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休养生息(二)
当然了这是以李归的眼光来看的,在这个时代人的心目里不愿打扮、长相怪异的窦婧和美女两个字绝对没有太大联系。 就算有皮肤的加成也顶多算不那么难以忍耐罢了。 所以当窦婧看到李归欣赏的眼神后心里泛起的不是一阵窃喜,而是感到齿冷。 这个人妄称英雄却如此虚伪,自己要是个单纯的小女孩只怕还真的被他骗到了,以为他真的喜欢自己。 连自己这样一个并无太大威胁的人都要不由自主的使用心机,与这样的人为伍,实在是悲哀的人生啊。 更何况以氐人的眼光来看李归的长相实在是不够粗犷剽悍,并不讨女孩子的欢心。 李归要是知道窦婧对自己的评价,估计死也不会同意和她结婚了。 不过到了晚间真刀真枪的交流感情时两人倒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了,让李归差点都顶不住。 窦婧也很快就感到了人生里从未享受到的快乐,难怪哥哥们的妻妾一天到晚脑子里想的就是这事,确实令人沉醉。 李归不得不安慰自己,男人吗,在这种事上总是吃亏点,别的方面自己可就要厉害多了。 不过有一次李归意外的看到窦婧练武,好奇之下两人就秘密切磋了一番,结果如何外人实在是难以知晓。 但是从此之后李归再也没有在任何人面前吹嘘过自己的勇武了。 二;就是息兵休养生息。 这一次远征武都和上京,对汉中的财政来说实在是已经到了伤筋动骨的程度了。 所以李归决定在董卓死之前不再主动对外进攻,就算有外敌进犯也是打退了事。 他派庞德赶往武都,解散了招募的农兵让他们得以还乡。 淘汰军中不适合作战的士兵回地方务农或者作为基层官吏,只留下了八千常备军。 但是庞德、杨秋的手下和那些羌人部队不解散,但也不作为正规军训练,而是直接作为这两年对外作战的主力使用,待遇与正规军士相同。 现在李归治下总人口已经达到四十万,如果董卓守信的话最终将达到五十多万,这样一万多常备军就不会带来太大的经济压力。 三;就是开始了对改善后勤工作的研究。 这次出征给李归最大的感悟就是后勤确实是决定古代战争胜败的主导因素。 这次出征武都正是依托着水运李归才成功的实施了这次的大规模作战。 要是单凭陆路的运输这次冒失的行动只怕早就失败了。 所以李归决心还是要走精兵之路,段熲就是一个好榜样。 要想在地域辽阔、人烟稀少的大西北作战胜利,只能是少而精的部队才行,大部队行军单单是缺乏粮食这一件事就垮了。 在汉代,大多数人口都是从事农业生产,以供养他们自己,并生产一些剩余供给只占人口很少一部分的商人、工匠、士兵和官员。 这样一个生产力低下的社会,只能保持一支占人口很小比例的武装。 既使是政治、经济比较发达的西汉帝国,也只能保持少于其人口数量1%的武装部队。 而远征时,军队规模与其集中地域人口的比例也影响对军队的供养能力。 假定士兵剥夺居民的所有东西,如果士兵与居民的比例是1:1,那么士兵能够生存一个居民能生存的时间。 如果士兵与居民的比例达到10:1,那么士兵们的生存时间只能是居民生存时间的1/10。 例如,如果军队在收获之前180天到达一个地区,而其数量是当地居民的10倍。 假定它找到了所有的食物,并且一点不给当地居民,在其离开之后让当地居民毫无生存的依赖,那么它也只能在当地驻扎18天就必须离开。 当然,军队可以在一个较大的地域展开,从而有效地降低士兵与居民的比例,这样它就能在当地驻扎较长的时间。 但是自诩仁义或者说还有一丝人性的李归干不出这种灭绝人性的事来,要是非得这样做李归看不出自己的奋斗还有什么价值。 而且由于对武都的成功征服获得了大量的马匹,这些马不可能完全不装备到部队,这样会引起士兵的强烈不满。 而马对物资的消耗就更加惊人了。
所以还必须寻找更大负荷的陆地运输工具和更加合理的物资运输模式。 四;就是鼓励商业。 在稳定了汉中、武都两郡的局势后,李归立即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商人来经商的政策。 一;凡是运送粮食、布匹和各种金属来汉中、武都销售的一律免除一切税费。 二;路经汉中、武都的商人只要不就地销售就不用交任何费用,汉中、武都两地都不许关卡收取任何费用,违者立斩不赦。 三;保护商人的安全,打击盗贼。 除了在境内大力打击那些盗贼之外,要是商队需要专门护卫的话可以直接申请军队的保护,费用合理,服务一流。 就算是护送到凉州各地也是可以的,当然了这费用可就不便宜了。 在在南郑和下辨分别建立了巨型的由官府直接保护的交易市场。 其中汉中的交易市场里有不下千余个台位,以粮食为计价本位,凡是大宗的交易都在那里进行。 每个商家都只需携带样品在展台,台上标明商品数量和价格,交易时只需双方在管理之人那里登记便可。 然后由管理之人陪同前往仓储之地,检验商品质量和校对数量,双方无异议之后交易达成,不得反悔。 然后商家可以继续以新买的商品再进行下一次交易。 对于那些一时交换不到心仪物品的商家,可以直接与交易市场接洽。 除非极为特殊的物品,一般交易市场都会给出一个相对合理的价格买下,以免商家远途奔波却血本无归。 当然每一次交易都要缴纳一定的手续费,不交手续费的发生纠纷官府一概不予受理。 五;大规模兴修水利,修整道路。 这个时代的灌溉其实是一个大问题,所以在远离水源的地方土地的产量是非常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