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九十九 钦差
一百九十九钦差 太昌九年,七月十三日清晨,东平陵卫部队从武川乐平撤离。 从东平到武川来的时候,东陵卫的兵马是借助了商队的掩护,偷偷摸摸做贼般潜入乐平的,在回程的时候,自然用不着偷偷摸摸了。孟聚亮开了东陵卫的白狼战旗,队伍一字摆开,数百架马车蜿蜒数里,白狼战旗招展,六百多名铠斗士来回梭巡,前后巡视护卫,气焰好不嚣张。 行了一天,孟聚接到后卫侦报,说在东陵卫队伍的后方,有来历不明的兵马在窥探尾随,似是来意不善。听闻通报,孟聚亲自领着五十名铠斗士赶往后路与王北星的后队会合。 “镇督,您看!他们就在那边,一直跟着我们,又不敢上来,阴魂不散,很是可恶!” 顺着王北星指点的方向,孟聚看到了地平线上的那一股黑色的小点。隐约可以看出,对方也是铠斗士,他们停在远方的平原上,遥遥地也在张望着这边。 “这是哪路的兵马?” 王北星耸肩:“不是我们的,肯定就是武川边军的。” 孟聚想过去查探下,但王北星拉住了他:“镇督,没用的。我们刚才已经试过了,我们一靠近他们就跑,我们走了他们又跟上来。这帮人象狼一样盯着我们,又不敢上来交战,真是很讨厌。” 孟聚眯着眼睛盯着远方的那几个黑色的小点,嘴角坚毅地抿成了一条薄线。 就象有经验的水手能从吹过来的海风中嗅到风暴即将到来的迹象一样,孟聚和王北星都明白,虽然目前只有一小队铠斗士在追踪着自己,但在这小队人马的后面,肯定隐藏着边军的大队。 孟聚站在那边,与远方的铠斗士对望了一阵。大家都没有说话,但都能感觉到,远方遥遥投来的目光冰冷又凌厉,蕴含着杀气。 等到车队末尾最后一辆货车驶过后,孟聚转过身:“走吧,我们跟上队伍。” “那边就是东陵卫的兵马。” 说话的是个魁梧高壮的汉子。这汉子宽脸大嘴,相貌质朴,气势豪迈,他穿着一身黑色的虎式斗铠,没戴头盔,脑袋蹭亮发光。他摸着自己油亮的光头,感慨道:“不知道孟聚在不在那?洪帅,我们过去跟他打个招呼如何?” “赫连,你想死自己去,别拉扯上我。”另一位穿着豹式斗铠的边军将领很不客气地说,炙热的烈日下,他同样没戴头盔,浓密的发髻下不住地渗出汗水。他抹了一把汗水:“东陵卫那边足足有五六百铠斗士,你要不怕被人围殴至死的话,你尽管过去好了!” “我不怕孟聚,也不怕东陵卫的铠斗士!但是让申屠绝那厮白白得意了,这种事我可不干。”赫连八山呲嘴笑笑,露出一口雪白的牙齿。 怀着不同的心情,两位旅帅伫立在原地,目送着东陵卫的车队逐渐在视野中慢慢消失。 七月十六日,经过了三天的跋涉,出击的东陵卫兵马终于回到了靖安城。因为双方还没有正式开打,孟聚并不打算张扬此事,得胜兵马在午夜入城,七百多名铠斗士沿着长街一路行进,响亮的脚步声踩碎了靖安深夜的宁谧。 在靖安城门处,事先已经得到消息的众多靖安军政官员都在等候着,其中有守备旅旅帅肖恒、东平陵卫廉清处督察欧阳辉、靖安陵署督察蓝正等人。夜色中,人们的脸色都很凝重,那气氛,浑然不象迎接凯旋而归的战士,倒像是在参加追悼会。 “我们回来了。” “大人辛苦了,欢迎您平安回来。” 孟聚一个接一个地与等候的人们用力地握手:“辛苦了!” 