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免死金牌
史上第一个豆腐渣工程。 段煨瞪着眼睛看着倒塌的院墙,心里愤怒的想着如果有一天让自己碰到建这座宅院的人,一定要宰了他。 本来如果倚仗着这座攻防俱佳的宅院,段煨还自信可以坚守很长时间。没想到的是外面的军队不知为何突然发力,发疯似的涌到北面的一堵院墙外,用刀疯狂的砍起了墙。更令人张大嘴的是将近一丈厚的院墙竟然没砍几下就轰然倒塌了。 要知道当初董卓选择这里住下就是因为院墙高大宽厚适合防守,却没想到竟会如此的脆弱,几下就被摧枯拉朽般推倒。 包括董卓在内的西凉军都不知道,这座宅院的设计者正是刘辩。而当初设计时刘辩特意将北面的院墙建成了空心墙,就为了今晚能够造成这轰动的效果。 缺口被打开后,刘辩也并没有急于派兵冲进去,而是先向里面招呼了一顿冲天雷和连弩。本来就因为院墙的突然倒塌而惊慌失措的西凉军,再经过一阵冲天雷与连弩的攻击,完全没有了战斗的欲望,纷纷四散逃窜。 刘辩这时才命部队攻入缺口之中,虽然西凉军内有一些不怕死的亡命之徒试图冲到缺口处阻止刘辩的军队攻入,可人数悬殊的他们很快就被冲进来的如狼似虎的兵士剁成了rou泥。 此时段煨已经失去了对军队的约束,虽然他在西凉军中也算是久经沙场的宿将,可面对对今晚的纷乱局面却丝毫没有办法。作为军中的主心骨的董卓迟迟没有出现,包括段煨在内的大部分将士都在怀疑董卓是否已经抛下他们独自逃走了。倚仗防守的院墙倒塌,更有不知名的厉害武器不断的招呼在他们头上,段煨重重的叹了一口气,事到如今,他已经尽力而为。 段煨抽出了腰间那把不知染满多少敌人鲜血的佩剑,高举头顶,跪下乞降。 段煨的投降使得刘辨的军队顺利的攻入了内院,其他的士兵在段煨的带领下也纷纷跪地投降。刘辨的军队在内院将与陈浩南对峙的李蒙王方等人包围起来。 而李蒙王方见大势已去,也学起了段煨明哲保身,放弃了抵抗。 陈浩南等人此时才如释负重的松了一口气,将董卓李儒把他们交给了陈伟等人,也不贪功献媚,乖乖的退到了一旁,只是不住的对媚儿一阵阵的夸赞。 自此“帝龙居”的攻防战彻底结束,坐在马车里指挥的刘辩听说董卓李儒等被擒欣喜若狂,马上命人将董卓等人带过来。不一会儿,包括董卓在内的西凉将士都被五花大绑,押赴在刘辩的马车前。 刘辩挑开车帘站在马车上,看着跪伏于地下,浑身抖如筛糠的董卓等人,慢慢的品尝着胜利者的滋味。 成功了,三年的筹备与等待,就等着今晚这毕其功于一役。 刘辩拼命的压抑着内心兴奋的心情,他知道事情还远远没有结束,等待他的还有更大的麻烦。 他挥手叫来了魏翊,淡淡的说了一声:“宣诏。” 魏翊将早就准备好的圣诏展开,大声念了起来: “光熹元年八月二十三,奉天子诏令,前将军董卓忠心为国,领军有方,升为太师,封郿侯。西凉军勤王辛苦,功莫大焉,着全军各赏粟米100石,并帛一匹。” 接着魏翊又念了董卓麾下其他将校的封赏,等魏翊念完后,本来心中惴惴不安的西凉军将校均是一愣。 对方费了那么大的劲将己方拿住,本以为这次死定了。大家心里期望的只是刘辩能够一刀给他们一个痛快,不要搞什么凌迟、腰斩之类的变态刑罚。想不到最后各个不但得了封赏,还升了职。 虽然刘辩并没有将他们升任什么要职,而是将他们调离了西凉军系统升任朝廷内的一些无关痛痒的职位。比如像董卓的太师虽然名在三公之上,看似尊荣,可却是个虚职。除非职位的后面再加上个录尚书事,这才算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有实权。 不过毕竟在人为刀俎我为鱼rou的情形下逃出生天,西凉军上下都是松了一口气,只是不明白刘辩这么做究竟有什么目的。 刘辩放过董卓等人并不是他的良心发现,而是因为杀死董卓容易,可在城外还有董卓的三千飞熊军,还有李傕、郭汜的五万西凉铁骑正在奔袭而来。 刘辩需要尽快的收服城外的飞熊军为己所用,需要防止李傕郭汜的作乱,需要一个安稳的环境来稳固自己的地位。而董卓在西凉军中一向很有威信,更兼体恤士卒,颇得军心。西凉军上下无不对其信服,唯其命是从。 