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愤怒的两晋南北朝在线阅读 - 第四百四十四章 六贵倒台

第四百四十四章 六贵倒台

    元恪与萧宝卷同岁,又几乎是同时期称帝,因此难免被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元恪虽无其父的雄才大略,但也不算过度荒唐,在继位之初,借着几个叔叔的辅佐,还不致把国家迅速带入混乱,萧宝卷则不然,他完美继承了南朝少年天子的各种毛病。

    萧鸾刚死的时候,灵柩停放在太极殿内,萧宝卷对此很不高兴,不时催促官员趁早把萧鸾安葬,最高行政长官徐孝嗣竭力争取,才准停放一个多月。

    按照传统礼仪,萧宝卷应该定时到父亲的灵前哭祭,但他每次都声称喉咙发痛,躲过这一环节,还与左右侍从在现场嘲笑哭祭的官员,对他们的体貌特征和举止进行好一番指点。

    等到萧鸾的丧事结束,萧宝卷便不再与朝廷官员见面,只与亲信宦官、提刀卫士、以及随身传令员开展各种业余活动。

    萧齐的朝政自然就全交由几个辅政大臣打理,京畿卫戍总司令、始安王萧遥光,最高行政长官徐孝嗣,右副行政长官江祏,右将军萧坦之,监察院总监察长江祀,皇城警卫军司令官刘暄,这六人轮流在宫内值班。

    然而几人的政治观点并不一致,于是每天的朝局都大不一样,各人但凭自己的意思颁布诏书,朝政陷于混乱。

    萧衍之前去支援雍州,等魏军退去之后,就被任命为雍州督导官,在当地镇守,得知中央的情况,对堂舅张弘策说:“一国三公,已难以适从,何况六贵同朝,大乱就要发作。如今避祸求福,再没有比本州更好的地方,可是我的弟弟们仍在京师,恐怕受到波及,应该与哥哥商量对策。”

    张弘策表示同意,暗中协助萧衍招兵买马,还砍伐大量树木竹竿,储存在檀溪水底,为将来建造船舰做准备。

    大营军事参议官吕僧珍,看出了他们的用心,也暗中藏了船浆几百余支,以备不时之需。

    吕僧珍之前担任羽林禁军指挥官,为人踏实稳重,徐孝嗣打算请他当幕僚,吕僧珍认为中央危机四伏,果断拒绝了延聘,而西上追随萧衍。

    萧懿解除益州督导官的职务后,仍然出任郢州总部行政官,萧衍派张弘策前往游说:“现在朝廷六贵比肩,各人颁发各人的诏书,争权夺利,相互倾轧,依理推测,最后必然爆发内讧,互相残杀。

    主上自从在东宫的时候,就没有美好的声誉,亲近左右无不凶悍轻浮,残忍暴虐,他怎么肯把大权交给臣属,只坐在没有实权的宝座上,盲目批准别人的决定?猜忌时间一久,一定会大开杀戒。

    始安王打算扮演司马伦的角色,形迹已十分明显,可是他猜忌成性,心胸狭窄,不可能成功,只能作为别人成功的台阶。

    萧坦之盛气凌人,徐孝嗣迂腐无能,江祏优柔寡断,刘暄头脑糊涂,一旦大难临头,朝廷内外,势如土崩瓦解。

    我们兄弟有幸镇守重要军事基地,应该为自己的身家性命打算,利用目前短暂的和平,大家心里还都松懈,让诸弟从京师回来,一旦情势紧急,再拔腿时,已经无路。

    郢州地势,控制荆湘二州,而雍州兵强马壮,天下太平则拥护朝廷、捍卫帝国,天下大乱也足以救世安民。

    随着时局进退,这是万全的策略,如果不早作深谋远虑,后悔不及。”

    萧懿此前从未考虑过这种问题,突然听闻,有些不知所措,张弘策又以自己的立场劝他说:“你们兄弟英武盖世,天下无敌,镇守郢雍二州,替人民请命,废黜昏君,另立明君,简直易如反掌。你弟弟萧衍已经考虑成熟,但愿你能重视起来。”

