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九章 灭国大战之二
逆天改明正文第五百三十九章灭国大战之二皇太极听了代善的话,微微颔首,有赞同之意,不过这其中还有些关口,需要解决。
“我大金国与南朝兵戎相见已经十几年了,今朝议和,不知南朝是否应允?”
皇太极道出心中疑虑。
“汗王陛下,不是议和,而是求和,我大金国愿意称臣纳贡,恢复宗藩体系,仿效朝鲜之例,或者仿效南朝初年之朵颜三卫,如此则求和大业可成。”
“求和!?就凭南朝那稀烂模样,还想让咱们求和,大贝勒,不是俺说你,你看你出的是什么馊主意。”
莽古尔泰不合时宜的声音出现了,这个人素来号称大金国第一勇士,当然是头脑简单的令人发指的类型,如今后金面临着生死局面,皇太极不想再内耗,是以对莽古尔泰略微客气了些。
这莽古尔泰受到皇太极礼遇,顿时又忘乎所以,还当自己是四大贝勒之一,可以共商后金的军国大事,所以这个话说的就很没有分寸。
果然,皇太极听了莽古尔泰的话,嫌恶的神色在脸上一闪即没,他带着笑容,和颜悦色地问蒙古尔泰:“三贝勒说的有道理,那请三贝勒说一个上策,助我大金国渡过难关,如何?”
莽古尔泰哪里能拿出对策来,他干瞪着眼,望着皇太极,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皇太极斜睨他一眼,将不高兴写在脸上,冷冰冰地说道:“你要是没有主意,就听大贝勒说,莫要插嘴。”
“是。”
莽古尔泰自讨没趣,只好退回去,安心听着。
“求和之事,也无不可,左右只是个名声,只要南朝答应求和,大金国可以去除国号,朕这个大汗,也可以不当,朕就是当个建州卫指挥使,亦无不可,等时机成熟了,再做计较也不迟,代善,”
“臣在。”
“这件事交给你去办,找祖大寿做中间人,他从前跟着袁崇焕,受到牵连,如今不受南朝待见,没有什么顾虑,请他代为斡旋,金银财宝,要多少给多少,咱们的鹿茸,貂皮,蜂蜜,都是南朝达官贵人们喜爱之物,
咱们留着也无用处,多带些去,好生说话,求和这个事儿成了,就跟他们谈一谈刘仁玉的事情,毕竟唇亡齿寒,咱们建州女真,说到底曾经也是朝廷的奴才,奴才不听话,主子责罚一下,也就是了。
但刘仁玉要是坐大了,就是咬人的恶犬了,崇祯应该会懂这个道理,你一定要把这个事情办好。”
“是,”代善点点头,“只是汗王陛下,要想求和成功,还要请您写个奏折,容臣上奏给朝廷。”
“这个,朕自会写给你,”皇太极先答应了,然后又神秘地一笑,“这样的主意,你想不出来,说吧,是范文程,还是宁完我教你的?”
“汗王陛下如天一般英明,”代善一记马屁拍出去,“这个话倒确实是范文程和宁完我教给臣的。”
“他们想要什么?”
“想要汗王陛下绕他们不死。”
“谁说过要他们死了。”
“他们说近来传闻,我大金国要杀光汉人,以免汉人做内应。”
“唯恐天下不乱!没有汉人,我大金国的土地谁人耕种,诸申哪里能勤修甲兵,专心训练,以御外敌。”
“汗王陛下宅心仁厚,臣等拜服,只是臣听蒙古兄弟们说,刘仁玉那厮进攻蒙古的时候,那些被蒙古人掳走的汉人也极不安分,时常做内应,使咱们的蒙古兄弟时常腹背受敌,现在刘仁玉大军压境,
也不知道这些汉人会不会以为咱们大金国就要败了,便生出异心来。跟这个刘仁玉交战,我大金国必然要动用全国精锐,万一有这么一天,留守的兵不多,若是汉人们这个时候造反,我军可就要腹背受敌了。
前方战事吃紧,后方又不安稳,军心难免浮动,军心浮动了,我大金国可就真的完了。”
这话是多尔衮说的,他说的话不多,但却能够穿透皇太极的心。
“汗王陛下,臣以为,这些汉人倒不用杀。”
岳拖进言。
“为何?”
岳拖回道:“我大金国的汉人,目下有几十万,我们要跟南朝讲和,莫不如将他们送还,如此,我大金国既可以讨好南朝,又可以让南朝因为要安置这些汉人而大费周章,对我大金国都是有利的。”
“万万不可,”多尔衮出言阻止,“这些汉人,有的自老汗在时,便在我大金国,后来又经过这些年,便是最新入我大金国的汉人,也在我们这里生活了八年,这些年我大金国一直顺风顺水,倒也没有防着他们,该看的,不该看的,他们都看了。
若是就这么放他们去了,臣以为,他们到不了朝廷那里,多半会被刘仁玉那厮截下来,刘仁玉兵强马壮,听晋商们说,便是他们全部加起来,也比不上刘仁玉富有,咱们把这几十万汉人送归南朝,
并不能削弱刘仁玉的力量,反而是白白给他送青壮过去,这些青壮到了刘仁玉手中,不说别的,只说当做辅兵民夫来用,也是增加了敌人的力量,于我军,于我大金国大大不利。”
说的都有道理,皇太极也不得不沉吟起来,其实皇太极本身对汉人并无特别偏爱,汉人始终也是异族,之所以不像乃父一样,杀穷鬼,杀富户,只不过是为了后金的统治。
如今大敌在侧,汉人们是不是真的会如多尔衮所说的那般趁机作乱,这个问题,他心里也没有底。
杀与不杀,且看其他人怎么说?