部下和同僚们都很不习惯这样的行礼方式,他们更习惯于拱手或者跪礼,面对孟镇督伸过来那双热情的双手,他们手足无措,很笨拙地被孟聚握着手用力摇晃着——孟聚觉得,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表达自己心中澎湃的谢意。 在眼前的,都是自己忠实的部下和朋友。在自己离开的日子里,他们依然为自己坚守着后方阵地,让自己有一个可靠的后方,可以在前方放心地施展。 因为孟镇督消灭了边军的四个旅,所以东陵卫从此就大获全胜了——在这里的人,没有谁会有这种幼稚的想法。大家都知道,东陵卫初战告捷,但因为陵卫与边军之间巨大的实力差距,接下来的斗争只会越来越艰难。 是职责,是忠诚,还是因为义气?孟聚很感动,他都不明白,到底是什么样的东西,支撑着众人直到如今死心塌地地追随着他,进行着这么一场毫无获胜希望的战争。 虽然知道大家很可能已经知道了,但孟聚还是简单地把此行的战果说了一下,他尤其强调,此战已经击溃了边军的四旅人马,其中还有一个是北疆的皇牌军赤眉旅。 “被打掉了四旅边军,我估计,武川残余的边军已不可能单独对我们发动进攻了,拓跋雄对我东平的威胁被暂时消除了。所以,大家暂时可以安心一阵了。” 因为双方已经大打出手了,所以孟聚说话时也没了顾忌,直呼拓跋雄其名。 廉清处督察欧阳辉干咳一声,他说:“镇督,前两天我们刚刚接到朝廷的驿报。那时我们马上就派人给您送信的,可您已经回来了,可能送信的人跟您在道上错过了吧。” “嗯?朝廷有反应了吗?他们怎么说?” 欧阳辉望了一眼四周的人,他脸有难色:“镇督,能否借过一步说话?” 看欧阳辉的神色,孟聚就知道了,朝廷传来的消息肯定不是什么好事。他望了一眼肖恒、蓝正等人,说:“不必了,这里的都是自己人,欧阳督察,你说就是了。” 欧阳辉低声说:“镇督,总署和朝廷那边,对您杀长孙寿这事,好像很不高兴。。。驿报上说,朝廷的钦差很快就要下来了,说要到北疆调查长孙寿一事的真相。” “朝廷要派钦差过来调查?”孟聚愣了一下:“谁是钦差?” “钦差一共三人,钦差正使是御史中丞魏平大人,兵部侍郎高斌和东陵卫的参议南木鹤则是副使,驿报上说,他们七月十日从洛京出发,估计很快就要到了。朝廷要我们东平做好迎接钦差的工作。” 孟聚眉头一挑:“要东平负责接待钦差?东平的谁?” “驿报上没说是谁,只是说东平地方官府负责做好钦差的接待工作。呃,护卫钦差过来的,还有金吾卫的一个旅。” “知道了,我们回去吧。” 看着孟镇督的神情轻松,官员们不明所以,也跟着松了口气——对于朝廷政争的微妙,他们实在难以把握,只能从上司的脸色里观察端倪。 孟聚知道,朝廷的驿报肯定把话说得很严厉,厉声疾色地把欧阳辉吓坏了。但放在孟聚这种见过大世面的人眼里,朝廷驿报上的词句如何,根本无关重要,关键是朝廷做什么。 朝廷打算做什么呢? 虽然朝廷说得声色俱严,但孟聚已经从一些细微枝节处看出他们意图了:朝廷派来的钦差里,东陵卫参议南木鹤也是其中之一,这本身就透出了偏袒的味道了;要东陵卫来负责接待钦差,更派来了御史中丞魏平这样的重臣,这更不是要对付孟聚的态度。 