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建设(三)
刘仁玉说这个话的时候,眼神居高临下,在人群中扫来扫去,但凡是接触到刘仁玉目光的人统统低下头去,避免与刘仁玉对视。
刘仁玉扫视一阵,觉得效果差不多了,就继续气沉丹田,开始今日的会议:“你们能够到我这里来,就说明你们以前的生活不好,至少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劳作终日却连顿饱饭都弄不到肚子里去。你们到我镇北堡来,情况却会不一样,你们这里所有人,都会按照每户人头数的多少分田地,这些地分给你们了就是你们的私产,我会给你们写上地契,只要我刘某人还活着,我就认地契。这些地里打出来的粮食,我只收两成,就当你们交的税。这个税是怎生个意思呢,有什么用途呢。我要编练军队,保护你们的财产,军队的薪饷用你们教的税来付;还有,我要开办学校,小于6岁的,到托儿所集中管理,托儿所有照顾小孩儿的老妈子,她们的饷银你们交的税付,还有小学,大于6岁,小于18岁的,在小学读书,有教书先生教他们,还有很多,我就不说了,到时候写在布告上,叫人念给你们听便是了。”
说到这里,刘仁玉先停顿一下,叫百姓们消化一下他说的话,然后又接着说道:“在分田地之前,我还有事儿要说,我知道有些人连住的地方都还没有,有的人分了房子,却不太好,所以这几日,我们的任务是分工合作,重建镇北堡。修建的具体工作由赵铁匠负责,我只分派任务,每家的男丁必须干体力活儿,相应的男丁的伙食最好,可以吃rou,饭敞开了吃,女人分工负责清扫街面,浆洗做饭,捡柴火,端茶送水,不能吃rou,只能吃饭,小孩儿都集中到我住的地方,统一管理。你们都听好了,好好干活儿,不要偷jian耍滑,若是叫我派来的监工发现你们有谁不出力干活儿,全家饿饭,超过三次,全家逐出镇北堡。记住了。好了,现在,男丁到我左手边吃饭,女人和小孩儿到我右手边吃饭,吃完了饭还是在此集中,听赵铁匠调遣。”
一听到可以开饭,人群轰的一声散了开去,到了吃饭的地方,杨德胜,张铁牛与刘破虏维持秩序,叫排队吃饭,有些不懂规矩的硬要插队,自然是被一顿好打。众人见插队会遭到武力打击,只好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排队。
待得众人吃完早饭,便在赵铁匠的安排下,拆城墙的拆城墙,拆墩台的拆墩台,打扫的打扫,镇北堡中一片忙碌的景象。
为了监督各处施工的情况,包括刘仁玉在内的墩台老人们,每日价骑着马四处监工,见到不卖力干活儿的就记录在案,饿饭处罚。有些打算浑水摸鱼的人见刘仁玉管的紧,也就不敢再偷懒。
说起来,重建镇北堡的工作量还是很大的,可好在镇北堡就跟后世一个乡镇一样,实在是没有多大,所以就算是拆掉城墙两面城墙,重新建设,工程量也不是很大。只三个月时间,便修的差不多了。
此时镇北堡相对于原来而言已经有了极大的改变。首先城池扩大,整修,或者修建了一系列新的民居和其他建筑,比如说刘仁玉的把总府,还有马天君的镇北堡镇政府,兵营,医院,为了使镇北堡的防御更为稳固,刘仁玉特令将城墙加高到两丈,另外沿着城开挖护城河,宽一丈,深两丈,引河水灌之,如此靖边堡城乃修筑完毕。今日观之,靖边堡城似复太祖、成祖、仁,宣旧貌也。
正当镇北堡的建设进行的如火如荼之际,前去招徕矿工的李继业终于也回来了。
仁玉带着赵打铁,赵翠芝,刘仁杰与李继业逐次见礼,然后刘仁玉便开始分派任务与他。
“继业,你招来的那36员矿工,将他们按照十二人一队,设一队长,三队为一旗,设一旗总,旗总肯定是你当,队长由你任命,任命的方式你自己定,抓阄,比武,看眼缘,你随意,明白吗。”
“额明白。”
“他们带来的家属,待会儿到天君那里落户,然后让他们休整一下,我要分派任务给他们。”
“什么任务?”
