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走啊,我带你们回家
“刘爱卿,朕方才听你说大凌河城中军粮不足,你自己购得二十万石军粮以充军需,是也不是?”崇祯问道。
“回皇上的话,正是。”刘仁玉回道。
“毁家纾难,可全刘爱卿忠义,可显刘爱卿忠君报国之心,只是与建奴作战乃是国战,非刘爱卿一人之事,爱卿也有妻儿老小要照应,二十万石粮食可不是小数目,朕断然不会让爱卿吃亏的。度支郎何在?”崇祯朗声问道。
户部尚书毕自严见皇上在召唤自己,便上前几步,出班奏对道:“臣在。”
“当今市价,一石粮食费银几何?”崇祯询问道。
毕自严觉得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全国各地的粮价都不一样,陕西正在闹饥荒米价贵至四两银子一石,其他地方的米价也多有不同,总的而言,米价倒是以湖广和南直隶最为便宜,一两银子一石。
而且皇帝这个时候找自己问这个问题,摆明了要给刘仁玉把买粮食的钱补回去,所以毕自严想了一想,便出言回复道:“陛下,当今市价,一石粮食费银一两。”
毕自严知道皇帝肯定会让户部出钱,所以就索性把米价说的低一点儿,免得户部拿不出钱来。
崇祯其实也不是很清楚各地的米价有什么不同,他甚至连京师的粮价是多少都不是很清楚,所以听了毕自严的话,便点一点,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示。
“刘爱卿,朕不会让有功的忠义之士吃亏,市价一石米一两银子,爱卿买了二十万石,朕从大内出十万两银子,再让户部给你十万两,合共二十万两,朕把这个钱给你,就当是朝廷买了这批粮食。”崇祯微笑道。
“皇上,臣.......。”刘仁玉听到这番话,正欲开口说些什么。
不成想崇祯却马上截断刘仁玉的话,一脸严肃道:“刘爱卿,朕知道你经营着不少产业,定然不缺钱粮,但是公私还要分明才是,这买粮食的钱,朕让你拿着,你就拿着,莫要推辞。”
刘仁玉听到这句话,觉得皇上可能是吧自己的觉悟想的太高了,他其实是准备谢恩的,不过既然皇帝硬要这么想,他也不想辩解,就这么着吧,让自己的光辉伟岸的形象停留在皇上心里也不是不可以。
于是刘仁玉便装出一副很是难为情的样子,跪地跌声道:“臣谢主隆恩。”
“嗯,度支郎,户部能拿出十万两银子来吗?”崇祯转过脸来,询问毕自严道。
这毕自严见皇帝把私房钱都拿出来了,自己再说户部没钱,似乎不妥,但是一下子就爽快地说有钱,只怕皇帝会以为户部的银库里银子堆成山呢,为了不让皇帝乱打户部的主意,毕自严扮作一副颇为rou痛的样子厮声道:“臣努力想想办法,四处拼凑一下,或许可以硬挤出十万两银子来。”
这话听着就很丧气,但是崇祯也知道这年头税不好收,国府日用极为艰难,也就接受了这个现实,没说什么。
“刘爱卿,退朝以后,大内给你的钱自有王承恩带给你,户部要出的钱,你自去户部领取。你买的粮食现在是不是还在大凌河城中?”崇祯问道。
“回皇上的话,是的。”刘仁玉回复道。
“大凌河城孤悬在辽西走廊的最西面儿,是防御建奴的前哨,时常有被围的危险,城里多备粮草有备无患。对了,爱卿,先前你说建奴已经有了大炮,是也不是?”崇祯问道。
“回皇上的话,正是。”刘仁玉回道。
“建奴素来以善于野战而著称,攻城非其所长,如今他们有了大炮,只怕攻坚也有法子了。不过好在爱卿有可以抵御红夷大炮轰击的钢筋水泥城墙,便是建奴有了大炮也没甚打紧的。
祖大寿,张春都已写了折子,说是要加固辽东现有的城池,就用你那钢筋水泥之法,爱卿还为此还打算特意在辽东修建一座军堡,专门用来生产钢筋水泥,是吗?”崇祯问道。
“回皇上的话,正是。”刘仁玉回复道。
“刘爱卿,在辽东建厂,生产货物,再发卖出去,可是你自家的营生,朕可不会给你钱的。”崇祯笑道。
“皇上先前给臣的钱,臣就不当要,如今臣自建工厂,靠着这个赚钱,这是自家的生意,如何敢让朝廷出钱。”刘仁玉回复道。
“爱卿体恤国府,朕很是欣慰。有时候,朕真的觉得爱卿是上天派来的,朕能够得到爱卿这样的福将真是朕的福分啊!”崇祯没来由地忽然感慨道。
刘仁玉听到这句话,没来由地心里一突,觉得天子这个名头还真不是白叫的,自己还真是上天派来帮大明的。
“皇上如此看重臣,臣没有旁的话说,臣愿做皇上手下的鹰犬,今生惟愿为皇上廓清宇内,扫平四海,做皇上凌烟阁里的功臣。”刘仁玉慷慨激昂道。
“好,爱卿好志气。”崇祯先是击节而赞,随后便看着站在刘仁玉身边的李继业,杨德胜,张铁牛,孙无病,王左挂等几位将主,温言问道:“你们可是刘爱卿手下得力干将吗?”
