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都市小说 - 古董商的寻宝之旅在线阅读 - 第八百八十二章 官印

第八百八十二章 官印

    一秒记住【】,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打捞工作第二天继续,每天都有上百件青花瓷同更多数量的其它瓷器打捞出水,多到游艇上因为需要清洗出水物品的原因,都不得不节约用水。

    “阳光星辰”号是世界上数得着的超级游艇,不是打捞船,这瓷器又不是金砖能堆起来放,还要包装保护,太占地方。不得不把除了青花瓷和最精品的部分龙泉瓷之外的其它瓷器,一出水就用救生艇运往十多海里外的“大鲨鱼”号货船。

    张楠都有去定制一艘大型专业打捞船的想法,“大鲨鱼号”终究是客串,也没有深水打捞救援的能力。

    再说大型的打捞救援船不光光是自个的大玩具,还会是公司的训练船之一,都还能出租捞点维护费、船员工资。

    拥有一艘深海打捞船想赚大钱除非运气好,但十几二十年时间捞回本钱、打拼开销问题不大。

    ……

    这边打捞工作很热闹,国际上也一样,都围着波斯湾在忙乎。

    前天,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当天,联合国安理会就以14票赞成,0票反对,通过了谴责伊拉克违反联合国宪章、要求其撤军的决议。

    而在昨天、8月3日,美苏达成共识,发表了一份《联合声明》,要求伊拉克“无条件地从科威特撤军”,这同美国对伊拉克的政策目标完全一致。

    同时,苏联还停止了对伊拉克的一切武器供应与军事援助。

    不过在张楠看来这会的苏联国内早已经自顾不暇,经济快崩溃、一帮兄弟闹分家,哪还有心思去和美国抬杠,更别说这次伊拉克是做过分了。

    到了7号,布什正式签署了“沙漠盾牌”行动计划,美第82空降师的1个旅打约2300人作为先头部队,乘飞机从北卡罗来纳州的布拉格堡基地起飞前往沙特。

    前边这五天沙特人过得真是心惊胆战,一线部队紧急动员的同时,还眼巴巴的看着西半部的苏莱伊勒基地那里是沙特人最大的底牌,有刚刚部署、已经能投入使用的36枚大杀器!

    35亿美元买了35发,据说再赠送了一发,这最难熬的5天过去,沙特人感觉这钱花的实在是太值了!

    硬生生把萨达姆“吓得”不敢越雷池一步!

    现在美国空降师来了,但沙特人还是要继续指望苏莱伊勒基地一段时间在美军重装部队大批抵达之前,能指望空军部队挡住萨达姆的坦克集群?

    那是痴心妄想!

    这里是沙漠环境的沙特,不是56年前山区、森林环境的阿登,在足够数量的美军重装装甲部队和空军力量抵达沙特并部署完毕之前,萨达姆真能随随便便就横扫了沙特,除非他真的担心苏莱伊勒基地的威胁。

    战略威慑,看似千年不用,但存在就是真理!

    东风三上头特别配备的5吨重高爆弹头,不是伊拉克自个那些个为了射程,弹头重量都不到两百公斤的“侯赛因导弹”能比的。

    挨上一发会死人的,会死很多人!

    不过海湾再热闹,将会发生的事情都是自己的知道的,除了和自己那三架被征召的c141、几天暴涨的原油价格让投资公司赚翻有关系外,其它的张楠根本不去关心。

    张楠已经开始讨厌“知道会发生什么”的感觉,比如大佬“泰兴号”和“黑石号”时,自己压根没什么特别惊喜的感觉,就因为心中有谱。

    下边这艘元代沉船给自个有点在贝希特斯加登的感觉,就不知道接下去潜水员会给自己带上点什么好东西,很刺激。

    就喜欢这种感觉,沉船上每天都会有让人振奋的新发现,这比昨天妮可打电话来说一小笔交割又赚了56亿美元还要爽。

    比如7号下午,潜水员在前舱附近发现了放在已经腐朽的木箱里的铜钱,数量并不多,大约只有上万枚,这和棒子那边一艘沉船就发现28吨没法比。

    这里头基本上是元代铜钱,各种“至正通宝”最多,宋以前的几乎没有。

    这会张楠手里就拿着枚出水的“至正通宝”,不用说,这已经限定出了这艘船的时间下线,不会比“至正”更晚。

    一边的陈江华手里干脆拿着一把,翻建了一下,道:“应该都是新的,没什么使用痕迹。”