要出动御史中丞魏平这样的重臣前来北疆,这说明朝廷也觉得北疆的事棘手,需要魏中丞来镇场子。如果是要收拾孟聚的话,只需东陵卫总署派个督察过来拿着白无沙的一纸手令就够了,惊动不了魏中丞的大驾。 孟聚猜,魏平出动,多半是为了压拓跋雄而来的。如今朝廷的重臣里,论资历和威望,也只有太师端木良、丞相高欢或者御史中丞魏平等人堪与拓跋雄比肩了。虽然驿报上说他只是来调查长孙寿身死的真相,但孟聚猜测,调查只怕还是次要目的,调停孟聚跟边军的争端,这才是魏中丞的主要任务。 虽然东陵卫的白无沙权势很大,也很得皇帝信宠,但他资历毕竟太浅,还是倚靠皇帝近宠身份起家的,说起来始终摆不上桌面,比不得魏中丞这样正宗的老资历文官。而且魏平做事公道,素有清名,他过来调停的话,也让拓跋雄容易接受一点。 回到东平以后,孟聚让出征辛苦的部属们放假休息,他自己也躲在家里休息。 虽然说在家休息,但孟聚没一天能闲下来。镇督出走了十几天,陵署里等着处理的事务堆积如山。大家都摸透了镇督的性子,抱着一叠叠的公文在镇督的家门口排队等着接见——其实公务虽然要紧,但也没急到一两天都等不得的地步,实在是最近发生的大事太多,众人眼花缭乱,人心惶惶。大家都盼着能单独见见镇督,说不定镇督说漏嘴给自己透露点内幕消息出来,自己也好顺势表表忠心。 廉清处督察欧阳辉、军情处督察许龙、搜捕处督察宁南、内情处督察卫蓝、刑案处督察方牧山、靖安署总管蓝正——几天下来,陵署的中级军官们几乎来了个遍,孟聚接待得不厌其烦,几乎想离家逃跑了。 不止他们。这几天里,孟镇督大显神威,在武川一口气歼灭了四旅边军,这消息已在东平军政两界传开了。不但肖恒、易小刀等人来向孟聚了解消息,关山河旅帅、白御边旅帅、韩斌旅帅等不在靖安的旅帅也纷纷派人来向孟聚道贺——当然,边将们还不至于恭喜孟镇督大胜武川边军,大家都只是很客气地说:“听说孟镇督最近手气不错,连连得胜,大杀四方,真是恭喜了!” 对于边将们患得患失的为难心理,孟聚还是很明白的。在这些老jian巨猾的边将们看来,在北疆地头上敢跟拓跋雄作对的自己,就是一条乱咬人的疯狗。 虽然大家都相信,最后,实力雄厚的拓跋元帅肯定能把这条到处咬人的疯狗给收拾掉的,但问题是现在这条疯狗还精神着呢,他一口气咬掉了武川的四旅边军,连李赤眉那样的猛人都在他手下吃了大亏,那大家同在东平,孟大爷收拾自己也不是什么难事。 为安全起见,跟疯狗保持良好关系是很有必要的。 恰好的是,边将们的打算与孟聚不谋而合。既然东平的边将们识趣得很,不来招惹自己,自己也犯不着动他们。自己的敌人只是拓跋雄和申屠绝,不是整个北疆边军。 所以,对付来访的边军使者们,孟聚态度非常好。他不但和颜悦色地与使者们闲聊,还主动跟他们提起,说你们七月份的饷银还没领呢,请你们大帅派军需官过来跟陵署交洽吧。 听到使者回报说东陵卫打算给大家发饷银,旅帅们都愣住了。东陵卫攻打都督府,拿下了都督府里面的库银,里面包括了边将诸旅的饷银,这件事大家都是知道的。但知道归知道,谁都没有打算出头跟孟聚去讨这笔银子——开什么玩笑,那条疯狗可是连一省督帅都敢杀的,跟他讨钱,那不是活腻了吗? 虽然六月份的饷银没发,但旅帅们也不缺这份饷银,身为镇守一方的高级军官,他们来钱的路子多得是,犯不着出头冒这个危险。