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九章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广袤的草原上,乌桓并非唯一的主人。 鲜卑、匈奴、羌人亦是难缠的角色。 在幽州、并州,相对于日薄西山的匈奴,聚居西凉的羌人,乌桓与鲜卑是势力最大的两个族群。 乌桓部,自打蹋顿掌权以来,与鲜卑人的关系一直和多战少。 并非蹋顿吃斋念佛,发了善心,而是因为鲜卑也很强大。 乌桓有雄心勃勃的蹋顿,鲜卑也有柯比能。 真正的历史上,便是柯比能第二次统一了鲜卑,如此人物,自然不可小觑。 此时距离檀石槐第一次统一鲜卑已经过去了几百年,强大的鲜卑分成三个部分,一是步度根集团,拥众数万,据有云中、雁门一带,二是轲比能集团,分布于代郡、上谷等地,三是原来联盟“东部大人”所领属的若干小集团,散布于辽西、右北平和渔阳塞外。其中轲比能集团势力最强,影响大。 说起来,夫蒙青冉所在的夫蒙部便属于东部联盟。 蹋顿掌权以来,一直侵占东北鲜卑的草地,甚至多有讨伐,只是畏惧柯比能的声势,所以才不敢大开杀戒。 数百年前,夫蒙部曾经强大过,可是,近年来早已经日薄西山,就连蹋顿都敌不过。 面对蹋顿的滋扰,夫蒙部曾经向柯比能求援,然而,柯比能却不置可否,并未明确派出援军。 对于东部联盟而言,夫蒙部是曾经联盟的核心,如今虽然自身难保,可是,在鲜卑人中依旧有不小的地位。 蹋顿侵扰夫蒙部,柯比能乐见其成。 夫蒙部的存在已经影响到柯比能的统一大业,蹋顿若是能够将其消灭,对于柯比能而言甚至是一件好事。 柯比能甚至打好了算盘,只要夫蒙部彻底消失,他便点齐兵马,以复仇为名征讨蹋顿! 到时候,既除去了对手,又牟取了人心,可谓一举两得。 鲜卑的内部矛盾,蹋顿早有耳闻,若非如此,他也不会一心征讨夫蒙部。 蹋顿所在的部落与夫蒙部相距不远,只有消灭夫蒙部,蹋顿才能进一步强大。 近来,夫蒙部得了青州的援助,实力大增,可是,乌桓却不以为意,依旧咄咄逼人。 若不是精锐骑军尽数南下,说不定乌桓人早已经灭了夫蒙部。 建安元年冬,青、徐两州刺史李贤上奏朝廷:乌桓不服教化,屡次叩边,幽州、并州、冀州深受其害,青州军不忍生灵涂炭,愿与酋虏决一雌雄。 奏书自然得到许可。 如今的刘协学乖了很多,他知道,在这种大事上,万万不可有半分拖延之意,否则的话,李贤一定会施展血腥的报复。 刘协忘不掉,月旬之前,自己仰仗的三千亲卫一夜之间遁逃了五百人。 说是遁逃,可是,逃卒的尸首很快便被发现了。 毫无疑问,能够将五百兵马如此不动声色地干掉,这样的人物,唯有李贤一人。 经此一役,李贤但有所求,刘协无敢不从。 诏书下达之后,青、徐青壮踊跃应募,李贤不费吹灰之力便募集一军,增援冀州。 实际上,李贤与乌桓人的战争其实早已经开始了,只不过,一直以来李贤都没有大义的名分。 如今奉旨征讨,终于算是名正言顺。 消息传到兖州,曹cao很是意外,“征讨乌桓?李贤的葫芦里卖着什么药?” 郭嘉凝眉不展:“我听说,李贤在冀州广建军堡,耗费极大,不过,此举对付乌桓骑军很是有效,下诏讨贼?兴许是李贤有了克敌制胜的手段”。 曹cao深以为然,李贤总是有些闻所未闻的手段,如今搞出这么大的动静,定是有了必胜的把握。 想到军中推广的马蹄铁,曹cao对李贤的惧意深了。 原本寿命极短的战马,钉制马蹄铁之后,使用时间大为增加。 这等利器竟然出自李贤军中,可以想象,李贤手中到底有多少杀手锏! 建安二年春,太史慈亲率大军准备由滨海道进攻蹋顿的统治中心,柳城。 此时,涿郡已入太史慈之手,一万骑军、两万步卒整装待发。 