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掌控军队
一群人回到汝南太守府里,刘辟就主动端着太守符印交给了刘备。 这一刻表明,刘备他正式入驻汝南城,从此有了一块真正的地盘,于是萧凡等人上前恭贺道:“恭喜主公”。 “哈哈,同喜同喜!”刘备也是一脸的喜色,对着下面的一群人拱手作揖道。 接下来的几天就是刘备他们处理这汝南城的大笑事物。刘备原本被朝廷封为豫州牧,但是现在的豫州大部分地区还是在袁术以及曹cao手中,刘备现在还只有一个汝南郡,甚至是汝南郡37县中,大部分县城都还没有归属。 这些都是刘备他们以后要处理的。不过现在刘备首先是将他们的官职都定下来。 刘备肯定是汝南郡守,然后就是文官类的,刘备让萧凡接受郡丞的职务,替他处理汝南郡的一切事物,这一点上,没有人反对。 然后就是长史,刘备交给了孙乾,让他辅佐萧凡,而简雍刘备让他为五官掾,掌春秋祭祀等等。 还有一个枣祗,刘备在萧凡的建议下给他一个户曹掾史主主要是忙于农桑、垦埴畜养等事宜的,这一点上枣祗是非常喜欢的,他在其他方面没有多大的成就,但是对于农桑,经过和萧凡这么多天的交流,已经几乎吸收尽消费那的知识,所以在农桑方面已经不比萧凡差,让他处理汝南农桑一事,肯定对汝南的粮食收产有很大的帮助。 刘备也是听到萧凡的意见之后,就给枣祗这个官职。 剩下了一些郡守下官职,因为刘备没有什么士子来投靠他,于是只能由原来的那群人继续担当。 说起这个,萧凡真是非常的劳累,因为这汝南城的诸多事宜,几乎都要靠他和孙乾以及简雍处理,其他的民政官员,几乎都是因为黄巾的原因,跑掉了,剩下都是一些歪瓜裂枣,根本没什么用,只能靠他们三个,搞萧凡不得不让他手下的几个亲兵去充当一些民政官员。 对此刘备也是束手无策,因为他现在是白手起家,没有什么世家来投,只能靠自己。 不过总的来说,萧凡还是坚持下来的,几天的时间总算是将这汝南城的事物给整理清楚了,接下来就是慢慢的治理了。 文官弄齐了,剩下的就是武官了,刘备以左将军开府,任关羽为鹰扬将军,张飞为虎烈将军,刘辟为荡寇将军、龚都为讨逆将军。 至于周仓、廖化以及裴元绍等人三人还是校尉,分别是建威校尉、奋威校尉以及武卫校尉。 这样一来就是以关羽、张飞两人掌控整个汝南的军务,而文官就是以萧凡为首。 而刘备直接成为一个甩手掌柜,不过萧凡给他出了一个主意,就是希望他能够发出招贤令。 当然这件事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办的,这样等他们将汝南城的诸多事宜全都解决了才能办,现在萧凡只是让刘备做准备,同时萧凡也嘱托刘备多去拜访一下汝南城的世家大族,虽然因为黄巾的愿原因,汝南的士族大家已经没有多少,但总的来说还有有几家的,就比如汝阴的张家、汝阳的李家等等都算是世家,几乎和萧凡自己的萧家势力不相上下。 萧凡希望刘备能够拜访他们,然后能够请出一些他们家族的世家弟子,来帮助刘备治理汝南一地。 不过这首先要刘备他们能够收回这些地方的政权,因为此时的汝阴和汝阳都还不是刘备的治所。 这就要靠张飞他们了,不过萧凡知道这需要时间,因为整个汝南看起来有几万的兵力,但是那都是黄巾兵,战斗力极差。 但是刘备带领张飞关羽等人去军营查阅时,发现这四万多的黄巾兵,大多都是一些老人以及还未长大的少年。 萧凡在后面看的是无语凝噎,而且就是这些士兵很多都是拿着木棒以及锄头等等武器。 这些能够上战场,萧凡抬头望着苍天,怪不得这黄巾兵的战斗力是渣,从这里就可看出,你叫一群老让孩子,拿着锄头、木棍去打仗,特么谁来哦指挥就赢不了。 于是刘备大手一挥,直接裁军,直接将那些老人和孩子都统统裁掉,只留下18岁到35岁之间的青壮年。
这样一来整个黄巾士兵就只剩下一万五千左右的人了,不过这也也好,因为汝南城的府库里也就只有一万多的兵甲,正好每个士兵都可以有兵器。 加上刘备原来的四千士兵,总共汝南城就有近两万的士兵,当然这对汝南城也是一大负担,毕竟这么多的士兵,每天的粮草就是一个大问题。 虽然前些日子,张飞从卧牛山里抢回来几万旦的粮食,但是这些粮食根本支持不了多少时日。 而汝南城的府库里也没有多少的粮食,所以接下来,萧凡他们的任务就是筹集粮食。 而张飞等人就是不断的训练士兵,将他们锻炼成型。 这两万的士兵,由于张飞受降了吕布的两千战马,再加上汝南的一干战马,最后组成了三千骑兵,刘备将将它归与张飞手下。 剩下的关羽统领五千步兵,其中两千校刀兵以及三千长枪兵,刘辟和龚都各自统领三千步兵,最后的六千兵力,就让周仓、廖化以及裴元绍各自带领。 军队的建设在刘备他们等人不懈努力之下终于弄好了,至于那些被裁下来的黄巾士兵,萧凡对刘备建议,将这些裁下来的士兵都交给枣祗处理,现在正好春耕时节。 枣祗实行屯田制,正好需要人手,被裁下来了两万多士兵正好帮他在汝南城外去开垦荒地。 现在的汝南城因为世家大族的缺少,很多的土地就空余下来,被刘备他们收于府中,然后萧凡就做主将这些土地分给那些和刘备一起来的流民们手中,至于汝南城里百姓,他们自己本来就有,所以也就不分了。 同时萧凡还颁布了法令,将汝南城的随手减少一些,这样一来,整个汝南城民心一下子上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