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南北乱世之倾国权臣——高澄传在线阅读 - 《高澄传》:揭密府兵

《高澄传》:揭密府兵

    关于府兵,想说很久了。

    老是有读者就此问题和我讨论。我回想了一下,读者的兴趣主要集中在中国古代兵制的经济基础。是谁在养兵?养战?

    兵制的建立,战争的发生,当然和经济基础离不开,但其背后的复杂基础绝不只是经济这一个问题。有政治矛盾的原因,也有土地制度的原因。

    兵制是相当复杂的问题,写一本书都不为过,微博篇幅有限,只作浅谈。这一次讨论的起因是,一个读者由曾国藩三千万两银子的军费那一笔烂账说起的。

    西周时期,国家正式的军队有:虎贲、周六师、殷八师。

    虎贲是天子禁卫军;周六师在青铜铭文中也称为西六师,它的主要构成是“国人”,庶人、奴隶只能打杂,不能成为正式军人。执干戈卫社稷这样的权利和义务能只属于国人。殷八师的主要构成是殷人遗民。

    周六师和殷八师的将帅都只能是周人。

    西周军队所用的铜制兵器由国家收藏保存,战时发给这些正式军队用。

    和不忘战,寓兵于农是先秦时各国军事策略。在《六韬龙韬农器》篇中,太公和武王的对话说得很清楚。国家重视农业也是提高战斗力。

    武王问:“天下安定,国家无事。战攻之具,可无修乎?守御之备,可无设乎?”

    太公曰:“战攻守御之具,尽在于人事。”

    太公下面详细尽述了怎么样把农具、农事活动、男耕女织、鸡犬豚彘……化身为战事的具体细则,真是让人看是叹为观止。有兴趣的大家自己去看,我就不在此缀述了。最后太公总结说,“此富国强兵之道也。”

    第二个阶段:征兵制时期。基本时间范围从春秋后期、战国,一直经历秦、汉,到三国时期。

    征兵制的征兵对象主要是农人,原则上是义务兵。首先划定一个年龄范围,在这个年龄范围之内的农家男子都要去政府做登计,即“傅籍”。只要国家需要,就要应征入伍。战争结束可以被遣散,再有需要再次应征入伍。直到过了应征年龄。

    这时候的兵种主要是步兵,也就是《高澄传》中提到的“带甲”。记得我以前看过一个考古纪录片,里面提到战国时一个秦国应征军卒写信给家人,信上提到需要出征用的物品,可以证明这时的义务兵要自备用物。抱歉的是这个纪录片的名字我忘记了,想深入研究的读者只能自己去找找看了。

    这一时期的征兵制可以以秦国的“郡县征兵制”为例。年龄范围内的成年男子都有当兵的义务,诚实登计自己的基本情况:姓名、年龄、身体健康状况等。会有专人对此进地核查,不报不实都要受罚。

    傅籍之后的男子开始应征服兵役及徭役。秦律中对于服役男子的义务规定非常详细。在哪里服役,服役多久,具体承担什么责任,都很严格。当然这种规定是一种理想化,到了后来战争频繁的时候,兵源不足,这种规定也只能是虚文了。

    战国时各诸侯国之间征战频繁,这些被征的义务兵的责任是保家国卫社稷,但也有军功赏爵作为激励。比如秦国商鞅变法时的二十等军功赏爵。不分出身高低贵贱,杀敌即可晋爵。

    由于战争扩大化,兵源不足,这个时期不再苛求兵源,基本是全民皆兵。所以坑杀俘虏也就成了消灭敌人兵源的方式。

    募兵制在战国时期已经初露苗头。比如吴起在魏国时征招的“武卒”。经历严格考试,编成特种精锐部队。凡选中的武卒可以赏赐钱财,免除徭役赋税,赐予土地房屋。

    秦汉时期基于中央集权制的加强,终于建立起了全国统一的军政体系。有负责全国军事的最高长官,比如秦朝的国尉,汉朝的太尉,汉武帝时改称为大司马。还有作为参谋机构的幕府。