至于说部下的小兵们没饷银会饿肚子——去他妈的,这关老子什么事?身为大魏朝的武官,可以不会打仗不懂韬谋,但有一样本领是必须要会的,那就是能将麾下的士卒看得跟草芥一般,视之如无物。他们饿死也好,冻死也好,都跟大爷无关!扣他们饷银的是东陵卫的人,他们不发银子,老子没了上下其手的机会,损失也很大呢! 所以,听说孟聚打算如数给自己支付饷银,将官们的第一反应是这厮是不是脑袋秀逗了?但既然孟镇督说出口了,不要的也是傻子,将官们抱着不妨试试的念头纷纷派来了军需官,结果真的如数要到了银子,于是旅帅们颂声如潮,都赞叹孟镇督义薄云天,慷慨大方,真是大家的好兄弟——说来也奇怪,长孙寿每次照付军饷,但他死了都没人出来帮他说声好话;孟聚只是付了军头们一个月饷银,于是大家都说孟镇督慷慨大方。由此可见,坏人偶尔做一件好事比做一辈子好人要受欢迎得多。 或许拓跋雄和边军也得到了朝廷的钦差大使即将抵达的消息,在接下来的几天,边军凶狠的报复并没有到来,局势风平浪静。 东陵卫派驻在武川、东平、赤城等地的探子都回报,当地的边军并无调动的迹象。尤其是武川,虽然被孟聚打掉了四个边军旅,但该省依然聚集了六个还保留着战力的边军旅,其中还有赫连八山和洪天翼这样的骁将,分量依然不可轻估。好在,武川边军正忙着收容溃兵、重整军队,并没有重新发起进攻的动向,这让孟聚很是松了口气。 太昌九年七月三十日,孟聚得到消息,钦差一行已经进入东平临近的朔州了。 对于魏中丞抵达北疆的第一站就选择了东平,孟聚是有些诧异的。他本以为,按照地位和实力来说,魏中丞到北疆后应该先去拜访拓跋雄才对,但魏中丞却是先来看了自己。 为了迎接魏中丞,孟聚领着陵署的重要官员们赶到了连江府,在东平的省界上等候着。 八月一日,给钦差车队打前哨的使者姗姗到来。 使者是御史台的一个叫黄然的监察御史,四十来岁。 见面互通身份时,那黄御史的态度很倨傲,混不象一个打前哨的小跑腿,倒象他才是钦差正使一般,说话都是鼻音的,对孟聚的态度就象是对待等待定罪的犯官一样。 他连寒暄都不打,直接就说:“孟镇督,你这次惹大祸了,你的胆子也太大了!中丞大人很生气,大魏朝还没出过这样的事,东陵卫的镇督,居然杀了都督,还出省去袭击友军——孟镇督,干出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来,你不要命了吗?” 孟聚眨巴眨巴眼睛,他很客气地问:“黄御史,这是朝廷或者御史台的意思,还是阁下的意思?” 黄御史被堵得说不出话来,他气鼓鼓地瞪了孟聚一阵,转身拂袖就走,快出门口才摔下一句话来:“中丞大人后天驾到,你们做好准备吧!” 打前站的使者被孟镇督气走了,陵署的官员们都很忧心。有经验的官员都知道,钦差前站使者的角色虽然位阶不高,但却是个需要奉承的重要角色。使者若是心情好,他可以给接待的官员不少有用的指点,比如接待的礼节、钦差大人的脾气、癖好和忌讳之类,接待的官员可以少犯很多错误,但倘若得罪了前站使者——比如就象孟镇督这样,那就麻烦了。使者就这样拂袖走了,只说一句钦差后天到,也不说清楚什么时辰,难道要大家这样站在省界等上一整天吗? 