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我成了张角师弟在线阅读 - 132

132

    大臣单独见了刘协,说是单独,是因为黄门是不允许旁听的,至于侍卫则是在屋外守着。`大臣说道:“陛下,在读书呢!”刘协不以为意,说道:“不读书又能干什么!”大臣一喜,说道:“难道陛下就不想干些别的么,比如……”大臣指了指刘协身旁的那方玉玺。

    刘协眯了眼,这段时间董卓的“对症下药”,让他在帝王术上有些长进,小孩子遭了大难本就早熟,他看了看这位董卓手下的亲信,似笑非笑的说道:“凡事有相国!”大臣说道:“但相国不是陛下!”

    刘协说道:“你想要什么!”大臣自觉失了分寸,再也不敢把他当成小孩子,小心翼翼的说道:“不是我想要什么,而是陛下收回本应属于陛下的东西!”刘协说道:“你的口才不错!”大臣说道:“天下终究是陛下的,但如今相国他过了分!”刘协闭起了眼睛,说道:“所以呢!”大臣见他不上钩,咬着牙说道:“陛下难道不想为兄长报仇么?一纸诏书……”

    刘协清冷的嗓音响起:“够了!今天的话我就当做没听见,你记住,没有下一次!”小皇帝打发走了大臣,心里不自主的想起那个早晨……

    董胖子阴着脸,跪在他身前说道:“陛下,此事绝无可能是臣所为!臣本卑鄙,当大位已为天下人所瞩目,若行此事,岂非天下群起而攻之!”刘协不傻,虽然还是有些怀疑。但事后接受了他的答复。如今想来,董卓确实待他不错。当时的事情也是疑点重重。

    袁术吃了瘪,自然就哑了火。他所缺的就是进京的名义,可惜小皇帝不给他!只是没想到的是,他看不起的那名庶子,又一次干了天下震动的事情!东郡太守乔瑁诈称三公手书,讨伐董卓!

    非常符合世家的手法,让手下小卒打头阵,自己躲在幕后,野心家得了三公诏书后纷纷响应,天下震恐!渤海袁绍、南阳袁术、冀州韩馥、豫州孔伷、兖州刘岱、河内王匡、陈留张邈、广陵张超、东郡桥瑁、山阳袁遗、济北鲍信、陈留曹cao、北平公孙瓒、荆州王睿、长沙孙坚共十五路诸侯。北海孔融虽未至,但也派武安国率军前来。可笑的是这所谓的十五路诸侯,竟然没有一家姓刘!要知道天下九州中,两州的最高长官都是姓刘!不得不说,这实在是个讽刺!说白了。`这就是袁家和董卓的战争,野心家们新一轮的分果果!

    袁绍等人不接受董卓的官职,自封为车骑将军等,但为了取得大义。袁绍上表称陈留王为伪帝,又表称幽州刘虞有德望,可为皇帝!并令陈琳写了一篇檄文。历数董卓罪状——夜宿皇宫、诛杀皇族等等……若是不清楚的人,还以为洛阳当官的人都是傻子。这么多的罪行,为啥还不让他下台。接受皇帝的制裁!

    刘虞自然是不可能接受“袁绍的好意”,但董卓的名声此时实在是太臭了,他选择了观望,事实上有很多的州县也选择了观望,毕竟袁家的影响力就算再大,也大不到整个大汉的版图!

    董卓仅仅是有些乱而已,他早在曹cao“出奔”的时候就有所觉悟了,袁绍袁术等人都在外地,很难不起异心。董卓一方面令人布置关防,另一方面悄然从西凉处调军,一名十三岁的少年郎随着大军入了关中……

    不同于西凉的荒凉,关中的富饶,令少年郎羡慕不已,年老的马成说道:“大郎君,若是到了雒阳,人还多哩!”少年郎姓马名超,与其说随军入关见识天下诸侯,不如说是作为人质,当然等到讨董联军散了,他也回西凉了。

    马超虽是马腾的长子,不过却是羌女所生,不为马腾所喜,他喜爱的是幼子马铁,而且马铁也是嫡长子。董老大招呼了一声,他这个小弟自然是呼应了一番,正好马超要见识世面,马腾干脆就放手,雒阳奇人多,说不定马超此行会有所奇遇!草原上的狼不经过风雨,是成不了头狼的!

