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亡羊补牢犹未晚矣
c_t;兖州的流民一路上受尽了白眼,天寒地冻,体弱多病者都已经冻毙在道路两侧,即便是侥幸存活的那些由于缺衣少粮的缘故也奄奄一息。【】[棉花糖更新快,网站页面清爽,广告少,,最喜欢这种网站了,一定要好评],最新章节访问:.。 如果不是心中存有希望,苟延残喘的流民们早就迈不动脚步了。 临近剧县边界的时候,流民们听到一阵铜锣声响起。 “铛铛铛” “都尉大人在十里开外设了粥场,诸位父老乡亲可以自取之” “铛铛铛” “都尉有令,今日粥汤不收一文钱” “铛铛铛” “都尉有令,入我剧县须得遵我号令,不从者,杀无赦” …… 嗓‘门’奇大的军卒守在各个路口,将李贤草草制定的各项规定念了出来。 听闻可以喝到免费的米粥,流民们俱是大喜过望,至于后面的几个杀字,仓促间并没有人往心里记。 一路行来,各地的官府豪族对他们畏之如虎,从来没有人给过他们好脸‘色’,而对于李贤,百姓们都是道听途说,从未谋面。 不少人甚至绝望起来,若是李都尉在剧县不肯赈济流民的话,那又该如何是好? 堪堪临济边界的时候,兖州百姓甚至有一种未知的恐惧感,到了剧县,等待大家的会是什么? 第一‘波’抵达剧县的流民有四百人,他们离开兖州的时候,村内满打满算有七百人,可一路行来,却折损了大半乡民reads;。 当初,是族内的族长一力促成了举村迁徙的举措,沿途间伤亡了那么多的族人,如果李贤对他们见死不救,方姓族长已经决定要自戮谢罪了。 好在李贤李都尉有着一颗“仁义”之心,竟然真的愿意赈济流民。 香喷喷的粥汤就在几百步开外,方家村的乡民们甚至闻到了浓郁的米香。 “咕噜噜”,饿了许久的肚子急剧地叫唤起来。 乡民们快速迈动脚步,就要扑向粥场。 谁曾想,半道上突然涌出一队军卒,他们手持利刃,嘴里道:“兖州的父老乡亲听好了,若想领取粥汤,须得遵守秩序,不可‘乱’了次序”。 乡民们你看看我,我望望你,都不明白这伙军卒是什么意思。 这时候,方姓族长踱了出来:“敢问差爷,何为秩序?小民饿了一路,若是有失礼之处,还请勿怪”。 为首的一名军校对着方姓族长微微颌首,道:“你是主事的?” “小民是这几百口方家村民的族长” “嗯,这秩序嘛,就是排队取粥的意思,都尉定下这规定,是为了让每个人都能领到粥吃,不必担心青皮无赖!” 方幽连连颌首,道:“都尉思虑周全,小民明白了”。 说罢,方幽便说道:“让‘妇’孺上前领粥,壮年劳力其后”。 有了吃食,流民便有了存活下去的希望,尚未见到之前,方幽在族人中受到了不少非议,可此番,李贤愿意设下粥场赈济流民,这就说明方幽定下的迁徙之策是行之有效的。 方幽在族中的地位重新得到了巩固。 族长发话,村中的‘妇’孺便迟疑地往前行进,其后,成年壮丁虽然面带菜‘色’,却也无人反驳。 两侧的东莱军卒看到这一幕之后很是欣慰,到了这时候,方幽依旧能够约束族人,这说明他自身有不小的威望,见了米粥之后,能够克制**,让身体虚弱,最需要吃食的‘妇’孺先行,这又说明对方有着一颗“秉公”之心,这样的人物,为首军校暗暗地记在了心中reads;。 之前,李贤已经吩咐过,如果有青皮无赖滋事生非,不遵号令,可当场击杀! 一众军卒已经磨刀霍霍,没曾想,遇到的第一‘波’流民竟然颇守规矩。 几百步的距离不知道行了多久,一名身材瘦削的‘女’子踱到煮粥的大锅之前。