当下,欧阳辉连忙去找孟聚,他说:“镇督大人,京官历来是难侍候的,卑职看,那黄御史多半是想捞钱吧。依卑职的浅见,不如封点‘冰敬’打发他算了,省得他刁难我们。” 孟聚思虑再三,还是没有答应。倒不是他吝啬银子,只是他总觉得黄然这事透着蹊跷。对于地方的官员,洛京的官员有一种天然的优越感,何况是御史台的官员,他们不把自己看在眼里,这倒也不稀奇。但按理说,魏平来北疆的第一站选择了东平,示好的味道已经很浓了,这位黄御史却这么跳出来刁难自己,孟聚总觉得有点不对劲。而且看黄然眼神里对自己的憎恶,这已经超出了寻常京官刁难地方官的范畴了。孟聚直觉,这不是银子能解决的问题。 “不必理会他。这种小吏,我在洛京时见得多了。小鬼难缠,阎王倒还好见。既然钦差车队后天能到,那现在离我们肯定也不远了。我们不如顺着大道一路过去寻找钦差车队就好,估计也就百来里的路程了。只要我们能见到魏中丞,那厮就没搬弄是非的机会了。” 欧阳辉显得很惊讶:“出省界去迎接钦差?大人,这好像不合礼节吧?” 孟聚说无妨。他说,既然在省界边上迎接钦差是为了显示诚意和恭敬,那出省拜接,那自然显得更恭敬了。虽然自己贸然跑进朔州的地头上迎钦差,这事可能会让朔州巡抚孙翔有点不高兴,但显然还不至于让孙翔对自己怀恨在心吧? 说干就干,当下孟聚领着十几个护卫和欧阳辉等随行官员,趁着晨光策马出发。当天就出了省界,进了朔州的地头。到日落黄昏时,人马疲惫的这一行人奔到了朔州的南怀城。孟聚随便找人打听了一下,立即就知道,朝廷过来的钦差刚好经过这里,恰好留宿在南怀城县衙里。 孟聚进城,找家客栈洗漱一番,换上了官袍。看着天色还没完全黑下来。他领着部下们径直来到了县衙门口,几个洛京口音的官兵拦住了他们:“干什么的?钦差所在,不得sao扰!” “麻烦贵官通报一声,东平陵卫同知镇督孟聚前来拜见钦差魏中丞。” 听到孟聚自报官职姓名,几个官兵都是一愣。有个披鱼鳞甲挎雁翎刀的军官站出来,上下打量孟聚一番,问:“东平镇督孟大人?” “不敢,正是在下。请问大人尊姓大名?” 军官眼中寒光一闪,他拱拱手:“某家当不起镇督称大人。某家只是金吾卫的第二横班的管领卫铁心。孟镇督,您可带了官碟告身?” “卫管领,幸会。因为来得匆忙,在下没带官碟,只带了东陵卫的腰牌,不知可不可以?” 检查了孟聚的腰牌,卫管领问:“孟镇督,你该在东平迎驾的吧?怎么跑到朔州来了?” 孟聚笑笑,没有回答。但那笑容,那卫管领已经看懂了:“这不是你一个小管领该多嘴问的事。”
被孟聚顶了回来,卫管领脸上不现喜怒,他淡淡道:“孟镇督是北疆大臣,您来拜见钦差大人,某家不敢不通报。但钦差愿不愿意见,却也由不得某家。有得罪之处,尚请镇督见谅。” 这本来只是平常的场面话,但这位青年武官渊停岳峙地淡淡道来,自有一股不卑不亢的气势,孟聚不由多看了他两眼,拱手道:“有劳阁下了。” “不敢,请孟镇督和诸位大人稍候。” 那军官转身往县衙里走进去了,孟聚一行人在县衙大门外等着。趁着这时候,欧阳辉对孟聚小声说:“镇督,这个卫管领好傲的人啊!镇督,您刚才该给他塞个红包的。” “欧阳,不要乱说。这个卫管领,不是一般人。” 