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神门之乱(五)
“司空孤莫非也是……隐门中人?”
胡云试探地问道,今日他已经听闻了太多难以置信的故事,但偏偏他又在告诉自己,这些故事都是真相……胡云感觉自己手心已经被汗水润湿了。
“不错,若论辈分,你或许能够称呼他为师兄。”
阳非秋声音依然这么轻描淡写,与方才那位在佳婿面前谈论女儿的老丈人并无区别。
“这么说……传授司空孤武功的前辈,另有其人?”
想起司空孤的师承,胡云做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想,但阳非秋接下来的话,却让胡云感觉自己的猜想仍是不够大胆:
“前辈啊……”阳非秋将“前辈”两个字嚼了嚼,最终还是选择将一些不必要的话咽了下去,“所谓‘江淮仁侠’吴青山,实质上是隐门执剑使继承人,当然,若是说隐门尚未覆灭,那么将他称呼为执剑使也无甚不妥。”
又是一个足以令人吞掉舌头的真相,胡云深深吸了一口气,才问道:“执剑使?隐门原来也有执剑使么?”
阳非秋却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道:“神门诞生于何时,你知道么?”
胡云想了想,试图从如同乱麻一般的脑海之中搜寻着答案,但却依然想不起来一个确切年份,究竟是自己从来没有听说过这呢?还是因为实际上并不存在一个确切年份呢?胡云在确认此刻自己即便是将脑袋劈开,答案也不会自己蹦出来之后,便只能有些敷衍的回应阳非秋的期许:“门史之中记载得清清楚楚……”
闻言,阳非秋又发出一声嗤笑:“门史?那不过是东拼西凑,混杂无数神话传说,从两晋至今绵延不绝的故事而已。”
这一回,胡云却是再也不肯退后半步了,虽然感觉自己崩溃的底线正在逐渐降低,但他还是出声确认道:“门主的意思是……门史之中记载的东西全是假的?”
“全是假的……这话倒也不能这么说,不过那些故事的确与神门没有什么关系,更准确一些来说,神门门史之中记载的,乃是真实发生过,却与神门毫不相干的故事。”
这些故事真正由来胡云已经不再关心了,真真假假他本也没有放在心上,但阳非秋这平淡话语之中的意思,胡云却不由得对眼下神门的一切生出了疑问,他小心翼翼地问道:“那么门中弟子深信不疑的教派则是……”
瞧见为人豪迈,性格爽朗,处事已经相对老练的佳婿竟发出这种耗子一般的声音,阳非秋心中不由怀疑自己将这些事情告诉胡云是否有些过早了一些,但如今阳非秋自己也是骑虎难下了,他只得继续为这个与求学时懵懂无知少年有着几分相似的佳婿继续解释道:
“教派?所谓至尊神一类的胡言,也不过是从各类志怪传说之中摘录的,当然也借鉴了一些佛道的东西,反正是秃驴和牛鼻子的东西,拿来用一用而已。你也知道,所谓教义经典,大抵能够修身培元,乃是上乘内功调理心法,哪里是与什么‘至尊神’交流之用?之所以感觉念了一遍后通体舒畅,不过是因为真气在周身走了一遭,念不完,便会感觉身子难受,那不过是因为真气没有运转一个周天罢了。”
胡云虽然猜想过门内教义实质上是什么内功心法,却不料这个被门中弟子视为“神言临世”,使人摸不透法门的东西,果真是一门奇妙的心法,只是念上一遍,对内功修炼就大有裨益——当然,这仅仅只是对于那些内功根基尚未稳固的弟子而言,至少胡云自己现在念起这些心法来,就不会有半年内力增进的感觉。
相较于心法的奇妙,这只需念一念便能修身培元的口诀来由,才是胡云最感兴趣的,虽然心中已经隐隐有了答案,但胡云仍是像个学生一般向师长请教道:
“这么说来,本门莫非是隐门的分支?”