三万兵马看上去不多,却都是武装到牙齿的精锐老卒。 野战对敌,他们足以硬撼同等数量的骑军,这就是李贤的底气。 谁曾想,就在大军启程之际,一场大雨不期而至,滨海道无法通行。 这可如何是好? 无奈之下,太史慈只得求助于“地理通”田畴。 田畴谏言道:“尚有微径可从”。 这条“微径”就是从今天的河北喜峰口到冷口一线,古时也称“卢龙塞”的交通要道。 太史慈大喜过望,他使人在滨海道上竖碑刻字,佯称因道路不通大军已退。 消息传到蹋顿耳中,这位乌桓首领信以为真,逐渐放松了警惕。 其实,这只是太史慈施出的一计。 实际上,赵云早已经统领骑军从“卢龙塞”火速出关,一路急行军直到白狼山附近。 白狼山距离乌桓柳城尚不足二百里,刚刚得知消息仓促赶来的乌桓军,正与青州军在此处狭路相逢。 青州军以太史慈、赵云为代表,可谓猛将如云,而他们麾下,四千青州精骑与六千各族骑军组成的精锐厮杀经验丰富。 乌桓人数量极多,单兵作战能力强,但他们缺乏战略与战术配合。 长途跋涉,青州骑军与乌桓骑兵体力消耗极大。 不过,太史慈明白,必须早做决断,否则的话,一旦乌桓来援,青州必败。 破釜沉舟之下,太史慈与赵云身先士卒,猛攻敌阵。 万人敌,冲锋陷阵,不可阻挡。 哪怕乌桓骑将豁出了性命,却不能阻住赵云、太史慈分毫! 冲,冲冲! 乌桓骑军的阵形不复存在,俱被冲散。 青州军见状,急忙发起猛攻。 数万名兵马厮杀作一团,关键时刻,青州步卒及时赶到。 战场局势由此一变,腥风血雨之中,青州军越战越勇,而乌桓人逐渐败下阵来。 单于蹋顿当场被俘,为除后患,太史慈将其斩首。 蹋顿败亡,乌桓人再无战心。 太史慈趁乱斩杀数名乌桓大将,余者四散溃逃。 经此一役,乌桓精锐不复存在。 太史慈并未见好就收,而是长驱直入,直捣黄龙,占据乌桓重镇柳城。 与此同时,征讨各部的方略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幽州,涿郡以北四百里外,此处正是一处乌桓人的聚落。 这是一个宁静的早晨,生机勃勃的阳光从地平线上腾空而起。 牛羊在木栅栏中哞哞地叫着,早起的孩子哼着歌儿,挤着马奶。 部落中强壮的汉子吃了几块rou饼之后便驱赶着牛羊离开了家。 忽而,一阵急促地犬吠声响起。 留守在部落中的妇孺们迟疑地翘首相望,难道早起的牛羊又遇到了豺狼,要不然忠心的猎犬怎么会发出如此凶狠的叫声? “快,乌桓部的乡亲们,赶紧离开这里,汉人来了!” 一名部落中的好汉纵马狂奔,他大呼小叫着,试图让同族的部众离开,然而,上一次汉人来袭还是几十年前的事情,多数部众根本不相信这个汉子,他们甚至认为这是一个玩笑。 公孙瓒已经死了,袁氏对待乌桓很是友善,拉拢还来不及,怎么可能滋扰? 直到那汉子找到族长,由族长宣布举族迁徙的消息之后,乌桓部落的部众们还是有些将信将疑。 温顺的汉人像牛羊一般,十多年来,他们的军马从未踏上这片茫茫无际的草原。 去岁,部落中的勇士在蹋顿的蹿啜下加入了南下滋扰的行列,那一次,勇士们所获颇丰。 据说,汉人们忙着占据辽东的土地,无暇顾及这里。 怎么一年不到,懦弱的汉人就敢出关了? 由于兀杨部落与蹋顿走的很近,之前更是与蹋顿部勾结强占了鲜卑人的草场,因而,青州军将其作为报复的目标。 此番,听闻汉军列阵而来,兀杨的头人当即明白了,汉人这是来报复了!他们击败了蹋顿的铁骑,乘胜追击而来。 虽说,开春的时候兀杨并没有派出军马跟随蹋顿出征,可之前,兀杨部落毕竟做过蹋顿的帮凶,汉人找上门来,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匆忙间,兀杨的头领甚至连聚集兵马与汉人决一雌雄的勇气都没有,在他想来,能够打败蹋顿的兵马一定不是等闲之辈,况且,若是汉人势弱,又怎么敢追杀出关外,追到这里来?
