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废的太子(十四)
“殿下。”晴雪匆匆过来,从袖子里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张卷起来的纸条。 魏初展开,看着上面的字微微一笑。 这是他放在景阳宫的探子递来的消息,一切与她预测的一样,皇帝将董如意带走之后就去责问皇后董如意到底是什么人。 皇后自然只敢表示董如意是她娘家侄女,皇帝气急,大骂皇后善妒,无德,列数了一条条罪名,然后扬尘而去。 皇后都懵了,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 她当然做错了,明知道皇帝当初看上她都是因为她的容貌,现在出现一个更像皇帝初恋的人居然不上报,而是要把这人给儿子做妃子,这简直是不把皇帝放在眼里啊。 皇帝如何不生气,如何不憋屈,只要一想酷似自己初恋情人的人居然差点成了儿媳,他心里如何不恶心? 这份难以诉之于口的恶心他自然不能自己守着,于是出气筒就成了皇后和大皇子,而他对自己的儿子不能说出真正的理由,也不能随随便便拿长子撒气,只能将怒火泄在皇后头上。 可怜皇后,在她心里董如意就是她和皇帝的女儿,哪里会想到那一层,真是冤枉死了,估计这会儿还混乱着呢。 且让她混乱着吧,魏初将纸条团起,然后轻轻张开五指,那纸团就变成了粉末洋洋洒洒落下。 晴雪看得瞳孔一缩,几乎要双腿一软跪倒。 魏初微笑望着她:“怎么了?若是不舒服便去歇着吧。” 仍是那样温柔的笑容,晴雪却心生畏惧。 其实从殿下开始与三皇子四皇子交好,开始频繁制茶,晴雪就觉得殿下有哪里不一样了,偏偏这不一样让她们都觉得很好,比之从前越的温柔、优秀,她们又这样的主子只会与有荣焉,晴雪便是渐渐意识到殿下可能并不是表面上表现出来的那般无害,她忐忑之余更多的也是期待和荣幸。 可是这会儿,先是无缘无故被禁足,而殿下一派镇定,似乎早有预料,然后忽然让她去东宫侧门的花盆下收纸条,这显然是有人传递消息进来,竟然在她丝毫未察觉的情况,有人在暗暗替殿下做事了吗? 而殿下轻易碾碎一张纸条的功夫,也昭然揭示着殿下的不凡之处。 一个未知的、神秘的、强大的、陌生的殿下。 魏初依然温柔,口吻里却带上一丝漫不经心:“晴雪,只要你忠心跟着我,我自然不会亏待你,但你若有一丝一毫的外心,我身边你也不用呆了。” 晴雪回过神来,慌忙扑通一下跪下:“晴雪是殿下的奴才,至死效忠殿下。” 就算殿下有另外一面又如何?本就没有主子把一切都摊在奴才面前的道理,而且殿下有越多不为人知的一面,就越意味着他能耐非凡,这根本是好事。 晴雪激动地微微抖。 魏初满意地笑了,她要的就是这种效果,这个时候,她可不想身边最近的人离心,弱势地位能让人同情,但也同样需要凌厉手段收服人心,若非唐如意生性温柔良善不愿伤害人,她也不会用如此迂回委婉的方式,早狠狠作一次将这些人彻底收服了。 她低声道:“很好,侧门那边有个侍卫叫做赵林,是我的人,你带个口信给他,就说:该动手了。” 这三个月送茶可不是白送的,譬如借此控制几个人,令其为自己卖命。 皇后身边的探子,这个叫赵林的侍卫,以及,董如意身边的丫鬟。 现在最要紧的是封住董如意的嘴,万一她喊出自己是公主之类的就麻烦了,当初皇后董如意联手让唐如意生不如死地度过最后几年,还令他生生世世沦为畜生,而皇帝间接纵容了这件事,如今魏初自然要讨回这笔债,对于皇帝、皇后这样的人间至尊,以及开了金手指的穿越女,让他们身败名裂是不错的选择。 当天董如意就承受不住“惊吓”,晕了过去,等她醒来,就记不清自己是谁了,皇帝找来御医诊治,却诊不出任何毛病,他便找来了平日里最信任的一位道长,道长仙风道骨,抬指掐算,沉吟多时,便道出了例如意识觉醒,轮回转世之类的话。
皇帝怔然无语,继而欣喜若狂,他怜惜地看着失忆的董如意,不吵不闹眼神胆怯的董如意和记忆中的那个女子是如此相像,皇帝胸中情意翻涌,仿佛回到了年轻的时候,那时他还不是皇帝,也不是太子,真心钟爱的女子也还未被他的母后毒死,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他彻底相信董如意就是那女子的转世,在他得到时间的一切之后,他最爱的人也终于回到他身边了,他果然是天子,老天都不能违背他的意愿! “小曼,小曼,你终于回到朕身边了,以后我们再也不分离。”他摸着董如意的头柔声说道,然而想到心爱的人差点嫁给儿子,他的脸色就阴沉了下来,头一回对长子动了杀念。 深夜,一道人影掠出东宫,没有丝毫惊动周围侍卫,东宫就在皇宫一角,这人很轻易地出了皇宫,一隐蔽处,一位道士打扮的人在此等候。 “殿下果然准时。”这道士目光热切地看着到来的人,这人转过身来,面容在月光下显露出来,正是魏初,她微笑道:“还要多谢道长在皇上面前进言。” 皇帝信道,这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事,但谁叫魏初有系统呢,她不仅知道皇帝信奉道教,还知道他的心腹道士是谁,有了目标,在那人因为长期炼丹吃丹有了隐疾的情况下,想要收买此人就不难了。 这叫做清和的道士迫不及待地道:“我已经照你说的去做了,你说能治好我的病的药呢?” 魏初从怀里掏出一个小瓷瓶扔过去:“三日一颗药,连吃一个月便可痊愈。” 清和大喜,但有警惕:“你没骗我吧?” 魏初淡淡一笑:“我唐如意要你的命易如反掌,还不屑于行此小人行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