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章 谨慎建言 针砭时弊
皇宫之中,从瑞小心跟在尉迟涛身旁。 一举一动,都万分谨慎,唯恐闯祸。 在大理寺,好歹也算是国家命官,土生土长在洛阳,从瑞却是初次进宫。 皇宫在从瑞眼中,虽然宏大,然处处宫门紧闭,往来宫女太监稀少。 “从兄,据说先帝时期,后宫宫女四五千人,太监也有一两千名。 这禁宫之中,人来人往,颇为热闹。 当今陛下登基之后,接连遣散宫女太监,封闭无用宫室。 如今皇宫之中,开启宫室不足三成,宫女仅有七十余人,太监也不过二百余人。 这二百余太监中,过半都是自幼进宫年老体衰者,陛下让他们留在宫中颐养天年。 古人有云饱暖思****,陛下九五之尊,三宫六院嫔妃数百皆是意料之中。 寻常百姓家中略有积蓄者,多是一妻一妾。 而陛下贵为天子,执掌四海,后宫无姘无妃。 当今陛下,千年难得一遇,一心为朝政社稷,大晋万民。 能遇这等明君,是我等为臣之福。自幼寒窗苦读,哪个不欲舒展抱负,建功立业,以慰平生? 然多数人,终生难遇明主盛世,多半都是于山林之间,醉酒佯狂,闲散一生。” 尉迟涛此番言论,并非针对从瑞,于他本人,也是有感而发。 “大人所言极是,卑职心中也颇有感触。今日进宫,仅凭眼前所见,便知陛下绝非普通帝王。” 两人跟随內侍一路来到坤极宫,不料皇帝竟然在宫门处等候。 尉迟涛与从瑞皆是一惊,两人连忙跪倒参见。 皇帝淡然说道:“两位卿家平身,这位卿家想来就是从瑞。 朕初见卿,安国公对卿推崇备至。 朕相信安国公眼光,故而在此相迎。安国公所推之人,必是国之栋梁,朕对国之栋梁,理应相迎。” 皇帝寥寥几句,不但从瑞感激涕零,连尉迟涛也深受触动。 走进坤极宫,早春时节,宫院之中大树冒出点点新芽。 皇帝驻足树下,说道:“如今天下,战乱之后,民生凋敝,百废待兴。 在朕看来,天下便如这大树,早春时节,看似荒芜,暗中却在孕育新芽。 只待春雷响起,甘霖降下,一夜之间,便会绿意盎然。” “陛下所言极是,朝廷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方是当务之急。”尉迟涛在一旁出言附和。 皇帝见从瑞闭口不言,心道此人确如内卫所言,性格谨慎。 进入宫中,皇帝赐座。“卿在大理寺十余年,可否告知朕大理寺有何积弊?”皇帝直言发问。 从瑞清清喉咙答道:“陛下,微臣以为,大理寺所谓积弊,乃是吏治当中通病。 大理寺多审理各处州府不决之疑案,亦或涉及官员案件。 尤其涉及官员案件,以权压法,以贿赂涉法,以人情扰法者均有存在。 究其根源,大理寺也好,刑部衙门也罢,并未在百官之上。 身为同级,却执掌他人生死荣辱,想不被干涉,难于登天。 臣可假设一事,若有安国公大人亲属犯法,倘若安国公大人亲自前来说情。
安国公大人位高爵显,对微臣又有推举之恩。微臣亦是血rou之躯,心中自会犯难。 大理寺官吏亦是血rou之躯,皆生活于尘世,少不得人情往来。 若处处横眉冷对,势必举步维艰。 依微臣看来,陛下需出台律法号令。任何人等,皆不可干涉大理寺亦或刑部等执法衙门之事。 如若胆敢干涉司法,罪加三等。 如此一来,微臣等方有底气应对各处干涉。 其二,朝廷官府之中,六品以下官员小吏俸禄微薄。 一般而言,仅可勉强养家糊口。 然百姓眼中,官府便是这些官员小吏。若他们把持不住,收受贿赂,百姓便认为朝廷腐败。 陛下宜与有司商议,下诏增加六品以下官员小吏俸禄。 让其衣食足,可为世上中等之家。 与此同时,陛下亦应修改律法,官员徇私舞弊,收受贿赂,徇私枉法者皆重罪。 所谓恩威并施,方可让人臣服。 其三,大理寺也好,刑部衙门也罢,各处州县衙门,升堂审案之时,应允许百姓在堂下旁听, 然不可咆哮公堂干扰司法。 所谓公生明,廉生威。微臣愚见仅此,请陛下思量。” “卿之言严谨务实,朕均要采纳。朕即可下诏吏部,卿自明日起胜任大理寺正卿。 卿勿要公正执法,莫要辜负朕之厚望。”皇帝开口,圣心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