    部队有了都城京师部队,地方部队,还有边兵。军需粮食、马匹、武器、盔甲等都由国家统一提供分配。

    三国时期有了直属统治集团的中军,派驻要塞的外军,还有州郡地方部队。军户雏形的世兵制就始于这个时期。

    世兵,既世世代代作为兵源,以此为义务,不可以解除这种义务。这样的家庭叫作“军户”,与“民户”分开,并且不通婚。“军户”集中居住,集中管理,以当兵为职业,靠屯田解决家属生计。

    西晋是世兵制的全盛时期。东晋则是中军衰败,外军强大。统率外军的都督及刺史往往拥兵自重。南北朝时,南朝基本沿袭东晋,一直中军弱、外军强,一直不曾扭转成功。

    北朝北魏前期有部落兵,供养自行掠抢。中后期北魏兵可分为:中兵、镇戍兵、州郡兵,给养由国家统一向州郡征粮而供给。同时政府择地屯田以资军费。《高澄传》里也提到过,两魏分裂之后,东魏大丞相高欢为了准备将来的战事采取了很多措施,其中就有屯田。

    军镇,始于十六国时期,是为了保卫边防,对重要的要塞进行军式管制的方式。比如《高澄传》中的大丞相高欢,就出身于代北六镇之一怀朔镇的镇兵,在六镇起义时奋臂而起。《高澄传》的男主大将军高澄,就出生在这个代北六镇之一的怀朔镇。贺拔兵、宇文泰、赵贵等都出身于武川镇。

    两魏分裂后,东魏、北齐军队来源于原来的六镇,还有兵户出身的鲜卑兵。保持了战事归于鲜卑兵,农事归于汉人的习俗。问题就是********的不可调和。北齐武成帝高湛时又以均田令为基础,规定男子十八岁受田,二十岁充兵。

    下面终于要说到府兵制。

    府兵制的创立者是西魏大丞相宇文泰。宇文泰自己是都督中外诸军事的最高统帅,下设八个柱国大将军。这八个柱国大将军除了宇文泰自己和代表宗室的广陵王元欣,其余大都是《高澄传》天下烽烟卷中的人物,比如:赵贵、于谨、独孤信、李虎、李弼。另外还有书中没提到侯莫陈崇。

    除了宇文泰和元欣之外的六大柱国都是实领府兵,一柱国督两大将军,每个大将军督两个开府将军,一共二十四开府,共二十四军。

    宇文泰设立的府兵是鲜卑人和关陇汉族的结合。府兵不另编户籍,统兵将领全部贯以鲜卑姓氏。比如隋文帝杨坚的父亲、西魏都督诸军事的骠骑大将军杨忠,被赐姓普六茹氏。再比如唐高祖李渊的祖父,八柱国之一的李虎,被赐姓大野氏。

    府兵制使在长安定都的西魏与当地关陇豪族有了良好的关系,也是权臣和宗室的一种关系平衡。宇文泰建立起与高欢不同的一种兵制,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高欢面临的鲜卑人和汉人的矛盾问题。

    府兵制也属于兵农合一的增兵制。宇文泰创立府兵制,在府兵制的初期,这种征兵制除了原有的鲜卑兵基础,又增募乡兵及当地豪右。有一定条件的征兵制使此类人把服兵役作为一种义务。府兵全家可免除赋役。后来府兵制不断改善,一直到唐开元年间才彻底被募兵制代替。

    府兵需自备服、被、资、物、弓箭、鞍辔、器仗。国家只供给重兵器及战马。

    至于唐朝府兵为什么那么强,我觉得有个重要原因是唐朝府兵的入职资格:资财、材力、丁口的要求比较高。

    之后元朝也有了军户制,明朝有了卫所制,清朝了八旗绿营制。但是募兵的体制一直持续到清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