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河灯
顾昭诚捧了一大包东西站在抄手游廊上,一脸做贼的表情,一边往前走,一边偷偷摸摸的四下乱看。
“你是怎么进来的?”昭瑜目瞪口呆的看着顾昭诚,像是大白天见了鬼一样。
顾昭诚是三房的庶长子,也是顾家三老爷顾承暄的独子。石氏只生养了顾昭妍一个女儿,顾昭诚的生母是三房的杜姨娘。要说在顾承绰这一辈中,昭瑜除了自家老爹,最喜欢的就是顾承暄了。顾承暄没什么长辈的架子,又爱说笑,时不时的还总能拿出一些让人稀罕的小东西。反正昭瑜就从他那儿得了好多零嘴和有意思的小玩意。
石氏进门后,肚子两年都没动静。太夫人就做主把顾承暄的两个通房都停了药,还把自己身边的一个丫鬟给了顾承暄做通房,没过多久那丫鬟就怀上了,等生了顾昭诚,便顺理成章的抬了姨娘。石氏自然是不忿气的,可太夫人做的也是合乎情理,她也只有忍了。没过两年,顾昭妍出生了,再后来石氏一直也没再生养过,便只********的宠着顾昭妍了。
杜姨娘因为是太夫人给的,又生了三房的独子,一直以来和石氏斗得水深火热的。顾昭诚虽然是庶出,可鉴于三房只有他这一个男孩儿,而且还是顾承暄那样有点没大没小的爹,所以他也没把自己憋成什么阴沉孤僻的性格。相反的,顾昭诚为人聪明乐天讲义气,性格又讨喜,十分招人喜欢。
昭瑜就喜欢他,尤其是当昭瑜想要偷摸干点什么坏事的时候,总能想起他来。小时候昭瑜和哥哥们一起玩,基本上坏事都是和顾昭诚一起干的。而每当被大人发现的时候,顾昭诚都是主动承认错误,把昭瑜撇的一干二净的那个人。
“什么怎么进来的,走进来的啊!”顾昭诚走到贵妃榻前,把手里的东西扔到地上,咧开了嘴,露出一口白牙。
呃,终于变成正常的公鸭嗓子了,刚才那一声真是能把人给难受死。昭瑜盯着地上的东西,不大明白他费这么大劲弄来一堆破烂干嘛。
“祖母不是说不让人随意过来探病吗?”顾昭慧放下手里的笔,好奇的走过来看顾昭诚扔到脚底下的东西。
“是啊,是不让随意来啊,我又不是来玩的。”顾昭诚说的理直气壮,下巴朝天,活像只打赢了的公鸭。
“那你到底是怎么进来的?”昭瑜记得院门是关着的,而且在顾承绰特意嘱咐过不许人来打扰她的情况下,谁给他开的门?还这么大胆子敢放他进来。
顾昭诚又露出了做贼的表情,竖了个指头放在嘴边:“大哥来敲门,然后把开门的婆子引开,我就溜进来了。”
顾昭覃?!昭瑜惊了!顾昭慧也轻轻‘啊’了一声。
顾昭覃在顾家小一辈里面是个老古板一样的存在,他的性格和他爹,顾家二老爷顾承延十分相似。人是好人,可就是让人亲近不起来。总是喜欢板着面孔,要说他真教训谁了?倒也没怎么见过。说他是闷sao?还真不是。他就是从里到外彻彻底底的一个古板小道学。
这样的顾昭覃帮着顾昭诚一起做贼?昭瑜不信,顾昭慧显然也不信。姐妹两个都用一种‘你肯定骗他来着”的眼神看着顾昭诚。
顾昭诚摸摸鼻子,嘿嘿笑了两声,也不解释,蹲下去翻着刚才扔到地上的东西:“明天是中元节,我和大哥约了去运城河放河灯。我想着四meimei肯定是出不去的,又听说二jiejie在给先大伯母抄经。就想着来跟四meimei做河灯,明天我带出帮着放了。我跟大哥商量了一回,就得了这么个主意。他去叫门,我带着东西进来。”
原来如此。
昭瑜被感动的眼泪汪汪的,这熊孩子太窝心了啊!要不是碍着礼法教养,她真想蹦过去给顾昭诚来个熊抱。
“这都是做河灯的东西?”顾昭慧蹲下去翻了那堆五颜六色的纸,拿起一张油蜡纸来回看了看。
“这个做法可多了,有莲花灯,四方灯,船灯......”顾昭诚如数家珍,一边说还一边递了一张油蜡纸给昭瑜,“我教你啊。”
舒云搬了小杌子给他做,他倒也不客气,笑嘻嘻的对舒云道:“多谢jiejie了,劳烦jiejie给倒杯茶来。”
舒云应声去倒了杯白果凉茶,顾昭诚一口喝干,抹了抹嘴:“我先教你叠船灯啊。”
昭瑜兴致勃勃的跟着顾昭诚的动作学,不到半个时辰,小几上已经堆了六七个河灯。其中还有顾昭诚折的一个栩栩如生的莲花灯,连姚mama看着都啧啧称奇。
“这就差不多了!”顾昭诚拿了笔,在河灯里写字。
昭瑜想了想,也提笔在一个船型的河灯里写上:叩拜母亲大人在天之灵,极乐往生。
顾昭诚在河灯里用细竹签子订上短短一节蜡烛,算是完成了。
“那我这就走了,明天我带着这些和大哥出去放了。”顾昭诚咧开嘴笑,“那个...四meimei,你是不是再想个法儿把门口那婆子骗走?”
