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都市小说 - 重生之快意人生在线阅读 - 第一百一十三章 冬日里的一把火

第一百一十三章 冬日里的一把火

    说来也巧,协议签好了,厂址也选好了,正愁找建筑公司来建厂时,五叔那边传来捷报,他们承包修建的那一段公路终于完工并顺利通过上级检查,可以说五叔的建生建筑公司已经成功的县城周边地区打出了自己的招牌。

    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思想,我立刻建议雷龙将厂房建设工程交给五叔的建筑公司,更何况建生建筑公司如今也是远近闻名的。

    接到工程的第二天,五叔立刻将建筑公司如今拥有的一百多号人全部拉到施工工地,加班加点,连夜赶工建设。

    为了节省时间,我让五叔将所有人的工资加倍,并告诉他们,如能在二十天内全部建好每人奖励三百,如能提前完工,提前一天奖励一百。

    如此丰厚的工资加奖励,每个人都干劲十足,工地也分成三班倒,夜夜灯火通明,工地上的工人们日夜不停的赶工建设。

    不过由于此时没有千禧年后建筑工地上通用的那些诸如:搅拌机,升降机,建筑钢架之类的,什么都全凭人工,工作效率很低,就算工人们拼命赶工,工程进度依然较慢,一个星期才将厂房主体建好。后面的将更加费时费力,二十天显然不可能完工。可天气已经日渐转寒,农民菜地里的蔬菜也有不少经不住冬寒渐渐坏死,如果不能赶在霜雪之前建好蔬菜加工厂,将农民菜地里多余的蔬菜收上来,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它们烂在菜地里。

    见建筑进度如此缓慢,我也不禁有些焦急,这天我亲自跑到工地上观看,没想到这一看,看出问题了。

    “五叔,你们怎么不用搅拌机?”我惊讶的问。

    “搅拌机?什么搅拌机?我们一直都是这么拌水泥浆的,有问题吗?”五叔不解的问。

    “那算了,我先回去了!”如此落后,什么东西都没有,难怪进度如此慢,我对此有些无语。

    回家后,我突然想道,如果这个混凝土搅拌机还没有被发明出来,说不定我还能申请专利。

    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我立刻带电话给蔡姐询问,最后得到答案是,国外早已经有了,香港建筑业也早就在使用。当她得知内地很多地方都在用最原始的人力搅拌水泥浆后,她感到十分的惊讶,随后表示,一定以最快速度采购几台混凝土搅拌机送过来,算是提前帮我送给我五叔的新年礼物。

    三天后,当五台新出厂中小型搅拌机送到建筑工地时,整个工地顿时一片沸腾,大家从来没有想过世上还有这种快速搅拌水泥浆的东西,要是早点拥有这个东西,别说是二十天,十天他们也能全部建好。之前就是因为人工搅拌水泥浆速度太慢,好多大师傅都是一边砌墙一边等着水泥浆,完全是供不应求,要不然也不用三班倒,连夜赶工。

    此后建设进度陡然加快,三天就将主体墙面和四周的院墙全部搞定,接着是上顶,这个也快,二天就完工。之后分两批,一批粉刷墙体,然后做水泥地面,另一批赶工建设工厂食堂和工人宿舍楼。

    二十天后,整个工厂已经全部完工。

    看着崭新明亮的厂房从无到有,屹立在原本一片荒芜的土地上,一种从未有过的成就感油然而生。二十天啊,简直是本县建筑史上的从未有过的奇迹,而这个奇迹就是从我手中诞生,我禁不住兴奋的大吼大叫,以此抒发我心中抑制不住的狂喜和兴奋。

    仿佛是被我的激动心情感染,所有人都兴奋的高声狂吼起来……

    这天上午,在新厂门口临时搭建的台子上,我们当着全镇人的面,将承诺的建筑工人们的工资一次性发放,此外每人都包了一份二百元的大红包,然后趁机贴出招聘广告,一时应聘者无数。

    那天晚上的庆功宴上,欣喜不已的我第一次喝酒,第一次喝醉,第一次喝醉后唱歌唱个不停,而且全是大家没听过的歌,顿时将全场人都镇住了。雷龙等香港来的几位更是惊喜连连,因为他们已经从歌声中认出了我的身份,那个“神秘嘉宾”,那张名为《我的未来不是梦》的个人专辑的主唱,那个让人记忆深刻的戴墨镜的酷酷小男生……

    当五叔的建筑公司将主体工程完工后,蔡姐不远万里送来的蔬菜加工机械就全部搬运进去安装调试好了,第一批招进去的亲戚朋友们已经经过了为期三天的短期培训,已经能自如的cao作机器完成整个蔬菜清洗,加工,包装的全过程。