    少年郎有些稚嫩,眼神望向前方的城池有些迷茫,不过马儿依旧欢快的奔腾着,一直雏鹰正展开它的翅膀翱翔天空!

    董老大一时心软犹豫,导致曹cao成了反董一员,他面子上有些挂不住,这几天火气有些虚旺,连小皇帝都感到了一丝压力。刘协轻声道:“相国这几天过于劳累,不如请太医令诊治一下也是好的!”董卓连忙跪下,咳了一声,说道:“若是平时,臣自然是告了病假,可关东那些反贼太放肆了!竟然试图另立新帝!他们把大汉当成了什么!陛下的威严不容亵渎,就算是他们不来,臣也得出京亲自讨伐!”

    董卓的话很有煽动力,刘协被感动了,亲手写了封诏书,拿起皇帝信玺印了上去。`诏书有些直白稚嫩,不过考虑到刘协的年龄就很难得了,大意就是赐董卓军权,讨伐反贼!董卓心满意足的离开,随后召开了军议,一如历史上,华雄抢了主角吕布的镜头,去驻守虎牢关。

    不提华雄整军,这日清晨,李儒早早的来到了贾府。李儒是来请贾诩出山的,华雄虽勇还缺个智谋之士。早在讨伐白波的时候,李儒已经见识到贾诩在军事上也很出色,不过他感到分身乏力,西凉人智囊少,再加上袁绍的“大逆”,李儒有千万个理由相信贾诩会答应他。

    贾诩确实是答应他助他“一臂之力”,可令李儒哭笑不得的是,贾诩眯着眼睛。喝着清茶,手指点了点某个角落里的人。李儒愣了。说道:“好吧!我的贾校尉,贾文和!沙场可不是儿戏!你让个童子去是啥意思!”

    刘启如芒在背。虽说上沙场很有意思,但孙坚、曹cao等人都是猛人,较真的话,董卓这一方在将才上确实不占优势!贾诩声音依旧绵绵的,听的刘启有些冷,说道:“早上战场又如何!甘罗十二而为上卿!”

    李儒猛灌了一口茶水,再也无法保持风度,说道:“你还知道他十二为上卿!可他是怎么得的?是纵横之术!并不是沙场上拼来的!”李儒猛地盯了刘启一眼,仿佛有根刺一般聚焦在灰白的伤疤上。恨恨的说道:“就算有甘罗的先例,据我所知,他似乎还不满十二岁吧!”

    确实,李儒和贾诩交好,作为晚辈的刘启,李儒也知道底细,甚至一时有种把自己女儿嫁给他的冲动,不过刘启的父母不在,刘防总是推诿。也就不了了之了。李儒的女儿李婉,刘启也见过,小屁孩一个,年方八岁。见到刘启就欢喜的不得了,天知道是喜欢他这个人还是喜欢他的戏法。不过刘启有时经常对着铜镜摸着脸苦笑,倒不是臭美。这辈子他的脸虽然花了,不过好像很有孩子缘!

    贾诩说道:“启儿虽然稚嫩。但让人一看会下意识的以为是十五六岁的人,这个年纪。这种身高可真是少见啊!”李儒勉强点了点头,说道:“十五岁确实可以勉强的说过去!可他去战场做什么,杀敌?我的天啊,你是让他送死么?”

    贾诩咳了一声,说道:“看来你这几天是忙坏了,连分寸都失了!”李儒恨恨的道:“能不乱么!不少的大臣都称病,可累死我了,二十万大军的粮草可不是少数!更不用说还有些杂事了1”贾诩点点头说道:“难怪如此!不过为上位者,最好别事事费心!”李儒阴狠地笑了一声,说道:“连曹cao都能反,你说我还敢信谁?”

    贾诩默然,转了个话题,说道:“我教的徒儿自然不可能上战场杀敌,不过出些计策还是可以的。关东虽然有能人,但虎牢关易守难攻,有此天险,启儿此行就算有小败,也误不了大事!”李儒苦笑一声,点了点贾诩,说道:“你倒是向着他!”