“咱们这个地方太靠近蒙古了,虽然蒙古人近些年不再光顾这里,但是咱们在此生聚久了,蒙古人可能还是要来,所以我要这些矿工,在地里挖地道,这些地道先通到城里,当然地道里要多分岔路,多修迷宫,还要布上陷阱,要让咱们的人熟悉地道,让敌人摸不着头脑。明白吗?”
“哦,原来是这样啊,额明白了,这些矿工都是苦孩子穷命,一天不挖洞就闲的慌,明日就叫他们开工。”
“嗯,你看着办就是了。”
于是,在镇北堡中民众从事基础设施建设的时候,李乘风所率矿工旗也没有闲着。矿工们分成各个小队活动,在田间地头开挖地道,其密如蛛网,四通八达,枝杈繁多,又防敌袭,内设机关,可杀敌寇。
这些地道高约2米,宽约1米,虽则狭窄,但其乃是遇险走避之场所,也就不算很逼仄,而且这些地道又都通向城堡,想来遇到敌袭,百姓如果不在城堡中,自可以通过地道快速退回城堡,不必害怕遭到敌人的杀戮。
现在矿工的人力不够,刘仁玉只能修这么些地道,如果条件允许,他还打算将地道延伸到附近山中。
不过就算这些地道修的不算太多,也让镇北堡的民众感到万分满意了,至少在蒙古人,或者其他什么强人杀过来的时候,他们多了一分保命的手段。
如此,经过刘仁玉的精心打理,镇北堡城修葺完毕,民有居所,城有防务,民心乃大定,此后刘仁玉令马天君分田地,按照政策,家中有愿意参军入伍的,叫分好田,家中无男丁,只有女儿的,女儿嫁与军兵为妻者亦分好田,余者所分田地并非好田。
听说刘仁玉有这么个政策,百姓参军入伍的热情自然是极高的,一时间报名者众,不过根据政策规定,参军限额108人,年龄在18至35岁之间,家中只有一个男丁的不许参军,只有女儿而不肯将女儿嫁与军兵为妻者,也不能分到好田。
这样一个政策,自然令有些人家颇为不满,他们打算找马天君说项,说政策并不合理,结果却叫杨德胜带人乱棒打出。
马天君觉得这事儿做的过于cao切,于是向刘仁玉进言道:“大人,百姓只是不了解我们的政策,我自与他们分说便是,为何不问青红皂白便要责打。如此我们会失去民心的。还请大人派人安慰那些被责打的百姓。”
“是吗,天君,一群人带着锄头,扁担,嘴里没个正经,聚集在官府门口,那叫跟你反应问题吗,那叫无理取闹。记住,在百姓还不文明之前,就是流氓,对付流氓就要用流氓的方法。我这次还算仁慈,没叫德胜下杀手就算是他们祖坟冒烟了。”刘仁玉不以为意道。
“再说了,你在江南的时候,你们那里的地方官收税的时候,是讲道理收的吗?还不是派公人苛索而来,讲道理,我们如何在这蒙古人、土匪、流寇横行的地方立足。记住了,在镇北堡,我们说了算,不满意的人可以走,流民遍地都是,不怕招不到人。天君,你明白了吗?”刘仁玉怕马天君多想,干脆又劝导一遍。
马天君考虑了一下,觉得刘仁玉说的很有道理,于是点点头,说道:“大人说的对,我真是书读的太多,成了酸儒了。我这就去办事。”
“嗯,记住,你的话是不容置疑的,谁不服气,就叫谁收拾铺盖卷儿走人,咱们镇北堡不收没规矩的人。”刘仁玉给马天君打气道。
“我记住了。”马天君说完,就走了。
“德胜。”
“在。”
“马秀才到底是江南的书生,办事儿仁弱了些,帮衬着点儿。”
“是。”
“你去吧。”
“是。”
经过这点儿小插曲,分田地的事儿再无波澜,流民百姓都老老实实地按照自个儿的条件挑选土地,然后领地契,划分田界。
明朝末年,田地减产,固然有气候寒冷,连年干旱的原因,但更主要的还是苛捐杂税太多,缙绅豪族占着地,不交税,平民百姓占的地少,却把缙绅豪族该交的税也交了,这种劫贫济富的官府统治下。普通百姓种地就等于慢性自杀,所以百姓纷纷逃荒,粮食才减产严重的。