所以刘辩需要董卓活下来帮他稳定西凉军的军心,而至于董卓的死活刘辩并不在乎,对他来讲胜利的目的并不非得要剥夺对方的生命,如何取得最大的利益才是最关键的。 但是刘辩也明白,区区一个太师的虚职是不可能轻易要董卓就范,所以他又准备了另一样极具诱惑的东西。 刘辩向魏翊使了一个眼色,魏翊命人将一个盖着红布的托盘端到董卓面前。 红布揭开,托盘上一块弧形的铁片,上面用朱砂密密的写满了字。董卓茫然的看着铁片,不知刘辩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这时就听魏翊朗声宣读道:“光熹元年八月二十三,奉天子诏,前将军董卓勇武善战,忠心体国,特赐丹书铁劵一枚,世袭罔替,免罪抵死。” 丹书铁劵?免死牌?听清诏书内容的董卓一阵迷茫。对于丹书铁劵这种高级货他确实闻所未闻。 不过不要紧,魏翊紧接着就详细为他解释了丹书铁劵上的内容: 首先丹书铁劵上写明了赐予人是郿侯、太师董卓,被赐予的原因是“大功于国”;然后标明了铁卷的使用期限是世袭罔替,即董卓死后他的子孙也可同样享受铁卷上的权利;接着魏翊着重向董卓讲明了铁卷的最重要的功能——免死免罪,即铁卷的持有人不论今后犯了除谋逆、叛国以外的任何罪行,有司都不得加刑;就算是最后犯了谋逆大罪,那是也只是圈禁至死;最后还规定了此丹书铁劵只限一人使用,不得转借或挪用它途,不与其他相同权利共享,只限大汉帝国地区使用。
原本历史上的丹书铁劵起源于汉初,当时的汉高祖刘邦将此作为一种分封诸侯王的契约赐予韩信等人。而它的免死功能则是在唐宋时期才开始的,直到明清年间逐渐完善。刘辩此时将它拿出来,就是为了能诱惑董卓就范,为他写劝降信给城外的西凉军。 说实话,面对着丹书铁劵上的巨大政治诱惑,董卓确实动心了。虽然他心里也明白刘辩不是在安什么好心,不过古代人注重诚信,既然九五之尊的皇帝公开承诺不会杀死自己,那今后做一个富家翁也不错。毕竟现在已为阶下囚,供自己选择的路不多,如果他不答应,有可能最后就是鱼死网破的结果。 其实,有些心动的董卓并不知道,这丹书铁劵还有一句话魏翊没有说,上面更没有写——那就是此丹书铁劵最终解释权归皇帝所有。 董卓没有机会读《明史》,所以无法知道明朝的开国功臣李善长曾经有被明太祖朱元璋赏赐了两张丹书铁劵,最后还是落得个满门抄斩,身首异处的下场。所谓的丹书铁劵免死牌,全在皇帝的一句话,说它好使他就好使,说它没用它就没用。就算碰到一个要脸面的皇帝不敢明着弄死你,暗中下毒总可以吧,到时对外宣称你是病死的,你也干没辙。或者干脆诬陷你谋反,把你关起来折磨,用不了几天你就得嗝屁。皇帝要想弄死你,方法有的是,一块破铁片是挡不住的。 突然被擒的董卓暂时还无法冷静思考这其中的利弊得失,不过就算他认真思考,也不一定有智慧能看得透。 董卓猜不透,并不并不代表他的谋士李儒想不到。此时的李儒已经完全的冷静了下来,在他的心中不断的分析当前形势,计算着各种方法,不过最后还是悲伤的发现,他们彻底的失败了。 最好的结果,也只不过是同归于尽的鱼死网破。不过李儒并不觉得这种同归于尽的情形发生的概率会有多大。虽然西凉军也不缺乏血性,若刘辩苦苦相逼,将他们推上绝路的话也许都会浴血到底,但是刘辩此时却采取了这种怀柔政策,让每个人都看到了一点希望,而人只要有一点希望,就都不会走上绝路。 李儒明白刘辩这是在用软刀子,在温水煮蛙,只是他看的明白,并不等于所有人都像他那样将事情看透。凭李儒对董卓的了解,知道他一定会对刘辩的诏书动心,正当他要想要找机会向董卓陈说其中的利害时,魏翊又宣读了一份诏书:、 “郎中令李儒,博学多才,通晓经史,征为侍中,即刻入宫随侍帝侧。” 李儒一愣,心里轰得冒出了一个想法——彻底完了。 两名军士一左一右拉起李儒,挟着他爬上了刘辩的马车。 魏翊留下来劝说董卓写劝降信,残余的西凉军在陈伟、郭文的押送下暂时关在蒋奇的军营里等待整编,最后刘辩带着李儒,坐在马车上向宫里赶去。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