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重生之大明帝国在线阅读 - 第三十五章 活该你们穷死

第三十五章 活该你们穷死

    朱厚照眼睛几乎是在冒火。

    世道艰辛啊,人家鞑靼一个使团带的银子就比自家的国库多上几倍。

    “钱呢?都被你们这些当官的给贪了吗?”朱厚照想都没想就脱口而出。

    后世中那些宫廷剧中有几个官员是不贪的,个别厉害点的能把国库都搬回自个儿家里去。

    由不得朱厚照不有这么一问。

    “照儿,胡闹!”弘治皇帝被朱厚照的话吓了一跳,这样直白的怀疑肱骨之臣,岂不让他们寒心?以后还有谁会认真帮你干活?

    “几位阁老都是先皇留下来的能臣,也是父皇一一擢升入阁理政,为大明殚精竭虑这么多年,怎么容你这般诽谤?还不快道歉!”

    刘健、李东阳、刘大夏这些人就没有一个是后世官员普遍大腹便便的模样,一个个清瘦的不成样子。

    朱厚照也知道自己说错了话,最起码是对着错的人说了正确的话,但依旧没有道歉的打算。

    在他看来一群官员忙忙碌碌了一年也给国家挣不了几两银子,光清廉有个蛋用。

    “殿下,臣主管户部,这些事情臣知道的最清楚。”李东阳开口说道。

    “就拿今年来说吧,朝廷今年的赋税所有钱粮折合成白银共计一千七百五十万四千一百五十九两。

    今年甘肃、山东、陕西三个省发生旱涝灾害拨出赈灾银子四百万两。

    修缮河道治理黄河用了大约三百五十万两白银。

    京城地方大小官员的俸禄一百七十九万两。

    还有修缮长城耗费银两一百万两。九边军镇耗费军饷钱粮折合白银五百一十五万两。

    宫中修建宫殿花费银两一百万两。

    南方抵御倭寇的军饷五十万两。林林总总下来一年国库盈余能有五十万两已经是精打细算的成果。

    而且今年还是南方江浙五省大熟,若是碰到灾年,可能连五十万两的盈余都没了。”

    这一笔笔银子的来龙去脉被李东阳说的极为清晰,就连弘治皇帝都连连点头,显然是要称赞其为干吏。

    但是朱厚照却是眉头紧锁,这情况不对啊。

    他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情,记得在后世的时候看到过一篇文章,上面说明朝农税高而商税低,而且收上来的全是实物并无银两。

    有的时候朝廷发不出官员的奉银都是那些米面药材等相抵,有的时候甚至会出现早上的时候官员领了薪水物资,下午就沿街叫卖的奇怪现象。

    就问道:“农税怎么收的,商税又是怎么收的?”

    李东阳愣了一下,这些东西是太祖定下的,基本上全大明的人都知道的。

    但念在太子年幼,就回答道:“太祖爷制定的农税是十取其一,江浙苏杭等地是十取其二,至于商税则是三十取其一。”

    朱厚照突然有种想要骂娘的冲动,太祖时期的赋税制度你们这群人用到现在?

    还想骂的就是,为啥农业税收那么高!为什么商业税收那么低!

    难道农民会比商人有钱吗?

    看着一群拖着山羊胡子的老头,朱厚照恨不得扑上去把他们胡子给揪掉。

    “太祖制定的税令你们一直用到现在?商税一直是三十抽一?”

    几个大臣怪异的看了朱厚照一眼:“那是祖宗定下的规矩,岂能随意更改?在不得已的时候略微改动一些就算是不敬的了。”

    朱厚照懊丧地拍了拍脑袋,他突然想到朱元璋是个连自己后代名字怎么起都规定好了的规章狂魔。

    一个以为弄一套健全的制度,后世之君严格遵守就能让大明江山永固的机器帝王。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读了那么久的书难道就没有读到韩非子的名言?”朱厚照真的想动手了。

    这都几百年过去了大明的国情难道还是跟太祖皇帝时候民生凋敝一样吗?与时俱进的精神你们究竟懂不懂啊。

    “提高商税,降低农税,定然可以解决财政问题!”朱厚照斩钉截铁的说道。

    “不可!”几个内阁大臣齐齐说道:“太子有所不知,农税乃是国之根本,商税不过是蝇头小利,降低农税定然会使得我大明府库枯竭,太子万万不可有此舍本逐末的想法啊!”

    弘治皇帝这时也插口说道:“照儿,你还小,不懂这些,要认真听阁老们说话。”

    弘治其实挺乐意看到这样的场景,自己这个儿子太过贪玩,难得会像这样关心民生大计。

    让大学士们给他讲讲这些也好,多了解些家国大事免得将来治理天下的时候胡闹。

    刘健等人见皇帝首肯,便继续和朱厚照辩驳。

    “太祖时期民生凋敝,百废待兴。所以令民女十四必嫁男十六必取,以使人口丰盛,轻徭薄赋,以使民休养生息,商税三十抽一,以使商业兴盛。

    如今天下万民中从商者不过千中一二,如果降低农税必然会使国库空虚,提高商税则会与太祖皇帝兴盛商业的目的有违……”

    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朱厚照打断了。

    “太祖爷使商业兴盛的目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收税?

    如今一两百年过去了,商人们早就富得流油,这时候在不收取重税还等什么?

    商人就是头猪,太祖爷好吃好喝喂了他们几百年就是为了让我们这些不肖子孙宰的!为什么你们就不明白呢?”

    几个老头被朱厚照的话给说蒙了,仔细想想是有点儿这么个道理,但是他们细细商议之后还是觉得不对。

    刘健立刻说道:“理儿是这么个理,但是朝廷提高了商税,商人必然会在农人那里降低成本,以商人贪财逐利的本性,到那个时候吃亏的必然还是农民。”

    朱厚照有点无语。

    “那就搞外贸啊。”一着急什么词儿都往外蹦。

    “什么是外贸?”

    “就是和其他国家的人做生意!”

    “哦,这个是有的,但是近些年丝绸之不是那么好走。

    虽然我们在那边收取重税,不过商队越来越少,货物运的不多,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朱厚照想捂脸,你们有没有火车和长途重卡,靠几头骆驼指望陆地通商挣钱,有毛病啊。

    “为什么不走海路,向东有扶桑,向南琉球哪里还时不时会有西夷人出现,这些人穷的只剩下银子了好么!”

    朱厚照说完这些话,刘健立刻大摇其头:“太祖爷明令,民间片板不得下海,有违者立斩不赦!”

    “这又是为什么?”朱厚照有些抓狂了。

    “南方时常有倭寇,时常有民间资敌者扰乱我江浙地区,那里是国之粮仓不得不妨!”

    “……”朱厚照无语了。这也不让,那又不行,活该你们抱着老规矩穷死!

    活该你们穷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