所以,陕北干旱少雨不是问题,可以深挖水井,修缮引水沟渠即可。一般而言,明末的地方政府才没有兴趣修缮河渠,可刘仁玉毕竟是要做大事的人,他当然要派人做这些吃力不讨好的事儿。
做这种事儿,自然又是李乘风的矿工司出马。这年头,陕北的地下水水位太深,挖个井都跟搞石油勘探一样,没个15米,别想见着水。
等到水井挖好了,水渠疏浚好了,已然是阳春三月,不过北国的大地依然寒风料峭,气温极低。照这个情况,把麦苗种下去也会被冻死。
这种情况下,刘仁玉便命令专门造一大房,房子墙壁具为夹层,其底部以石炭起火供暖,暖气充入夹层之中,使大房子成为温室。在温室里,刘仁玉叫流民中的匠人做出四至五层木床,木床上覆之以沃土,土中栽种春小麦,屋顶使用柴或者牛粪生火制造光照,昼夜不息,以此方法育种。等到天气转暖的时候,就可以把麦苗移到田中种植。
解决了麦苗的问题,百姓开始用数十家合用一牛的方式翻耕土地,焚烧荒草获得草木灰肥田。在没有化肥的年代里,人畜的粪便那都是纯天然无公害的有机肥啊。
为了最大限度的集中使用粪肥,刘仁玉发布《关于人畜粪便集中处理的专项文件》,文件中规定,凡镇北堡所辖人畜,其粪便必须留在堡内集中使用,为此特修建大型公共厕所5座,人无论大、小便均需入公厕中解出。
夜间不方便的时候,人之大小便需解在马桶中,每日早上由民政局派出环卫工收集。凡在堡中随地大小便者,一经发现仗20,凡马桶中粪尿未入环卫工之木桶者,户主仗20。
此文件一经发布,百姓纷纷感慨,刘人大管天管地,连拉屎放屁都要管。不过大伙儿又觉得刘仁玉虽然规矩严,但是自个儿家的小日子却是越过越好了,至少刘大人提供免费的麦苗,现在的口粮也是刘大人免费提供的,这样的官府放眼整个大明,恐怕独此一份儿吧。
刘仁玉扫视一阵,觉得效果差不多了,就继续气沉丹田,开始今日的会议:“你们能够到我这里来,就说明你们以前的生活不好,至少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劳作终日却连顿饱饭都弄不到肚子里去。你们到我镇北堡来,情况却会不一样,你们这里所有人,都会按照每户人头数的多少分田地,这些地分给你们了就是你们的私产,我会给你们写上地契,只要我刘某人还活着,我就认地契。这些地里打出来的粮食,我只收两成,就当你们交的税。这个税是怎生个意思呢,有什么用途呢。我要编练军队,保护你们的财产,军队的薪饷用你们教的税来付;还有,我要开办学校,小于6岁的,到托儿所集中管理,托儿所有照顾小孩儿的老妈子,她们的饷银你们交的税付,还有小学,大于6岁,小于18岁的,在小学读书,有教书先生教他们,还有很多,我就不说了,到时候写在布告上,叫人念给你们听便是了。”
说到这里,刘仁玉先停顿一下,叫百姓们消化一下他说的话,然后又接着说道:“在分田地之前,我还有事儿要说,我知道有些人连住的地方都还没有,有的人分了房子,却不太好,所以这几日,我们的任务是分工合作,重建镇北堡。修建的具体工作由赵铁匠负责,我只分派任务,每家的男丁必须干体力活儿,相应的男丁的伙食最好,可以吃rou,饭敞开了吃,女人分工负责清扫街面,浆洗做饭,捡柴火,端茶送水,不能吃rou,只能吃饭,小孩儿都集中到我住的地方,统一管理。你们都听好了,好好干活儿,不要偷jian耍滑,若是叫我派来的监工发现你们有谁不出力干活儿,全家饿饭,超过三次,全家逐出镇北堡。记住了。好了,现在,男丁到我左手边吃饭,女人和小孩儿到我右手边吃饭,吃完了饭还是在此集中,听赵铁匠调遣。”