是啊,进来的时候打掩护的是顾昭覃;现在要出去了,得靠昭瑜帮忙了。昭瑜抿着嘴乐,招手叫了望月来吩咐了几句。顾昭诚用衣裳下摆兜了河灯,又像贼一样亦步亦趋的跟在了望月身后,鬼鬼祟祟的走了。
“难得连覃哥儿也跟着他胡闹。”顾昭慧语气有几分愉悦,“我这就让人把抄好的经书拿到外院,找个人送去慈云庵。”
到了第二天晚上吃过晚饭,昭瑜放了几个丫鬟去花园的池子里放灯祈福,屋里就剩下姚mama和舒云两人。舒云拿了一碟小簸箕模样的点心过来:“这是才刚大姑娘送来的扁食,姑娘尝尝吗?”
顾昭华真是有心了。昭瑜不饿,可还是吃了一个算是应节。点心大概放的是饴糖,甜的有点发腻。
“这东西是南边的点心,京里都不吃这个。”姚mama也吃了一个,“大概是循着南京老家的习俗做了来的。”
外头廊下有人说话,姚mama闻声出去了。
“你是怎么进来的?”昭瑜目瞪口呆的看着顾昭诚,像是大白天见了鬼一样。
顾昭诚是三房的庶长子,也是顾家三老爷顾承暄的独子。石氏只生养了顾昭妍一个女儿,顾昭诚的生母是三房的杜姨娘。要说在顾承绰这一辈中,昭瑜除了自家老爹,最喜欢的就是顾承暄了。顾承暄没什么长辈的架子,又爱说笑,时不时的还总能拿出一些让人稀罕的小东西。反正昭瑜就从他那儿得了好多零嘴和有意思的小玩意。
石氏进门后,肚子两年都没动静。太夫人就做主把顾承暄的两个通房都停了药,还把自己身边的一个丫鬟给了顾承暄做通房,没过多久那丫鬟就怀上了,等生了顾昭诚,便顺理成章的抬了姨娘。石氏自然是不忿气的,可太夫人做的也是合乎情理,她也只有忍了。没过两年,顾昭妍出生了,再后来石氏一直也没再生养过,便只********的宠着顾昭妍了。
杜姨娘因为是太夫人给的,又生了三房的独子,一直以来和石氏斗得水深火热的。顾昭诚虽然是庶出,可鉴于三房只有他这一个男孩儿,而且还是顾承暄那样有点没大没小的爹,所以他也没把自己憋成什么阴沉孤僻的性格。相反的,顾昭诚为人聪明乐天讲义气,性格又讨喜,十分招人喜欢。
昭瑜就喜欢他,尤其是当昭瑜想要偷摸干点什么坏事的时候,总能想起他来。小时候昭瑜和哥哥们一起玩,基本上坏事都是和顾昭诚一起干的。而每当被大人发现的时候,顾昭诚都是主动承认错误,把昭瑜撇的一干二净的那个人。
“什么怎么进来的,走进来的啊!”顾昭诚走到贵妃榻前,把手里的东西扔到地上,咧开了嘴,露出一口白牙。
呃,终于变成正常的公鸭嗓子了,刚才那一声真是能把人给难受死。昭瑜盯着地上的东西,不大明白他费这么大劲弄来一堆破烂干嘛。
“祖母不是说不让人随意过来探病吗?”顾昭慧放下手里的笔,好奇的走过来看顾昭诚扔到脚底下的东西。
“是啊,是不让随意来啊,我又不是来玩的。”顾昭诚说的理直气壮,下巴朝天,活像只打赢了的公鸭。
“那你到底是怎么进来的?”昭瑜记得院门是关着的,而且在顾承绰特意嘱咐过不许人来打扰她的情况下,谁给他开的门?还这么大胆子敢放他进来。
顾昭诚又露出了做贼的表情,竖了个指头放在嘴边:“大哥来敲门,然后把开门的婆子引开,我就溜进来了。”