“本门历史没有门史之中记载得那么久远,至于所谓第三十七任门主,也根本不存在这种说法,陆大哥自然也不是什么三十六任门主,他当年曾是大周军中一位将军,并非武林出身,自然也不会是隐门弟子。但陆大哥在二十岁时便被封了将军,只可惜发生了一件事,让他这个最年轻的大周将军落草为寇,这才有了与隐门之间的‘难解之缘’。”
“那件事……莫非是本朝……”
“不错,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逼得小皇帝退位,这才开创了当今之盛世,不过这么说起来,陆大哥与他赵家还有些仇怨呢。”
阳非秋说出这话时,虽是带着几分笑,但胡云却知道阳非秋这话里究竟藏了多少凶险非常的东西,这些东西是世上最可怕的毒药,一旦从口袋中漏出来,就是方圆百里之内,恐怕也不会有半个活口。莫说是听见这话的人,只怕是知道这话存在的人,也会被给通通灭口。
不得不说,即便是豪气干云的胡云,此刻可不由得透体发凉。胡云本是自认不怕死的,但自从与阳芸成婚之后,心中却对于死亡生出了些微畏惧,况且比起自己的死亡,身边人将会得到什么下场,胡云但凡想一想,都感觉心头一堵。
“一朝天子一朝臣,这句话熙龙你也应该知道,陆大哥当初不过是站错了边,发兵勤王不成,这才选择落草为寇,他赵氏江山坐稳之后,陆大哥便主动递去了降书。陆大哥本就与赵匡胤有旧,再加上那时候他已落草江湖好一段日子,他赵氏江山根本不会被一个占山为王的贼匪影响分毫,赵匡胤乃是有大气度的人,自然也不会再固执于陈年往事,于是陆大哥便与赵匡胤一拍即合了。”
“一拍即合?”
对于阳非秋用的这个词,胡云感觉到一丝滑稽,却又说不出是哪儿有什么问题。
“与陆大哥一样,有些人也站错了边。”
胡云当即明白过来,阳非秋所言的站错了边究竟是什么意思,官场上,派系碾斗实乃常事,更何况这可是皇位争夺,是风云变幻,山海颠倒的大事。
“神门之所以成立,能够聚拢这么些人而不被大宋朝廷忌惮,却是因为这个缘故?”
胡云感觉自己的思维已经混乱了,他逐渐搞不懂自己这位岳丈究竟想对自己说些什么,但阳非秋而仍是像一个老师般,耐心解答着胡云每一个问题,语气也带着一些父亲般的温情。
“是却也不是,熙龙,你也知道,朝堂与江湖之间,本就存在着一些谁也不说,大伙却都心知肚明的规矩,他赵家想要坐稳江山,若没有江湖人支持,这些江湖人一旦起事,聚拢在一起,那可是数万精锐大军,这数万精锐大军偏偏还在暗处,朝廷要怎么去讨伐?”
阳非秋这个论调,确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但在此刻,胡云也不会因此而赞叹些什么,他感觉自己是在顺着阳非秋之言说下去……
“但武林从来没有拧成一股绳过,即便是现在,整个江北武林也仅仅是名义上在咱们掌控下,但要扯旗造反,不要说他们,就是本门内许多人恐怕也……”
“整个武林不可能拧成一股绳,那是因为没有人使劲而已,熙龙,你想想,一旦朝廷突然对我神门动手,将你我与其他两位使者、七位堂主、数十位长老一同抓走,整个武林将会作何反应?”
朝廷违反与江湖之间虽明面上没有,但暗中双方都心知肚明的约定,将会导致什么后果,胡云都不必深思,便能脱口而出:
“只怕到了那个时候,整个武林便会人人自危……”
“那时候,只要有人振臂一呼,会有多少武林中人响应呢?咱们这些家大业大的,最怕的就是别人无缘无故来拆你邻居的屋子,哪怕别人告诉你他只会拆你邻居的屋子,而且拆完就走,只怕你也绝不会相信。”
阳非秋将缘由说得透彻之后,胡云自然也得到了他自己的答案,虽说这个答案啼笑皆非,但相较于自己身处的这个门派由何而来的话题,胡云还是感觉这个答案更能让自己接受。
“朝廷原来也会……忌惮我们江湖人?”