    萧懿终于不肯接受,萧衍只得单独行动,先把弟弟萧伟和萧憺,从京师召回襄阳。

    在六贵之中,江祏、江祀兄弟是萧鸾的表兄弟,先前最受萧鸾的宠信,此刻也尤为尊贵,对于萧宝卷的许多荒诞行径,说禁止就禁止,不留半点情面。

    久而久之,萧宝卷怀恨在心,与左右侍从茹法珍、梅虫儿密谋,准备诛杀江祏兄弟。

    眼明心细的徐孝嗣察觉了皇帝的变化,暗中警告江祏说:“主上偶尔有与我们不同见解时,我们毕竟不好全都反对。”

    江祏自恃皇亲国戚的身份,又一向掌握大权,豪迈地说:“只管交给我,不要忧虑。”

    刘暄也是外戚,是萧鸾的小舅子,虽没有江祏那么强势,但也对皇帝心生厌恶,准备废黜之。

    萧宝卷还未出手,几个顾命大臣自己先起了内讧。

    废黜萧宝卷,就必定要解决另一个问题,那就是迎立一个新皇帝,在这方面,刘暄与江祏出现分岐。

    萧宝玄出任郢州督导官的时候,刘暄担任郢州行政官,对萧宝玄十分苛刻,所以当江祏提出改立江夏王萧宝玄时,刘暄担心遭到报复,竭力表示反对,而拥护建安王萧宝寅。

    江祏于是找到了始安王萧遥光,想得到他的支持。然而萧遥光却是两方都不支持,准备自己当皇帝。

    江祏的弟弟江祀认为主上年纪太小,必定难以辅佐,倒不如拥护萧遥光。

    江祏开始动摇,询问萧坦之的意见。

    萧坦之正为亡母守丧,被紧急征召起复,担任领军将军,发现朝中暗流涌动,对江祏说:“高宗入承大统,已经不按照次序,天下人心至今不服,如果再来这一套,恐怕四方土崩瓦解,我不敢再说什么。”于是辞去领军将军,返回家宅继续守孝。

    萧遥光虽是皇族,但和萧鸾并不是一支。

    江祏不禁有些无所适从,又找到谢朓,谢朓极擅明哲保身,所以不置可否,但等江祏离开,立即派人把江祏的阴谋告诉太zigong右翼卫队司令左兴盛。

    左兴盛却不敢检举上报,谢朓于是又警告刘暄:“始安王一旦面向南方坐上宝座,你觉得还会有你的好果子吃吗?”

    刘暄深以为然,一脸凝重地请教对策,等送走谢朓后,却秘密通知萧遥光和江祏。

    几人皆知谢朓的手段,一言不合就在背后捅刀,这种人是无论如何都不值得合作的,萧遥光更是对他恨之入骨,毫不含糊地下令把他逮捕,交付最高法院审判。

    有萧遥光、江祏、刘暄三人的担保,谢朓甚至不及等到公开审判,就死在狱中。

    可是谢朓本来无足轻重,他的死对于朝局没有半点影响,只是充当了夺权战的炮灰而已,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刘暄虽然出卖了谢朓,但谢朓说的话,还是很有道理的,刘暄对此毫无怀疑,所以坚决不同意江祏的主张,宁愿拥护萧宝玄,也不能支持萧遥光。

    江祏原本已下定决心了,如此一来,再度陷入选择恐惧,不敢立即行动。

    萧遥光大为愤怒,派左右侍从埋伏在青溪桥,准备刺杀刘暄,可是刘暄的卫队前呼后拥,保护得密不透风,杀手根本无机可乘,反而暴露了萧遥光的阴谋。

    刘暄意识到事关重大,只怕自己未必能妥善处理,索性直接向萧宝卷告发了江祏的阴谋。

    当时江祀正在宫内值班,感觉到四周情况有异,派人警告江祏说:“刘暄可能采取行动,我们怎么办?”

    江祏认为有萧遥光扛锅,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胸有成竹地说:“静待其变。”

    不想就在当天,萧宝卷的诏书到了,紧急召见江祏入宫。

    一丝不祥的预感上涌,江祏极忐忑地奉诏前往,然后被告知在立法院等候安排,结果立法院成了他人生的终点。

    焦躁地等了许久,江祀终于看到一个人缓步而来,这人他不陌生,正是之前斩杀王敬则的袁文旷。

    江祀想起与他的恩怨,赶紧上前解释,但袁文旷显然听不进去,拿刀柄猛戳江祏的心窝,叫嚣道:“你还能不能剥夺我的爵位?”