“大贝勒,你怎么看?”
皇太极问代善。
“臣以为十四贝勒说的有道理,向南朝求和在后,我大金国杀汉人在前,此事料想南朝也无话说。”
“三贝勒,你怎么看。”
莽古尔泰还能有什么良策,他大着嗓门儿说道:“汗王陛下,十四贝勒说的有道理,汉人都杀了,等过了这一关,再到关内去抓生口就是了。”
皇太极难得地点一点头,赞许莽古尔泰的意见。
“你们觉得呢?”
这却是问在场所有人的。
这些女真亲贵向来视汉人如猪狗,怎会在意他们的死活。
“杀!”
朝堂上的声音前所未有的一致。
“嗯.....”皇太极点一点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昔年我大金国强盛,倒也不怕汉人们生出异心来,如今国事艰难,大军在外,后方不能不稳,就依多尔衮所奏,汉人都杀了,但这个里面儿,不应包括各旗的包衣奴才,
他们当中有的人入了我汉军旗,有的家里人入了我汉军旗,都是自己人,在朝的汉人官员,也要区别对待,他们南朝素来最恨汉jian,他们为我大金国所用,已无退路,只能跟着咱们大金国共存亡,
这件事情,各旗在自己防区里去做,最好让汉军旗去做,他们手里沾了汉人的血,便是想投降,刘仁玉也未必会让他们如愿,这次杀汉人,搜上来的集藏,分他们一些,到了这个时候,要把他们当成自己人来看待,不可再分你我。
还有,虽说咱们向南朝求和,但刘仁玉这边儿,咱们也还是要跟他打上一打,乌真超哈组建了火铳军,人数在五万人,咱们的火绳枪不比刘仁玉的那般厉害,但火铳战法,都是逼近了互相射击,咱们还有红衣大炮助阵,
跟他们拼消耗,拼将士是否用命,他刘仁玉敢来打咱们大金国,定然是倾巢而出,咱们只要打残了他们,南朝那边儿一定会借着这个机会来铲除这个藩阀,这样咱们就有机会渡过难关。”
“我大金国与南朝兵戎相见已经十几年了,今朝议和,不知南朝是否应允?”
皇太极道出心中疑虑。
“汗王陛下,不是议和,而是求和,我大金国愿意称臣纳贡,恢复宗藩体系,仿效朝鲜之例,或者仿效南朝初年之朵颜三卫,如此则求和大业可成。”
“求和!?就凭南朝那稀烂模样,还想让咱们求和,大贝勒,不是俺说你,你看你出的是什么馊主意。”
莽古尔泰不合时宜的声音出现了,这个人素来号称大金国第一勇士,当然是头脑简单的令人发指的类型,如今后金面临着生死局面,皇太极不想再内耗,是以对莽古尔泰略微客气了些。
这莽古尔泰受到皇太极礼遇,顿时又忘乎所以,还当自己是四大贝勒之一,可以共商后金的军国大事,所以这个话说的就很没有分寸。
果然,皇太极听了莽古尔泰的话,嫌恶的神色在脸上一闪即没,他带着笑容,和颜悦色地问蒙古尔泰:“三贝勒说的有道理,那请三贝勒说一个上策,助我大金国渡过难关,如何?”
莽古尔泰哪里能拿出对策来,他干瞪着眼,望着皇太极,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皇太极斜睨他一眼,将不高兴写在脸上,冷冰冰地说道:“你要是没有主意,就听大贝勒说,莫要插嘴。”
“是。”
莽古尔泰自讨没趣,只好退回去,安心听着。
“求和之事,也无不可,左右只是个名声,只要南朝答应求和,大金国可以去除国号,朕这个大汗,也可以不当,朕就是当个建州卫指挥使,亦无不可,等时机成熟了,再做计较也不迟,代善,”
“臣在。”
“这件事交给你去办,找祖大寿做中间人,他从前跟着袁崇焕,受到牵连,如今不受南朝待见,没有什么顾虑,请他代为斡旋,金银财宝,要多少给多少,咱们的鹿茸,貂皮,蜂蜜,都是南朝达官贵人们喜爱之物,
咱们留着也无用处,多带些去,好生说话,求和这个事儿成了,就跟他们谈一谈刘仁玉的事情,毕竟唇亡齿寒,咱们建州女真,说到底曾经也是朝廷的奴才,奴才不听话,主子责罚一下,也就是了。
但刘仁玉要是坐大了,就是咬人的恶犬了,崇祯应该会懂这个道理,你一定要把这个事情办好。”
“是,”代善点点头,“只是汗王陛下,要想求和成功,还要请您写个奏折,容臣上奏给朝廷。”
“这个,朕自会写给你,”皇太极先答应了,然后又神秘地一笑,“这样的主意,你想不出来,说吧,是范文程,还是宁完我教你的?”