阳非秋笑了一声,笑声中是带着一丝骄傲:“如今我大宋外患临头,且不说北边辽人起事,就说西北,不也有人造反么?倘若在这大宋心腹处,又起什么乱子,那群读书人又怎能扪虱而谈,纵论天下?朝廷若是不怕,就不会遵守前朝与咱们定下约定,至今不插手江湖事务了。”
受阳非秋指点后,胡云便想起了阳非秋提起的三十年前那件事:“这么说来,太祖皇帝是要咱们来执掌江湖?要许诺陆门主当武林盟主?”
“是也不是,赵匡胤似乎有这个意思,但他弟弟却没有这个想法。”
“先帝不想支持咱们一统江湖?”
先帝自然指得是当今官家之父,也就是阳非秋对其态度更为不敬的太宗皇帝。
“他没有打算推翻赵匡胤与陆大哥的约定,却也没有打算继续将约定执行下去,因此,陆大哥几次三番求见赵匡义,但直到十二年前,陆大哥才终于与赵匡义见了一面。”
说着往事,终于有一件与自己有所关联,胡云不由得将心中疑惑脱口而出:
“十二年前?那不是……”
“不错,正是我与陆大哥一同到开封那一次,也正是从那群泼皮手中救下你的那一次。陆大哥得到赵匡义许可之后,便开始谋划着神门南进的方略,但陆大哥那时候已经六十余岁,自知时日无多……”
话说到此处,阳非秋声音突然低沉了下去:“之后发生的事情,你也了解了。也正是因为没有从赵匡义那儿早一步得到许可,我神门才在距离一统江湖一步之遥时,功亏一篑……”
这一步之遥,在胡云看来,自然是当年神门率江北各大门派,在丐帮、离情山庄等大帮派、大世家支持下,与襄州镇远镖局的那一战,那一战也是胡云扬名江湖的一战,也是如今南北武林对峙局势出现的原因。
“陆门主与太祖皇帝的约定究竟是什么呢?‘江湖事,江湖了。’为何咱们还需要得到官家许可,才能一统江湖?”
阳非秋却依然没有直接告诉胡云答案,或许是因为故事太长,阳非秋感觉自己只言片语无法为胡云解释清楚,又或许是阳非秋自己也在回避着这个问题。
“这是因为在神门成立之初,陆大哥与赵匡胤之间的那个约定,大约三十年前,发生了一件大事,你可知道?”
胡云喃喃道:“整个江湖齐讨魔门……或者说,齐讨隐门……”
“不错,隐门覆灭,便是在那一战,也正是那一战过后,我才到了陆大哥身边,助陆大哥成立了神门。”
胡云讶然道:
“但根据门史记载……陆门主是在四十年前继任门主之位……”
却又忽然想起,阳非秋方才已经将门史的真相告知了自己,所谓门史,不过是白纸黑字的谎言而已,根本不能算是什么参考。
“那时候,陆大哥成立的并不是神门,而是神教,他出任教主,做着一些装神弄鬼的勾当,当然,手底下那些长老护法,都是军中旧人,练得也都是高深的功夫,那些军中旧人,大抵都在这四十年间逝去了,即使没有逝去的,也彻底离开了江湖……熙龙你看见的神门门史,里边那些人名,那些事迹,都与这个神门无干……”
胡云这才摸到了阳非秋想要向自己还原的整个事件真正的原貌,他轻轻吐出两个字:“隐门……”
“不错,隐门,这本门史,便是隐门门史,而我这个神门门主,则是当年隐门执刀使的继承人……当然,在师父身死之后,我便已经是隐门执刀使了,只不过,那个时候隐门已经什么都不剩了……”
胡云试探地问道,今日他已经听闻了太多难以置信的故事,但偏偏他又在告诉自己,这些故事都是真相……胡云感觉自己手心已经被汗水润湿了。
“不错,若论辈分,你或许能够称呼他为师兄。”
阳非秋声音依然这么轻描淡写,与方才那位在佳婿面前谈论女儿的老丈人并无区别。
“这么说……传授司空孤武功的前辈,另有其人?”