    凭借斩杀王敬则的功劳,袁文旷本该获封爵位,但江祏没有批准。

    江祏这才知道何为报应,想不到因果循环之快,何等来生,与弟弟江祀先后被杀。

    刘暄得知江祀被杀的消息,心中十分不安,好几次在睡梦中突然惊醒,狂奔到屋外,惊恐地问侍从:“逮捕我的人来了没有?”许久才能平静下来,回到房子里坐下,一脸忧伤地说:“我不是怜悯江家兄弟,而是为自己悲痛。”

    他理应悲痛,因为厄运很快就轮到他头上了。

    杀掉江祀兄弟后,萧宝卷如释重负,更加任性妄为,日夜不停地与侍从擂鼓呐喊,骑马作乐,政府各机构呈递的奏章,往往需要一个月或数十天才能批回,有的直接如石沉大海,不知去向,有的则成了宦官们包裹鱼rou的工具。

    萧宝卷尤其喜欢骑马,每每对左右说:“以前江祏经常常禁止我骑马,那小子如果还活着,我哪能这么自由。”不禁又想起了江祏,问:“江家还有些什么人没有?”

    侍从回说:“还有个江祥,被发配东郊铁工厂做苦役了。”

    萧宝卷沉吟片刻,就在马背上下令,让江祥自尽。

    萧遥光与江祀还不一样,萧宝卷对他心生忌惮,诛杀江祀后,担心萧遥光有所图谋,所以打算擢升他为宰相,然后准他回家养病,于是下诏让萧遥光入宫,准备当面告知这项决定。

    萧遥光哪能想皇帝的这种逻辑,认定入宫必死,所以果断采取行动。

    实际上就算不被召见入宫,萧遥光也早就准备行动了。

    他的计划是与弟弟、荆州督导官萧遥欣内外夹击京师,自己先动员武装部队占领东府,然后由萧遥欣率军自江陵火速东下。

    可惜萧遥欣先病死了,萧遥光没办法,只好装病回家,不再到立法院办公,想躲过这场灾祸。

    然而大祸注定避无可避,萧宝卷的动作让萧遥光脆弱的神经终于濒临崩溃。

    萧遥光的另一个弟弟、豫州督导官萧遥昌也在这一时期去世,私人军队部众全归萧遥光所有,再加上萧遥欣遗留的荆州部队,萧遥光的力量还是比较可观的。

    499年8月20日午后,萧遥光让二州军队在东府东门紧急集合,宣称讨伐刘暄,立即展开行动。

    当天晚上,萧遥光派数百人攻破了东郊铁厂,放出里面的囚犯,让他们到皇家御库房抢夺武器,一起参加战斗。

    萧坦之的家在东府城东,萧遥光趁萧坦之没有防备,派人前往逮捕,萧坦之来不及穿衣服,赤祼着上身翻墙逃走,直奔向宫城报信。

    半路上遇到了巡逻队长颜端,颜端以为是什么下流胚子扰乱京城秩序,让人逮捕了萧坦之,一经询问才知竟是当朝要员,萧坦之告诉他萧遥光谋反,颜端不敢相信,亲自前往观察,发现人声鼎沸,火光冲天,早就乱成一锅粥,确信有人谋反不假,于是和萧坦之一同进宫报信。

    与此同时,萧遥光又突袭了左副行政长官沈文季的住宅,打算任命他为政变军司令官,碰巧沈文季外出办公,逃过一劫。

    萧遥光的盟友垣历生,自幼生在虎将世家,凭借过人的军事眼光,向萧遥光建议:“我亲自率领城里兵马,趁夜袭击宫城,然后运送荻草,纵火焚烧宫城城门,克敌制胜,易如反掌。”

    萧遥光不敢冒险,决心等到第二天再做打算。

    次日一早,萧遥光全副武装地到大厅处理政事,下令士卒备战,然后登上城墙,颁发赏赐,鼓舞士气。

    垣历生再次劝萧遥光主动攻击,萧遥光仍不同意,终于彻底错失良机。

    天亮之后,徐孝嗣奉诏入宫,宫城内人心渐渐安定,秩序得以恢复,左将军沈约随即也入宫支援。

    强弱形势瞬息万变,萧遥光已失去主动,而朝廷大军越聚越多,反军逐渐崩溃,萧衍的弟弟萧畅,与沈文季的侄子沈昭略,暗中从东府南门逃走,前往宫城投案,坦历生本在南门作战,也乘机放下武器,向曹虎投降。