顾昭覃?!昭瑜惊了!顾昭慧也轻轻‘啊’了一声。
顾昭覃在顾家小一辈里面是个老古板一样的存在,他的性格和他爹,顾家二老爷顾承延十分相似。人是好人,可就是让人亲近不起来。总是喜欢板着面孔,要说他真教训谁了?倒也没怎么见过。说他是闷sao?还真不是。他就是从里到外彻彻底底的一个古板小道学。
这样的顾昭覃帮着顾昭诚一起做贼?昭瑜不信,顾昭慧显然也不信。姐妹两个都用一种‘你肯定骗他来着”的眼神看着顾昭诚。
顾昭诚摸摸鼻子,嘿嘿笑了两声,也不解释,蹲下去翻着刚才扔到地上的东西:“明天是中元节,我和大哥约了去运城河放河灯。我想着四meimei肯定是出不去的,又听说二jiejie在给先大伯母抄经。就想着来跟四meimei做河灯,明天我带出帮着放了。我跟大哥商量了一回,就得了这么个主意。他去叫门,我带着东西进来。”
原来如此。
昭瑜被感动的眼泪汪汪的,这熊孩子太窝心了啊!要不是碍着礼法教养,她真想蹦过去给顾昭诚来个熊抱。
“这都是做河灯的东西?”顾昭慧蹲下去翻了那堆五颜六色的纸,拿起一张油蜡纸来回看了看。
“这个做法可多了,有莲花灯,四方灯,船灯......”顾昭诚如数家珍,一边说还一边递了一张油蜡纸给昭瑜,“我教你啊。”
舒云搬了小杌子给他做,他倒也不客气,笑嘻嘻的对舒云道:“多谢jiejie了,劳烦jiejie给倒杯茶来。”
舒云应声去倒了杯白果凉茶,顾昭诚一口喝干,抹了抹嘴:“我先教你叠船灯啊。”
昭瑜兴致勃勃的跟着顾昭诚的动作学,不到半个时辰,小几上已经堆了六七个河灯。其中还有顾昭诚折的一个栩栩如生的莲花灯,连姚mama看着都啧啧称奇。
“这就差不多了!”顾昭诚拿了笔,在河灯里写字。
昭瑜想了想,也提笔在一个船型的河灯里写上:叩拜母亲大人在天之灵,极乐往生。
顾昭诚在河灯里用细竹签子订上短短一节蜡烛,算是完成了。
“那我这就走了,明天我带着这些和大哥出去放了。”顾昭诚咧开嘴笑,“那个...四meimei,你是不是再想个法儿把门口那婆子骗走?”
是啊,进来的时候打掩护的是顾昭覃;现在要出去了,得靠昭瑜帮忙了。昭瑜抿着嘴乐,招手叫了望月来吩咐了几句。顾昭诚用衣裳下摆兜了河灯,又像贼一样亦步亦趋的跟在了望月身后,鬼鬼祟祟的走了。
“难得连覃哥儿也跟着他胡闹。”顾昭慧语气有几分愉悦,“我这就让人把抄好的经书拿到外院,找个人送去慈云庵。”
到了第二天晚上吃过晚饭,昭瑜放了几个丫鬟去花园的池子里放灯祈福,屋里就剩下姚mama和舒云两人。舒云拿了一碟小簸箕模样的点心过来:“这是才刚大姑娘送来的扁食,姑娘尝尝吗?”
顾昭华真是有心了。昭瑜不饿,可还是吃了一个算是应节。点心大概放的是饴糖,甜的有点发腻。
“这东西是南边的点心,京里都不吃这个。”姚mama也吃了一个,“大概是循着南京老家的习俗做了来的。”
外头廊下有人说话,姚mama闻声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