    由于一开始规划时就给厂里配备了六辆中小型载货车,所以不用担忧运输问题。第二天利民蔬菜加工厂一开工,全厂除主管,文员,司机和保安外,所有职工都穿着统一的制服去田间地头找本镇附近的菜农商量收购新鲜蔬菜的事情,而且还是有多少收多少,全部以高于市场一倍的价格现金收购。为了便于蔬菜收购,徐枫更是不惜花费重金在县电视台大作广告,就连省电视台也做了一期专访,还专门在省市地区各类报刊杂志做了专项报道。

    一时利民蔬菜加工厂成为继上次港商投资风潮后的又一大亮点,也成为本省广大老百姓饭桌上谈论的焦点,可谓名声显赫。

    这样过了一个星期后,根本不用职工自己出去收购,老百姓们纷纷将自家的新鲜蔬菜送上门,间接导致了本镇蔬菜类价格飞涨,连带着其他rou类禽类等价格也小幅攀升。那些有经济头脑,早作准备的商贩们都小赚了一笔,顿时喜笑颜开。

    这仅仅是第一步。

    因为是冬天,新鲜蔬菜产量不仅低,而且品种也单一。所以我们利民蔬菜加工厂随即推出第二步,再次和县电视台合作,天天免费播放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并与农技站合作,打出免费给广大愿意尝试的菜农进行技术指导的金字招牌。

    有些胆大的农民经不住诱惑,打电话给县电视台,表示愿意尝试。然而大棚蔬菜虽然科学技术含量不高,但此时全国也没有多少地方在大规模的开展,物品紧缺,成本自然不低很少有人能搞得起。

    于是,我们早已准备好的第三步也顺理成章的推出,那就是携手农村信用合作社,给广大愿意加入利民大棚蔬菜种植计划的广大农民朋友提供小额无息贷款。并将按计划提前收购的省城两家小型塑胶厂加工厂进行技术改在,然后全线专门生产大棚蔬菜专用的塑料薄膜。

    有了政府的无息贷款,有了市场紧缺的专用材料,有了政府无偿技术支持,还有利民蔬菜加工厂的认购合同,那还怕什么,于是大棚蔬菜种植就像那冬天里的一把火,在全县范围内轰轰烈烈的展开了。

    为了抓紧做大这项关系全省民生大计的生产运动,骆书记直接在地区召开的专项会议上明确的提出,以后要将大棚蔬菜种植计划作为一项政绩考核来抓,并要求全区的各阶层广大党员干部积极配合,大力推广,随后又数次亲自去利民蔬菜加工厂的车间进行考察工作。

    一系列的媒体宣传,政策倡导,利民蔬菜加工厂算是彻底火了,连带着我和蔡姐他们先前商定的各项预定计划也相继顺利实施。最后集蔬菜种植,加工,销售,产销一条龙服务的无公害蔬菜加工销售集团,也就是后来的利民集团终于在众人一系列精心策划实施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有了第一步成功尝试,不用骆书记他们惦记着,我们也主动在全地区范围内划定四个蔬菜生产基地,就近设立分加工厂,计划在年底全面建设完工。

    明年更计划在全省范围内建立更多的蔬菜生产基地,以及更大规模的蔬菜加工厂。

    对于这些预定计划,骆书记等一干地区领导自然举双手表示欢迎。

    至于销售,这个我倒是不担心,因为前期加工出来的包装蔬菜,全部被运到火车站,然后一火车皮一火车皮的运往香港。在那里,蔡姐已经租下了好几个大型商场的柜台,用来销售来自于内地大陆的新鲜蔬菜。这个招牌一经打出,很快吸引了广大香港市民的眼球,再加上蔡姐每天的限量销售策略,等到快过年时,市场上各类新鲜蔬菜相继下市,那些想吃新鲜蔬菜的香港市民们几乎天天排着长队来采购,生意火的不得了。

    为了预防出现其他商贩抢购倒卖,蔡姐又出新招——限购,并藉此开通新业务,电话预购。

    凡每天前一百名打入电话的客户,不仅免去送货费,还赠送百元港币的包装蔬菜认购礼券,下次去各大商场的专卖柜台购菜时,可以直接用来消费。

    此业务一出,全港立刻刮起一阵电话抢购风潮。三天内就使得与蔡姐签订协议的电话公司业绩陡增二十个百分点,蔡姐也借此额外获得一笔不菲的分成,可谓皆大欢喜。

    我没有想到,原先只是简单的想办个私人出版社,却逐渐演变成席卷全省和全港的蔬菜飓风,也许这就是所谓的蝴蝶扇扇翅膀,引发飓风的蝴蝶效应吧!

    然而,受影响的还远远不止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