家知道艨艟就像现代的快艇一样,个头不大,船身狭长,速度快。东汉刘熙《释名.释船》载:“外狭而长曰蒙冲,以冲突敌船也。”

    这里的冲突敌船作何解释呢?一种解释是用来冲撞敌船,另外一种是冲锋陷阵,突击敌船。网上关于艨艟的资料不是很多,这里我还是比较认可第一种说法的。记得一年多以前在科教频道看过一个关于三国时期东吴水军研究的纪录片,里面就提到艨艟斗舰船头装有尖锐的撞角,用来撞毁敌船,使其漏水,并说这种艨艟斗舰是当时东吴水军的主力。指挥舰是一种楼船,高三至五层,顶部有一架小型投石机,由于舰船的载重量有限,不可能装载太多的石块,所以不是主要的作战方式,只是用来指挥其他船只的作战。通俗的说,就是投石机射向哪艘敌船,艨艟就围攻哪艘敌船。

    研究古罗马和古希腊的海战,可以看出刚开始他们的作战方式也是以接舷战为主,就像电影《加勒比海盗》里一样,必须登上敌船。但是后来这种作战方式在海战中淘汰了,取而代之的是撞击式,直接撞沉敌船。

    大约在公元前800年,当战舰的撞角出现从而引起一场古代造船学的革命时,这一项革新就产生了。早期的海战是人和人的海战,大都采取攻入敌部的办法。而现在人们的目的则为破坏对方船只的部身;使船员遭受伤亡则成为次要的事。战舰撞角的出现大大增加了对速率和机动性的需要。因此,荷马以前时代结构简单的古希腊和罗马的战舰不久就发展为具有狭长、低船身的船只,这种部的每一侧具有可容纳多达25名桨手的空间。

    接舷战只有海盗仍然以它为主要作战方式,因为海盗的目的不是让被打劫的船只沉没,而是要截获船上的钱财。军事上当然是以摧毁敌军为目的,所以撞击式应该是主要方式。

    所以我认为,艨艟的船头上是装有撞角的。现在唯一的问题是孙权在征黄祖的时候,多次与黄祖进行了水战,而黄祖占据长江上游,顺流而下,为什么以撞击式为主要水战方式的年代,黄祖却多次被逆流而上的孙权击败?

    八年,权西伐黄祖,破其舟军,惟城未克,而山寇复动。……

    十三年春,权复征黄祖,祖先遣舟兵拒军,都尉吕蒙破其前锋,而凌统、董袭等尽锐攻之,遂屠其城。《吴主传》

    在读完《董袭传》之后,我却产生了很大的疑惑:

    从征黄祖,祖令都督陈就逆以水军出战。蒙勒前锋,亲枭就首,将士乘胜,进攻其城。祖闻就死,委城走,兵追禽之。《吕蒙传》

    建安十三年,权讨黄祖。祖横两蒙冲挟守沔口,以栟闾大绁系石为碇,上有千人,以弩交射,飞矢雨下,军不得前。袭与凌统俱为前部,各将敢死百人,人被两铠,乘大舸船,突入蒙冲里。袭身以刀断两绁,蒙冲乃横流,大兵遂进。祖便开门走,兵追斩之。明日大会,权举觞属袭曰:“今日之会,断绁之功也。”《董袭传》

    后权复征江夏,统为前锋,与所厚健兒数十人共乘一船,常去大兵数十里。行入右江,斩黄祖将张硕,尽获船人。还以白权,引军兼道,水陆并集。时吕蒙败其水军,而统先搏其城,於是大获。《凌统传》

    读《董袭传》让我一下子又懵了,怎么水战以弓箭攻击为主?会不会仅仅是在这一战中,黄祖利用了弓箭手把守要道?为什么黄祖顺流而下撞沉孙权的船只更加容易,而他却要用弓箭攻击的方式?我无法回答,脑子已经乱了。可能是因为黄祖的水军作战不够勇猛,不如东吴水军训练有素,在撞击战中无法占得优势,而黄祖是防守一方,用弓箭手把守要道更加容易。

    还有一个问题,楼船在当时的地位如何?仅仅是指挥舰?楼船在当时的数量多吗?楼船的作战方式是撞击还是射箭?会不会出现接舷战?在百度上查阅楼船的资料,比艨艟的资料多得多。东吴当时的确造了几艘楼船,但是我认为其数量有限,应该不是作战的主力。毕竟当时东吴还不是很富强,国力有限,造不出那么多的楼船。除了指挥舰之外,应该只有两三艘楼船作战斗舰。

    晋灭吴时,史书记载王濬曾经建造大型楼船:

