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宰三国在线阅读 - 第二章 暴雪将至

第二章 暴雪将至

    周公七卷之御民卷,术道二法篇,陈平仅仅理解了术。其中的道法太过深奥,陈平冥思苦想亦不解其意。

    理解不了道,那只能用术。

    陈平现在思考的是术法。

    术法言,多民,多金,多粮。

    陈平参考了周公的御民术法,颁发了钱粮赏令,人口赏令。但是,这两道赏令也有不足之处,那就是效果缓慢。要想达到多民,多金,多粮的局面,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

    如何能快速的收集财富,如何挣快钱,这是陈平考虑的问题。

    在陈平思考之时,一个更大的困境围绕着陈平,围绕着整个徐州。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冬季,一场震惊海内的事件在幽州发起,北平太守公孙瓒,杀害了幽州牧刘虞。

    究有原因,很复杂,亦很简单。

    公孙瓒乃边陲悍将,英勇好战,乃大汉王朝的鹰派。公孙瓒认为,胡人乃外族人,外族人必须要赶尽杀绝,才能永绝后患。公孙瓒的主张遭到了幽州牧刘虞的强烈反对,刘虞认为,大汉要用怀柔的政策与胡人相处,以仁德感化胡人,教育胡人。不仅如此,还要放开边陲关卡与胡人交易,增加国库收入。

    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鹰派公孙瓒与鸽派刘虞因观点不同,二人的关系逐渐恶化。又因袁绍刻玺北方,拥护刘虞称帝,身为汉臣的公孙瓒对刘虞和袁绍更加怨恨,在淮南袁术的蛊惑下,公孙瓒在冬季的一个夜晚,杀害了他的顶头上司,汉室宗亲刘虞。

    公孙瓒杀汉室宗亲,而且是刘虞这样的亲王,真是胆大包天也。

    公孙瓒的做法,按大汉的法律乃是死罪。但是,汉朝赢弱,献帝又被董卓所控,根本没有能力处罚公孙瓒。又因袁绍代立皇帝之事,再加上袁术的说情,朝廷对公孙瓒的惩罚不了了之。控制朝堂的董卓更是哈哈大笑,关东诸侯相互厮杀,对董卓来说有益无害。

    朝廷的威严被再次践踏,公孙瓒亦变得肆无忌惮。公孙瓒要挟朝廷使者,得到了幽州牧的实际权利,并且在名义上成为了北方四州的最高长官。

    公孙瓒杀刘虞,掌控幽州,成为了北方四州的最高统帅,这让袁绍大怒不止。

    袁绍的本意是刻玺北方,拥护刘虞当新皇,然后按照新皇的指令,歃血为盟,讨伐董卓。现在刘虞被杀,刻玺北方成了一纸空谈,袁绍的梦想被公孙瓒击碎。

    怒发冲关的袁绍收取了刘虞手下的败兵,然后集合冀州猛士,讨伐公孙瓒。

    朝廷没人敢惩罚你,我袁绍惩罚你,待我攻破幽州,成为最大诸侯后,再歃血为盟,做齐桓公那样的扛鼎之人。

    刘虞之死,成为了战争的导火索,袁绍与公孙瓒的战争彻底爆发。

    凡是战争,最先牵连到的就是百姓。

    北方四州之地,公孙瓒和袁绍的部队开始征粮,征兵。

    所有的粮,钱,全部被收刮一空,十四岁以上的男丁全部参军。

    不收刮,不征兵,难道留给敌人吗。战争就是这么残酷,战争拼得就是钱,粮和人。

    后人有诗言道。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诗圣杜甫的,将征兵的场面刻画的淋漓尽致。

    乡镇,村落变得空荡死寂。留下的,只有四处躲藏,逃避征兵的男丁,还有妇女儿童,老弱病残。这些人是战争的牺牲品,他们成为了乱世中的难民。

    去哪里,我们要去往何处。

    幽州,冀州,并州,青州都不可去,那还能去哪里。

    去劳苦的辽东。不行。那里蛮夷纵横,较之中原还要混乱。

    去兖州,也不行,曹cao和三十万青州黄巾正在厮杀,兖州无一处安宁之地。

    去北海,去东莱,去徐州,行否。

    难民们看着徐州的方向,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迈着蹒跚的脚步,伴着孩童的哭啼,庞大的难民群从北方四州出发,向北海,徐州涌去。

    走走停停,不时有人倒下。

    北方的寒冷变得阴寒无比,天空下起了苍白的雪花。

    这个冬季,注定心悸。

    “呼呼呼。”

    大风不停歇的刮,卷着刺骨的雪花,寒气逼人。远在徐州城的陈平,不禁打了一个冷颤。

    陈平厌恶寒冷,厌恶万物凋零的冬天。

    陈平命令下人点燃香炉,点燃火盆。

    “大人,再有一炷香的时间,书房里就暖和了。”

    “下去吧。对了,从今天开始,各房可以采暖了。”

    “是,州牧大人。”

    陈平挥了挥手,遣散了仆人,然后盘坐在厚厚的垫席上,看起了书。

    士人言,一年四季,当春诵,夏玄,秋学礼,冬读书。冬天,当是读书的季节。

    陈平在看书,百姓却没有冬藏。

    百姓言,一年四季,当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冬天要储存余粮。

    余粮,百姓没有。而拥有余粮的陈平,他的粮食,乃是徐州最后的救命粮。

    这些粮食,够军队,官员,百姓坚持到第二年的秋收。如果明年多灾多难,秋收不利,那么徐州将没有任何的粮食。

    读书的陈平想到了粮食,再也没有看书的兴趣。

    陈平在思考着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多弄粮食。

    陈平放弃了冬读书,陈平要像百姓一般,冬藏。

    “奉孝,袁术那边的运粮队怎么还没到,我们可是付了定金的。”

    陈平召来郭嘉,二人在书房里谈论着盐粮交易。

    郭嘉盘坐在火盆旁,先是搓了搓手,然后喝了口烈酒。

    身体瘦弱的郭嘉,比陈平更加厌恶寒冷。

    郭嘉看着陈平,苦着脸道。

    “天气寒冷,道路崎岖难走,运粮队虽有兵马护送,但要到达徐州城,还有半月之数。主公啊,运粮队拉送的三万石粮,应该是我们最后的补给了。袁术已经下达了命令,这个冬天不再用粮和我们换白盐了。看来家大业大的袁术也没有余粮了。”

    陈平听完郭嘉的这番话,双眉紧紧得拧在一起。

    现在北方四州打得厉害,陈平与袁绍的粮盐交易已经暂停了两个月,而今袁术又停止了交易,这粮食,如何能快速筹得。

    正在陈平思考对策时,一封急报如一道天雷,敲在了陈平的心头。

    “报,北方四州之地的难民组成难民群,正向北海郡涌去,不到半月,就会到达徐州城。”

    陈平听着亲卫的报告,刚刚暖和过来的身体再次打了一个寒颤。

    陈平的目光向北海望去,但是房外的大雪阻挡了他的视线。陈平推开房门,看着天上的鹅毛大雪,喃喃自语。

    “暴雪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