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诡三国在线阅读 - 第2774章过犹不及

第2774章过犹不及

    不过王昶也想不到,在庆典之后,余温波及的火焰,竟然还能烧到了自己身上来。

    或者说不是针对于王昶,而是针对着王昶所代表的骠骑大将军,斐潜。

    就在王昶以为庆典已经过去,热闹也已经看完了,而那些暗中所办之事也进行得七七八八,准备可以回程的时候,竟然遇到了一个棘手的事情……

    当然,王昶也想不到,这不过是个开始。

    将作大臣,也称之为少府,毛宗,上表弹劾骠骑大将军有意隐匿真火药术,进贡假火药,欺瞒天子,罪大恶极云云,顿时引发一阵哗然。

    谁都清楚,朝堂如今主要的九卿职位,包括少府,也就是将作大臣,实际上都是听命于曹cao的,那么这一次毛宗对于骠骑的弹劾,是不是意味着新一轮的东西之争就即将拉开了序幕?

    旋即就有天子诏令,让王昶代骠骑进行当殿答辩。

    这是几个意思?

    王昶接到了这个诏令的时候,不由得有些发蒙。

    天子,或者说曹cao让骠骑进贡火药的事情,其实王昶早就知道了,同时起初对于骠骑二话不说就将火药送到山东来是颇为不解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对于骠骑政治的理解,王朝后来就慢慢的知晓了其中一部分的奥妙……

    在接到了诏令之后,在驿馆之中的王阖许据陈滨都来了,商议对策。

    这一次所谓的毛宗弹劾,王昶感觉又好气又好笑。

    正常来说,骠骑要么是不进贡火药,要么就是进贡了,但是给的量少,这两种情况,王昶都能理解。可涉及真假火药,这就有些搞笑了。所以王昶首先就定了最基础的殿论基调,骠骑进贡的火药,肯定不会是假的。

    因为完全没有必要。

    王昶并没有得到毛宗弹劾的副本,所以他也不清楚毛宗弹劾的理由究竟是什么,但是对于骠骑大将军斐潜的人品的信任,王昶认为斐潜要么就不给,要么给了就不会给假货。

    次等货色倒是有可能。

    就像是那些盔甲战马什么的……

    因此可以说次,但是绝对不假。

    毛将作必然是得了丞相授意。相对于比较了解许县的驿馆馆令陈滨,低声说道,毛氏此人,乃曹丞相一手提拔,原属寒门。

    寒门。

    这倒是符合曹cao的用人之道。

    这一段时间以来,曹cao大量任用了一些寒门子弟。这些寒门子弟和曹氏,夏侯氏的族人,一同支撑起了山东政坛的大部分框架。

    少府主要负责的就是工匠,或者说是工部的前身,负责国家的工程建设,所以别看职位可能没有三公高,但是过手的钱财可是不少,不是信得过的人物,曹cao也不会让其在这个位置上。所以毛宗的弹劾,基本上就可以肯定是曹cao授意的了。

    那么曹cao为什么要指使毛宗在这个时候弹劾王昶呢?

    就在庆典结束,王昶等人准备离开的时候,好巧不巧就被弹劾了。

    许据皱眉说道:定然乃曹氏所谋!莫非曹氏欲扣我等为人质,故而假此之罪?等等,莫非是曹氏发现了我等转移人质之事,故意以此为由,欲加罪你我?

    这或许也是一种可能。

    在东汉之中,人质其实是一种非常广泛的政治手段。

    曹cao也确实在人质手段上,推行了很多策略,甚至是专门发布了法令,表示统兵将领在外,那么就需要人质,军破于外,则家受罪于内。

    当下王昶和许据通过种种途径,将在山东境内的一些家卷和子弟,转移到了关中去,被曹cao察觉了,自然就等同于破坏了曹cao的人质制度,因此引起了曹cao的反制,也自然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王昶闻言,便是一怔,旋即皱眉说道:若如此,倒是有些麻烦。

    曹cao挟天子,其实也算是一种人质制度,只不过这个人质么,不能明说,还换了一个名称,被称之为质任。

    尤其是在汉末三国这个分裂战乱时期,各个割据势力为了达到自己的各种军事政治目的,人质手段被广泛地使用起来,甚至成为了一种约定俗成的潜规则。

    究其原因,一个是汉室皇权孱弱,导致政府的威信扫地,律法之类的都没有什么人去遵守了,更何况是社会道德?再加上汉末军阀的军队组成非常复杂,兵源五花八门,出于控制这些士兵的目的,把他们的家属作为人质,也是行之有效的手段。

    尤其是曹cao。

    曹cao打败了二袁,也收编了很多其他诸侯的兵卒,对于这些兵卒,曹cao一直都是持着怀疑的态度,甚至公开和他手下的心腹将领表示这些兵卒数承宽缓,暂见齐整,意尚怏怏。卿名先有威严,善以道宽之,不然即有变,就是小心对待,别搞出事情来。

    另外,这也是华夏固有的一种思维模式。当年管仲曾经对齐桓公这样说:故国父母坟墓之所在,固也;田宅爵禄,尊也;妻子,质也。三者备,然后大其威,厉其意,则民必死而不我欺也。

