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从大槐树下走出来的人在线阅读 - 第七十四章太平天国堕落内讧曾国藩破天京

第七十四章太平天国堕落内讧曾国藩破天京

    太平天国掌控了长江中下游,这是太平天国鼎圣时期,如果太平天国抓住时机,励精图治,消灭满清,改写中国历史也是有可能的。但是太平天国的首脑洪秀全,此时却贪图享乐,大造豪宅,消奢yin逸,沉溺于酒色当中,和一百多个妃子在后宫饮酒作乐,在民间选取一千多个民女在宫中伺候他,出门要坐六十四人大轿,不问政事,试问,当时的清朝皇帝咸丰,是否也如此哪?未见得如此。

    洪秀全如此,上行下效,其他各王纷纷如此,如此就涣散了斗志,涣散了一块儿起事战友之间的情谊。

    杨秀清本是个烧炭工人,看洪秀全当万岁有如此大的奢华,他不满足自己的九千岁,想让洪秀全封他为万岁,假借天父附身,说天父让其封他为万岁,杨秀清又假借天父附身,借故还杖责过洪秀全,杨秀清仰仗自己功劳大,对给自己的封赏不满,而洪秀全,对杨秀清的各种做为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一场灾难很快就要降落在太平天国身上了。

    洪秀全表面不露声色,却暗中筹划,如何除掉杨秀清。

    洪秀全秘密派人通知石达开,韦昌辉来京,北王韦昌辉和杨秀清早有夙愿,对杨秀清专横跋扈不满,他得到密信即刻带兵进京;翼王石达开为人忠厚,得到密信,犹豫不决,他觉得,虽杨秀清跋扈,但他确实功高,大家又是结拜兄弟,不应该用“除掉”这样的方法来解决,本不想去天京,可又怕违背天王洪秀全的旨意,得到个抗旨不尊的罪名,犹豫了几日,还是决定去了天京。

    而韦昌辉得到密信马不停蹄来到天京,立与洪秀全见面,商议立刻动手除掉杨秀清。

    当天夜里,韦昌辉率兵包围了东王府,杀死了杨秀清,韦昌辉为了达到除恶务尽不留后患的目的,不但把东王府的人都杀了,又株连杀了两万多人。

    此时翼王石达开已率兵来到了天京,觐见洪秀全,洪秀全自然把天京的一切变故告诉了石达开,石达开认为杀人太多,洪秀全也有同感,召来韦昌辉,俩人共同指责韦昌辉,韦昌辉听到指责,怕洪秀全和石达开联手灭他,他来了个先下手为强,包围了翼王府,石达开对韦昌辉早有警觉,没敢留宿翼王府,跑回自己大营,韦昌辉没有杀得石达开,把翼王府内所有的人都杀了。

    石达开听得自己一家人被杀,气愤至极,率四万人到天京报仇血恨。

    韦昌辉杀了东王杨秀清,又杀了翼王石达开的全家吓跑了石达开,觉得自己没了敌手,想独揽太平天国的大权,坐洪秀全的职位,太平天国的万岁,遂后又包围了洪秀全的天王府。

    洽在此时,石达开赶到,解了天王府之围,捉住了韦昌辉,杀了韦昌辉和他的帮凶燕王秦日纲。

    这就是天京之变,天京之变使太平天国元气大伤,从此后太平天国一步一步的向失败靠拢了。

    石达开救驾有功,洪秀全遂把管理军政的大权交给了石达开,由于经过了几次事变,使得洪秀全已经风声鹤唳,他对谁都有了戒心,洪秀全封他的两个哥哥,洪仁发、洪仁达,为安王、福王,安插在石达开身边,石达开深感掣肘,无所作为,洪秀全,疑而又用,用而又疑,石达开怕另生节枝,招杀身之祸,脱辞另开一片天地,告辞洪秀全,到别的地方与清军作战去了。

    石达开的行动,由于不是太平天国的主体行动,所以得不道太平天国的支援,石达开孤军奋战,终因寡不敌众,在四川大渡河紫打地(石棉县安顺场)被清军包围杀害了。

    1857年9月,天王迫于形势的恶化遣使请石达开回京,石达开上奏天王,表示无意回京,但调陈玉成、李秀成、韦俊等将领回援,并以“通军主将”身份继续为天国作战。此后,石达开前往江西救援被困的临江、吉安,拥戴他的安徽太平军将领大都留守安徽。因没有水师,无法渡过赣江,救援行动失败,石达开又于次年进军浙江,并联合国宗杨辅清进军福建,欲开辟浙闽根据地,与天京根据地连成一体。

    浙江是江浙皖清军的主要饷源,为阻止石达开攻浙,清廷急调各路兵马增援,最终命丁忧在籍的曾国藩重任湘军统帅,领兵入浙。太平军在浙江取得许多胜利,但江西建昌、抚州失守后,入浙部队失去了后方,协同作战的杨辅清又在被天王封为“木天义”后从福建撤军,为免四面受敌,石达开决定放弃攻浙,撤往福建,后又转战到江西。石达开建立浙闽根据地的努力虽因内外矛盾以失败告终,却牵制了大量清军,为太平军取得浦口大捷、二破江北大营、三河大捷等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