一听到可以开饭,人群轰的一声散了开去,到了吃饭的地方,杨德胜,张铁牛与刘破虏维持秩序,叫排队吃饭,有些不懂规矩的硬要插队,自然是被一顿好打。众人见插队会遭到武力打击,只好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排队。
待得众人吃完早饭,便在赵铁匠的安排下,拆城墙的拆城墙,拆墩台的拆墩台,打扫的打扫,镇北堡中一片忙碌的景象。
为了监督各处施工的情况,包括刘仁玉在内的墩台老人们,每日价骑着马四处监工,见到不卖力干活儿的就记录在案,饿饭处罚。有些打算浑水摸鱼的人见刘仁玉管的紧,也就不敢再偷懒。
说起来,重建镇北堡的工作量还是很大的,可好在镇北堡就跟后世一个乡镇一样,实在是没有多大,所以就算是拆掉城墙两面城墙,重新建设,工程量也不是很大。只三个月时间,便修的差不多了。
此时镇北堡相对于原来而言已经有了极大的改变。首先城池扩大,整修,或者修建了一系列新的民居和其他建筑,比如说刘仁玉的把总府,还有马天君的镇北堡镇政府,兵营,医院,为了使镇北堡的防御更为稳固,刘仁玉特令将城墙加高到两丈,另外沿着城开挖护城河,宽一丈,深两丈,引河水灌之,如此靖边堡城乃修筑完毕。今日观之,靖边堡城似复太祖、成祖、仁,宣旧貌也。
正当镇北堡的建设进行的如火如荼之际,前去招徕矿工的李继业终于也回来了。
仁玉带着赵打铁,赵翠芝,刘仁杰与李继业逐次见礼,然后刘仁玉便开始分派任务与他。
“继业,你招来的那36员矿工,将他们按照十二人一队,设一队长,三队为一旗,设一旗总,旗总肯定是你当,队长由你任命,任命的方式你自己定,抓阄,比武,看眼缘,你随意,明白吗。”
“额明白。”
“他们带来的家属,待会儿到天君那里落户,然后让他们休整一下,我要分派任务给他们。”
“什么任务?”
“咱们这个地方太靠近蒙古了,虽然蒙古人近些年不再光顾这里,但是咱们在此生聚久了,蒙古人可能还是要来,所以我要这些矿工,在地里挖地道,这些地道先通到城里,当然地道里要多分岔路,多修迷宫,还要布上陷阱,要让咱们的人熟悉地道,让敌人摸不着头脑。明白吗?”
“哦,原来是这样啊,额明白了,这些矿工都是苦孩子穷命,一天不挖洞就闲的慌,明日就叫他们开工。”
“嗯,你看着办就是了。”
于是,在镇北堡中民众从事基础设施建设的时候,李乘风所率矿工旗也没有闲着。矿工们分成各个小队活动,在田间地头开挖地道,其密如蛛网,四通八达,枝杈繁多,又防敌袭,内设机关,可杀敌寇。
这些地道高约2米,宽约1米,虽则狭窄,但其乃是遇险走避之场所,也就不算很逼仄,而且这些地道又都通向城堡,想来遇到敌袭,百姓如果不在城堡中,自可以通过地道快速退回城堡,不必害怕遭到敌人的杀戮。
现在矿工的人力不够,刘仁玉只能修这么些地道,如果条件允许,他还打算将地道延伸到附近山中。
不过就算这些地道修的不算太多,也让镇北堡的民众感到万分满意了,至少在蒙古人,或者其他什么强人杀过来的时候,他们多了一分保命的手段。
如此,经过刘仁玉的精心打理,镇北堡城修葺完毕,民有居所,城有防务,民心乃大定,此后刘仁玉令马天君分田地,按照政策,家中有愿意参军入伍的,叫分好田,家中无男丁,只有女儿的,女儿嫁与军兵为妻者亦分好田,余者所分田地并非好田。
听说刘仁玉有这么个政策,百姓参军入伍的热情自然是极高的,一时间报名者众,不过根据政策规定,参军限额108人,年龄在18至35岁之间,家中只有一个男丁的不许参军,只有女儿而不肯将女儿嫁与军兵为妻者,也不能分到好田。
这样一个政策,自然令有些人家颇为不满,他们打算找马天君说项,说政策并不合理,结果却叫杨德胜带人乱棒打出。