“汗王陛下如天一般英明,”代善一记马屁拍出去,“这个话倒确实是范文程和宁完我教给臣的。”
“他们想要什么?”
“想要汗王陛下绕他们不死。”
“谁说过要他们死了。”
“他们说近来传闻,我大金国要杀光汉人,以免汉人做内应。”
“唯恐天下不乱!没有汉人,我大金国的土地谁人耕种,诸申哪里能勤修甲兵,专心训练,以御外敌。”
“汗王陛下宅心仁厚,臣等拜服,只是臣听蒙古兄弟们说,刘仁玉那厮进攻蒙古的时候,那些被蒙古人掳走的汉人也极不安分,时常做内应,使咱们的蒙古兄弟时常腹背受敌,现在刘仁玉大军压境,
也不知道这些汉人会不会以为咱们大金国就要败了,便生出异心来。跟这个刘仁玉交战,我大金国必然要动用全国精锐,万一有这么一天,留守的兵不多,若是汉人们这个时候造反,我军可就要腹背受敌了。
前方战事吃紧,后方又不安稳,军心难免浮动,军心浮动了,我大金国可就真的完了。”
这话是多尔衮说的,他说的话不多,但却能够穿透皇太极的心。
“汗王陛下,臣以为,这些汉人倒不用杀。”
岳拖进言。
“为何?”
岳拖回道:“我大金国的汉人,目下有几十万,我们要跟南朝讲和,莫不如将他们送还,如此,我大金国既可以讨好南朝,又可以让南朝因为要安置这些汉人而大费周章,对我大金国都是有利的。”
“万万不可,”多尔衮出言阻止,“这些汉人,有的自老汗在时,便在我大金国,后来又经过这些年,便是最新入我大金国的汉人,也在我们这里生活了八年,这些年我大金国一直顺风顺水,倒也没有防着他们,该看的,不该看的,他们都看了。
若是就这么放他们去了,臣以为,他们到不了朝廷那里,多半会被刘仁玉那厮截下来,刘仁玉兵强马壮,听晋商们说,便是他们全部加起来,也比不上刘仁玉富有,咱们把这几十万汉人送归南朝,
并不能削弱刘仁玉的力量,反而是白白给他送青壮过去,这些青壮到了刘仁玉手中,不说别的,只说当做辅兵民夫来用,也是增加了敌人的力量,于我军,于我大金国大大不利。”
说的都有道理,皇太极也不得不沉吟起来,其实皇太极本身对汉人并无特别偏爱,汉人始终也是异族,之所以不像乃父一样,杀穷鬼,杀富户,只不过是为了后金的统治。
如今大敌在侧,汉人们是不是真的会如多尔衮所说的那般趁机作乱,这个问题,他心里也没有底。
杀与不杀,且看其他人怎么说?
“大贝勒,你怎么看?”
皇太极问代善。
“臣以为十四贝勒说的有道理,向南朝求和在后,我大金国杀汉人在前,此事料想南朝也无话说。”
“三贝勒,你怎么看。”
莽古尔泰还能有什么良策,他大着嗓门儿说道:“汗王陛下,十四贝勒说的有道理,汉人都杀了,等过了这一关,再到关内去抓生口就是了。”
皇太极难得地点一点头,赞许莽古尔泰的意见。
“你们觉得呢?”
这却是问在场所有人的。
这些女真亲贵向来视汉人如猪狗,怎会在意他们的死活。
“杀!”
朝堂上的声音前所未有的一致。
“嗯.....”皇太极点一点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昔年我大金国强盛,倒也不怕汉人们生出异心来,如今国事艰难,大军在外,后方不能不稳,就依多尔衮所奏,汉人都杀了,但这个里面儿,不应包括各旗的包衣奴才,
他们当中有的人入了我汉军旗,有的家里人入了我汉军旗,都是自己人,在朝的汉人官员,也要区别对待,他们南朝素来最恨汉jian,他们为我大金国所用,已无退路,只能跟着咱们大金国共存亡,
这件事情,各旗在自己防区里去做,最好让汉军旗去做,他们手里沾了汉人的血,便是想投降,刘仁玉也未必会让他们如愿,这次杀汉人,搜上来的集藏,分他们一些,到了这个时候,要把他们当成自己人来看待,不可再分你我。
还有,虽说咱们向南朝求和,但刘仁玉这边儿,咱们也还是要跟他打上一打,乌真超哈组建了火铳军,人数在五万人,咱们的火绳枪不比刘仁玉的那般厉害,但火铳战法,都是逼近了互相射击,咱们还有红衣大炮助阵,
跟他们拼消耗,拼将士是否用命,他刘仁玉敢来打咱们大金国,定然是倾巢而出,咱们只要打残了他们,南朝那边儿一定会借着这个机会来铲除这个藩阀,这样咱们就有机会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