其实孟聚本来也打算在求见时给门官塞个红包的,但看这军官的谈吐,伟岸中带着凛然,有种不怒而威的气势,孟聚委实不敢随便塞钱亵渎了他。这么年青就做到了洛京金吾卫的管领,他该是洛京哪个世家的子弟吧? 欧阳辉摇头晃脑地叹道:“唉,洛京藏龙卧虎,那里的水太深了!” 足足等了半个时辰,天色都全黑了,孟聚站得腿都酸麻了,县衙里才有人走出来,不过却不是那位卫管领,而是一位穿着青袍打飞鸟补子的御史。他喊道:“孟镇督是哪位?” “下官在此恭候。” 那御史打量孟聚几眼,眼中流露出一丝诧异。他说:“钦差大臣要见你,你跟我进来。” 孟聚转头对欧阳辉等人交代了几句,跟着这位御史一路进去。因为刚才等得太久,孟聚心中暗藏怨气,也没了搭讪的心情,就这样一言不发地进去了。那御史看着他冷峻,反倒对他来了兴趣,问了他两句,问他为什么不在东平等候而是跑到了朔州。孟聚淡淡地说:“中丞大人远道而来,下官迎得远些也是一番诚意和恭敬。” 那御史笑道:“嘿嘿,孟镇督的说法,还真有意思。下官那么多年,还没见过有人跑出来接钦差的。孟镇督,您的行事,还真是出人意料啊。” 孟聚笑笑,心里却想,自己杀了长孙寿,又主动出击跑去武川干掉了一大票边军,在朝廷眼里,自己怕是很不按常理出牌的人吧?给朝廷这么一个印象,对自己也不知是祸还是福。 那文官领着孟聚进了县衙的大堂,一路上到处可见到处梭巡守卫的金吾卫士兵。在县衙大堂里,有两个金吾卫武官拦住了孟聚,他们问:“孟镇督带兵器了吗?倘若带了,请交给我们暂为保管吧。” 孟聚摇头,两位武官上下打量了孟聚一番,倒也没搜身,点点头就放孟聚过去了,于是御史领着孟聚进了县衙的后堂,里面已经端坐了三个人了。 坐在当中的是一个青袍便装的老人,相貌矍铄,眉目端庄,几缕飘逸的长须颇有道骨仙风的味道。他腰板挺得笔直,身形不动如钟,很有气势。这老头面无表情,眯着眼睛看孟聚,目光冷冰冰的,被他望着的时候,孟聚有种被铁钳子夹住的感觉,很不舒服。 老人两边还各坐着一个人,其中一个是东陵卫的参议南木鹤,另一个人则是个圆脸的中年胖子。 三人都是便装,没穿官袍,但神色都很严肃。看到南木鹤和其他两人的座位排布,孟聚立即就知道了,中间这位肯定就是那位号称“神鬼辟避”的魏中丞了。 孟聚拜倒:“卑职孟聚,拜见钦差魏大人。拜见钦差副使高大人、南木大人。” 头顶上传来一声苍老的呼喝:“东平同知镇督孟聚?” “是,下官在!” “你先起来吧。” 孟聚起身,垂手肃立。 三名钦差都没有说话,而是很隐蔽地交换眼神,好像是看其他二人是否有先说话的意思,结果是造成了一阵很尴尬的沉默——就从这小动作里,孟聚立即看出,三位钦差之间缺乏默契。 难道说,他们出发之前,并没有统一意见吗? 最后,还是魏平旁边的中年胖子先出声了,他冷冰冰地问:“孟聚,你不好端端地在东平呆着,跑来朔州干什么?” 这家伙在明知故问,孟聚也不得不明知故答:“下官欣闻钦差大人后天就要抵达东平,唯恐道上官府招待不周,特意赶来侍奉钦差大人。” 魏平微微皱眉,捋着自己的长须,沉默不语。孟聚的做法虽然离经叛道,但真要追究起来,倒也不能说他犯了哪条律令——难道迎客迎得远些也有罪吗?这个孟镇督,还真是个不让人省心的人物,做事从不按规矩来,喜欢剑出偏锋。 