想起司空孤的师承,胡云做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想,但阳非秋接下来的话,却让胡云感觉自己的猜想仍是不够大胆:
“前辈啊……”阳非秋将“前辈”两个字嚼了嚼,最终还是选择将一些不必要的话咽了下去,“所谓‘江淮仁侠’吴青山,实质上是隐门执剑使继承人,当然,若是说隐门尚未覆灭,那么将他称呼为执剑使也无甚不妥。”
又是一个足以令人吞掉舌头的真相,胡云深深吸了一口气,才问道:“执剑使?隐门原来也有执剑使么?”
阳非秋却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道:“神门诞生于何时,你知道么?”
胡云想了想,试图从如同乱麻一般的脑海之中搜寻着答案,但却依然想不起来一个确切年份,究竟是自己从来没有听说过这呢?还是因为实际上并不存在一个确切年份呢?胡云在确认此刻自己即便是将脑袋劈开,答案也不会自己蹦出来之后,便只能有些敷衍的回应阳非秋的期许:“门史之中记载得清清楚楚……”
闻言,阳非秋又发出一声嗤笑:“门史?那不过是东拼西凑,混杂无数神话传说,从两晋至今绵延不绝的故事而已。”
这一回,胡云却是再也不肯退后半步了,虽然感觉自己崩溃的底线正在逐渐降低,但他还是出声确认道:“门主的意思是……门史之中记载的东西全是假的?”
“全是假的……这话倒也不能这么说,不过那些故事的确与神门没有什么关系,更准确一些来说,神门门史之中记载的,乃是真实发生过,却与神门毫不相干的故事。”
这些故事真正由来胡云已经不再关心了,真真假假他本也没有放在心上,但阳非秋这平淡话语之中的意思,胡云却不由得对眼下神门的一切生出了疑问,他小心翼翼地问道:“那么门中弟子深信不疑的教派则是……”
瞧见为人豪迈,性格爽朗,处事已经相对老练的佳婿竟发出这种耗子一般的声音,阳非秋心中不由怀疑自己将这些事情告诉胡云是否有些过早了一些,但如今阳非秋自己也是骑虎难下了,他只得继续为这个与求学时懵懂无知少年有着几分相似的佳婿继续解释道:
“教派?所谓至尊神一类的胡言,也不过是从各类志怪传说之中摘录的,当然也借鉴了一些佛道的东西,反正是秃驴和牛鼻子的东西,拿来用一用而已。你也知道,所谓教义经典,大抵能够修身培元,乃是上乘内功调理心法,哪里是与什么‘至尊神’交流之用?之所以感觉念了一遍后通体舒畅,不过是因为真气在周身走了一遭,念不完,便会感觉身子难受,那不过是因为真气没有运转一个周天罢了。”
胡云虽然猜想过门内教义实质上是什么内功心法,却不料这个被门中弟子视为“神言临世”,使人摸不透法门的东西,果真是一门奇妙的心法,只是念上一遍,对内功修炼就大有裨益——当然,这仅仅只是对于那些内功根基尚未稳固的弟子而言,至少胡云自己现在念起这些心法来,就不会有半年内力增进的感觉。
相较于心法的奇妙,这只需念一念便能修身培元的口诀来由,才是胡云最感兴趣的,虽然心中已经隐隐有了答案,但胡云仍是像个学生一般向师长请教道:
“这么说来,本门莫非是隐门的分支?”
