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热血残汉在线阅读 - 第二十一章 整风易俗(下)

第二十一章 整风易俗(下)

    第三件大事就是明确了秦州的执政思想。

    在思想上荀攸打破了各家非此即彼的明确分野,提出了道、儒、墨三家源出一脉,都是朝廷显学。

    也就是手基本上除非你自己明确反对自己是道家的一份子,否则都可以划入道家范畴内。

    你既可以当个儒者,同时你也可以当个道士来当官,除非你非要革了道家的命再搞什么独尊儒术那就不行了。

    至于其他宗教比如说天竺教,也必需得到官府同意才可以传播,而且只能在民间流传,信徒不得为官、为将。

    任何人不得以官方身份给予这些教派以任何支持,违反者一律罢官,情节严重者处死。

    为了配合这次变革,在政策上荀攸提出了两条重要的政策:

    一是继汉中、武都之后,在关中也开始大规模开建学宫,但是与之前不同的是允许儒家和其他道家也在学宫里占一席之地。

    当然了,明教显学还是绝对主导地位,考试也基本以明教显学为准,包括儒家在内其他的学说只能作为选修科目,不强制。

    这一条争议极大,阻力也极大,甚至连一直同情儒家的杜畿等人也反对,但是最后李归拍板通过了。

    因为李归知道就算是自己不同意,这些思想一样会慢慢渗入学院,而且更隐蔽更难对付。

    自己允许他们光明正大的进入,则优点缺点大家都可以看得更加清楚,正所谓真理越辨越明嘛。

    而这些学派为了争夺人心,必然会做很多小动作,正所谓猴子爬上了树红屁股就露出来了,最后反而更好对付。

    二是开始大规模建立道宫。

    荀攸对李归解释道,普通黎庶其实是很难理解抽象复杂的宗教理论的,他们最关心的是能有一个值得信赖可以倾诉自己喜怒哀乐的地方。

    这样的地方要能让人感到庄严从而能荡涤灵魂,但是又要让人能感到亲近而不是拒人于千里之外。

    这一点倒是难不住李归,前世无论是教堂还是寺院不都是干这个的吗?

    于是在一众手下从惊讶到钦佩到无比仰慕的目光里,李归不加任何思索口如悬河的连说带画了一个多小时,一种划时代的建筑形式就渐渐成形了。

    真正的道宫,又称九重天。

    进门为前殿,供的是日与月,代表的是光明永恒,镇压邪恶,净化进入来人的灵魂。

    第二重是天音殿,乃是道宫的主持者进行布道、主持信徒结婚仪式、接引新教徒的地方。

    在天音殿左侧是悔过用的轮回殿,里面是多个小小密室,专门供信徒向传道者进行忏悔使用。

    在天音殿右侧是积福用的功德殿,里面是组织这种慈善活动的地方。

    但是所有道宫的费用和人员俸禄都是官府所开,收得的善款是必须全数交往官府的,不过道宫可以监督它们的使用。

    第五重是大殿,供的是天道,天道无形,不可说,不可见,牌位上写的只有万法自然四个字。

    牌位前有一个火盆,要求永世不歇,但为了可行实际上只要每天保证点燃的基本时间就可以了。

    大殿的左边是圣人殿,供的是明教承认的圣人,依次是伏羲、女娲、神农、黄帝、炎帝、皋陶、仓颉、老子、孔子和墨子。

    大殿的右边是贤者殿,供奉的是明教认为的大贤共有四十余人。

    大殿后面是第八重的英灵殿,供的是战死沙场的将士和对国家有杰出贡献的各行业的人才。

    第九重是回春殿,乃是道士们进行医术治疗的地方,实际上这是整个道宫最大也是最重要的部分了。

    帝国时期大的道宫里回春殿基本都是一个独立单位,规模可以超过其他部分总和的十几倍之多。

    是的,李归打算让道宫既承担起教化民众、荡涤人心的作用,又能起到后世医院的作用。

    一来是这个时代的财力有限,即使是大县也很难承受太多的大规模建筑,那就只有尽量在一处场所里开发出多种用途了。

    实际上到了李归死后,就连每个县的县衙都已经完全变成了学宫的一部分,彻底的消失在了历史长河里。

    每个县里的官府建筑基本只剩下学宫、道宫两大建筑群。

    不过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到了帝国的中晚期,过于庞大的学宫、道宫引发了一系列新的问题。

    二来是通过医院的救死扶伤可以提高人们对道宫的好感度,加强大家对明教的接受程度,增加明教的政权合法性。

    同时通过道宫的威严又可以给予这些行医者以必要的保护。

    毕竟这个时代医生的地位是比较低下的,而这个时代的医术多数情况下又并不能做到药到病除,所以时常有医者被害被侮辱的事情发生。

    就连有名望如华佗,最后也只落得了个惨死的下场。

    而且李归发现除了极少数名医外,多数医者的生活是十分窘迫的。

    通过这样的配置一方面极大地提高了医者的待遇,另一方面彻底把医者作为一个群体绑架到了明教的战车上。

    而这个配置还造成了一个极为深远的影响,那就是后来随着帝国医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外部国家开始派人前来学义医道。

    而随着医道一起走向海外的,当然还有细致严密而又不失宽容的道教信仰。

    当然了,不可能每个道宫都这样配置完善、规模宏大。

    每个地方都要根据自己的财力和需要对道宫进行一定的取舍,大多数基层的道宫只要有个大殿和左右两殿就凑活了。

    道宫建立起来后,教众的各种人生大事必须经过这些场所,既简化了各种仪式好施行俭朴节约之道,又让原本高高在上的宗教走入了普通人的生活里。

    与李归掌权后推行的那些影响深远但却几乎不为人所悟的改变不同,荀攸的改革从推出的第一天起就引起了滔天巨浪。

    道理很简单,大多数人们看不到未来的变化,少数才智之人在这个乱世里也只能做到走一步看一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