    是年冬,石达开经与部将会商,决定进攻湖南,取上游之势,再下趋湖北,配合安徽太平军作战,并伺机分兵入川。1859年春,石达开自江西起兵入湘,发动“宝庆会战”。彼时湘军正计划分兵三路进攻安庆,闻石达开长驱直入湖南腹地,军心全线动摇,只得因势利导,全力援湘。面对湘军的重兵驰援,石达开孤军作战,未能攻克宝庆,被迫退入广西休整。

    1861年9月,石达开自桂南北上,于1862年初经湖北入川,自此,为北渡长江,夺取成都,建立四川根据地,石达开转战川黔滇三省,先后四进四川,1863年4月兵不血刃渡过金沙江,突破长江防线。5月,太平军到达大渡河,对岸尚无清军,石达开下令多备船筏,次日渡河,但当晚天降大雨,河水暴涨,无法行船。三日后,清军陆续赶到布防,太平军为大渡河百年不遇的提前涨水所阻,多次抢渡不成,粮草用尽,陷入绝境。

    四川总督骆秉章为求建立“生擒石达开”的奇功,遣使劝降,石达开决心舍自己性命救三军,经双方谈判,由太平军自行遣散四千人,这些人大多得以逃生。剩余两千人保留武器,随石达开进入清营,到达清营,石达开被押往成都,进入清军大营的太平军将士眨眼变成了一群待宰的牛羊,清军背信弃义,将两千将士全部杀死。

    1863年6月27日,石达开在成都公堂受审,慷慨陈词,令主审官崇实理屈词穷,无言以对,而后从容就义,临刑之际,神色怡然,身受凌迟酷刑,至死默然无声,观者无不动容,叹为“奇男子”。

    在太平天国兴起昌盛,走向衰亡的过程中,曾国藩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

    曾国藩,字伯函,号涤生,湖南湘乡人。生在耕读人家,自幼胸怀大志,奋发读书,仕途顺利,1838年道光十八年考中进士,1852年咸丰二年,母亲病逝,回家为母亲丁忧守孝。就在这时,太平天国士气正盛,横扫东西南北,咸丰帝命他组建湘军。

    曾国藩出身下层,知道许多上层不知道的事情,他深知清军没有战斗力的根源,他在组建湘军时,慎重选拔兵士,市井小民,油嘴滑舌的绝不录取,他到贫困地区去选拔憨厚、淳朴的农民为士,再对这些人进行儒家思想的教育,使这些人爱国,使这些人视太平天国为洪水猛兽,使新组建的湘军作战勇猛,不像原来的清军那样一触即溃,而能和太平天国的军队抗横。

    曾国藩组建的清军曾几度大败太平军,也几度败于太平军。曾国藩在与太平军的几年征战中知道太平军作战勇猛,不可力敌,先期闭其锋芒,围而不打,等太平军弹尽粮绝,再行进攻。曾国藩知道太平军勇猛,又大量购置西方先进武器,又和洋人勾结,请来了洋人的洋枪队,共同对负太平天国。但这些都不是太平天国最后失败的原因,最后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取绝于太平天国的内部,太平天国首脑的腐化而离心离德,至使内讧,极大的消弱了太平天国的实力。

    太平天国天京内讧,相互残杀,石达开出走,洪秀全殿前无将,选拔了年轻的将领陈玉成为前军主帅,封为英王;李秀成为后军主帅,封为忠王;洪仁玕为干王总理全国朝政。

    清廷得知太平军内讧,派曾国藩前去围剿,并约请洋人挟洋枪助战,洋人和曾国藩共同围剿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曾英勇奋战,诱敌深入,在三河镇大败季绪宾人马,歼敌6000多人,洪秀全的哥哥洪仁达进谗言给洪秀全,使得陈玉成得不到援助,陈玉成最后战死在泸州。

    陈玉成战死,天京门户洞开,天京成了一座孤城,,洋兵和湘军死死围住天京,天京内无粮草,外无援兵,洪秀全急病而死,后,太平天国激战四十余日,终于城破。太平天国灭。

    1864年6月1日,洪秀全在在焦虑中病逝,其子洪天贵福继位。7月天京失守,李秀成带领幼天王突围,混乱中失散,于同月22日在江宁方山被俘,亲书供状数万字后,于8月7日被曾国藩杀害。10月,幼天王洪天贵福在江西石城荒山山洞被搜俘,11月18日在南昌被凌迟处死。

