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万历新皇在线阅读 - 85、坤宁宫(上)

85、坤宁宫(上)

    朱翊钧从乾清宫出来,看看时辰已经不早了。他带着冯保去南书房、昭仁殿略略转了一圈,表扬了周围侍候的司礼监大档们办差很用心,表示了自己很满意。大档们跪谢后,他便叫上冯保,传令往坤宁宫陈皇后那里去。

    去年承乾宫永福宫先后遭了小火灾,东六宫这边便一直有内官监带领下在修缮。李贵妃带着几个儿女都搬出来,居住在西六宫这边紧邻坤宁宫的翊坤宫。

    朱翊钧自四月以来,因为每天不定时要到乾清宫,而翊坤宫距离又相对略远了些,他便常在坤宁宫陈皇后这里安置。

    时节已渐近仲夏,天气逐日变得炎热。母后母贵妃都心疼他,不舍得让他顶着日头来回奔波。坤宁宫这边便很快也专门整理出他的书房、寝阁。他原来的侍从侍班团队,也分出些人手在坤宁宫这里当值,他又从老太妃们、陈皇后那里又再多要来安插了些老人。

    他四月里大体上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是呆在坤宁宫这里,回李贵妃那里越来越少。虽然让李贵妃心里头更有些失落,但一来儿子要常去乾清宫,这样安排更合适;二来她与陈皇后最近姐俩关系很融洽,她也没觉着什么不妥。