李继业等几位将主在大殿里精神一直高度紧张,如今听到皇帝询问自己问题,都是二话不说便跪伏于地,先‘嘭,嘭,嘭,嘭’磕几个响头,然后再回话说:“小的正是刘将军门下走狗。”
“不忙磕头,都起来说话,朕再问话的时候,尔等只需站着回话,不用再磕头了,且记下了?”崇祯笑道。
“是,是......。”李继业等人哆哆嗦嗦地回复道。
“尔等这次跟着刘爱卿立下大功,有司考功以后,自会给尔等升赏,尔等日后还需继续奋勇杀敌,为大明立功,为自己谋一份富贵,尔等可听分明了?”崇祯告诫李继业等人道。
“万岁爷爷说的圣旨,小的等记下了。”李继业等人这次没再下跪,只是恭敬地回了一句。
“罢了,温先生,那看押在五城兵马司营地里的建奴俘虏今日全部押到西街市集上斩首,首级悬于京师各处城门,张贴布告,叫百姓们知晓咱们大明打了一场大胜仗。”崇祯对着内阁首辅温体仁下令道。
温体仁听到崇祯的话,便踏出几步,躬身应道:“臣领旨。”
“甚好,今日因为大凌河大捷而着急诸位爱卿大朝,让诸位爱卿沾沾喜气,都高兴高兴。但打胜仗这个事儿,光咱们自己高兴还不成,你们都跟着朕一起去太庙,把大捷的事情给祖宗们说说。”
崇祯说完这句话,便对着王承恩道:“摆驾太庙,不过朕不坐辇,朕走着去。”
王承恩接旨,便朗声道:“皇上有旨,摆驾太庙。”
崇祯等到王承恩宣完旨意,便走下御座,众臣急忙跪伏于地,等着皇帝走出大殿的门,方才按照职位高低跟在崇祯身后,向太庙走去。
“刘爱卿,上前来,随侍左右。”崇祯走到殿外,忽然转身对着刘仁玉道。
“臣领旨。”刘仁玉接到旨意,便赶紧抢前几步,走到崇祯身边。
“走,随朕到太庙去给先皇们报捷去。”崇祯说完这句话,便脚下生风般直奔太庙而去。
他走的是如此之快,以致于一阵微风掀开皇袍的衣角,露出里面儿的内衬,刘仁玉赫然发现这位皇上的衣服居然打着补丁。
这可是大明帝国的皇上,居然穿着打补丁的衣服。
“唉!你倒是个明君,个人品德在中央集权王朝的皇帝里面儿也算很不错的,只可惜碰上这么一个体制,光靠你是无法力挽狂澜的,我只能让你再高兴几次而已,最终等待着你的还是不归路啊!”刘仁玉叹息一阵,在心中暗暗嘀咕道。
太庙距离皇极殿有些脚程,皇帝自己年轻,远远地走在前面,可怜那些年老的大臣,走不动又不敢不走,只好互相搀扶着走到了太庙,然后皇帝一人进入太庙祭祀,包括刘仁玉在内的群臣则在太庙外面儿候着。
皇帝祭祀完毕,便赏赐群臣在武英殿吃酒饭。
随后,刘仁玉带着手下们在武英殿吃酒饭等诸般情状此处皆按下不表。
吃完午饭,刘仁玉及其手下们陛辞崇祯,随后从王承恩手里领了五万两银子,又从户部领来五万两银子,皇上拨下来的银子,到手少一半,这是官场潜规.则,刘仁玉也不好说什么。
他拿了钱,便带着一众还在五城兵马司里的手下们出了京师,直奔自家军营而去。
到此为止,大凌河之战全部结束,终于可以返回陕西了,于是刘仁玉便乐呵呵地对着大伙儿喊道:“走啊,我带你们回家。”
“回皇上的话,正是。”刘仁玉回道。
“毁家纾难,可全刘爱卿忠义,可显刘爱卿忠君报国之心,只是与建奴作战乃是国战,非刘爱卿一人之事,爱卿也有妻儿老小要照应,二十万石粮食可不是小数目,朕断然不会让爱卿吃亏的。度支郎何在?”崇祯朗声问道。
户部尚书毕自严见皇上在召唤自己,便上前几步,出班奏对道:“臣在。”
“当今市价,一石粮食费银几何?”崇祯询问道。
毕自严觉得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全国各地的粮价都不一样,陕西正在闹饥荒米价贵至四两银子一石,其他地方的米价也多有不同,总的而言,米价倒是以湖广和南直隶最为便宜,一两银子一石。