    他说的是“至正通宝”,这批铜钱虽然在海底淤泥里待了600多年,不仅仅没有板结成筒子钱,就算被海水腐蚀,钱面、字体都还算清晰。

    张楠把钱放回存钱的塑料框子里,“应该能算是‘至正’早年,这些钱都没怎么用,不过这至正铜钱一出来,这船的目的地和船上的人到底是谁就更不好猜了。”

    陈江华点头称是,“赣省元青花的烧制时间下线应该是在至正12年、1352年,那年徐寿辉的农民军攻下饶州,景德镇一带彻底沦为战区,不可能再烧制青花瓷出口。

    而中东的伊尔汗国一般认为是在1335年就开始瓦解,分裂成东波斯、阿富汗斯坦的卡尔提德王朝,西波斯的穆札法尔王朝和札剌亦儿蒙古人的札剌亦儿王朝,还有在土耳其的楚邦王朝,在至正元年那会这帮子家伙早就都是人脑子打成狗脑子。

    就算这批瓷器是在景德镇停烧元青花之后,从北方港口出口,这样去中东的原因会更不好猜,因为到了1355年,钦察汗国就攻破伊尔汗国首都桃里寺城,就是现在的伊朗大不里士,连伊儿汗国的第十五任君主努失儿完最后都不知所踪,桃里寺的正统伊儿汗国彻底完蛋。一些地方贵族也乘机独-立,下边接着的历史就是一团乱麻,这些瓷器的买主更加不好说。”

    “会不会是桃花寺陷落前,元朝给那个什么努失儿完的礼物?”

    “谁知道呢,可惜纸张没法在海水里保存几百年,不然可能能搞清楚。”

    1355年那会距离元朝彻底完蛋还早呢,南方各方势力乱成一锅粥,互相混战,还要和江南的元军干。连朱元璋都还在郭子兴手下混,明军都要在1368年8月才进逼大都,元顺帝这才弃城而走,全部逃往蒙古草原,元亡。

    在这之间的13年时间内,元庭出口点瓷器、派出几个使者也不是不可能但得靠猜。战乱,元朝文档基本散失,根本找不到有关青花瓷出口的任何文字记载。

    没文字,合理的猜测就是最合理的可能。

    这海水里的纸张能保存多久?

    张楠不知道,但绝对没有600年,600天估计都难。

    除非传世,不然纸张想要保存几百上千年,那必须得在够干燥的密封环境,比如敦煌的藏经洞、西北地区一些佛塔的天宫。

    其实就在陈江华刚来印尼的这段时间,在宁-夏的贺兰-县,各级文物专家正开始对一座残破不堪、几乎倾覆的西夏时期佛塔进行拆卸重建,他们很快就会在佛塔天宫位置发现大量的纸、绢一类西夏文物。

    干燥、防水很重要。

    西北地区能有保存500年以上纸张的气候条件,南方就难了,反正你就别想从地底下发现纸张书籍。

    但成也萧何败萧何,极少量带字的“有机物文物”,要是泡在几乎没有氧气的水里倒是又能保存下来,比如马王堆里的那些丝绸。

    但张楠这种曾经和工地打交道的家伙,就别想挖出什么书籍、丝绸来。

    搞“地货”的,就指望点不会腐烂的物件,唯一的例外是一个南方出土宋版书籍的传说…

    张楠脑子里蹦出那个曾经圈子里听说过的传说,但这念头刚起,看到有潜水员露头。

    手里举着个不大不小的疙瘩,看到老板就站在阳光甲板上,摘掉呼吸器就喊,“老板,有个印章,带字的。”

    经过几个月的海底捞宝,潜水员和水手们也都知道:带字的就牛逼,特别是对老板和陈研究员而言。

    西方人也认得印章,这下一有发现,并没有按步就班的用框送上来,而是潜水员直送。

    这边陈江华也看到了潜水员手中的物件,道:“好像是官印。”

    一眼就作判断,不是因为他视力异于常人,而是印章本身外型很有特色,几乎没哪个元代古人、甚至是历朝历代的华夏古人私印会整这么个外型。

    张楠从潜水员手里接过印章,问了句:“哪发现的”

    “残骸边的淤泥里,离原始海床深度有差不多半米。”

    张楠一点头,“干得好!”

    潜水员笑笑,得到老板的肯定是好事,这就咬上呼吸器再次潜了下去。

    这下张楠才同陈江华一道看这个略微生有绿锈的印章:方形,撅钮,就是钮特别高、印面不厚那种,和一般四面立体方方正正的那种印章不同,审美观上看着有点丑。

    这就是陈江华一眼认为这是官印的原因:丑是丑,但很实用——抓着高高的钮,敲起印章来会特别方便、快速,就像现代人的私章绝对不会去整个“公章型”一个道理。

    印面近乎四方,长宽都在7公分左右,整体高度因为那个长得像“印把子”的钮的原因,高度比长宽都还要多个一公分,敲起来估计很有气势,“啪,啪啪”。

    虽然铜锈不少,还是能看到印面上篆刻着密密麻麻的八思巴文,都会让人犯密集恐惧症,张楠和陈江华还是看不懂!