    乾清宫后面是交泰殿,这里也是嘉靖皇帝时新修的建筑,但平常也不作用场。虽然也有太监宫女无精打采的值役,但总归少了活气。

    交泰殿后面便是坤宁宫。

    如今坤宁宫这里已成为整个后宫中最有人气的地方。这里各种仆役人数虽比乾清宫少许多,但比乾清宫要热闹得多。

    皇帝毕竟龙体不安,乾清宫各色侍班人员虽多,却始终都是保持高度安静。每天也只有小太子来了,所有人才松口气,才稍见得热闹些。

    翊坤宫李贵妃那里小皇子小公主虽多,每天欢声笑语不断,却也比不了坤宁宫这里。

    今天是五月初一,相对平时,坤宁宫事务更多,陈皇后今天会比较忙。陈皇后在寝阁打了个盹后,此时正在忙着处理后宫事务。

    朱翊钧向陈皇后请安后,打了个呵欠,便自言今天早上有些累,要回寝阁歇歇便好。又让母后忙自个事务,不用担心他。

    陈皇后便让冯保、徐夫人等侍候他回自个寝阁,叮嘱两人务必小心在意。太子那里有什么事,都要立刻来报。

    寝阁内温凉宜人,朱翊钧换过常服,让冯保到书房里取几本书来,读给他听。

    他得歇会儿,也得琢磨好了,如何与冯保来场正式的主仆交待。

    听着冯保轻声诵读王阳明的文章,朱翊钧虽闭眼躺着,却末就此睡去。

    他先再三权衡了自己今天早上的所作所为。

    朱载垕今天朝会后主动先找朱翊钧商讨他的后事大计,而非先找辅臣颁旨。

    朱翊钧早上甩出太子监国章程给朱载垕时,朱载垕表情高兴,毫无半点不接受意向。

    朱载垕给辅臣颁旨时,他没有选择在朱载垕召见三辅臣时侍立一旁,而是选择立刻前往文华殿,而这,也得到了朱载垕批准。

    朱翊钧告退后,又在耳房门口听到朱载垕当众说出“吾儿当为尧舜”。

    这些,都足以让朱翊钧当机立断,迅速进行新的角色转换。

    他当即决定,立刻便以监国太子的身份,展现一个有决断力、行动力的,清醒认识到自己马上就要登基、并有所准备的少年天子形象,给朝堂众臣,尤其是给自己的那帮东宫班底。

    这样做,既可让可能尚还犹疑的朱载垕更放心、更安心,也可让朝堂上各种蠢蠢欲动势力全都受到一定程度的震慑。

    他要尽量缩减在朱载垕病危驾崩后,朝堂各方势力心理上的最高权力真空期感受,使最高权力的交接尽可能平稳,尽可能无缝对接。

    原时空由于十岁朱翊钧比较废柴,李贵妃又毫无经验,造成朱载垕一死,大明朝堂最高权力便出現悬置于真空的状态。

    有资格掰腕的各方都针对有效掌控朱翊钧(代表最高权力)展开了争夺。高拱惨败出局,而张居正冯保李贵妃达成一致后,便完全掌控了十岁朱翊钧长达近十年。

    如今,朱翊钧才接父皇旨意,便立刻进入角色。

    他今天早上这些举动,实际都是告诉内廷外朝群臣,自己对最高权力有清醒认识,也有极强掌控兴趣和自信心,在内外辅臣协助下,还具有很强cao控能力。

    事后,他坦然把这一切都告诉了朱载垕,也是欺负这位对权力掌控并不特别敏感的懒货。他丝毫也不担心朱载垕会对此反感、怀疑,果然,朱载垕又一次心头大慰。儿子聪明能干,做老子的便放心睡大觉去了。

    他在丹陛下主动停辇下轿,直接告诫三辅臣,毫不客气地提前敲打最可能反对自己新章程的张居正。

    在文华殿,当朱载垕对他的三辅臣颁布办后事圣旨章程时,朱翊钧也对自己的东宫班子隐晦地直接颁布自己的末来临时纲领。

    他在文华殿内一反常态,种种越礼违规,都是明确告诉自己东宫班底这帮人,皇帝驾崩在即,非常之时,你们必须明确表态。

    孤等着你们表态,孤看着你们表态,孤记着你们表态,孤也坦然受着你们表态。

    与东宫众臣在君臣礼仪形式即时调整上的互动,因沈一贯意外在场而当场用权小试锋芒,这些,都是临时临场的反应。他都表现得镇定自若,处理得坚决果断。

    这些都是在向这帮臣子显示,自己虽只有十岁,但可不是什么懵懂儿童。

    自己这监国太子清醒知道什么是皇权、帝王威严、赏罚两柄,自己有驾驭皇权的信心和能耐。

    以后,谁敢动这奶酪,谁都得认真仔细掂量掂量。

    会有人动奶酪吗?

    会有的。

    他毕竟只有十岁,最高权力真空期客观上就会存在。

    处置不当,什么怪事都可能发生。

    在有心人鼓动乃至逼迫下,犯有某些过错被人拿住把柄的某位藩王,可能铤而走险。欺负他十岁年龄,朝野人心浮动,借此良机发动叛乱;