    贾诩耸耸肩膀,说道:“做长辈的不向着他谁向着他!更何况启儿确实有些能力!别的不说,在阵法上已经小有所成!就算事有不济,这仅仅才过了几年,想必关东的人还没忘却大贤良师的风采吧!”李儒说道:“难道他……”贾诩点了点头,李儒沉默了一会,咬着牙说道:“我就信你一次,别让我失望!他这个年纪,做个参军吧!至于华雄能不能听他的话,就看他本事了!”

    有个原因俩人都很有默契的没点明,那就是刘氏这个大牌子,这会给董卓减了不少阻力……贾诩虽然是刘启的“师傅”,但刘氏的死活可不****一点干系,况且刘启的外貌事迹注定恐怕未来能从族里借的力很少……

    刘启有些不安,懦懦的和贾诩说道:“我这个年纪上战场会不会有些早啊!”贾诩点点头,说道:“当然有些早了,你才11岁!”刘启说道:“那还……”贾诩说道:“不过这也是最好的时候,过了这个时机,以后可就难了!”刘启问道:“为何?”贾诩道:“这次战争,事实上是董氏和袁氏的战争!此战结束后,不管谁胜谁败,未来的几年除非另有奇遇,恐怕再想大战也难了,更何况不是谁都有一上战场就有机会参与几万人的战争的!这是个眼界问题,等你以后才会发现这个机遇是多么难得,几百人、几千人、几万人的战争是万万不同的!”

    贾诩看看刘启似懂非懂的样子,进一步说道:“董卓胜了自然不会说,天下会更安定,士族进行新的一轮清洗,有乱子在地方上的可能性很小了,从某方面说是纠正先帝朝的错误,私兵不可取啊!若是袁绍胜,天下只会更乱,不过袁家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一个明确的继承人,有时候不是人多就力量大,所以他们会在某个地方某个时节因为某些原因联军崩盘,董卓会喘息下去,只不过大汉的江山可就多灾多难了!”

    刘启有些复杂的看着贾诩,贾诩说道:“你啊!还差得远!好好读书吧!别到时候成了大汉的赵括,只会说不会做!”刘启有些无奈,扯着长音说道:“好吧!”贾诩没好气的又敲了他一下,喝道:“说你是赵括还抬举你了!赵括要是早上战场历练两年,未必不如吴子孙子差!好好瞪大你的眼睛看看,赵括虽然轻了敌,但40万军队在无粮的情况下撑了三个月,他的对手还是武安君,难道赵军士卒仅仅靠着国恨家仇撑过去的?做梦吧!要是换了你,我想不用40万,就是40人没了粮草,恐怕过了一夜就哗变,把你的头献功了!”

    刘启歪着头,想了想,确实是那回事,不得不说,有些故事永远是藏在历史的薄纱之后,若不是又是细心品读一番,恐怕永远也体会不到真相!

    李儒的效率很高,再说对封赏军官从某方面说是西凉军的内政,下午就把军服官印送了过来,不要小看这个官职,好歹也是比六百石,确实有些“千金买马骨”的意思。

    刘启军服试了试,勉强有些合身,不过是定制式样的,也就勉强接受了,他丝毫没意识到已经算是重写了做官的记录!

    要知道不论是还是,对做官的年龄都有一定的要求,这也是后来对升官要看资历的缘由之一。十岁谓之优,此时应学,二十而行冠礼,三十谓之壮有家室,四十谓强,始出仕……

    这一夜,刘启睡得很不安稳,他不由的想起何进之变时,邻家街道上的那一抹艳红,他只是个普通人,未来迎接他的不知是福是祸……

    贾诩家的大公鸡刚刚鸣了几声,刘启手忙脚乱的起了床,两只眼圈黑黑的,他始终是个普通人,面对即将到来的战争还是既有些抗拒,也有些期待的。

    贾氏如同慈母一般,仔细的帮刘启收拾东西,别的不用多带,但换洗的内衣等等还是收拾成了个小包裹,从某种方面说,刘启可以说是贾氏的“孩子”。贾诩还是老样子,仿佛睡着了一般草草吃了一顿,等到刘启临走前,才有了些精神,轻声说道:“你这次去只是去见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华雄莽撞,必要的时候,不必……就算输了,只要守紧关隘就是一功!”贾诩眯了眯眼睛,仿佛又睡着了,刘启对他鞠了个躬,骑着小毛驴出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