txt小说下载 一名军卒盛了一碗厚实的米粥,递给了‘女’子,嘴里道:“慢些喝,都尉吩咐过,大人可以喝两碗,车轮一下的孩子一碗”。 捧着热腾腾的粥水,‘女’子眼泪滴落到碗中,她千恩万谢,当时捧着米粥便行到了一旁。 有了第一个,后面的百姓很快就按照顺序领到了各自的粥汤。 一旁,都尉府的文吏记下了吃粥的人物数量,等到众人全部吃完过后,他敲了一击铜锣,道:“谁是主事的,过来一趟”。 方幽刚刚把米粥吞下肚子,他抹净嘴角,一路小跑着来到文吏跟前,“不知大人有何吩咐?” “你族中有男丁两百八十一人,‘女’丁一百三十二人,其中,孩童八十人,老者十三人,对否?” 族人的数量方幽早已经铭记于心,闻言之后,他连连颌首,道:“不错,正是如此”。 “嗯,不知道你们有何打算?” 作何打算?方幽被问的愣神。 是呀,原本在迁徙的路上,所有人都把剧县当成了终点站。 可现在,到了剧县,李都尉也肯仗施援手,可乡民们却不可能一直白吃白喝的。 就算李都尉家大业大,也撑不住这种吃法呀reads;。 可是,乡民们又能做什么呢? “实不相瞒,我等并无打算”,方幽几乎是涨红着脸,才说出这句话。 记录的文吏却也不恼,他说道:“嗯,你们是短暂停留,还是打算常驻?” 方幽饶有兴致:“短驻如何,常驻又有什么说法?” 文吏很有耐心,嘴里道:“如果只是短驻,过了明日午时,这粥场便不再欢迎你们了,你们需要自谋生路”。 方幽急切地问道:“常驻呢?” “若是常驻的话,只要用心干活,保管缺不了你们的吃食!” “啊,还有这等好事,常驻,常驻!”孰优孰劣一目了然,方幽生怕对方反悔,急忙应诺下来。 “那好,如果是常驻的话,你们须得遵从号令” “那是自然!” “嗯,如果你们愿意,从今日起便听从国功曹指挥,他会告诉你们怎么做”。 国功曹也就是国渊,他对芝麻绿豆大的官职不以为意,只要能够帮到百姓,便是一介白丁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此番,听到文吏吩咐,方幽连连颌首,道:“愿意,愿意,只要能给一口吃食,让大家伙儿活下去,便是为都尉做牛做马也愿意!” 国渊吁了口气,道:“老丈不必如此,李都尉也不会让你们做牛做马,这城外天寒地冻的,要想熬过冬季,大家伙儿须得建所容身的房子”。 方幽松了口气,道:“这是题中之义,国功曹还有什么吩咐,不妨一并说出来”。 “其他的事情还等把房子建出来之后再说吧” “喏!” 有了方家村的乡民作为榜样,后续的流民很快就学会了排队取粥,期间,曾有青皮肆意妄为,试图抢夺他人的米粥,被东莱军卒发现之后,‘抽’刀斩杀于现场reads;。 喷出老远的血液告诉所有人,李贤手中也有刀枪,谁若是忤逆了他,很有可能横尸当场。 当然了,对于青皮的死去,乡民们非但没有任何同情之意,反而觉得军卒杀的大快人心。 流民辗转迁徙期间,青皮们仗着有一把子气力,很是夺了不少米粟。 如今,恶人自有恶人磨,军卒一刀斩了青皮之后,反而赢得不少乡民的好感。 强取豪夺的青皮死有余辜,不过,他们的死去也使得百姓们意识到,万事须得小心,不然的话,谁也不知道会不会被斩杀当场。 国渊知道杀‘鸡’儆猴有时候会过犹不及,他见众人神情有异,嘴里便说道:“大家伙儿放心,只要你们遵从号令,绝不会有人动你们一根汗‘毛’,这一点我在此保证!” 乡民将信将疑。 为了增加可信度,国渊只得扯起李贤的虎皮,道:“李贤李都尉已经让我全权负责流民安置事宜,你们只要卖力干活,其他时候尽管把心放到肚子里去”。 “喏!” 说罢,国渊便掏出军牌,道:“这是都尉给我令牌,有了它,军卒也得卖我几分颜面”。 短暂的接触下来,国渊的处事风格让人大为感动。 看得出,国渊是真的为民着想,愿意为流民做实事的人物。 听闻国渊便是流民的主事者,众人都是大喜过望,他们纷纷表示愿意听从国渊的号令。 没了后顾之忧,乡民们干起活来更加卖力。 在流民齐心合力的劳作下,一棵棵树木从山中运了出来。 简单的加工处理过后,流民们用木材建起了房舍。 人多力量大,没多久,一排房舍就有了大致的轮廓reads;。 间或有流民加入其中,刚开始,国渊一个人还可以照应的过来。 等到后来人丁增多之后,连管宁加入其中都有些忙不过来。 期间,对于兢兢业业、吃苦耐劳的乡民,国渊都使人记了下来,而针对偷‘jian’耍滑之辈,第一次口头警告,第二次就驱逐出去了。 在这寒冬腊月的日子里,净身出户,等于被判了死刑、 在李贤的经营下,剧县已经成为流民的大本营,这里有着严格的人丁管理制度。 一旦发现外来者,村堡内的流民便会示警。 若是走投无路的寻常百姓也就罢了,乡民怜其可怜,说不定会给些吃食,可对于被驱逐出来的货‘色’,没有人会在意他们的死活。 剧县临近乐安国、兖州的地方有着大片的荒地,这一次,李贤打算用他们来屯田。 冬耕的季节已经过去了,不过这并不妨碍流民们翻垦土地。 今年把土地翻起来冻着,来年种上庄稼之后多数都能有个好收成。 建立起足够的房舍之后,国渊便带着流民开垦荒地,挖掘沟渠。 李贤建造的大水车国渊已经见识过了,在这偏离河流较远的地方,水车的重要‘性’毋容置疑。 在国渊看来,李贤想出的这以工代赈的方式很是妥当,即解决了流民空闲劳动力的问题,又不至于荒废了土地。 半个月的时间过去,国渊麾下已经有流民六千人,按照村落,国渊将其分成六个屯,每屯一千人,设屯长一人。 往日里,屯长便负责流民的日常管理工作。 六个民屯对外号称流民营,营房建造在距离剧县县城三十里开外的地方。 往北便是开垦出来的大片土地。 流民营外的高杆上,几个血淋淋的人头正吊在那里,他们全都是图谋不轨,或者是意图恃强凌弱、‘jian’银‘妇’‘女’的恶棍无赖。
将头颅悬在木杆上,有震慑宵小的作用。 刚开始,李贤把流民营的相应事宜‘交’给国渊,众人还抱着看好戏的态度,他们不认为一个书生能够把这种繁琐的事情做好。 可一个月的时间过去,国渊将流民营的事情处理的井井有条,这顿时使人刮目相看。 男丁出外劳作,体力不足的‘妇’孺也没有闲着,按照李贤的吩咐,国渊‘交’给他们一项工作:缝制军服、军袄。 汉末年间可没有机械化流水线,军卒身上的号衣都需要一针一线的缝制出来。 正巧,奔赴辽东换置马匹、皮‘毛’、铁矿的徐盛已经回到了剧县。 风尘仆仆的徐盛满载而归,他非但带来了两百匹战马,还带来了大量的物资,数百斤重的皮‘毛’就是其中的一项。 天寒地冻的日子里,皮‘毛’缝制的衣物最能御寒,李贤有心为麾下军将们装备这种皮袄。 让别人做的话,还要‘花’费银钱,可让流民营来做,就完全不需要客气了。 想到这里,李贤便将动物的皮‘毛’‘交’给国渊,让国渊转‘交’给流民,完成加工制作。 每日里,流民营中都是一副热火朝天,干劲十足的景象,为之付出的代价便是:剧县的粮秣很快就要告罄了。 为了维持流民最基本的食物要求,李贤动用了剧县的军粮。 一开始,周东昌便警告李贤,如果不想想办法,军粮很快就会见底。 