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萧凡的措举
至于为何汝南城的百姓信服刘备、萧凡,每当他们征兵的时候,不像是别处,一听到征兵就立马逃难。 在汝南城,绝对不会这样,反而,那些个征兵出,每次都是人山人海的,坊市达到刘备他们征兵要求的,全都跑来了,甚至连达不到要求的也都跑过来,祈求可以参军。 至于刘备他们征兵的要求也是很严格的。先就是年龄的问题,经过萧凡的要求,凡是达不到在年龄在18~3o岁之间,一律不给招进来,谁敢招进来,那么绝对会遭到军中的军规处置的。 这一条,萧凡但是提出的时候,可是遭到了军中很多大将的反对的,尼玛身为大将,谁不喜欢自己麾下的士兵也越多越好,如果按照萧凡的要求,他们认为绝对找不到多少的兵的。就是连一直力挺萧凡的刘备,都有些迟疑。 毕竟他刘备也希望自己的麾下士兵也多越好,这样他们的实力才会越强。 不过到最后,还是萧凡硬着通过这条要求的。毕竟那时候,刘备已经任命萧凡为他的军师,军中的一切事物都由他来主张,所以这征兵的事宜,也都是萧凡的掌辖范围之内,这一点也就通过了。 不过这仅仅是一条,萧凡他征兵还有一条硬性规定,就是凡是家中独子的,也都不给招进来,这个要求,后来也都通过了。 没办法,那时征兵都是萧凡所管的,前面的一条,汝南城的整个高层都同意了,虽然他们心里很是不认同,但是到最后还是被萧凡坚持过去了。 当然那时像关羽他们还在准备看萧凡的笑话,认为他绝对征不到多少的兵,结果最后,现实却是反过来给了他们一巴掌。 两万的新兵,很快就被招进来了,甚至还有多余的,这下子那些军中的诸将都懵逼了,他们想不到,为何萧凡这个征兵的要求如此的阉割,还能够征到这么多的兵,这简直是不科学了啊。 按照他们以往的眼光来看,就算是萧凡的那两条硬性条件去掉了,他们能够征到两万的兵数,就已经谢天谢地的了。 毕竟他们也都交接这个世道,百姓曾经有一个口号就是‘好男儿不当兵’,很多百姓根本不愿意自己的家人去应征。甚至每当有征兵的时候,那些个百姓就会举家逃难。 这种现象,他们也都十分的清楚。 然而萧凡却是用事实煽了他们一巴掌,结果他们还无话可说。 这其中为何如此? 关羽他们一开始都搞不清楚。但是经过萧凡的解释后,他们才恍然大悟。 其中萧凡当时的一番话,让刘备他们深深的震动不已。萧凡但是这样说的:“主公,你们是不是认为百姓应征单兵,是理所当然,他们单兵保卫自己的国家,那是天经地义,而你们征兵也是顺理成章”。 萧凡说完之后,看了他们一眼后,又继续说道:“凭什么,凭什么他们就应该应征当兵,凭什么他们就要战死沙场”。 这一问当然让但是在场的诸将们无话可说。 “整个大汉各个诸侯都在到处征兵,那么他们这些百姓又是保卫什么国,守护什么家。” “其实那些百姓他们根本不会懂得什么保家卫国的大道理,他们真正只想着守护这自己的家人,可以和平安宁的活下去。但是一旦他们这一家之主应征了,那么剩下来孤儿寡母的如何生存,等死吗” 萧凡淡淡的语气,却是让当时在场的所有人都有所脸红。 “其实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百姓不愿应征的原因,他们担心一旦自己战死沙场了,自己的家人又如何在这个乱世中活下去”。 “那子羽你是怎么应征到这么多的士兵的”,那是张飞在萧凡说完这句话后,立即出口询问道。 “这很简单,我给了他们一个希望” “希望!” 在坐的众人,当时都有些迷茫。 “对,就是希望。我给了他们这些应征的士兵的家人活下去的希望,如此他们才会义无反顾的来应征的” 说道这里,在坐的那些人,有的就隐隐约约明白了。当然也有不明白的,就比如那个不喜用脑子的张飞,当他又开口询问时候,萧凡并没有回答他。
之后反而是带着他去那征兵处,让亲自感受了一下,他萧凡到底是如何做到了。 当那时张飞在看到每当一个应征百姓被招收后,应征处就会给对方一袋粮食,同时还有一块木块,木块上写着一些汉字。 此时,张飞在结合萧凡之前说的,也大致明白了萧凡为何说给了那些应征士兵家人一个活下去的希望了。 不过那木块到底是什么意思,他还不怎么明白。 不过这次萧凡解释了,“你看到了,那袋粮食,也根本解决不了他们家人今后的生存的,真正能够让那些应征士兵,放心的就是那块木块” “什么意思”,张飞扰扰头问道。 “土地” “土地?” “对就是土地,只有土地才能让那些士兵的家人生存下去,你也知道如今汝南城因为世家已经被赶走了,这里留下了大量无主的土地。于是我就将这些无主的土地,分给那些应征士兵家人身上,这样他们可以自己种田生存了” “而且我也下令了,凡是应征的,都会实现给他们一些粮食,然后在按照一定比例分给他们家人一部分的土地,如果就能解决士兵家人的生存问题,同时也让那些应征的百姓安心,他们没有了后顾之忧,我想我们今后的军队的战斗力也绝对会跟上一层的” 萧凡的一番解释,顿时让张飞明白了,为何会有如此多的百姓会踊跃来应征他大哥的征兵。 萧凡的措施他们也从来没有想到。当然也许是从来没有注意到吧! 不过也正是那次以后,萧凡却是在汝南城的威望更加的高大了,无论是政府还是军队,那都是让人无比的信服。 也正是如此,汝南城才会如此的兴盛起来。百姓们自愿参军保卫家园了,如何不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