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愤怒的两晋南北朝在线阅读 - 第一百九十章 谢安当政

第一百九十章 谢安当政

    王猛之死,成为前秦由盛转衰的分水岭,王猛对前秦的意义甚至比苻坚想象的还要深远,不出几年,效应便将突显。

    对某人或是某物的过分依赖,最后只有一个可能,一旦人物不在,造成的负面影响是非常恐怖的。

    前秦到底只是一个新兴的国度,虽然在王猛的治理下,一片升平,但许多根源性的问题并未彻底清除,尤其疆域太大,管理上面临很大难题,不同种族不同势力互相杂糅,想要完全融合,绝非一朝一夕的事,如果王猛能多有十年八年的时间进一步地整改,统治基础当能稳固起来,可惜就在新旧交替的紧要关头,王猛溘然长逝,徒留苻坚在原地凌乱。

    与前秦想极力挽留丞相不同,东晋的情况是恨不得当政的权臣赶紧死掉,因为谢安与王猛完全不是一个层次的,王猛是名符其实的政治家,而谢安充其量只能称为政客,王猛的早逝对前秦伤害很大,谢安的长寿则让东晋饱受煎熬。

    374年正月27日,徐兖二州督导官刁彝逝世,朝廷改任立法院总立法长王坦之为徐兖青三州军区司令长官、兼徐兖二州督导官,仍镇守广陵,然后由谢安兼任立法院总立法长之职。

    但谢安显然并不胜任这种职务,酷爱音乐的他,遇到家族中血缘稍微疏远一点的亲属办丧事时,他都照常演奏,丝毫不顾礼法。

    人学好很困难,学坏往往就是一念之间,总立法长都这么肆无忌惮了,士大夫阶层纷纷效仿,高级知识分子、在职官员和退职仕绅顿时打成一片,极尽伤风败俗之能事。

    王坦之对此深感忧虑,劝谢安:“礼教是天下的宝物,应该为天下人珍惜。”

    谢安一笑置之,仍然我行我素,美其名为不拘小节、潇洒飘逸,实则就是自我放纵、自甘堕落,遗憾的是,竟在朝野上下形成潮流。

    从此王谢二人矛盾更深,王坦之虽也有缺点,但终究心怀天下,注定不会与谢安这种斯文败类、官场流氓走到一起,即便曾经抱团取暖,终难免一拍两散。

    可惜谢安毕竟关系显赫,王坦之于是处处受制,最后积郁成疾,于次年5月2日撒手人寰,临死前写信给桓冲,希望他能监督谢安,维护大局。

    桓冲对于王谢二人的决裂看在眼里,实在不想与谢安纠缠,准备把京畿卫戍总司令让给他,自己请求外调,离他远远的。

    情cao是高尚的,也值得赞扬,但桓家人都认为这是个错误的决定,郗超也竭力劝阻,若是把国家大事全交给谢安,简直就是对国家的不负责任,可是桓冲心意已定,终于上疏请求外调。

    375年5月10日,朝廷下诏任命桓冲为徐豫兖青扬五州军区司令长官、兼徐州督导官,镇守京口,由谢安兼任京畿卫戍总司令,并加授高级咨询官。

    此时的朝廷完全是谢安的独角戏,上传下达的诏书全由他cao纵。

    谢安估计也有些不好意思了,小伙伴们要么死掉,要么远离,都没人陪他玩了,于是在孝武帝司马昌明到了结婚的年纪时,力荐太原王氏王蕴的女儿王法慧为皇后,然后任命王蕴为高级国务官,兼国防部长,封建昌侯。

    然而王蕴也不陪他,上疏坚决辞让了。

    一味的清谈让国家受害不浅,褚蒜子不忍朝廷完全落在清谈家之手,于是极力促成了司马昌明研读孝经,阅览儒学经典,并在国内延聘儒家学者。

    谢安感觉哪里不太对劲了,于是把自己人徐邈推荐担任立法官,希望继续控制局面。

    徐邈年过不惑,倒还是有些真材实学的,司马昌明每次向他提出问题,都能大受裨益,谢安眼见如此,这才安心。

    司马昌明因为从未接触儒家人物,写诗作赋都深受当时老庄清谈派的影响,油腔滑调,****杂乱,徐邈非常有耐心地把这些作品收集起来,拿到立法院进行删改修正,使它们达到相当的水平,再请司马昌明过目,然后发出去供世人阅读品鉴,时人都对徐邈赞赏有嘉。

    前秦天王苻坚在学说问题上,与褚蒜子不谋而合,于375年10月下诏:“我们贤能的丞相新近弃我们而去,文武官员处理事务,或许不太合乎我的心意,不妨站在未央宫南,设立听讼观,我每隔五天前往一次,探讨人民的隐忧。现在天下虽然还没有完全平定,但也可以暂时停止军事行动,推动教育文化,用以符合丞相高雅的愿望,我们应该尊崇儒家,禁止老庄和神秘预言书的传播,凡违犯这项规定的,一律绑到闹市上斩首。”

    政府助理执行官王佩,曾心存侥幸地阅读神秘预言书,苻坚于是下令将其斩首示众,以立法纪,从此再没有人敢研究。

    从下诏当天,就让人仔细挑选学生,太子苻宏以及公侯、文武官员的儿子们,全都到学校读书;中外(中军将军和外军将军)、二卫(左卫将军和右卫将军)、四军(卫军将军、抚军将军、镇军将军和冠军将军)、长上(金銮殿禁卫军官)等武将,则每20人一组,由一位对五经有研究的学者担任教师,教他们诵读断句;在后宫设立督学官,教授宫中男女,挑选宦官及聪明的宫女,到大学教授那里,学习五经。

    儒家学说流传千百年,绝非浪得虚名,其中固然有统治者对于部分观念的别有用心,但其中大部分思想对于国家稳固统治,改善民生,起着关键的作用,相比老庄来说,绝对有着不容质疑的优势。

    离王猛越来越远,苻坚也越来越发现国事之艰难,于376年2月21日下诏说:“我曾听说过,君王在寻求贤能人才的时候,最为辛苦,而在寻求到贤能人才后,十分悠闲,可以安心享乐,这话是何等灵验!从前我得到丞相作为助手,常认为君王是件最简单最容易的事,可是自从丞相弃世,我的头发已白了一半,每一念及,不觉衷心悲恸,而今天下没有丞相,政治教化可能松懈,应该派出官员前往各郡县视察,探问民间的疾苦。”

    但他并没有严格遵守王猛死前的忠言,虽临时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但内心深处急于统一全中国的雄心越来越强烈,终致不可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