    方百二十步,受二千人。以木为城,起楼橹,开四出门,其上皆得驰马来往。

    这时的晋朝国力正盛,应该是有能力造出大量楼船作为主力战舰的。而此时的水军作战方式也有所改变,因为火箭已经广泛应用于军事,古代船舰的木质结构很容易被火箭点燃,所以到了公元228年之后,水战的模式渐渐由撞击战改为箭矢战。

    以上只是本人对于三国时期水战的一点个人理解,目的是抛砖引玉,希望大家一起参与讨论。棋长一尺先生对于古代战争有一定研究,希望能够给予批评和指正。江西麒麟先生对于东吴历史比在下了解得清楚,应该能够提出更加有价值的观点。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在古代征战方面,我没有比较深入的了解。这里仅仅说一下自己粗浅的看法,仅供参考。

    在三国时代,船运行的动能主要是依附于风力、水力,人力也有一定作用。但是还没有比较精巧的机关设计来作为主要动能来源。因此船速应该不是很大,尤其是当逆风逆水时,想达到直接撞沉对方船只的效果,恐怕很难。

    艨艟是一种速度快,个头小,船身长的突击型战船。从物理的角度上讲,要速度快、个头小,从当时的技术角度分析,船的重量应该不会特别大。

    重量不大,动能有限,冲击的效果就要大打折扣。

    因此,艨艟的主要作用应该是冲突敌船,兼有撞击的能力,但并没有像电影中显示的那样具有威力,可以直接把船撞沉。当然,在特定的条件下,撞沉敌船是有可能的,但应该不是其主要的进攻方式。

    所以我认为,三国水战的方式只有两种,即:远程弓箭,接舷战;突击敌船兼冲撞,接舷战。

    在东吴的水战战船有很多种类,从两种水战方式上来讨论的话,这里仅举楼船和艨艟为例。

    楼船,水上碉堡性质。吴国最大的战船设楼五层,在遇敌时,主要的进攻方式是远程弓箭射杀,形成立体攻势。在远距离的情况下大幅削弱对方的抵抗力量。(从游戏的角度讲,就是远程堡垒)

    由于楼船主要是远距离射击,而非近战rou搏。楼船上的兵将,远比在艨艟等突击性的战船上安全。所以楼船也会被作为指挥舰使用。

    艨艟,艨艟是一种轻巧、速度快的突击性战船。在遇敌时,进攻方式是快速接近敌船,避免被弓箭攻击,而不单纯依赖于弓箭的射击。(从游戏的角度讲,就是敏捷型近战)。

    艨艟的撞角和狭长的船身,不完全是用来撞翻敌船的,更大的作用在于突击敌阵,将对方船阵打散,失去船与船之间的联系。水战不比陆战,一旦船阵被打散,兵力想像陆战一样集结起来要困难的多。另外撞角在冲撞时可以引起敌船的混乱。艨艟撞击后,即为接舷战。

    接舷战和弓箭是水战的主要进攻方式,直到隋唐年间,接舷战都没有被淘汰。而撞击战,目的是为了接舷战,并不是撞完就跑,让敌船自沉。

    一旦进行接舷战,谁的水性好(不晕船,不怕进水),谁的兵将更勇猛就是水战的关键了。前者是曹cao赤壁之战失利的原因之一。后者是黄祖老吃败仗的原因之一。

    “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

    周瑜为取得更大的水战优势,避免和曹cao进行远距离弓箭对射。采用速度快的艨艟来火烧赤壁。一旦烧乱曹船,之后的近战也好远战也罢,曹船都是东吴的靶子了。

    外,在古代西方的制船水平是远远不如中国的。想要撞破船身,船身是不能太牢靠的。公元前800年的西方,船身可能远远不如三国时期中国的战船质量。

    水战,在防守上依靠弓箭的多。进攻上艨艟斗舰的进攻效果更强。黄祖的兵将害怕与东吴进行接舷战,而冲撞的效果仅仅是为接舷战的辅助。所以黄祖为防守“祖横两蒙冲挟守沔口”,采用“以弩交射,飞矢雨下”,达到东吴“军不得前”的效果。

    而东吴是攻方,为了避免在黄祖的弓箭防守下造成较大的损失,采用速度快的艨艟来接近敌船,靠东吴强悍的rou搏能力,直接打乱敌军。所以战后孙权对部下的勇猛大为赞赏。

    所谓小虎认为冲撞战是水战的主要方式可能是受西方战的误导。三国时期主要还是弓箭和接舷战。

    麒麟说得很有道理,中国古代和西方的水战可能形式不一样。

    西方水战中的撞角是安装在船头的吃水线附近,这样在撞击敌舰以后,可以使敌舰吃水线部位出现窟窿,造成漏水。如果撞角在吃水线以上太高的话,恐怕是没有什么威力的。我们看《加勒比海盗》电影里,很多时候对方的火炮已经击中了船的侧舷,但是由于位置在吃水线以上,不会造成船身漏水,所以把船身修补一下还可以继续用。那些海盗船的侧舷上也开了很多窗口作为火炮的炮口。