汉人定是有恃无恐! 兀杨的头领不打算拿族人的性命来冒险,反正汉人补给困难,他们早晚要回到城池,回到关内去,那时候,失去的草原依旧可以夺回来。 但是,倘若兀杨部落的与汉人厮杀,折损过多,那最后获利的就可能是其它的部落了。 相对于汉人,兀杨的头领觉得其他部落更加危险。 于是乎,在汉人的军马抵达之前,兀杨阖族上下五百户人家便离开了。 携老带幼,又有众多的牛羊做累赘,因而兀杨部落行进的十分缓慢。 据说,汉人的骑军稀少,仅仅是些步卒。 对付步卒,兀杨的头领更有心得,只要避其锋芒就可以了,反正汉人无马,追不上来! 就这么北上行进了五十里路,一道蜿蜒盘旋的河流挡住了去路。 族人们累的紧了,余里耶觉得休整一下也无所谓,反正汉人还在几十里开外。 原本行进当中,妇孺老幼们还能挨受得住,此番,一经休整,众人当即觉得疲倦涌上心头。 有的人在叹息那片来之不易的草场,有的人在懊恼什么物品拉在了家中…… 忽而,一阵黑压压的箭矢腾空而来。 “敌袭!” 凄厉的叫声响彻云霄。 余里耶惊回首,只见大队大队鲜卑人打扮的骑军正渡水而来。 “怎么回事,鲜卑人怎么会跟汉人一道杀了过来,这是巧合吗?” “我是余里耶,不知道是哪位将军在此?我们兀杨部落一向与鲜卑交好,此番莫不是有了什么误会?” 余里耶一开始还中气十足,可慢慢地,当他看到鲜卑人身后飘扬的那面汉字大旗之后他完全惊讶了。 这他娘的什么情况? 鲜卑人怎么打起了汉人的旗帜? “别他娘的废话了,想活命的话,就让你们部落的男丁们尽出出列,若是想作死,只管反抗,某家的大刀可是饥渴难耐的很” 说话的正是田楷,他领着一百名鲜卑骑兵堵住了兀杨部落的北上之路。 至于其他的鲜卑骑兵,全都是青州军假扮的。 余里耶想破脑袋也不会想到,在他眼前的一千名鲜卑铁骑完全是外强中干,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甚至刚刚学会起马。 鲜卑人能征善战,一千名骑军,绝对是一股强大的力量。 别的不说,只是五百骑军就可以将兀杨部落屠个干净了,即便部落的勇士们竭力反抗,也逃脱不了这个下场。 后有追兵,前有堵截。 怪不得汉人追的不紧不慢,原来他们早有准备。 虽说余里耶不明白为什么鲜卑人会跟汉人搞到一处,可眼下的形势再明白不过。 投降,亦或者死。 余里耶不想死,他麾下的部众们更不想死。 当整整三百六十名成年丁口被拘禁做一处的时候,余里耶知道,他必须征求汉人统领的原谅,这样的话,他们的部落才有生存的希望。 三个时辰之后,兀杨部落在一千名青州军卒的看押下进入了柳城。 击杀蹋顿之后,太史慈将柳城据为己有,军令、政令皆由此发出。 余里耶见到了太史慈,这位汉人中的赫赫有名的大将。 甫一见面,太史慈便开门见山:“兀杨部落的生死存亡都在你的一念之间,我只问你,愿意归降吗?” 余里耶大声叫道:“愿意归降。” 太史慈微微轻笑:“既然愿意归降,那你们部落的勇士们便要为大汉征战,在此之前,你们的妇孺们需要在我的视线之内,这么说,你明白吗?” 余里耶脸色大变,这就是拿整个部落的前途来威胁他呀。 除非余里耶打算放弃全部的妻女,不然他只有为大汉卖力了。 许是看到了余里耶脸上的不忿之意,太史慈又解释道:“使君有言在先,只要兀杨部落为我大汉征战十年,十年之后,他便还你们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