而且皇帝这个时候找自己问这个问题,摆明了要给刘仁玉把买粮食的钱补回去,所以毕自严想了一想,便出言回复道:“陛下,当今市价,一石粮食费银一两。”
毕自严知道皇帝肯定会让户部出钱,所以就索性把米价说的低一点儿,免得户部拿不出钱来。
崇祯其实也不是很清楚各地的米价有什么不同,他甚至连京师的粮价是多少都不是很清楚,所以听了毕自严的话,便点一点,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示。
“刘爱卿,朕不会让有功的忠义之士吃亏,市价一石米一两银子,爱卿买了二十万石,朕从大内出十万两银子,再让户部给你十万两,合共二十万两,朕把这个钱给你,就当是朝廷买了这批粮食。”崇祯微笑道。
“皇上,臣.......。”刘仁玉听到这番话,正欲开口说些什么。
不成想崇祯却马上截断刘仁玉的话,一脸严肃道:“刘爱卿,朕知道你经营着不少产业,定然不缺钱粮,但是公私还要分明才是,这买粮食的钱,朕让你拿着,你就拿着,莫要推辞。”
刘仁玉听到这句话,觉得皇上可能是吧自己的觉悟想的太高了,他其实是准备谢恩的,不过既然皇帝硬要这么想,他也不想辩解,就这么着吧,让自己的光辉伟岸的形象停留在皇上心里也不是不可以。
于是刘仁玉便装出一副很是难为情的样子,跪地跌声道:“臣谢主隆恩。”
“嗯,度支郎,户部能拿出十万两银子来吗?”崇祯转过脸来,询问毕自严道。
这毕自严见皇帝把私房钱都拿出来了,自己再说户部没钱,似乎不妥,但是一下子就爽快地说有钱,只怕皇帝会以为户部的银库里银子堆成山呢,为了不让皇帝乱打户部的主意,毕自严扮作一副颇为rou痛的样子厮声道:“臣努力想想办法,四处拼凑一下,或许可以硬挤出十万两银子来。”
这话听着就很丧气,但是崇祯也知道这年头税不好收,国府日用极为艰难,也就接受了这个现实,没说什么。
“刘爱卿,退朝以后,大内给你的钱自有王承恩带给你,户部要出的钱,你自去户部领取。你买的粮食现在是不是还在大凌河城中?”崇祯问道。
“回皇上的话,是的。”刘仁玉回复道。
“大凌河城孤悬在辽西走廊的最西面儿,是防御建奴的前哨,时常有被围的危险,城里多备粮草有备无患。对了,爱卿,先前你说建奴已经有了大炮,是也不是?”崇祯问道。
“回皇上的话,正是。”刘仁玉回道。
“建奴素来以善于野战而著称,攻城非其所长,如今他们有了大炮,只怕攻坚也有法子了。不过好在爱卿有可以抵御红夷大炮轰击的钢筋水泥城墙,便是建奴有了大炮也没甚打紧的。
祖大寿,张春都已写了折子,说是要加固辽东现有的城池,就用你那钢筋水泥之法,爱卿还为此还打算特意在辽东修建一座军堡,专门用来生产钢筋水泥,是吗?”崇祯问道。
“回皇上的话,正是。”刘仁玉回复道。
“刘爱卿,在辽东建厂,生产货物,再发卖出去,可是你自家的营生,朕可不会给你钱的。”崇祯笑道。
“皇上先前给臣的钱,臣就不当要,如今臣自建工厂,靠着这个赚钱,这是自家的生意,如何敢让朝廷出钱。”刘仁玉回复道。
“爱卿体恤国府,朕很是欣慰。有时候,朕真的觉得爱卿是上天派来的,朕能够得到爱卿这样的福将真是朕的福分啊!”崇祯没来由地忽然感慨道。
刘仁玉听到这句话,没来由地心里一突,觉得天子这个名头还真不是白叫的,自己还真是上天派来帮大明的。
“皇上如此看重臣,臣没有旁的话说,臣愿做皇上手下的鹰犬,今生惟愿为皇上廓清宇内,扫平四海,做皇上凌烟阁里的功臣。”刘仁玉慷慨激昂道。
“好,爱卿好志气。”崇祯先是击节而赞,随后便看着站在刘仁玉身边的李继业,杨德胜,张铁牛,孙无病,王左挂等几位将主,温言问道:“你们可是刘爱卿手下得力干将吗?”