    西方古船的侧舷也开了很多窗口作为船桨伸出的地方。

    另外,撞角有很多是用金属打造的,也可能只是前面的部分尖头是金属制的,这样硬度比对方船舰的木板要高,容易撞毁敌舰。

    雅典人不光是改变了海军的舰种组成,他们还改变了海战的战术。在海军由五十桨船主导的时代,由于双方主要是靠弓箭来交战的,所以双方一般会在相隔30-50米左右的距离上并行行驶,让本方甲板上的弓手在侧舷向对方射箭。而三列桨舰由于速度较快,所以雅典人想出了更有效的战术:在舰艏的“猪头”前加上一块由青铜制成的“顶/ram”(参见上图)。这样,可以让三列桨舰直接冲向对方的侧舷,用“顶”去撞对方的船身。由于“顶”是在水线附近的,所以一旦对方的船身被“顶”撞破,马上就开始进水,当然也就失去战斗力了(参见下图)。“顶”最早可能在五十桨船的时代就已经出现了,但一直不是海战的主要战斗武器。这是因为五十桨船没有足够的速度。据测试,要想把一般的船体撞破,攻击者的速度至少需要有10节。所以这种战术是随着三列桨舰的流行才流行开的。

    这种“顶”战术要求船既有速度,也能灵活cao纵、快速变换行驶方向,以求在海战中随时寻找战机。这就是当时海战的诀窍。事实上,一组训练有素的船员,能够让一艘三列桨舰在1分钟之内完成180°的转弯,且转弯半径不超过1。5个船长。

    由于“顶”长期和水接触,所以希腊人没有用更硬的铁来铸造它,而是用了比较不容易生锈的青铜。而且他们故意没有把“顶”的前端铸成一个针尖,而是铸得比较钝(参见下图)。这是为了避免撞上对方的船之后,“顶”被嵌在对方的船身上,自己的船也动弹不得了。毕竟我们需要的效果是“撞破”,而不是“扎穿”。

    这种称为“顶”的撞角,有的资料中认为最早是由古埃及人发明的,后来被古代腓尼基、古希腊人和古罗马加以利用和发扬光大。

    中国古代可能并没有使用撞角作为主要进攻手段,没有从古埃及人那里学习利用撞角用于军事,所以应该还是以箭矢战为主,靠近时使用接舷战。

    水战各船的用途和装备在《通典》中有明确记载,格思略引如下:

    “其船,阔狭、长短随用大小;胜人多少,皆以米为率,一人重米二石。其楫棹、篙橹、帆席、縆索、沉石、调度,与常船不殊。

    楼船:船上建楼三重,列女墙战格,树幡帜,开弩窗、矛xue,置抛车、礨石、铁汁,状如城垒。忽遇暴风,人力不能制,此亦非便於事;然为水军,不可不设,以成形势。

    蒙冲:以生牛皮蒙船覆背,两厢开掣棹孔,前后左右有弩窗、矛xue,敌不得近,矢石不能败。此不用大船,务於疾速,乘人之不及,非战之船也。

    斗舰:船上设女墙,可高三尺,墙下开掣棹孔;船内五尺,又建棚,与女墙齐;棚上又建女墙,重列战敌,上无覆背,前后左右树牙旗、幡帜、金鼓。此战船也。

    游艇:无女墙,舷上置桨(音奖)床,左右随大小长短,四尺一床。计会进止,回军转阵,其疾如风,虞候居之,非战船也。

    海鹘:头低尾高,前大后小,如鹘之状,舷下左右置浮版,形如鹘翅翼,以助其船,虽风涛涨天,免有倾侧。覆背上,左右张生牛皮为城,牙旗、金鼓如常法,此江海之中战船也。”

    楼船在西汉时即广泛使用,路博德南征时即有使用楼船。到了东汉初年,公孙述曾造十层楼船,耀武汉沔。到了东晋,孙恩曾率楼船千艘,气势震天。但是楼船有致命弱点,就是不抗风浪。汉元帝曾经想乘楼船,薛广德以死相谏,以为险途,人君当慎之。三国时代,杜畿、董袭就是死于楼船事故。所以,楼船一般只用于风浪较小的河流,主要是防御和震慑敌军,真正作战未必发挥得了很大的作用。