那胖子板着脸喝道:“真是荒谬!朝廷官员,各有所辖。孟聚你是东平东陵卫官员,就该老实呆在东平等着钦差到好了!若是所有接钦差的官员都象你这样擅离辖区出来乱跑,那朝廷不是乱套了!” 孟聚望一眼那胖子,微微躬身:“这位大人您训导得很是,若是所有官员都象卑职这么出来乱跑,那确实是乱套了。” 虽然孟聚好像很恭顺的样子,但三位钦差都是人精,谁听不得出他话里的桀骜。那胖子脸有愠色,正待再说,南木鹤却是抢先说话了:“孟聚,休得造次!这位是兵部侍郎高大人,是你的直管上司。还不立即谢罪!” 孟聚躬身道歉:“不知是高大人,卑职多有得罪,卑职是粗人武夫,不识礼数,高大人莫要见怪。” 高斌脸色阴沉:“孟聚,本座听说,你对朝廷派钦差前往东平调查,很是不满?” “卑职不敢,不知高大人何出此言?” “哼,你还在狡辩!黄御史回来已经禀报了,说你对朝廷心怀怨恨,口出狂妄怨尤之语,对吾等钦差多番辱骂,甚是轻蔑——孟聚,胆敢藐视钦差,你好大的胆子!” 黄然你这王八蛋,好在老子早料到你回来会喷粪的!孟聚心中暗怒,面上却是依然平静:“黄御史所言,并非事实。倘若卑职对朝廷钦差有丝毫不恭之意,岂会迎出上百里来接钦差大人驾呢?卑职请求与黄御史对质!” 高斌一时语塞,好在他脑筋转得快,立即冷笑道:“现在当着中丞大人的面,你当然是不认的了。黄御史与你素不相识又无冤无仇,他为何要捏造诬告你?” “黄御史与卑职确实素不相识,但卑职只怕他是受了有心人指使,故意与我为难!” 说着,孟聚挑衅地望了一眼高斌,于是众人都知道孟聚所说的“有心人”到底是指谁了。高斌被气得脸色铁青,掉过头去却是不肯再说:一来确实是心虚,二来,他再与孟聚为难的话,岂不是坐实了自己确实就是那个“有心人”? 魏平眯着眼睛望着孟聚,第一眼他就觉得了,这位长身玉立的孟镇督有种异乎寻常的气质,从他与高斌的对答就可以看出,他不是那些循规蹈矩的普通官员,这个男子,很不好掌控。魏平是恪守规矩的老派官员,对那些不循正道的年青官员,他有一种出于本能的憎恶。 他缓缓道:“孟镇督远道来迎,也是一片诚心,高侍郎就不必再说了。孟镇督,你来求见我们,是什么意思呢?” 孟聚低着头,恭敬地说:“听闻朝廷派遣中丞大人、高侍郎、南木参议等诸位大人前来北疆调查卑职与边军冲突一事,下官十分高兴。中丞大人和两位大人公正严明,明察秋毫,必能给下官一个公道。但是下官也担心,有些无耻小人谰言中伤于我,企图蒙蔽钦差大人耳目,所以下官特意前来,就是为了能当面向列位钦差大人述说冤情,澄清是非。下官盼着朝廷和列位钦差大人能为下官洗雪冤情、伸张正义。” “嗯。孟镇督想向朝廷诉冤,此等心情无非厚非,本座能理解。只是这时还在道上,按照规矩,圣旨不到地头是不能颁布的。孟镇督,你既然来了,就随我们一同到东平吧。” 高斌吹胡子瞪眼,孟聚不怕他,但魏平这么平和地缓缓说来,孟聚立即就感觉到分量了。 这位老先生说话的时候,一种泊泊然的压力顿时扑面而来,几乎让孟聚不能呼吸。这是执掌御史台近十年的朝廷重臣,他也不需疾声厉色,就这么淡淡说来,自然就有一股令人凛然的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