    长江以南的太平军余部谭体元部队在1866年初于广东梅县被肃清,江北的太平军赖文光部投入捻军,于1865年杀清军名将僧格林沁,继续对抗清军直至1868年。

    东捻军于1868年1月5日在扬州东北瓦窑铺覆灭,西捻军于同年8月16日在山东茌平徒骇河被李鸿章消灭。

    最后一支使用太平天国年号的残余捻军袁大魁部于1869年在陕北保安被左宗棠消灭。

    1874年太平天国亡国十周年,“杨辅清”自美国易容潜返回福州加入绿营发展组织,遭到闽浙总督发现,逮捕殉难,此事件证实,确有为数不少的太平军涌入太平洋岛屿。

    从洪秀全1843年,把洪仁玕和好友冯云山拉到村边的石角潭边,举行洗礼,宣布“拜上帝会”成立。到1874年太平天国亡国十周年“杨辅清”自美国易容潜返回福州加入绿营发展组织,遭闽浙总督发现逮捕殉难,太平天国总经历了31年。

    为何太平天国灭哪?试想太平天国假如不灭这个国家将是什么样哪?灭有灭的道理。

    回忆366年(1644—2010)年前的事,李自成已经打进了北京,明皇帝崇桢已经上吊死了,可因为李自成的部下刘宗敏把吴三桂的宠妾,虏为已有,使吴三桂听了此消息本来已经走至半途就要归降李自成,却骤而反悔,把清兵引入山海关,使李自成功败垂成;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军转战中国18个省,曾经有过军队100多万,已占领了半个中国,已能和清军正面抗衡,可是洪秀全不图抓紧大好时机统一中国,却深居简出整日沉缅于酒色之中。

    纵观中国历史,那个开疆破土的国君在大敌当前之时却如此奢靡哪?因太平天国内部贪图享乐,大造府第,洪秀全嫔妃成群,各王也嫔妃成群,奢靡之风后来引来挣权夺利,相互拆台,相互厮杀。

    “革命”尚未成功,大敌仍为消灭,他们却迫不及待的享受上了……看来太平天国失败,命该如此。

    而此时的清军统帅曾国藩是如何作的哪?

    咸丰帝命令他组织团练,训练湘勇,就是后来的湘军。1854年2月,湘军倾巢出动,曾国藩发表了《讨粤匪檄》。在这篇檄文里,他攻击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是“荼毒生灵”,“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奇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泉”,接着号召“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他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动员起了当时广大的知识分子参与到对太平军的斗争当中,为日后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曾国藩早年在京城做官的时候,严格按照程朱理学:“施仁义之政,行仁义之道,建王者之业。”的理论来修身养性,修炼自己的人品人格。他甚至提出“不为圣贤,即为禽兽”的口号。

    人本来就是动物,之所以和动物有区别,就是由于有一些礼法约束着他,知道“礼义廉耻”如果他抛开了礼义廉耻于不顾,那他和动物还有什么区别?

    试想,如果作人没有一个基本准则,什么都按照自己的欲望行事,那他不是禽兽,也是禽兽了。

    他为自己立下志向。他的志向大大小小比较多,主要有一大一小两个志向。小的志向是,道光二十九年(1849)三月,他在给弟弟的一封信里写道:“予自三十岁以来,即以做官发财为可耻,以宦囊积金遗子孙为可羞可恨。”他不但以谋取非法之财为可耻,而且认为拿自己的积蓄给子孙,也是一件很可羞可恨的事情。“故私心立誓,总不靠做官发财,以遗后人。神明鉴临,予不食言。”他发了这个誓言:绝不以做官来发财,请老天爷监督,绝对不食言。下面又讲:“故立定此志,决不肯以做官发财,决不肯留银钱与后人;若禄入较丰,除堂上甘旨之外,尽以周济亲戚族党之穷者:此我之素志也。”就是绝不以做官来发财,假如今后薪俸多了,除了让父母生活好一点以外,其他的钱都送给亲戚朋友中贫穷的人。这是我的素志,就是我一贯的志向。

    他对将帅提出的要求是勤、恕、廉、明,勤以治事恕以待人廉以服众明以应务。他要求将帅之间,兵勇之间要互相信赖,尊守信用,彼此团结,同州共济。曾国藩主张用儒家思想去治军,用伦理纲常去治军。曾国藩提出训军的两条教义,一是训营规,二是训家规。营规的主要宗旨是:点名、演cao、巡更、放哨,家规宗旨是:禁嫖赌、戒游惰、慎言语、敬尊长。若营官能待人如子弟,待人学好,个个成名,则众勇感之矣。曾国藩言,军营主要靠将帅的以身作则,做出榜样,而带动官兵的言行。

    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本来是清廷已经走向末落的时代,曾国藩说:“武弁自守备以上无一不丧尽天良。”

    而太平天国本来是新兴的,蒸蒸向荣的新兴势力,他本应该没有末落阶级的劣根,可是他却秉承了末落阶级消奢yin逸的劣根。

    而曾国藩本来是末落阶级的代表,但他秉承了中国的先贤孔夫子倡导的仁、义、礼、智、信,“德”的传统,以己之长刻彼之短,终成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