    纯以撞击作为攻击方式似不多见,从《通典》来看,攻击方式多种多样。撞击这种类似性攻击的方式大概古人不太会使用吧,毕竟就算撞沉敌舰自己的船也会有致命损伤。

    我也认为冲撞应该不是三国水战的重点。

    这个战术不仅需要较高的cao船水平,而且要不停的运动找到上风向,因为风力不够就严重限制动能。因为要腾挪,这就限制了他的作战场所,只有大海有足够大的场所来完成这种腾挪。以长江中游的宽度就不可能了。因为战场范围的限制,水战必定是极其无聊的对射 登船(个人认为)其他的战术都很难施展开。撞击也应该只局限于大船对小船。

    说句题外话,以长江中游的宽度(武汉一带约为2000米)别说对战,就是驻扎大规模水师都捉襟见肘,所以我一直认为曹cao和周瑜不是南北隔江对峙的,而是东西对峙即上游和下游对峙的。

    10层楼船?这个真的可以打仗?如果可以的话,那古代中国的科技真是鬼神莫测。如果不可以的话,这种大二无用,徒耗钱财的东西也算是战史上的蠢物了。

    我也基本同意冲撞战的确不能作为古代中国水战的主要方式。因为冲撞战要求舰船的速度达到10节以上,需要用三列桨舰才能达到这样的高速度。帆船的速度很难达到这样的高速度。

    另外,赤壁之战的时候,双方的确是驻扎在上下游的,赤壁和乌林本身就不在一处。而根据密版主等人的研究成果,好像说曹军驻扎在云梦泽、巴丘湖之类的地方。我也不是很清楚,可以请密版主来解答这个问题。

    因为接舷战的关键是船员的数量,所以楼船的可载人量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像楼船多的可载3000人。如果是少量的敌军涌上船舷,楼船依靠人数优势反而可以占优。所以楼船搞的那么多层,目的之一也是为了增加载人量。

    另外水军战法也很重要。甚至比陆军还要重要。艨艟斗舰突入敌阵,切割打散。水上不同陆地,船与船之间分散了很难再集结。而接舷战一旦将对手打散,就可以各个击破。

    所以赤壁之战,曹cao将战船相连,也有防止吴军利用艨艟突击的作用。吴军的艨艟斗舰当时是其优势。

    这是水战和陆战的区别之一。

    如果同样的人数2000,一个是楼船,另一个是两只小船各1000。如果小船被敌船分割,由于在水上被冲散而不容易支援,小船进入接舷战后只有1000人参与战斗。而楼船进入接舷战,本船就有2000人,实力比小船大一倍。

    而楼船的重量大,撞击力也大。小船如果高速突进撞击,恐怕先翻船的还是小船。

    舟战的资料比较少。我所知道的资料只有:

    水战法,大翼一艘,广丈六尺,长十二丈,容战士二十六人,棹五十人,舳舻三人,cao长钩矛者四,吏仆射长各一人,凡九十一人。当用长钩矛长斧各四,弩各三十二,矢三千三百,甲兜鍪各三十二。(《御览》三百十五引《越绝书伍子胥水战法》)可见接舷战和对射是舟战的主要方式。

    《百战奇略》中记载舟战:

    凡与敌战于江湖之间,必有舟楫,须居上风、上流。上风者,顺风,用火以焚之;上流者,随势,使战舰以冲之,则战无不胜。法曰:“欲战者,无迎水流。”

    春秋,吴子伐楚。楚令尹卜战,不吉。司马子鱼曰:“我得上流,何故不吉?”

    遂战,吴师败绩。

    可见借助水流使战舰冲击敌阵,是舟战的要点。

    《孙膑兵法》记载十阵之水阵:

    水战之法,必众其徒而寡其车,令之为钩楷蓯柤贰辑□绛皆具。进则必遂,退则不蹙,方蹙从流,以敌之人为招。水战之法,便舟以为旗,驰舟以为使,敌往则遂,敌来则蹙,推攘因慎而饬之,移而革之,阵()而之,规而离之。故兵有误车有御徒,必察其众少,击舟,示民徒来。水战之法也。(孙膑兵法有很多字存疑)

    《孙膑兵法十阵》:“水阵者,所以伥固也。”

    水阵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强防御的稳固性。如果水阵被敌船冲散,船与船之间的联系将大为削减。因此水战的关键有移而革之,阵()而之,规而离之。

    古代兵法之中不称之为水战,另称为舟战。《百战奇略》当中水战是指陆地和江河之间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