    有心人主使下,边关可能突然发生较大战乱。甚至鞑贼可能会因无人阻挡而长驱直入,直至兵临城下。

    朝中宫中各方达成共识后,甚至也可以废长立幼,改立潞王。他今天的这些违礼僭越、对文臣的折辱过甚,那时都可以被当成昏悖无礼、不适合做君主的理由。

    这些可能的危险,当然风险系数都极低。

    原时空朱翊钧做老实孩子,什么事都没干,也没发生上述危险。

    当然,那也是因为原时空朱翊钧任人摆布,纯粹靠熬时间,熬死了所有够资格掰腕的人。他一天天长大,份量也一天天加重,安然坐等最高权力重回他的手柄,一切只是水到渠成。

    现在的朱翊钧却已经有所动作了,甚至实际上已在动别人奶酪了,已经动了别人奶酪了。

    南书房的设立,客观上便动了内阁、司礼监的奶酪。

    他现在就想将最高权力掌在己手,打算消灭权力过渡真空期,实现最高权力的无缝对接。客观上,便会让有能力掰腕的各方势力、觊觎者们蒙受损失,实际上便是动了别人奶酪。

    处置不当,就都可能引发这些人的反扑,增大自身顺利登基的风险。

    朱翊钧从一开始决心重手革除沈一贯,剪掉高仪身边这号搅屎棍起,就想到会有朝臣会对自己的这一手反常举措加以认真研判。

    他从不认为自己的政治意图能完全隐瞒住所有人。相反,这时空的大多数朝臣,他们的权力敏感性远超过自己。

    不要说是这样明确的信号,有时自己对哪位东宫侍讲朝臣眉头多皱几次,少喊冯保几次大伴,全都能引起身边妖精们的密切关注。

    朱元璋设计的政治架构,将权力彻底集中到皇帝一人手里,这样的皇权政治下,皇帝和太子的一言一行,一笑一怒全都会被有心人放大解读。

    皇帝和太子,等闲都不能随便说话,任何举动乃至面部表情,都必须深思熟虑考量后果。

    即便他自己将来面皮功夫修炼到家,整天能摆一张木头面孔、央视主播版僵硬化笑脸,也逃不脱妖精们精密眼光的来回扫射。

    大明朝皇帝之所以纷纷逃进深宫做宅男,很大程度上便是因为这种从早到晚整天深度装逼的生活,实在太难熬了。

    时间长了,谁也受不了。

    干脆,君臣彼此眼不见为净,平日里不打照面、不当面交流为上策。

    而一旦做皇帝的情绪化、个性化太明显,在朝臣眼中显得轻佻、喜怒无常、望之不似人君,结果往往是灾难性的。

    宋徽宗、明武宗都是这类很有点个性化的君主。

    他们当皇帝时,朝堂上便成为佞幸们前赴后继你方唱罢我登场。朝政日非,政局便易动荡。到了地方上,便是叛乱屡起。

    没有大金兵南下围东京,宋徽宗治下其实已是盗寇四起。王庆、田虎、方腊、宋江们,都开始崭露头角。

    明武宗在位短短十几年,安化王、宁王两次藩王叛乱,刘六刘七造反,规模都是明代中期仅有的。

    大明朝中期的大乱子,全集中在他的任期内发生,自然不是偶然的。

    朱翊钧在东宫文华殿一百来天,除了功课,便老实做哑巴,修炼木头脸功夫。

    东宫人人夸他有圣君气象。

    什么叫圣君?

    庙里的泥塑木偶,那便是最标准的圣君。

    雍四四小时候还是个正常的活泼儿童,康麻子便给了他一个“喜怒不定”的论语。

    长大后,雍四四宁可专炼‘冷面王‘面皮功夫,也不敢再展现自己的个性特点,也因此多次得了康麻子父皇嘉奖。

    他一直耿耿于怀那个“喜怒不定”,一定要康麻子亲自下旨,搬去给自己头上安的这个考语。

    原因无非就是喜怒不定的人,那是做不得圣君皇帝的,那是当昏君的料子。

    朱翊钧知道,自己四月里一反常态对沈一贯祭出重手,极可能让很多老妖精意识到自己虽只十岁,却决非懵懂儿童。也可能让内阁三人猜测出自己的某些意图。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自己有了一定程度的暴露。

    那么?会引起严重的后果吗?

    暂时还不会。

    因为现在他自己所有这些cao作安排,全都可以推到朱载垕头上。现在他自己的任何cao作,全都是由朱载垕在背书。

    他自己这些cao作安排,也大多没有瞒着朱载垕。逐渐指点朱载垕拿关节要害教导自己后,朱载垕能认识到儿子这些cao作都还算不错,越来越自我感觉英明神武的朱载垕,也愿意为他背书。

    直到今天早上在文华殿正式亮相走上前台,此前,他的一切所为,在臣子们眼中,那都是天家父子俩最近在弄什么玄虚。而他,一直都只是处在配合父皇的附属地位。

    即便今天他在文华殿正式走出前台,也是朱载垕颁旨后,他执行;也是父皇训导后,他转述。虽然已瞒不了一众妖精,但形式上甚至许多朝臣心理上,还会认为或许是朱载垕在幕后cao纵这一切。