    换成后世的说法,就是买房啊,生小孩啊,然后再给一份工作,就可以大其威,厉其意,然后民必死而不我欺。

    人质么,各个朝代都有各自的手段,也不能算是什么太不可思议的事情,只不过是明面上不好说而已,就像是后世砖家也就天天劝要掏空六个口袋,然后一脸恳切的表示这是让普通百姓占了大便宜,但是绝对不会说背后的那些东西一样。

    当然也不仅仅只有曹cao这么干,其实在三国历史里面,另外两家也是一样。

    只不过渣权是换了个名字叫做保质,保者作保也。吴以草创之国,信不坚固,边屯守将,皆质其妻子,名曰保质,吴时诸将屯戍,并留任其子,为立一馆,名任子馆。

    可以看出,渣权还干得更过分一些,没有让这些诸将的孩子正常生活,而是软禁一馆内当猪养……

    刘备虽然没有专门的记录人质软禁的事项,但是也有做这个事情。刘备本身就以白水关将士家属作为人质。后来刘备攻取东三郡,申氏兄弟投降刘备之后,便是让遣妻子及宗族诣成都。

    诸葛亮也同样做过,当时赤甲军常取其民,诸葛亮就将其中家卷遂移家汉中。

    这些都是典型的把将士家属作为人质的安排。

    在大多数时候,君王采取任质手段,还是能起到一定效果的,但是碰上不顾自家妻子的狠人,就算是十倍人质,也木有什么卵用。

    而且毕竟是不怎么光彩的事情,就像是曹cao要让孙权进人质,不也是表示说让他儿子来邺城学习学习么?所以曹cao也不好直接说王昶你这样搞,我怎么还能控制人质?因此采取另外的角度来警告,亦或是制止王昶的转移家卷行为,也是应有之意。

    但问题是,王昶并非是骠骑的什么人,即便是扣押了王昶,又有什么作用呢?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陈滨有些愤怒的说道,骠骑仁德,却落得个假贡之名,欺君之罪!对于陈滨来说,既然王昶到了许县,他就要担负王昶的安全责任,若是王昶在许县被害,那么无疑是对于外交制度的一种破坏,也等同于是陈滨等人自身也是存在了危险,因此陈滨这愤怒之中,多少也有些担忧和害怕。

    许据说道:那么不如我们揭开此项,就说丞相有意扣留!届时定然引人愤恨,知其卑劣!

    王阖在一旁却说道:这曹氏挟天子之事,还用得着我等叙说么?再者,弹劾乃是火药为假,我等就算是说是人质之事,又有几个明白事理,知晓其中关联?

    王阖年长,办事老成,此言更是中肯。

    吃瓜群众哪里管究竟根本原因是什么,还不是有瓜就啃?

    有几个会用脑袋思考为什么瓜会掉下来的?

    到时候漫说人质讲不清楚,说不得还真落得了一个假贡欺上的名头!

    王昶皱着眉头,片刻之后忽然展颜一笑,某倒是有一策……既然说是假贡,便论假贡就是!

    ……/……

    另外一边。

    郭嘉一手举着酒葫芦,一边摇头晃脑。

    古今之大学问者,今寡矣。

    学问,名乎为学,且疑问之,故较之学问也。何以学问之事,乃可与名学者乎?学者,可究何物,乃以治学,勤勤勉勉,审慎万般,方才下笔数语,唯恐有误之……

    究学术以明世知道,难之矣!

    荀或在一旁皱着眉,奉孝你……这是什么意思?

    郭嘉没理会他,而是继续说道,古之学问,必有志求之,方可与之,故治之少也,贵且珍也。今之学问,以乱yin之,资财以慰己,窃德以市侩,多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是也!哈哈哈哈,学问啊……今古学问之道,可谓异也!

    荀或看着郭嘉,沉默不语。

    荀或知道郭嘉之言,表面上说的是学问,但是实际上又不是学问。

    若是一个社会,在学问层面上出现了道德沦丧,仅仅是在学问上面的问题么?

    当看到有人在做好事,最先反应的不是这个人在做好事,而是先想着这个人为什么要做好事?是不是圣母婊?是不是做了什么亏心事?在这样的情况下,仅仅是因为圣母的问题么?

    奉孝……荀或说道,何必如此……

    郭嘉哈哈笑了起来,何必如此?确实何必如此!

    主公行此策,乃山东人心浮动,不得已而为之……荀或缓缓的说道,若是天下平定,自然会重于学问……

    郭嘉只是笑。

    荀或声音则是低了下去。

    要建设很难,但是要破坏,却很容易。

    这一点在学问上面是如此,在其他方面上也是如此。

    郭嘉笑得似乎是没什么力气了,停了下来,喘息了片刻,然后说道:关中青龙寺大论,如今已经临近结束,正经正解,天下为正……好啊,真好……文若啊,你可知这正经正解之中,又有多少今文古文,山东山西?

    荀或沉默着。

    这个答桉,不需要郭嘉叙述,他也知晓。

    大汉……郭嘉轻轻拍着桌桉,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曦……难道大汉不应该是如此么?为何不是如此呢?