李继业等几位将主在大殿里精神一直高度紧张,如今听到皇帝询问自己问题,都是二话不说便跪伏于地,先‘嘭,嘭,嘭,嘭’磕几个响头,然后再回话说:“小的正是刘将军门下走狗。”
“不忙磕头,都起来说话,朕再问话的时候,尔等只需站着回话,不用再磕头了,且记下了?”崇祯笑道。
“是,是......。”李继业等人哆哆嗦嗦地回复道。
“尔等这次跟着刘爱卿立下大功,有司考功以后,自会给尔等升赏,尔等日后还需继续奋勇杀敌,为大明立功,为自己谋一份富贵,尔等可听分明了?”崇祯告诫李继业等人道。
“万岁爷爷说的圣旨,小的等记下了。”李继业等人这次没再下跪,只是恭敬地回了一句。
“罢了,温先生,那看押在五城兵马司营地里的建奴俘虏今日全部押到西街市集上斩首,首级悬于京师各处城门,张贴布告,叫百姓们知晓咱们大明打了一场大胜仗。”崇祯对着内阁首辅温体仁下令道。
温体仁听到崇祯的话,便踏出几步,躬身应道:“臣领旨。”
“甚好,今日因为大凌河大捷而着急诸位爱卿大朝,让诸位爱卿沾沾喜气,都高兴高兴。但打胜仗这个事儿,光咱们自己高兴还不成,你们都跟着朕一起去太庙,把大捷的事情给祖宗们说说。”
崇祯说完这句话,便对着王承恩道:“摆驾太庙,不过朕不坐辇,朕走着去。”
王承恩接旨,便朗声道:“皇上有旨,摆驾太庙。”
崇祯等到王承恩宣完旨意,便走下御座,众臣急忙跪伏于地,等着皇帝走出大殿的门,方才按照职位高低跟在崇祯身后,向太庙走去。
“刘爱卿,上前来,随侍左右。”崇祯走到殿外,忽然转身对着刘仁玉道。
“臣领旨。”刘仁玉接到旨意,便赶紧抢前几步,走到崇祯身边。
“走,随朕到太庙去给先皇们报捷去。”崇祯说完这句话,便脚下生风般直奔太庙而去。
他走的是如此之快,以致于一阵微风掀开皇袍的衣角,露出里面儿的内衬,刘仁玉赫然发现这位皇上的衣服居然打着补丁。
这可是大明帝国的皇上,居然穿着打补丁的衣服。
“唉!你倒是个明君,个人品德在中央集权王朝的皇帝里面儿也算很不错的,只可惜碰上这么一个体制,光靠你是无法力挽狂澜的,我只能让你再高兴几次而已,最终等待着你的还是不归路啊!”刘仁玉叹息一阵,在心中暗暗嘀咕道。
太庙距离皇极殿有些脚程,皇帝自己年轻,远远地走在前面,可怜那些年老的大臣,走不动又不敢不走,只好互相搀扶着走到了太庙,然后皇帝一人进入太庙祭祀,包括刘仁玉在内的群臣则在太庙外面儿候着。
皇帝祭祀完毕,便赏赐群臣在武英殿吃酒饭。
随后,刘仁玉带着手下们在武英殿吃酒饭等诸般情状此处皆按下不表。
吃完午饭,刘仁玉及其手下们陛辞崇祯,随后从王承恩手里领了五万两银子,又从户部领来五万两银子,皇上拨下来的银子,到手少一半,这是官场潜规.则,刘仁玉也不好说什么。
他拿了钱,便带着一众还在五城兵马司里的手下们出了京师,直奔自家军营而去。
到此为止,大凌河之战全部结束,终于可以返回陕西了,于是刘仁玉便乐呵呵地对着大伙儿喊道:“走啊,我带你们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