“本门历史没有门史之中记载得那么久远,至于所谓第三十七任门主,也根本不存在这种说法,陆大哥自然也不是什么三十六任门主,他当年曾是大周军中一位将军,并非武林出身,自然也不会是隐门弟子。但陆大哥在二十岁时便被封了将军,只可惜发生了一件事,让他这个最年轻的大周将军落草为寇,这才有了与隐门之间的‘难解之缘’。”
“那件事……莫非是本朝……”
“不错,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逼得小皇帝退位,这才开创了当今之盛世,不过这么说起来,陆大哥与他赵家还有些仇怨呢。”
阳非秋说出这话时,虽是带着几分笑,但胡云却知道阳非秋这话里究竟藏了多少凶险非常的东西,这些东西是世上最可怕的毒药,一旦从口袋中漏出来,就是方圆百里之内,恐怕也不会有半个活口。莫说是听见这话的人,只怕是知道这话存在的人,也会被给通通灭口。
不得不说,即便是豪气干云的胡云,此刻可不由得透体发凉。胡云本是自认不怕死的,但自从与阳芸成婚之后,心中却对于死亡生出了些微畏惧,况且比起自己的死亡,身边人将会得到什么下场,胡云但凡想一想,都感觉心头一堵。
“一朝天子一朝臣,这句话熙龙你也应该知道,陆大哥当初不过是站错了边,发兵勤王不成,这才选择落草为寇,他赵氏江山坐稳之后,陆大哥便主动递去了降书。陆大哥本就与赵匡胤有旧,再加上那时候他已落草江湖好一段日子,他赵氏江山根本不会被一个占山为王的贼匪影响分毫,赵匡胤乃是有大气度的人,自然也不会再固执于陈年往事,于是陆大哥便与赵匡胤一拍即合了。”
“一拍即合?”
对于阳非秋用的这个词,胡云感觉到一丝滑稽,却又说不出是哪儿有什么问题。
“与陆大哥一样,有些人也站错了边。”
胡云当即明白过来,阳非秋所言的站错了边究竟是什么意思,官场上,派系碾斗实乃常事,更何况这可是皇位争夺,是风云变幻,山海颠倒的大事。
“神门之所以成立,能够聚拢这么些人而不被大宋朝廷忌惮,却是因为这个缘故?”
胡云感觉自己的思维已经混乱了,他逐渐搞不懂自己这位岳丈究竟想对自己说些什么,但阳非秋而仍是像一个老师般,耐心解答着胡云每一个问题,语气也带着一些父亲般的温情。
“是却也不是,熙龙,你也知道,朝堂与江湖之间,本就存在着一些谁也不说,大伙却都心知肚明的规矩,他赵家想要坐稳江山,若没有江湖人支持,这些江湖人一旦起事,聚拢在一起,那可是数万精锐大军,这数万精锐大军偏偏还在暗处,朝廷要怎么去讨伐?”
阳非秋这个论调,确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但在此刻,胡云也不会因此而赞叹些什么,他感觉自己是在顺着阳非秋之言说下去……
“但武林从来没有拧成一股绳过,即便是现在,整个江北武林也仅仅是名义上在咱们掌控下,但要扯旗造反,不要说他们,就是本门内许多人恐怕也……”
“整个武林不可能拧成一股绳,那是因为没有人使劲而已,熙龙,你想想,一旦朝廷突然对我神门动手,将你我与其他两位使者、七位堂主、数十位长老一同抓走,整个武林将会作何反应?”
朝廷违反与江湖之间虽明面上没有,但暗中双方都心知肚明的约定,将会导致什么后果,胡云都不必深思,便能脱口而出:
“只怕到了那个时候,整个武林便会人人自危……”
“那时候,只要有人振臂一呼,会有多少武林中人响应呢?咱们这些家大业大的,最怕的就是别人无缘无故来拆你邻居的屋子,哪怕别人告诉你他只会拆你邻居的屋子,而且拆完就走,只怕你也绝不会相信。”
阳非秋将缘由说得透彻之后,胡云自然也得到了他自己的答案,虽说这个答案啼笑皆非,但相较于自己身处的这个门派由何而来的话题,胡云还是感觉这个答案更能让自己接受。
“朝廷原来也会……忌惮我们江湖人?”