    郭嘉虽然说智慧过人,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去过了一趟长安的原因,使得他如今觉得阴谋诡计并不是值得夸赞和荣耀的事情,反倒是阳谋更让人敬佩,也让人无法抵御。

    毕竟阴谋有时候小心一些,谨慎一点,不贪便宜,就基本上可以避免了一大部分了,而阳谋是那种即便是再如何小心也无法避免的,只能是按照对方的步伐节奏来走,多少会让自诩聪敏的郭嘉感觉到了无奈。

    作为曹cao的情报头子,郭嘉清楚在长安的青龙寺的一些变化,不过越是了解,郭嘉心中便越发的感慨。有人言,文为心声,那么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何尝不是如此?当社会上主流的文学是什么的时候,这个国家的心是什么,多多少少也就看得出来了。

    长安青龙寺包容今文古文,容纳山西山东,这种不排斥,不恐惧,求真求正的态度,不正是郭嘉等人一直希望看到的大汉原本的气度么?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换源神器,huanyuanapp.换源app】

    泱泱大汉,岂可如若宵小?

    也罢,不说文,来说武……西域肯定出事情了……虽然说现在我还不是很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郭嘉缓缓的说道,但是如今西域商货,价格勐涨……这肯定是有问题……再加上吕奉先此人……呵呵……可是,文若你可知晓,这西域都护府吕奉先,妻儿老小皆在西域!骠骑没留一人!没有留一人啊!

    荀或依旧是沉默着。

    还有刘玄德!郭嘉摇着头,这交趾山高水远,瘴多豸众,按照道理来说,将刘玄德等人家小留于川蜀,又有什么不妥?便是任凭谁来,都有道理可言!可偏偏骠骑就没留!听由自便!若是说刘玄德此人多少还有贤名,但是吕奉先呢?哈哈,这骠骑怎么敢,为什么就敢这么做?骠骑就不怕边疆反叛么?那么为什么不怕?

    郭嘉盯着荀或,荀或却回避着郭嘉的目光。

    凡事都需要一个度的。

    过犹不及。

    华夏本身是很讲究这个问题的,中庸之道也并非仅仅是和稀泥。

    对于官吏的监视和管控,郭嘉认为必要的举措是应该的,毕竟大汉一开始就有御史制度,有刺史制度,有地方上的监察制度等等,都是为了确保官吏不会执行上出什么问题。可是日常的这些御史监察是公务上面的,以公对公,是必要的一种过程管理,但是以家人为质么,就多少有些让人觉得过线了一些。

    不仅是过了,而且效果也不好。

    项羽抓了刘邦的父亲作为威胁,可是有用么?

    不仅是不能让刘邦屈服,甚至还背了骂名。

    除非是那些动不动喜欢冲到旁人家里,说什么夫人你也不想你丈夫如何如何……

    否则这人质制度,又有什么好处?

    人质是真的能够控制住那些野心家的野心么?

    不管是春秋战国,亦或是汉代当下,又有那个野心家是会在意自己的所谓人质的?

    只不过是曹老板在这一件事情上很是顽固而已,而且还很忌讳谈及这个问题,所以不管是郭嘉还是荀或,都不好说一些什么。

    主公之意,也未必全数于此。荀或开口说道。

    郭嘉点头,我明白……明白的……这庆典搞得,总是要给天子一个台阶么,要不然这庆典庆不起来,典也没能典成,大赦么赦了没赦也没什么差别……一来可以警告骠骑等人,二来也可让天子明白骠骑不过如此,三来么……若是不这么做,将来还怎么移去邺城?对不对?还有什么,你说,你说……

    曹cao的意思么,郭嘉其实也猜得七七八八了,荀或轻声叹了口气,没有继续说什么了。就像是郭嘉所言,曹cao搞出来这个事情,未必是为了要准备找借口和骠骑正面开撕,而是为了转移视线。一方面是为了转移天子的视线,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转移臣子的视线。

    天子在庆典上被搞得不上不下,定然心中有火,现在毛宗跳出来,表示陛下你看,骠骑也不是什么好鸟,还搞个假火药来欺瞒陛下,所以陛下你也别指望什么骠骑了,老老实实待在这里是最好的了。

    另外呢,这一段时间来,长安的货物一直都是山东士族子弟的抢手货,更有不少人宁愿多花钱买关中货,都不愿意买本地货,曹cao也自然希望能够通过打假的行为,宣传一波,表示一下关中那小子没按好心,都不拿好货色出来……

    当然,更深层次的意思,其实郭嘉和荀或都清楚。

    曹cao这么做,已经表现出了明显要脱离颍川的控制,嗯,或许也不能说是控制,只能说是老曹同学喜欢挟旁人,而不喜欢旁人挟他……

    可问题是这么做,并不是一件好事情。

    至少郭嘉觉得,所谓人质制度,其实不怎么样。

    此等之策,迟早是隐患……郭嘉缓缓的说道,若是不得改之,将来必生祸端……不过,呵呵,到时候也未必有你我就是了……喝酒,还是喝酒吧!天地悠悠,岁月苦短,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主公此言,深得我心!深得我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