    曹虎直接砍了垣历生的脑袋,萧遥光则在盛怒之下砍了垣历生的儿子,垣历生无意间成了此战的最大悲剧。

    8月26日傍晚,朝廷军射出火箭,焚烧了东府城东北角的城楼,宣示反军完全沦陷,萧遥光惊惧之下,变得手足无措,没有及时逃跑,却回到书房纱帐中,改穿平民衣服,让人在门外反锁,每道门都层层加锁。

    侍从们被他机智的行为感动到哭,纷纷跳墙跑路。

    几道锁当然挡不住朝廷军的大刀,带兵官刘国宝一刀就把门锁劈开,率先攻了进去,从床下面把萧遥光拉了出来,就地斩首。

    荆州将领潘绍得到萧遥光起兵的消息,原本打算响应,但当萧遥光失败的消息传开,西翼禁卫指挥部军政官夏侯详,立即斩杀潘绍,向中央投诚。

    8月26日,萧宝卷开始论功行赏,擢升徐孝嗣为最高监察长,沈文季为镇军将军,萧坦之为右副行政长官、兼首都市长,刘暄为领军将军,曹虎为监察院政务监察官、首都西区卫戍司令官。

    升官发财本是好事,但起码活着才能体验到个中滋味,这些人才刚庆幸大难不死,很快就抱怨飞来横祸了。

    “六贵”在短短一个月内死了一半,萧宝卷的提刀卫士和随身传令员,从此没了监督和制约,变得骄傲蛮横,不可一世,时人称为提刀传令,这些人成了朝堂新贵。

    所谓一代新人胜旧人,“六贵”中剩余的三贵,终于再也不复当初的辉煌,甚至性命堪忧。

    萧遥光被杀不到一个月,萧宝卷突然派延明殿警卫官黄文济,率军包围了萧坦之的住宅,连同萧坦之的儿子一起诛杀。

    茹法珍又声称刘暄有心谋反,请求把他也杀掉,萧宝卷一脸诧异地说:“刘暄是我舅舅,怎么会有那种念头。”

    直閤将军徐世标说:“明帝与武帝本是亲堂兄弟,受到的恩宠也足够深厚,结果如何,还不是翻脸无情,灭绝武帝的后代。舅舅怎么值得信赖。”

    萧宝卷认为有理,于是杀了刘暄。

    曹虎被杀的理由是贪财,萧宝卷特别下诏称曹虎污贪受贿,数额巨大,罪不容赦。

    这些人刚刚帮助萧宝卷稳固皇位,谁也料想不到会遭此横祸,而萧宝卷的过人之处就在于此,严格遵守父亲的嘱托,六亲不认、突然发难,令人防不胜防。

    萧鸾临死时,特别告诫儿子:“萧昭业他们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妇人之仁,行事不够果断,你今后千万记住,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绝不可落在人后,想做就立马去做,不能含糊。”

    “六贵”中硕果仅存的最高监察长、枝江公徐孝嗣,凭借中庸的处事态度,遇事模棱两可,从不明白表示赞同或反对,所以名望和地位虽然很高,仍然能够保全下来。

    刘暄等人死后,虎贲禁卫指挥官许准,秘密向徐孝嗣分析时局,劝他废黜萧宝卷,另行拥戴新的君王,否则大祸不日临头。

    徐孝嗣认为不必使用暴力,等萧宝卷出宫游逛的时候,紧闭城门,然后召集文武百官,就可商讨废立大事。

    头脑很清醒,思路很清晰,但他却只是说说,并不打算付诸行动。

    萧宝卷就不一样了,对徐孝嗣这些旧臣,早就心生厌恶,于10月23日,召唤徐孝嗣、沈文季、沈昭略,一同到立法院晋见。

    沈文季上车时,回头对家人说:“这一次恐怕是有去无回。”

    结果显而易见,只是这次萧宝卷温和得多,没有大动干戈,而是让茹法珍把毒药送给他们。

    沈昭略暴跳如雷,埋怨徐孝嗣:“废黜昏君,另立英明,自古就是一项最好的典范,宰相愚昧无能,才落得今天的下场!”说着把酒杯甩到徐孝嗣脸上,骂道:“叫你死了也要作破相鬼!”

    徐孝嗣悲愤交加,一连喝了一斗有余,很快就毒发身亡。