阳非秋笑了一声,笑声中是带着一丝骄傲:“如今我大宋外患临头,且不说北边辽人起事,就说西北,不也有人造反么?倘若在这大宋心腹处,又起什么乱子,那群读书人又怎能扪虱而谈,纵论天下?朝廷若是不怕,就不会遵守前朝与咱们定下约定,至今不插手江湖事务了。”
受阳非秋指点后,胡云便想起了阳非秋提起的三十年前那件事:“这么说来,太祖皇帝是要咱们来执掌江湖?要许诺陆门主当武林盟主?”
“是也不是,赵匡胤似乎有这个意思,但他弟弟却没有这个想法。”
“先帝不想支持咱们一统江湖?”
先帝自然指得是当今官家之父,也就是阳非秋对其态度更为不敬的太宗皇帝。
“他没有打算推翻赵匡胤与陆大哥的约定,却也没有打算继续将约定执行下去,因此,陆大哥几次三番求见赵匡义,但直到十二年前,陆大哥才终于与赵匡义见了一面。”
说着往事,终于有一件与自己有所关联,胡云不由得将心中疑惑脱口而出:
“十二年前?那不是……”
“不错,正是我与陆大哥一同到开封那一次,也正是从那群泼皮手中救下你的那一次。陆大哥得到赵匡义许可之后,便开始谋划着神门南进的方略,但陆大哥那时候已经六十余岁,自知时日无多……”
话说到此处,阳非秋声音突然低沉了下去:“之后发生的事情,你也了解了。也正是因为没有从赵匡义那儿早一步得到许可,我神门才在距离一统江湖一步之遥时,功亏一篑……”
这一步之遥,在胡云看来,自然是当年神门率江北各大门派,在丐帮、离情山庄等大帮派、大世家支持下,与襄州镇远镖局的那一战,那一战也是胡云扬名江湖的一战,也是如今南北武林对峙局势出现的原因。
“陆门主与太祖皇帝的约定究竟是什么呢?‘江湖事,江湖了。’为何咱们还需要得到官家许可,才能一统江湖?”
阳非秋却依然没有直接告诉胡云答案,或许是因为故事太长,阳非秋感觉自己只言片语无法为胡云解释清楚,又或许是阳非秋自己也在回避着这个问题。
“这是因为在神门成立之初,陆大哥与赵匡胤之间的那个约定,大约三十年前,发生了一件大事,你可知道?”
胡云喃喃道:“整个江湖齐讨魔门……或者说,齐讨隐门……”
“不错,隐门覆灭,便是在那一战,也正是那一战过后,我才到了陆大哥身边,助陆大哥成立了神门。”
胡云讶然道:
“但根据门史记载……陆门主是在四十年前继任门主之位……”
却又忽然想起,阳非秋方才已经将门史的真相告知了自己,所谓门史,不过是白纸黑字的谎言而已,根本不能算是什么参考。
“那时候,陆大哥成立的并不是神门,而是神教,他出任教主,做着一些装神弄鬼的勾当,当然,手底下那些长老护法,都是军中旧人,练得也都是高深的功夫,那些军中旧人,大抵都在这四十年间逝去了,即使没有逝去的,也彻底离开了江湖……熙龙你看见的神门门史,里边那些人名,那些事迹,都与这个神门无干……”
胡云这才摸到了阳非秋想要向自己还原的整个事件真正的原貌,他轻轻吐出两个字:“隐门……”
“不错,隐门,这本门史,便是隐门门史,而我这个神门门主,则是当年隐门执刀使的继承人……当然,在师父身死之后,我便已经是隐门执刀使了,只不过,那个时候隐门已经什么都不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