老百姓没了粮秣吃食都会生出逃难的想法,军卒要是没了食物,他们又会怎样? 直到这时候,李贤才意识到之前自己作出置换粮秣的举措有些过于草率了reads;。 越是兵荒马‘乱’的年月,粮秣越是值钱。 真正被强敌围城的时候,金银如同砂石一般,毫无用处,唯有实打实的粮秣才可以活人‘性’命。 许久无战事的北海国虽然也积攒了不少粮秣,可却也没有肆意挥霍的道理。 想到这里,李贤决定改变方针政策。 以后的军械买卖都须得用粮秣来置换,不然的话,一概不许。 与此同时,李贤打算暂缓与公孙瓒的米粮‘交’易。 反正有了那二十大船的粮秣,已经足够公孙瓒度过这个寒冬了。 至于袁绍,想必他不会在这不利于大军出行的日子里强行出兵。 ‘春’暖‘花’开的时候才是军卒征战厮杀的最好季节,冬季,正是休养生息的大好时机。 兖州,吕布依旧在横征暴敛,哪怕治下的百姓十室九空,他依旧没有收敛的意思。 这时候,陈宫连出言提醒的兴趣都没有了。 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在陈宫看来,吕布的败亡只是时间道理。 吕布在兖州越是不得民心,百姓们便越会想念曹‘cao’的好处。 一动一静间,局势便渐渐往有利于曹‘cao’的方向发展了。 下鄄城中,曹‘cao’在整兵备战,他誓要一雪前耻。 接连败给李贤、吕布,曹‘cao’在军中的威望已经岌岌可危,他迫切需要一场大胜来挽回军心士气。 不过,曹‘cao’虽然避在城中不曾出战,可城外发生的事情他却了如指掌。 尤其对于吕布的一举一动,曹‘cao’更是大为关注。 兖州百姓迫于无奈,四处迁徙的消息,曹‘cao’早已经听说了。 虽说此举对曹‘cao’暂时有利,可从长远来看,吕布等于把原本属于曹‘cao’麾下的子民赶到了北海国去。 北海国内有曹‘cao’深深痛恨的李贤李维中! 如果可能,曹‘cao’不愿意有一名兖州百姓流落在外。 可城内粮秣有限,城池的空间也有限制,曹‘cao’不可能来者不拒。 这样以来,曹‘cao’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百姓直往北海国而去。 后来,有人给曹‘cao’出了个主意,他认为流民赶赴北海国已经不可阻拦,那便放任自流。 北海国的粮秣总归是有限的,流民吃的越多,留给李贤使用的军粮便越少…… 在目光短浅之辈看来,流民除了消耗粮秣之外别无用处。 曹‘cao’虽然觉得这理由有些过于牵强,可思来想去,在解决吕布这个大敌之前,也确实没有其他的办法,于是,他便不再去纠结百姓迁徙的事情。 此时,百里开外,刘备的兵马在与高顺的陷阵营‘交’手过后便不再多做滞留,他带着充裕的战利品回到了乐安国。 有了在兖州抢夺的米粟、财货,刘备足以过一个丰腴的‘肥’年了。 扬州郡,雀占鹰巢的袁术渐渐缓过劲来,他时时刻刻都打算报复曹‘cao’,只是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罢了。 听闻吕布夺了曹‘cao’的兖州之后,袁术大喜过望,他顿时有一种豁然开朗,念头通达的感觉。 如果不是曹‘cao’,袁术坐拥几十万兵马,治下千里之地,又怎么会沦落到淮南来? 在袁术麾下,有勇有谋的孙策崭‘露’头角,成为淮南军中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