    决心要办自己后事的皇帝,没准儿忽然比往常会英明清醒些。

    朱载垕在乾清门耳房内,自信清醒果决,就让三辅臣刮目相看。

    实际上,今天东宫众臣大多数人,对于太子今天在文华殿一反常态的所作所为,他们都认为天子朱载垕或许对此全都知晓,很可能是皇帝让太子这么干的。

    否则的话,哪怕明知天子身危,太子如此做是事急从权,沈鲤这类方正近迂的人,也只能当场要抗辩劝谏他这些违礼之举,而不会跪地表态拥立。

    因为始终有身体不安,而今人尽皆知已病危的朱载垕一直在给朱翊钧背书,就算万年老妖转世的张居正等人察觉了太子过于不同寻常,但要想采取一些预防措施,也无从下手。

    更绝对没有任何人敢在、会在此时向朱载垕暗示:你儿子是妖孽,你得把他废掉,不然俺们不陪你们爷俩玩了。

    总而言之,朱载垕驾崩前,没有谁暂时会对他采取什么行动。

    那么,他这样过早暴露自己精明不下世宗皇帝,会不会让朝臣、权宦们萌生退意呢?会不会让许多人“你牛叉,爷不跟你玩了”呢?

    也不会。

    将来朱载垕驾崩了,朱翊钓自己做了皇帝,即便这帮老妖精此时就已知道他过于精明,很类似嘉靖皇帝,将来很难侍候,那也无妨。

    他自己压根就没打算一直靠装小孩,始终躲在谁后头,来混这场莫名其妙的穿越人生。

    毕竟他只有十岁,再聪明精明,cao作空间有限。

    老妖精们大多对此心知肚明,他们谁也不会把一个聪明过人的十岁天子真的很当回事。

    他们大多完全有足够自信,自己还得依赖他们,暂且还奈何不了他们。

    原时空高拱张居正都有心将朱翊钧尽量控制在自己手上,但他们的目的都不是取而代之,要造反自己做皇帝。

    朱元璋打造的大明朝权力架构,决定了谁也无法彻底掌控皇帝。

    高拱稍微露一点这方面心思苗头,立刻便被搞掉了。张居正做得更隐晦,但也有其边界,从不敢越过界。

    高拱掌控朱翊钧的最初目的,主要是防止内廷权宦冯保掌控朱翊钧,朝局变成英宗王振、武宗刘瑾时期的模式。

    如今有了南书房,高仪领衔辅导太子监国,将来转为辅导少年天子辅政。虽非高拱亲自上阵,却也让高拱心理上减少了内宦掌控少年天子的担忧。他权衡再三,也只会磕头领旨接受天家父子的这个安排。

    张居正在原时空因与高拱矛盾白热化,为自保,为做首辅,都必须去高拱而后快。如今却因为有了这个南书房,便是扳去高拱,自己做了首辅也意义不大。暂时只能暂缓各种先前布置,重新估量形势,谋定而后动。

    高仪身边没了沈一贯这号搅屎棍,又得了自己当众“朋党”“孤臣”的敲打提醒,更不会出什么意外,多半只会老老实实如坐针毡地卡住这南书房位子躹躬尽瘁。

    辅臣们这边,问题不大。

    朱载垕呢?

    朱载垕依旧还活着,有南书房这个新平台,朱载垕可以向监国太子朱翊钧逐渐平稳过渡最高权力。

    如果朱载垕身体还能再拖三五个月,那是最好。

    但这一点,很悬。

    原时空朱载垕二十几天后便会驾崩,时间接近夏至节气前后。这个时间点,差不多是一年最炎热的时候。

    他的突然驾崩,既可能是身体病况自然发展的结果,也可能是因为自个作死所致。

    他闰二月那次召幸宫妃后,到此时没有人报喜信,那天几乎让他丢命的辛苦耕耘,末取得任何成果。如今,他身体又自我感觉还凑合,心情放松后,极可能产生过把瘾再说的心理。一旦渣态复萌,必定自个作死。

    如果是前者,大概很难避免他二十几天后驾崩。

    如果是后者,则他随时都可能驾崩。

    没准儿今晚他忽然憋了两三个月后,自觉大事已定,便兴致大发,要自个作死了。

    他这状况,真正是朝夕可虑。

    从他安排人收拾东配殿,让朱翊钧现在就搬来住进乾清宫昭仁殿看,他还算清醒自己的责任,知道现在必须尽量多撑一段时日,得扶保儿子一段路程。

    也许暂时还不会渣态复萌,自个作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