马天君觉得这事儿做的过于cao切,于是向刘仁玉进言道:“大人,百姓只是不了解我们的政策,我自与他们分说便是,为何不问青红皂白便要责打。如此我们会失去民心的。还请大人派人安慰那些被责打的百姓。”
“是吗,天君,一群人带着锄头,扁担,嘴里没个正经,聚集在官府门口,那叫跟你反应问题吗,那叫无理取闹。记住,在百姓还不文明之前,就是流氓,对付流氓就要用流氓的方法。我这次还算仁慈,没叫德胜下杀手就算是他们祖坟冒烟了。”刘仁玉不以为意道。
“再说了,你在江南的时候,你们那里的地方官收税的时候,是讲道理收的吗?还不是派公人苛索而来,讲道理,我们如何在这蒙古人、土匪、流寇横行的地方立足。记住了,在镇北堡,我们说了算,不满意的人可以走,流民遍地都是,不怕招不到人。天君,你明白了吗?”刘仁玉怕马天君多想,干脆又劝导一遍。
马天君考虑了一下,觉得刘仁玉说的很有道理,于是点点头,说道:“大人说的对,我真是书读的太多,成了酸儒了。我这就去办事。”
“嗯,记住,你的话是不容置疑的,谁不服气,就叫谁收拾铺盖卷儿走人,咱们镇北堡不收没规矩的人。”刘仁玉给马天君打气道。
“我记住了。”马天君说完,就走了。
“德胜。”
“在。”
“马秀才到底是江南的书生,办事儿仁弱了些,帮衬着点儿。”
“是。”
“你去吧。”
“是。”
经过这点儿小插曲,分田地的事儿再无波澜,流民百姓都老老实实地按照自个儿的条件挑选土地,然后领地契,划分田界。
明朝末年,田地减产,固然有气候寒冷,连年干旱的原因,但更主要的还是苛捐杂税太多,缙绅豪族占着地,不交税,平民百姓占的地少,却把缙绅豪族该交的税也交了,这种劫贫济富的官府统治下。普通百姓种地就等于慢性自杀,所以百姓纷纷逃荒,粮食才减产严重的。
所以,陕北干旱少雨不是问题,可以深挖水井,修缮引水沟渠即可。一般而言,明末的地方政府才没有兴趣修缮河渠,可刘仁玉毕竟是要做大事的人,他当然要派人做这些吃力不讨好的事儿。
做这种事儿,自然又是李乘风的矿工司出马。这年头,陕北的地下水水位太深,挖个井都跟搞石油勘探一样,没个15米,别想见着水。
等到水井挖好了,水渠疏浚好了,已然是阳春三月,不过北国的大地依然寒风料峭,气温极低。照这个情况,把麦苗种下去也会被冻死。
这种情况下,刘仁玉便命令专门造一大房,房子墙壁具为夹层,其底部以石炭起火供暖,暖气充入夹层之中,使大房子成为温室。在温室里,刘仁玉叫流民中的匠人做出四至五层木床,木床上覆之以沃土,土中栽种春小麦,屋顶使用柴或者牛粪生火制造光照,昼夜不息,以此方法育种。等到天气转暖的时候,就可以把麦苗移到田中种植。
解决了麦苗的问题,百姓开始用数十家合用一牛的方式翻耕土地,焚烧荒草获得草木灰肥田。在没有化肥的年代里,人畜的粪便那都是纯天然无公害的有机肥啊。
为了最大限度的集中使用粪肥,刘仁玉发布《关于人畜粪便集中处理的专项文件》,文件中规定,凡镇北堡所辖人畜,其粪便必须留在堡内集中使用,为此特修建大型公共厕所5座,人无论大、小便均需入公厕中解出。
夜间不方便的时候,人之大小便需解在马桶中,每日早上由民政局派出环卫工收集。凡在堡中随地大小便者,一经发现仗20,凡马桶中粪尿未入环卫工之木桶者,户主仗20。
此文件一经发布,百姓纷纷感慨,刘人大管天管地,连拉屎放屁都要管。不过大伙儿又觉得刘仁玉虽然规矩严,但是自个儿家的小日子却是越过越好了,至少刘大人提供免费的麦苗,现在的口粮也是刘大人免费提供的,这样的官府放眼整个大明,恐怕独此一份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