    不过不急,很快就能搞明白这是个什么印子:因为元代政府使用的文字很有意思,这八思巴文是忽必烈时候,按照皇帝的意愿由国师发明的。

    皇帝是很喜欢这种新文字,但连蒙古贵族们都不喜欢这种难写、难读还难认的文字:重新学一门全新的语言文字,对此那些只会骑马、弯弓、砍人的杀胚们而言,绝对苦大仇深!

    在皇帝严令下学会的人不会少,但对这种难学的全新文字是睁眼瞎的元朝官员,那也是绝对少不了。

    不认识咋办

    有办法!

    用八思巴文的印章,几乎都会在印章反面,用汉字刻上“是啥意思”,免得有些印章所有者都不知道自己拿着的到底是个啥玩意。

    元代,这汉字的普及率应该比八思巴文要高得多。

    果然,张楠认出几个字,但因为锈蚀的原因,有些看不大清楚。

    “我去清理一下。”

    听陈江华这么说,张楠把印章递给他,“有工具”

    “有个镊子、牙签的就行,小工具包我带着。”

    说完就走,这研究员就是敬业,到哪都带着自个的吃饭家伙。

    清理铜锈是个细活,张楠也不去打扰,还呆在阳光甲板看着。

    时间不长,也就半个多小时,陈江华就出来了,看着表情应该心情不错。

    张楠接过印章一看:他并没有把所有绿锈去掉,而是将文字线条都清理了出来,还没有伤到印章材质本体。

    练过的!

    印台钮右侧刻镌刻着:“东路蒙古侍卫亲军百户印”;钮左侧刻“中书礼部造”、“至正二年四月日”。

    百户、千户,一看这个,张楠脑子里就蹦出小说里“杨康、小龙女襄阳城前大战蒙古大军,投掷长矛戳翻一个个百户、千户,掌毙一名花白胡须万户”的情景描写,还有少不了“锦衣卫们”出来亮个像。

    一边的关兴权大概知道什么是百户,但也不是特别了解,还不了解蒙古军职、官职,顺便问问陈江华这个专家。

    “百户,官名,金初设置,为世袭军职。元代基本沿用金代官员体系,设百户为百夫之长,隶属于千户,千户又隶属于万户,受千户管辖。

    驻守各地的百户,设百户所,分隶于各千户所。

    元朝时候的百户所有两等,上所设蒙、汉百户各1员,俱作从六品银牌,下所设百户1员,从七品银牌……”

    好吧,关兴权举一反三:原来一个“被杨康砍瓜切菜一般干掉的蒙古千户”,用的都是素面金牌。

    金牌,“真他娘不值钱”!

    侍卫亲军一听就是“御林军”,不过听陈江华的话,压根不是这么回事:元朝的侍卫亲军组建于中统元年,是忽必烈仿照中原王朝禁军制度组建的中央军队。

    元朝第一个卫军组织称武卫军,兵员三万人左右,忽必烈至元元年改名为侍卫亲军,分左右两翼。

    后来侍卫亲军的编制不断变化,规模也是越来越大,士兵民族成分从单一的蒙古人,变得越来越复杂。

    其他不说,单单色目人组成的侍卫亲军就分成了唐兀卫,钦察卫,贵赤卫,西域卫,康里卫,左右阿速卫,隆镇卫,龙翊卫,斡罗思卫,威武阿速卫……

    至少几十个!

    加上侍卫亲军里汉人组成的那些卫,蒙古人本身的那些卫和各种机构,数量多到陈江华都搞不大明白,除非回去翻资料。

    张楠也顺耳朵听了听,后说道:“现在至少能够确定,那艘船上至少有一个带素面金牌的千户以上级别官员,还有个百户。

    不知道还能不能找到点带字的东西。”

    话一说完,又有潜水员上来:他们发现了整整两箱的银币!

    先送上来的几枚一看:都是“至正通宝”的银钱。

    这还没完,又有消息传上来:发现金锭和银锭,不多,就十几个,每个最多两公斤。

    这才正常嘛,“…一艘远航的海船,就那么点铜钱哪够,就算货物值大钱,也得带点现金防防身是吧。”

    这话是张楠说的,之前打捞的“黑石号”就很奇怪:船上发现的“现金”只有126枚铜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